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普工作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和推进社会科技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以及其在地质科普方面应用的可行性,详细介绍了三维全景技术和三维建模技术这两种虚拟现实技术在地质科普中实现过程,展示了虚拟展馆的这一应用实例,认为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增强地质科学的吸引力和普及率,不断推动传统的科普手段升级与更迭。  相似文献   

2.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地质仿真系统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历史以及在地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了南京湖山区域地质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3.
地质统计学的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统计学是数学地质领域中一门发展迅速且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兴科学。结合地质统计学发展现状,对地质统计学的新进展进行了研究,从地质统计学理论体系、应用等方面探讨了地质统计学的发展前缘,介绍了地质统计学在我国的应用概况,最后指出时空多元技术、条件模拟、非参数和非线性将是地质统计学今后的发展趋势,并对其在我国的发展提出了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丁文江是我国卓越的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近代地质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毕生注重科学,勇于实践,在科学传播、行政管理、学术研究、实业创办等诸多领域均有所建树。本文追述了丁文江先生在地质科学领域中的成就,旨在总结先生对中国地质事业的伟大贡献,探讨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背景下,地质勘查和地学研究对科学数据共享提出了迫切要求。欧美主要发达国家通过制定政策法规以及建设国家间高度兼容的科学数据基础设施,有力地推动了本国及全球化的科学数据共享实践,这为我国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地质勘查领域的科学数据管理已进入共享要求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加速升级的阶段,特别是基于地质资料管理的科学数据共享已具备了扎实的数据积累和实践基础。为推进中国地质勘查领域科学数据共享的快速发展,我国需紧跟科学数据共享的国际发展趋势,进一步健全科学数据管理政策和法规体系,加强公共财政支持的科研项目数据的开放共享,着力打造技术先进面向国际的科学数据基础设施。同时,需强化基础数据资源跨部门合作与共享,通过建设国家级地质资料数据中心,不断提高共享效率和数据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地质信息化也有巨大进展。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地质领域的应用,论述了地质信息化的新阶段——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地质信息系统;进一步从学科、功能、空间分析和“信息流”等方面,分析了地质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相互关系,揭示了地质信息系统特征,并对地质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庄寿强 《煤》1997,6(1):12-15
地质创造学为近年来创立的一门地质学与创造学相结合的交叉性学科。创造学是国外40年代诞生但直到80年代初才传入我国的一门专门研究人们在科学和技术上的创造活动,探索其创造规律的新兴学科。地质创造学主要研究地质科学领域内各种理论与实践的创造活动,探索其创造的过程、创造思维的特点.规律和方法,其目的在于把这些地质创造的思维、特点、规律和方法交给一般地质工作者,以开发他们的创造力,从而更快地促进地质科学的发展。地质创造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创造的内涵、地质创造能力的分类及开发方法、地质工作者的创造素质、地质创造思维。思考方法和地质创造的原理等等。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由中国地质科学勘探技术研究所提交的《地质岩心钻探规程》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北京科学大会堂组织的专家评审。评审委员会认为,规程编写组在广泛收集研究现有相关规范,吸收钻探技术最新实用性成果和地质勘查单位钻探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地质钻探特点和现状,编制完成了本规程。  相似文献   

9.
赵强 《西部探矿工程》2021,(1):122-123,125
对矿山地质找矿勘查技术的原则进行了概述,主要包括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拓宽领域突出重点、合理优化配置资源、适度超前创新技术等,对矿山地质勘查中的踏址选点、地质勘查等矿山地质勘查技术进行了总结,从遥感技术、电磁技术、同位素地球化技术等方面对找矿技术进行了分析,从而更好的确保地质勘查和地质钻探找矿的效果,促进地质勘查和地质钻探...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碳中和地质技术的形成背景及其在碳中和知识体系中的定位,提出了碳中和地质技术的概念和内涵,评述了关键碳中和地质技术的国内外进展,分析讨论和前瞻了碳中和地质技术在煤炭低碳化开发利用进程中的重要应用方向、应用模式和发展前景。已有研究工作表明:作为碳中和知识体系的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正在形成,在地球科学基本背景上碳中和相关学科群交叉融通形成了当前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领域和技术发展方向,碳中和地质技术是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生态地质与碳增汇技术、煤层中甲烷减排与资源化开发利用技术、化石能源低碳化开发利用地质技术、地热资源高效勘查与开发技术、新能源高效安全开发利用地质保障技术、矿化固碳地质技术和地球工程等构成了碳中和地质技术的当前核心内涵;以CCUS(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大规模集群化部署与全流程技术、煤层甲烷接续高效抽采与低浓度瓦斯(含乏风瓦斯)利用技术、煤型关键金属探采选冶全流程技术、矿区生态地质修复重构与碳增汇技术、干热岩型地...  相似文献   

11.
地质钻探领域应大力开展技术经济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叙述了在地质钻探领域开展技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技术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给出了几个在钻探技术领域应用技术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实例;呼吁在地质钻探领域大力开展技术经济学研究和应用,以提升钻探工作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煤炭精准开采地质保障与透明地质云计算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新明  阚淑婷 《煤炭学报》2019,44(8):2296-2305
煤炭精准开采的目标是以最少的人力实现煤炭资源的低损失、高产出、无事故、少破坏的全程智能化开采,除了开采工艺、采矿装备、传感感知、物联网、自动化和信息技术外,实现煤炭精准开采的技术关键就是基于四维空间的地质保障和透明地质的云计算技术。全面地论述了煤炭精准开采地质保障的技术内涵和目的,其核心是利用先进的装备和软件实现煤炭开采前、开采中和开采后全矿井地质体和隐蔽属性的精准化、可视化和透明化,并能够对地质灾害和危险源超前预知和防治,从地质层面确保精准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关于地质保障技术,阐述了地质体几何计算、地质灾害预测预报2个科学问题,凝练了构造地质、煤层地质、地质力学、地质扰动、瓦斯地质、水文地质、透明地质7项云计算技术,同时描述了这些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为了发挥地质保障技术在煤炭精准开采中的核心作用,首先,对构造地质精准建模、煤层煤质智能预测、开采扰动破坏分析、瓦斯参数反演和瓦斯灾害预报、水文地质分析和水害预警以及综合地质属性透明化处理等比较困难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给出了解题思路。其次,论述了地质保障软件系统及其应用的云计算架构、主要功能以及在煤炭精准开采中的应用方式,并通过部分应用案例说明了这些技术方案的可行性。最后,指出只要在三轴绝对地应力传感器、宽频段微震传感器、宽量程风速传感器、富水区超前探测、煤层自然发火状态监测和在线水质化验等技术上取得进一步突破,就能为煤炭精准开采提供比较完整的地质保障。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国内地质工程机械的研发现状的考虑,根据虚拟样机技术的特点,讨论了在地质工程机械领域实施虚拟样机技术的必要件,并提出了建立地质工程机械虚拟样机的策略。联合PRO/E、ANSYS及ADAMS建立了气动潜孔锤的虚拟样机模型,对气动潜孔锤虚拟样机进行了仿真,阐明了虚拟样机技术在地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地质科学数据是地质环境工作的基础资料,对国外相关地学机构或期刊的数据出版现状进行分析,有利于我国地质领域在科学数据出版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数据出版政策、模式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对我国数据出版提出了相应的数据共享启示。我国应完善政府、地学机构等多层次、多结构的数据共享政策,与数据存储机构合作创办地质数据期刊,在发展初期着手建立多平台、高标准的数据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地质岩心钻探技术及其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简要回顾了地质岩心钻探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进入21世纪地质岩心钻探设备与技术的发展现状;举例说明了地质岩心钻探技术在资源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并对地质岩心钻探技术在科学钻探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概括性描述.  相似文献   

16.
曾云 《资源环境与工程》2000,14(3):70-73,80
首先介绍了目前在轨运行的五颗陆地卫星的基本特性以及我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中巴资源卫星的主要技术参数,尔后阐述了遥感地质技术工作的四个基本步骤。强调遥感地质应严格按照科学的工作方法开展工作,使遥感地质技术在地质调查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方法应用于地质工程这一专业领域进行了系统分析,对面向地质工程的GIS应该具有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并着重阐述了地质工程的数据模型、数据处理以及一些关键技术,指出在地球信息科学发展的同时,GIS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18.
《当代矿工》2020,(2):6-13
王佟,1959年5月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77年考入西安矿业学院煤田地质勘探专业,2012年取得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分别获我国地质科学领域最高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和能源科学领域最高奖"孙越崎能源大奖"。王佟自1982年参加工作以来,长期致力于煤炭与煤系矿产资源地质勘查科学技术研究与野外地质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是煤炭地质领域的知名专家。  相似文献   

19.
地质雷达在岩质隧道施工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工程中存在许多难以预测的工程地质现象,一些不良地质现象直接影响正常的隧道施工。地质雷达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可以确定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特征,为隧道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信息,确保施工安全。该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说明地质雷达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20.
陈剑铭  孟义泉  任启伟  张华  马琳 《钻探工程》2021,48(S1):412-417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化对人们的工作生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在钻探工程领域,“地质云3.0”平台为钻探行业提供了海量的数据支撑和信息共享。本文结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云3.0”平台发布,详细阐述了“地质云3.0”平台在钻探领域中的应用,方便钻探行业从业人员,更加高效、便捷地使用“地质云3.0”平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