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建国 《城市规划》2018,(1):9-19,73
城市设计正在成为中国城市转型发展中的学术探讨和工程实践热点。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城市设计思想理念的历史发展脉络,在深入分析研判国内外城市设计学科和专业领域发展前沿的基础上,认为城市设计已经历了传统城市设计、现代主义城市设计、绿色城市设计几个阶段的发展,目前已经呈现出以数字化为方法工具特征的城市设计发展新趋势,进而提出第四代"数字化城市设计范型"的学术主张并概括剖析了其五大创新价值。城市设计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多重尺度的全链空间体验性把握",而数字化城市设计极大延伸了这种体验把握的尺度。城市设计四代范型之间并非简单的演替关系,而是在同中有异的设计目标、不同的空间尺度和不同的社会需求作用下的传承和部分迭代的城市设计"范型合体"。数字化城市设计不仅拥有人机对话的社会价值和设计创意,而且其拥有的量化属性和数据库成果,可以更有效地结合乃至融合到中国法定的城市规划体系中,进而实现城市设计基于系统协同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今中国城镇化中后期呈现出品质化的需求,加上原有的快速度和大尺度特征,普遍面临着城市形态的科学布局和精细管控的新课题,尤其在数字化时代,需要从新的视角探索“数字化分析—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以成海为研究样本,针对城市的现状特征和发展目标,通过数字化城市设计范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探索城市三维空间形态科学布局和有效管控之道,为营造精致城市提供途径。借助于人机互动的数字化技术,从环境生态、空间形态、人群动态、功能业态等方面充分挖掘城市内在规律,更加精确理性地把握城市特色,营造精细雅致的宜居城市。在深入研究城市设计管控要素的基础上,挖掘数字化技术在规划管理工作中的潜在优势,建构城市设计数字化管控平台,以提升管理实施的效率与质量。依托数字化平台,集成智能管控规则,实现多尺度、多类型城市设计管控要素的集成化、智能化、实时化,为城市设计的管理实施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2016年召开的第三届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上通过的《新城市议程》做出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型的承诺,以应对全球城市的未来发展.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发展正处于从增量开发拓展转向存量提质更新的重要阶段,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应不断加强对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的科学认识,把握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与价值导向,将空间塑造作为满足多样发展需求,实现社会包容,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基本路径.旨在重申在我国城市发展转型重要阶段,加强“社会-空间”视角研究城市发展,关切城市设计价值导向的重要性.分析论述了在社会-空间关系视角下开展城市设计实践所应对的城市发展特征和社会需求变化,强调了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发展过程中的时空特性和价值导向,结合我国当前城市现实背景提出了当下城市设计实践转型中,以人居科学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探寻在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三个重要方面体现城市设计领域的本质特征和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4.
王英姿  陈跃涛 《山西建筑》2007,33(13):11-14
指出数码逐渐成为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实现创新的新利器,对城市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发现数码的魅力开始,继而意识到城市景观设计也应该接纳数码,并阐述了城市景观设计融合“数码”的途径,以推动城市景观设计取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市规划》2020,(2):20-26
文章从二元思辨的视角探讨了新时期我国城市设计运作的转型趋势。伴随存量规划与精细化治理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城市设计发展需要不断强化运作模式的"规范化"与"个性化"建设,并由此表现出二元转型的多重工作特点。城市设计在方式演进上逐渐从"设计控制"迈向"设计治理"、在作用途径上从倡导"公共政策"走向重视"产品设计"、在行动转换上从"设计活动"转向"社会动员"、在机制建设上需要"顶层设计"结合"基层创建"的力量推动。基于这4种二维观,文章从"适变"和"应变"两方面提出对我国城市设计发展的展望,以及如何更好地动态适应或主动应对变革趋势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6.
迈向可持续的城市:国际经验解读——从概念到范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的城市化进程中,推动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建设,实现城市所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早已成为了一个颇具挑战性的焦点议题,并在国际上形成了一股探索浪潮.为了对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建设有所启示,对该领域中的国际经验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全面解读:一是回顾历史,从近年来一些重要的文献中,提炼出"城市可持续性"、"可持续城市"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具有普遍性的核心概念,分别进行主题性的分析解读;二是展望未来,通过理清核心概念间的整体逻辑,认为在国际城市研究领域中正在形成一种新的研究范式--系统的闭合环,以期给城市规划学科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城市设计是对包括人、自然、社会等要素在内的城镇形体环境的三维立体设计,对中国城镇化的品质提升具有关键作用.长期以来,在中国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突飞猛进的同时,城市设计的长效管理却成为实践中的难题,精细的空间设计蓝图在被转译为规划管理语言的同时造成了大量信息的缺失,设计成果难以有效落实.详细阐述了城市设计成果转译为管控工具的问题与门槛,建构城市设计成果要素的数字化谱系,将城市设计的结构要素、空间要素转译为数字化管理语言,提出城市设计智能化管控的规则与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设计数字化管理平台,平台以城市设计数字化谱系为理论基础,包含数字化辅助设计、设计审查、实施评估及公众参与等四种核心功能,以基础沙盘与大数据可视化为技术支撑,以多部门协同管理为平台运作方式,以过程式动态参与来接受公众监督.  相似文献   

8.
Driven by digital technologies, urban forest development is at its height in China. Guided by the theories of nature-approximating forestry, potential natural vegetation and new succession, and by the Miyawaki Metho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igital design of nature-approximating urban forest by innovatively applying widely-accepted theories with digital technologies. The paper reviews the evolution of nature-approximating urban forest and discusses why it is essential to introduce digital technologies into this type of forest’s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Miyawaki Method, this study proposes a three-step digital design approach to creating nature-approximating urban forest: cognition, simulation, and construction. Also, an empirical study on Xingtai Forest in a Hebei Green Expo Garden i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digital design methods of nature-approximating urban forest. Steps include 1) cognition of plants to investigate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communities by collecting their key parameters; 2) construction of target communities by simulating natural communities, analyzing and classifying target habitats of designed communities by relevant software, and developing type and pattern designs of target communities; and 3) production of detailed construction schemes by utilizing Grasshopper and Python to generate digital generation clusters, after which planting design drawings and seedling information can be obtained by inputting values of key parameters. This method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digital design of nature-approximating urban forest, which helps facilitate urban forest development in an efficient way.  相似文献   

9.
张密 《城市建筑》2014,(15):209-209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城市建设前进的步伐。建筑行业发展突飞猛进,其不仅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柱,而且也势必导致资源的大量消耗。如何在建筑设计中与节能理念相结合,已经成为我国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针对当代建筑设计中节能理念的应用体现和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Urba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has led to a series of problems,such as the deficiency of land resources,difficulty in old city renovation,and backward landscape construction,etc.Brownfield refers to the abandoned and polluted lands of industrial,commercial,or other uses,whose redevelopment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stimulate the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urban lands and the growth of urban economy,but als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Considering that the research on brownfield redevelopment methodologies in China is still at its initial stage,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ies of urban regeneration and landscape urbanism in brownfield redevelopment will be conducive to solving various urban problems and promoting brownfield land use values.This paper,based on an analysis on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s of urban regeneration and landscape urbanism and their infl uences on brownfi eld redevelopment,argues that the urban regeneration theory can serve as the"framework"while the landscape urbanism theory as"skeleton"of brownfi eld development,both of which can integrally form the"organic body of brownfi eld redevelopment."It further puts forward fi ve primary principles for brownfi eld redevelopment which are elaborated through a case study on Changchun Tractor Factory.  相似文献   

11.
洪亮平  乔杰 《城市规划》2019,43(4):48-52
学科建设离不开学说的发展,学说发展需要话语体系的建构。本文从历史的视角追溯了中国城市设计学说的思想之源。在对中西方城市设计发展进行比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立足中国城市设计核心思想及价值观,从基本概念与理论入手,用现代话语重建当代中国城市设计话语体系;指出城市设计话语体系应遵循"体用一源"的法则,思想及理论是"体",方法、策略及技术体系是"用"。城市设计学说不能被资本所绑架,关键在于学说应有独立的价值标准。人、自然和社会是城市设计价值观构建的三个基本维度,保持三者之间的平衡发展才能真正把握城市设计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儿童虚拟体验馆"以数字媒体技术及艺术为基础,是一个供儿童亲近科技、理解科技、体验科技、享受科技的创意平台,其建设目前在国内尚无可供参照的实例。本文围绕"如何将其复杂的出身折衷为的可供理解和接受的文化价值?如何使这一展馆模式具有商业的可复制性?"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两个相应的解决路径:其一,以构建一个藉"体验性"为特征的儿童社会公共活动平台为终极价值;其二,以从展品形式到展馆建筑为一体的"模块化设计"作为展馆复制模式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The wave of “digital age” featuring digital information is coming. Digital technology is profoundly changing the societ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evolution paths. It also has significant bearing on production modes,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lifestyles. With regard to urban design, a system of knowledge about the creation and adaptation of material space forms that integrate humanities, art, technology and materials, digital technology has provided it with a brand-new and revolutionary scientific impetus for its evolution. The result of this evolution is “digital urban design paradigm based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e., the urban development is moving toward “pan-dimensionality” and “individual ubiquity”. The future of urban design will construct a new approach to urban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which is more complex, capable of accommodating and compatible with multiple goals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value rationality”. Such a new approach shall be led by the probabilistic theory of “gray scale thinking”, reflecting quaternary synergetic view of “scientific rationality, ecological rationality, cultural rationality and technical rationality” to realize the cognitive progress of “engineering for the benefit of mankind”.  相似文献   

14.
公共空间规划中的空间效应与社会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规划对公共空间资源的配置过程有着深刻的社会影响,尤其在中国准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公共空间规划的价值取向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以城市公共空间精神回归和城市发展哲学思考为背景,并以南昌八一广场方案的设计咨询为例证,探讨公共空间规划中关注于空间效应与社会影响的双重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刘军  王小维 《城市勘测》2016,(3):121-123
城市管理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和城市管理的大趋势,"数字城管"为城市管理信息化的一个平台,本文探讨了如何把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转化为"数字城管"的格式数据,并开发了相应的程序实现了该功能。使用本文设计的程序把地形图数据转化为数字城管部件数据,实践表明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满足使用需求,为测绘单位对该类数据批量转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很多蕴含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的历史城厢地区的保护和发展遇到挑战与冲击。本文结合国际理论与本土实践,从整体性的设计视角谋划历史城厢地区的未来空间模式,并以潍坊龟蛇城厢为例,综合运用数字技术方法和多种城市设计手法:包括建构城市中心体系和城市空间原型模式、运用数字历史地图构建历史城厢历史遗产系统保护网络,及经由物理环境分析、为街区活化和既有建筑改造提供依据等,深度挖掘了潍坊历史城厢地区的传统空间价值,进而探索了历史城厢地区的发展模式和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范式沉浮——百年来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范式的角度对近百年来西方城市规划的思想演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认为:(1)当代西方的规划思想深深根植于“现代性”的启蒙传统中,理性始终是西方规划理论演变背后的“内核”和“原动力”;(2)近百年来西方规划理论范式围绕“理性”大体经历了四次重大的转变,笔者分别将其命名为“经验理性范式”、“工具理性范式”、“价值理性范式”和“沟通理性范式”;(3)规划理论范式的演变是革命性与连续性、稳定性与“创造性破坏”的辩证统一.规划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基础,也具有多种创新的可能性;具有跨越性质变,也有渐进性的“连结谱”和跨期的思想“再现”.最后笔者试图基于上述结论对西方未来的城市规划理论发展方向加以展望,并对中国目前的城市规划理论发展提出了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西方社会影响评价的概念、内容及其研究方法的发展,分析西方社会影响评价对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作用,并提出城市规划社会影响评价方法现有的不足,以期为我国城市规划与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巴黎规划国际咨询会是在《京都议定书》之后,首次以解决大都市问题、探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为中心的设计研究盛会。参会的规划师、建筑师们从促进城乡融合、加强景观与环境的连续性、减少相关资源消耗、实现食物的自给自足等不同角度出发,不约而同地都采用了都市农业设计策略。这些成果可为我国城镇化规划建设提供有益思路与借鉴。通过案例分析与归纳,总结各方案在实施都市农业策略过程中所采用的形式操作手法,以及处理相关环境、经济与社会问题的措施。借鉴大巴黎国际咨询的成果,提出在我国发展都市农业的步骤与原则。  相似文献   

20.
城市设计是城市空间管控的重要工具,但我国幅员辽阔,在面对南北生活方式的迥异、各地风俗传统的不同等情况下,惯常的城市设计方法需要进一步深化、细化、量化、文化、乃至于精准化等等。文章通过在永丰县城设计过程中,对种种采用传统普适城市设计方法与当地实际使用逻辑不匹配这一问题的层层揭示,试图探索不同于国际范式和国内通行范式的地方性城市设计方法,并尝试摸索城市设计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方法论体系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