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周昆雄 《水力发电》2003,29(10):78-79
高边坡端头式预应力锚索施工时,在穿锚的过程中,传统的气囊式止浆环,气囊容易与孔壁摩擦而被破坏,无法充气或充气效果不好,从而起不到止浆的效果,而布袋式止浆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主要介绍了布袋式止浆环的结构、止浆原理及其在龙滩水电站工程左岸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锚索施工工艺复杂、工序繁多,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使锚索施工失败。对于有外锚段的锚索施工而言,孔内止浆方式的选择直接决定着锚索一次灌浆成功与否,影响锚索施工的成本和质量。通过现场试验的方法对锚索孔内止浆施工工艺进行探索,重点对止浆布袋灌浆和锚索一次灌浆的试验过程及所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了分析,随之提出取消止浆环、加长止浆布袋、增加土工布等一系列工艺改进措施。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止浆施工工艺改进借鉴。  相似文献   

3.
皂市水利枢纽电站厂房右岸边坡设预应力锚索383束,均为无粘结端头锚索,规格为1 000 kN级和2 000 kN级,预应力锚索的内锚固段基岩必须完整,若孔深已达到设计孔深,而内锚固段仍处于破碎带、断层等软弱岩层内时,应继续钻进,直到进入稳定的基岩中.严格保证施工材料质量,所使用的施工材料如钢绞线、钢筋、水泥、砂石料、外掺剂(膨胀剂和减水剂)等,均保留产品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施工用其他材料均按设计技术要求购进,严格保证其质量.对预应力锚索的施工程序、质量控制及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本文围绕天全锅浪跷项目厂房一期开挖边坡的特点,简要介绍了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法。施工区域覆盖层深厚(约40m),钻孔过程中成孔困难,锚固段灌浆过程中止浆环止浆困难;针对施工过程中深厚覆盖层钻孔困难及锚固段止浆问题采取应对措施,覆盖层施工中使用跟管护壁钻进成孔,提高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使用布袋式止浆袋代替止浆环止浆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林印 《四川水力发电》2005,24(Z1):45-47
锦屏一、二级电站对外交通专用公路羊房沟段部分边坡开挖后高度为35 m,地质条件极差,多为严重风化的岩石并夹杂大量泥沙,裂隙发育。为此,设计在此类路段使用1 000 kN级预应力锚索,配合3 m长锚杆对开挖边坡进行加固。锚索的注浆体为水泥净浆,锚索体为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03和A STM A 416-94标准生产的1 860 M Pa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介绍了该段中K 46 319.84~K 46 520.16段工程施工中的锚索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王忠民  程龙杰  张云 《人民长江》2012,43(17):99-101
向家坝水电站右岸重件道路路基地质条件复杂,临江岸坡仅局部有基岩出露,坡面广泛分布松散堆积物,含有大量漂石或崩块石。设计采用预应力锚索对灌注桩顶部的钢筋混凝土承台进行锚固。为选择和优化在江水位以下的深厚覆盖层中实施预应力锚索的成孔、护壁、灌浆和张拉施工工艺,在上、下游分别选取典型地质断面进行锚索生产性试验。根据施工试验取得的成果,后续施工全部采用“止浆包单独灌浆+内锚段(9 m)+改进型布袋式止浆包”作为锚索灌浆施工工艺,施工后的观测资料表明,锚索张拉力及锁定张拉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水电建设事业的发展,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施工机具也得到不断地改进,我们在隔河岩水电站厂房高边坡预应力锚固工程中,研制和应用了充气式止浆环,以达到控制注浆长度和提高注浆质量的目的,现介绍如下.1止浆环的研制与使用1.1研制止装环止浆环是索体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安设在内锚段与自由段分界处(见图1).其作用是在水平孔或接近水平孔的情况下,将内铺段注浆长度控制在设计范围内,使内锚段注浆饱满.要达到以上要求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内锚段注浆时,止浆环能起到止浆作用,并承受…  相似文献   

8.
布桑加水电站位于刚果(金)南部地区卢阿拉巴河上,拦河大坝为抛物线双曲拱坝,最大坝高141.5 m。工程共有预应力锚索335根,大坝区域锚索分1 500 kN级和2 000 kN级两种,锚索的长度分为41.5 m和35.5 m两种。文中论述了布桑加项目,在高边坡上的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2000kN级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通过优化钻孔设备、供风设备等措施,圆满地解决了2000kN级超长预应力锚索施工难点,确保了预应力锚索施工质量,使开挖边坡更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10.
1989年元月,漫湾电站左岸沿F393断层发生大面积滑坡,造成缆机停机、混凝土浇筑停盘、坝基开挖受阻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后采取“削坡减载、以锚固洞和锚固桩为主,预应力锚索为辅”的综合治理措施得以解决.实践中,预应力锚索加固工艺因具有主动受力,施工速度快、干扰小、施工方便等优点,使使用范围扩展到其它工程部位的加固,到1993年6月底漫湾工程一共完成锚索工程量2474根.现就1000kN级、3000kN级、6000kN级锚索的张拉施工过程介绍如下.1锚索施工1.1钢绞线材料选择I000kN级锚索的钢绞线选用普通松驰钢绞线(I级松驰)…  相似文献   

11.
隔河岩水电站厂房陡坡岩层为石灰岩,下伏软弱页岩,采用预应力锚索进行加固。共布置锚索216束,锚索孔近于水平,孔深40m,孔径150mm,设计张拉荷载1899kN。锚索内锚段长8m,施工中应用止浆环技术,使近乎水平的内锚段注浆时得到有效控制,保证了注浆质量,确保张拉成功。  相似文献   

12.
《水力发电》1994,(3):45-47
隔河岩水电站厂房陡坡岩层为石灰岩,下伏软弱页岩,采用预应力锚索进行加固。共布置锚索216束,锚索孔近于水平,孔深40m,孔径150mm,设计张拉荷载1899KN。锚索内锚段长8m,施工中应用止浆环技术,使近乎水平的内锚段注浆时得到有效控制,保证了注浆质量,确保张拉成功。  相似文献   

13.
三峡永久船闸一期工程主体段边坡岩体中共设429束预应力端头锚索,其中3 000 kN级的203束,其钻孔直径为165 mm,孔深为30~35 m,内锚段长为8.0 m;1 000 kN级的226束,其钻孔直径为115 mm,孔深为27~30 m,内锚段长为5.0 m.端头锚索中包括有粘结锚索和无粘结锚索两种.详细地介绍了锚索的施工过程,包括孔位测量、钻孔、锚索制做、穿索、灌浆、张拉、锚固等,还介绍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游小川 《人民长江》2010,41(9):49-52
三峡右岸地下电站尾水洞为变顶高尾水洞,其扩散段及连接段预应力锚索工程,采用2 000 kN级无粘结双层防护预应力锚索,锚索孔深15~18 m。由于锚固段采用波纹管+水泥浆双层防护,增加了锚索各工序施工难度。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控制孔斜和保持孔径、制作安装不破坏索体、全孔灌浆、多套灌浆管路、应力应变双控分级张拉等措施,保证了锚索施工质量。全面介绍了无粘结双层防护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并着重对灌浆、预应力损失等重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小湾电站地形复杂,地质条件特殊,锚索施工难度大。在右岸试区进行3000kN、6000kN级粘结式预应力岩锚试验,通过试验合理论述和确定适合小湾边坡岩锚支护的优质原材料,浆材、外加剂配比,设计参数,以及快速优质的施工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刘美龙 《红水河》2003,22(1):34-39
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上布置了4000多束预应力锚索(均属于岩锚),对预应力锚索的锚固效果、施工质量、锚索的间距布置、锚索对围岩的影响、近区爆破对锚索锚固力的影响等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结论:①从锚固预应力统计特征值来看,三峡船闸预应力锚索采用超张拉施工方法是可行的;②由多点位称计观测结果可知:锚索的压缩影响范围与外加荷载的大小有关,一般情况下1000kN级锚索影响半径小于1.5m,3000kN级锚索影响半径为1.5-2.5m;③建议后期爆破与已施工锚索的距离应在4-5m以上。这些成果将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较为详细的介绍了黄河上游公伯峡水电站厂房压力钢管边坡1 000 kN、有粘结预应力锚索的施工经验,对类似地质情况下进行深孔预应力锚索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是近几年来在国内开发和应用的一种新型预应力锚索,这种锚索可将荷载分散为几部分传递给钻孔,能更有效地利用天然地层强度,显著提高预应力锚索的锚固力,适用于土层及软弱破碎岩层的锚固。介绍了1 000 kN和2 000 kN无粘结压力分散型锚索在调压井边坡加固中的设计概况和施工工艺,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9.
黄金峡水利枢纽工程左岸高边坡深层加固采用1 000 kN和1 500 kN的无黏结预应力锚索,边坡为强风化闪长岩,岩体破碎,断层较多,规模较大,裂隙发育切割岩体,存在不稳定块体,在锚索施工中存在塌孔、卡钻、空腔等一系列施工技术问题。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了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锚索深层加固对边坡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该工程高边坡无黏结预应力锚索施工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进行了总结,可供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里底水电站溢洪道及泄洪底孔弧形工作闸门运行期受水总推力分别达36517kN、30957.8kN,为了提高闸墩安全度,设计采用大吨位预应力锚索对闸墩进行加强。针对预应力锚索超长、预埋套管、穿索难度大、注浆等问题,参建各方组织技术攻关,采取有效措施,精心施工、科学管理,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其施工工艺、配套设备、应用材料均满足设计要求,锚固应力损失较小,施工质量优良。施工中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经验和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