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袁敏  王荣 《电力学报》2013,(4):349-352
褐煤内在水分大,大量掺烧会导致磨煤机干燥出力不足,严重影响制粉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对磨煤机喷嘴环进行改造,增大热一次风通流面积,不仅可以提高磨煤机干燥出力,同时磨煤机碾磨出力也明显增加,在满足锅炉大比例掺烧褐煤要求的同时还可降低制粉系统电耗,可为使用中速磨煤机掺烧褐煤的火电厂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200MW机组锅炉制粉系统掺混热炉烟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清河电厂200MW机组锅炉采用热风干燥中储式制粉系统,为最大限度掺烧褐煤,解决中储式制粉系统磨制高挥发分、高水分褐煤极易发生爆炸的问题,提出了在制粉系统中掺混热炉烟的2种改造方案,使褐煤掺烧比例达到50%,制粉系统末端含氧质量分数降低到16%以下。可行性研究表明,在锅炉转向室抽取热炉烟掺入制粉系统的改造方案是可行的,该方案与制粉系统启停时的安全措施相结合,能够满足制粉系统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的防爆要求。该方案也为同类型锅炉的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以某600 MW机组锅炉为研究对象,进行褐煤掺烧试验,通过对20%、40%、60%不同褐煤掺烧比例及纯烟煤工况下的制粉特性、炉内燃烧特性、锅炉热效率、运行参数等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掺烧褐煤后,通过降低磨出口温度,调整折向挡板开度等手段可使制粉系统的出力满足要求,同时保证制粉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从炉内着火情况来看,喷口的着火距离有拉近的趋势,炉膛水冷壁、大屏上覆盖的渣量及炉底渣量都呈增加趋势。掺烧褐煤后锅炉效率总体下降,褐煤掺烧比例为60%时,锅炉效率同比降低约0.45%。NO_x排放浓度随着掺烧比例的提高而增大。以期为同类型褐煤掺烧锅炉燃烧优化及技术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电厂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进行了掺烧霍林河地区褐煤试验,分析了不同掺烧比例下,磨煤机和机组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掺烧褐煤比例的增加,磨煤机最大出力逐渐降低,掺烧30%时磨煤机最大出力为91.1t/h,100%褐煤时为46.2 t/h;掺烧比例为30%时,6台磨全部运行时机组才能带满负荷,掺烧比例大于30%时,机组最大出力将受到影响,最佳掺烧比例为30%;在最佳掺烧比例下,与设计煤质相比,锅炉热效率下降0.6个百分点;通过燃烧调整试验,锅炉效率提高0.25个百分点,NOx排放浓度为308.4 mg/Nm3。  相似文献   

5.
ZGM113G型磨煤机喷嘴环改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燃煤供应紧张、煤价高涨的不利影响,火电厂燃煤掺烧低成本褐煤。由于褐煤内水分大,严重影响制粉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对磨煤机喷嘴环进行改造,增大热一次风通流面积,可以提高磨煤机出力,降低通风阻力,在满足锅炉大比例掺烧褐煤的同时还可降低制粉系统耗电量。  相似文献   

6.
清河电厂200MW机组7号炉改造后燃用蒙东褐煤。为最大限度掺烧褐煤,解决中储式制粉系统磨制高挥发分、高水分褐煤极易发生爆炸的问题,提出了在制粉系统中掺混热炉烟的改造方案。锅炉采用热风干燥中储式制粉系统,使煤掺烧比例达到50%,制粉系统末端含氧质量分数降低到16%以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中储式制粉系统对高水分燃煤的适应性,国电谏壁发电厂通过分析研究,对9号锅炉制粉系统创新性地进行了抽高温炉烟掺混技术改造.改造后采用炉烟风机来抽热炉烟掺混进制粉系统,提高制粉系统干燥出力,降低了制粉电耗,也大幅提高褐煤等劣质煤种掺烧比例,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为同类型锅炉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1050 MW机组塔式炉配置的HP1203/Dyn型中速磨煤机掺烧25%~50%比例的高水分、低发热量白音华褐煤,试验结果表明:掺烧50%比例白音华褐煤时磨煤机出力最大可达约90 t/h,动态分离器电机转速降低100 r/min后煤粉水分及煤粉细度升高,磨煤机出力可提高到约95 t/h以上,掺烧25%~50%比例的白音华褐煤后的磨煤电耗(单位磨煤电流)与神混:开滦1:1接近,比大同:开滦1:1或平9煤明显较低。锅炉排烟温度随白音华褐煤掺入比例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1台磨煤机掺烧50%比例白音华褐煤时锅炉效率最高,为93.93%,供电标煤耗比未掺烧白音华褐煤时低1.9 g/k W?h,1台机组每年可降低供电成本498.75万元。白音华褐煤与其它烟煤的标煤价差异每增加10元/t,年煤炭采购成本降低约103.31万元。  相似文献   

9.
针对烟煤锅炉直吹式制粉系统大比例掺烧褐煤,为解决制粉系统磨制高挥发分褐煤易燃易爆等问题,提出了在制粉系统中掺混冷炉烟的改造方案,使褐煤掺烧比例达到50%以上,制粉系统末端含氧质量分数降低到16%以下。计算表明:从引风机出口抽取冷炉烟至一次风机入口的改造方案是可行的,能够满足制粉系统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的防爆要求,并能提高制粉系统干燥能力。详细分析了改造后对锅炉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410 t/h锅炉掺烧褐煤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烟煤锅炉掺烧褐煤后燃烧煤种的变化,在410 t/h锅炉采用分磨、分燃烧器炉内掺烧方式,并进行制粉系统出力、煤粉特性、燃烧调整、最低负荷稳燃及锅炉效率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下排磨磨制烟煤、上排磨磨制褐煤为最佳,掺烧褐煤比为50%,掺烧时锅炉主要运行参数正常,在大负荷下锅炉未发生严重结焦,掺烧褐煤锅炉效率与单烧烟煤时相比略高。  相似文献   

11.
曹长武 《华东电力》2001,29(7):52-54
以本院与潍坊电厂共同研制成功的分体式采制煤样机为例 ,分析并说明它较一体式采制煤样机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燃煤电厂动力配煤的现状,提出采用动力配煤技术,该技术能解决当前电厂用动力煤煤质差的问题。并利用动力配煤应用软件,实施燃煤电厂动力配煤。  相似文献   

13.
犁煤器配煤自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才葵 《电力建设》2004,25(11):53-0
用继电器组成的计数器 ,是一个很好的步进器 ,它能够根据输入脉冲的个数 ,逐次向前翻转计数。由步进器和输入矩阵、输出矩阵便组成了犁煤器配煤的自动控制装置。此外 ,还必须配置中煤位切换电路 ,具有跳步功能和召唤配煤功能 ,这样才构成完整的犁煤器自动配煤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从三方面介绍了利港电厂煤尘污染治理的经验。首先对产生尘源的一次设备进行改造,消除或减小尘源污染,并把遗留尘源密闭起来;其次将密封起来的尘源进行有效的除尘处理;最后将散落在地坪和设备表面的少量粉尘进行水冲洗,吸尘及人工清理,避免二次扬尘。通过多年整治,使输煤系统原本严重的污染从根本上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5.
祁峰 《吉林电力》2006,34(4):31-33
针对输煤系统落煤管及煤斗的内衬耐磨材料选用混乱,使用效果较差的情况,就当今可供选用的各种材料磨损的特点、技术性、经济性进行论证和比选,并提出既要考虑所选材料的价格,又应该考虑其耐磨性的荐用意见。  相似文献   

16.
浅谈火电厂的配煤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敏 《华东电力》2002,30(9):65-67
分析了电厂不同炉型因燃烧煤种与设计煤种差异而引起的燃烧问题 ,如锅炉出力下降、不完全燃烧损失加大、燃烧不稳甚至熄火等。提出采取相应配煤原则和比例以提高稳燃性能的措施 ,主要有理清煤的燃烧特性 ,理清灰质特性、减少 SOX 排放、确定多种煤混合燃烧的最佳配比等。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厂目前在燃用印尼煤时存在的制粉系统爆炸问题,对印尼煤的自燃、爆炸和流动性等主要特性进行了研究,推荐印尼煤与其它煤种的掺配比例和方式,提高了印尼混煤的流动性,有效解决了制粉系统爆炸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锅炉给煤机煤闸门工作不佳的状况,提出了一种新的给煤机煤闸门结构方案,以解决现有给煤机煤闸门在运行中存在失步、开关位置指示不准、出口煤闸门不能完全关断并阻止热风反蹿等问题,从而避免给煤机进口煤闸门开关不到位,影响煤流和给煤机皮带被烧毁等一系列事故.实践表明,这些改进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刘志强 《华中电力》2005,18(4):76-78
通过线性规划法优化选煤、配煤,可以在保证锅炉正常燃烧的前提下,计算出成本最低的煤种和配煤方案,起到扩大煤源、降低火电厂燃料成本的作用。从而提高火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苏卫东 《电力设备》2006,7(12):44-46
针对现在多数火力发电厂原煤仓煤斗经常堵塞,造成给煤机断煤的问题,文章从根本上分析了煤斗堵煤的原因,创新设计了全新理念的煤斗自动疏煤系统,即利用高压压缩空气,自下而上,逐层疏通煤层,彻底解决了煤仓“堵煤”的问题,具有很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