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矿产资源开发的力度、强度在逐年增大,从而导致矿山普遍存在着资源损失、植被毁坏、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隐患并存等诸多环境地质问题,部分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已经危及到了矿山的正常生产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中以SPOT5卫星遥感图像数据在小秦岭金矿区地质环境调查中的应用研究为例,以期卫星遥感技术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索打铅锌多金属矿目前为探采阶段,矿区内以断裂构造为,矿区工程地质类型较复杂。本文在对矿区地质概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而对矿山主要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监测技术措施,研究结果为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光生 《黄金》2013,(1):65-69
在全面收集小秦岭金矿区矿山开采现状及废石、尾矿、废水排放情况的基础上,开展了野外实地调查,基本查清了矿区地质环境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得到了矿区地质环境质量现状的综合评价结果,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矿产资源大量开采,矿区地质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经常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矿山和当地村镇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甚至威胁着矿山员工和村镇居民的人身安全。积极响应自然资源部工作要求,对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核实,尽快实施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恢复矿区地质生态环境,建设成绿色矿山,保护自然生态,还当地一个安全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5.
从一定程度上而言,矿产资源的开发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速度,然而,由于对矿产资源进行粗放式的过度开采,导致矿山地质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因此激发了矿山开采和矿区居民之间的冲突。面对人们对环境意识的不断提升和国家保护力度的逐渐强化,做好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地质环境保护,才能够推动矿山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就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寨子沟铅锌矿位于陕西省凤县,地处秦岭山区。开采技术条件是矿山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矿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的分析,查明矿区内矿坑的涌水量、围岩结构类型及矿山开采对环境带来的影响,明确矿区开采技术条件,为下一步矿山建设和开采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绿色矿山建设背景下,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矿业开发,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发展要求。为了在提高矿产资源开采效率的同时,保证矿山资源不被浪费、保护矿区周围环境,对矿区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流程中的钻孔静止后水位测量、水工环地质测绘以及水质分析与气象资料收集进行适当的改进,以保证矿业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8.
余冰 《世界有色金属》2023,(22):140-142
本文通过对花垣县内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的调查,查清花垣县内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查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危害程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评估其环境的影响,并对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综合评价,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地质环境、实施矿山恢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在逐年上增,大部分依托矿产资源发展的公司为促进企业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导致原始矿山的地质结构遭受破坏,是引发当地矿区地质出现地面塌陷、滑坡,含水层破坏等多种地质环境问题的关键因素,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的安全性造成极大的威胁。为保证矿产资源开发的合理性以及起到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作用,一方面通过减少矿山资源的开采次数来缓解矿山地质环境,一方面针对矿山开采活动后的地质环境加以有效的恢复治理技术是促进经济社会及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现通过阐述矿山地质主要灾害类型,并针对地质灾害类型提出相应的防止措施及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李勇 《甘肃冶金》2011,33(3):79-82
矿产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力地支持了各项生产建设。随着我国矿业的稳步发展,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地质环境背景、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对广宁县木格镇横洞荣业矿区进行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并对各区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提出方案。  相似文献   

11.
该矿区处于西秦岭的南坡,属中高山区,沟谷发育较深、陡。区内海拔1400~2135m间,相对高差735m,区域内矿产资源较丰富。本文对甘肃省两当县矿山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可避免地要对矿山地质环境和土地资源造成破坏,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可以为有效的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及时对损毁的土地进行复垦提供技术依据。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3.
金属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不仅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重视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工作,实行绿色矿业格外重要。本文简述了矿山地质环境、结合当前矿山地质环境的调查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推动我国矿产资源的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金矿业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作为我国第二大产金金矿集区,小秦岭金矿区富含金、银、锌等多种丰富的矿产资源,为社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资源。本次研究将着重对小秦岭成矿地质背景与矿床地质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小秦岭深部金矿的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为我国其他金矿区的开发利用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金川铜镍矿开采已有五十多年,长期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发对矿区地质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矿区土地资源占用损毁问题严重,采矿工程诱发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问题日趋严重。笔者通过对金川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常用恢复治理方法研究分析,提出金川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应针对结果和潜在地质灾害现状,主要采用传统工程地质治理方法,加固不稳定地质体并结合水文地质结构修建排水工程,达到有效控制消除不良地质环境影响,达到修复和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甘肃是矿产资源产出大省,矿产开发利用规模大、强度高,因此会引发一定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而矿山地质灾害的威胁尤为严重。分析祁连山北麓一带矿区地质特征,矿山采空地面易出现矿山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发生原因与矿区开采活动有直接关系。研究该矿区的地质灾害特征,对灾害的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方面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矿区的全面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对矿区环境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以此基于复杂地质环境背景下,开展了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对矿山安全生产影响的研究。依照地下水的流向与流速,绘制矿产资源生产图纸,规范矿山安全生产流程;设计合理化生产方案,严格遵循水文地质数据,提出安全生产误差指标,提高矿产资源合理化利用程度;改变“多方位疏干”,重点开挖地质条件较为良好区域,提升矿山生产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8.
矿山地质勘探与后期工程建设、矿产资源的开发有着紧密的关系,若不能做好矿山地质勘查工作,或相关资料收集不充分,将为后续工作开展埋下安全隐患,诱发地质灾害,不仅威胁到矿山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还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损害。矿区地质灾害的产生,是由于自然与人为的原因,引起了地下水的流量的改变,从而引起了矿区的水文、地质环境的变化。因此,在矿山地质勘探工作中,必须对矿区的实际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监测,并着重研究水文地质对矿区安全影响;掌握矿山地质灾害的变化规律,制订科学、有效的地质灾害控制对策,营造矿区安全作业环境,保证矿企职工及周围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9.
襄阳市矿产资源丰富,由此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阐述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及危害,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分区评价,并依据分区结果提出了防治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黄金》2009,(4):54-54
为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签署第44号部令公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并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