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中原油田复杂断块气藏可采储量的研究,提出了气藏可采储量标定的新思路,即以井控地质储量为基础标定可采储量,在对复杂断块气藏开发地质特征总结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提高可采储量的思路及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
通61断块特高含水后期高产开发技术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通61 断块已处于特高含水开发后期。为了挖掘断块的潜力,1997 年在精细油藏描述和动态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块剩余油的分布规律,认为高含水的主力油层是挖潜的主要方向。1997 年、1998 年采取了针对性较强的配套措施,取得了高产开发效果,表明打高效调整井、产液结构调整和大泵提液强采是特高含水后期提高采收率普遍适用的有效措施。统计资料表明,1996 年通61 断块的自然递减率、综合递减率、含水上升率分别为36.9% 、8.4% 、1.0% ,到1997 年分别下降为13.2% 、3.9% 、0.4% ,年产量增加了7.3×104t;增加可采储量23×104t,采收率由49.8% 提高到51.1% 。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沈84-安12断块高含水期开发现状。应用油藏工程方法,从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入手。对注水利用率、耗水量、综合含水率及最终采收率等指标进行了客观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块在历次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控制程度、追求上产需要的同时。控水措施没有及时跟上。要改善目前含水上升状况。今后在开展稳油措施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找、堵水等控水工作,以保证开发效果向好的方向发展。按照目前开发趋势预测。沈84-安12断块水驱采收率可达28.71%.可采储量可达18-39Mt。  相似文献   

4.
马翠 《中外科技情报》2004,(35):554-557
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的油田开发已进入注水开发的晚期和结束阶段,同时有大量的地层水采出和注入。剩余可采储量含水高(95%),动用程度高。目前可采储量平均采收率为34.7%,设计采收率为41.8%,原始可采储量平均动用程度为82.8%。因此,解决提高这类油田开发效率的难题及开发新工艺可以促进原油更为有效地开采及稳产。  相似文献   

5.
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在平面、层间、层内的分布异常复杂,本工作综合应用油藏动态综合分析法、小层沉积微相法、油藏数值模拟等方法,从剩余油控制因素分析入手,对王102断块剩余油分布进行了研究,得出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局部构造高部位、断层附近、井间滞流区;并针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点,提出利用侧钻、打新井等多种工艺措施手段挖掘剩余油潜力。区块开发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采收率提高3.6%,增加可采储量21万吨。  相似文献   

6.
欢喜岭油田欢17块兴隆台油层精细油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欢喜岭油田欢17区块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一下~沙二段兴隆台油层是主要目的层,为稠油油藏,投入开发20年,经历了4个开发阶段,部分地区采出程度达到36.67%。为了认清该区的开发潜力,通过对该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高分辨率处理、全三维解释,进一步落实兴隆台油层顶面构造。结合构造、储层及油气水分布特征对油藏进行综合评价,重新划分四级断块含油面积,计算地质储量、可采储量。认为采出程度计算偏高是由于石油地质储量计算偏低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油层有效厚度解释问题。指出在采用蒸汽吞吐 蒸汽驱开发方式时,总采收率预计可达到50%,应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根据综合研究成果编制开发调整方案,提出下一步井位部署意见。  相似文献   

7.
方法结合文38块小断块稠油油藏开采的实践经验,对小断块稠油油藏的油层改造、井筒降粘工艺进行研究。目的提高小断块稠油油藏的开发速度。结果提出了一套适合小断块稠油油藏的开采技术,使文38块油井利用率由33%提高到100%,采油速度由0.55%提高到1.54%,采出程度由3.06%提高到5.62%,投入产出比达到1∶10.18。结论小断块稠油油田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油层、井筒、地面三结合,才能取得好效果。同时应因块、因井制宜,突出实用性、技术灵活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油田开发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油藏的采收率。针对河68断块复杂的构造、储层、多利油藏类型并存的特点,充分应用精细三维地震、储层预测、隐蔽油藏描述、油藏工程、油藏数值模拟、开发测井等技术手段,在找准问题及查清剩余油潜力的基础上,2000年到2001年在开发实践中配套运用工艺技术加大挖潜力度,使断块预测采收率由治理前的32.4%提高到目前的45.3%,增加了12.9%。断块开发调整的成功,对类似高含水复杂断块如何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复杂断块油藏溶解气可采储量研究方法优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优选出适合复杂断块油藏地质特征的溶解气可采储量的研究方法十分必要,为此,在对东濮凹陷复杂断块油藏地质特征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原油田复杂断块油藏溶解气的可采储量进行了研究。以复杂断块——中老三块油藏溶解气可采储量标定为实例,用多种方法计算、评价其可采储量,优选采出程度法作为标定方法。进一步系统归纳总结了适合不同类型、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油藏溶解气可采储量的研究方法,优选出适合复杂断块油藏溶解气可采储量标定的方法,对国内同类油藏溶解气的可采储量标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文中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特征,论述了双靶定向井、侧钻井、注水井更新、井冈重组、注水井调驱等工艺在文中油田的应用及效果。结果表明,水驱动用程度由55.2%提高到65.4%;水驱采收率由43.03%提高到46.59%,提高了3.56%,增加可采储量69×10~4t,为复杂断块油田保持持续高效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陆上石油滚动勘探开发的做法及效果岳登台中国陆上油藏具有多种类型,其中复杂断块油藏在已投入开发的储量中约占18.8%,在已探明未开发的储量中约占17.4%。复杂断块油藏是指油田范围内平均每个断块含油面积小于1平方公里的小断块油藏,或者在300米左右井距...  相似文献   

12.
将一种俄罗斯的可采储量计算公式,lgNR=a+blgN,用于我国油田。按油田含水率高于80%的标准,选择了河南、吉林、长庆、大庆、胜利、大港、中原、江苏等8个油区的64个水驱砂岩油田和华北油区7个碳酸盐底水油田,根据它们的实际标定数据,用上述公式回归了分油区和油区合成的水驱砂岩油田及碳酸盐岩油田的统计公式.统计公式可采储量计算值与标定值的相对误差分析表明,我国油田平均相对误差统计值为10.94%~14.08%,低于俄罗斯油田的统计值(16%)。相对误差0~10%的油田数占总数约50%~90%;相对误差0~20%的油田数占总数约65%~90%。因此,这一可采储量计算公式对评价尚未投。开发和开发初期油田的可采储量有较大的使用价值,但不适用于老油田。这一公式是迄今为止计算可采储量最简明的公式,应用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13.
早期可动凝胶调驱注水开发普通稠油油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油田赵108断块为多层普通稠油油藏,注水开发后产油量递减严重、含水上升速度快、层间矛盾突出、水驱效率低。为了改善油藏开发效果,实施早期周期性可动凝胶调驱,经过4个轮次调驱与注水开发,实现了年产3万t、稳产10年的开发目标。早期可动凝胶多轮次调驱与单纯注水开发(数值模拟结果)开采10年的指标对比表明:油藏采出程度达到21%,提高10.01%;综合含水率为67.6%,降低了25.4%;中、高含水阶段的含水上升率分别为6.93%和2.08%,远低于单纯水驱开发预测的12.06%和6.15%,中低含水期成为原油主要开发阶段。断块采出程度提高,稳产期延长,注入水利用率提高,投资回收期缩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赵108断块开发效果表明,采取早期周期性可动凝胶调驱注水开发可以改善普通稠油油藏开发效果。图6表2参11  相似文献   

14.
剩余油分布研究是断块油田调整挖潜的基础,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开发后,开发效果的好坏与对地下剩余油分布的了解十分密切,小断块油田的复杂性又给剩余油分布的研究带来一定的难度。根据台兴油田的地质特点,采用油层精细对比,开发综合分析、油藏工程方法等手段,进行剩余油分布研究,并应用小层剩余可采储量表述油藏潜力分布状况,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牛20、营11是胜利油田的两个特低渗开发块。为保护储层、进行合理开发,对两断块油藏的敏感性、粘土稳定剂与地层的配伍性进行了研究。两断块对水均表现出中等到弱的敏感性,牛20断块岩心水敏系数基本上在0.3~1.0之间,而其中大多数在0.7~1.0之间,极少部分岩心的水敏系数大于1.0,营11断块岩心水敏系数大于0.7;牛20、营11断块的临界盐度分别为15000mg/L和12000mg/L;用盐酸和土酸对两断块岩心进行处理后,渗透率只提高1%~19%,无明显酸化效果,部分岩心还表现出一定的酸敏感性;牛20断块临界流速为5.87m/d。  相似文献   

16.
马寨油田卫95块是典型的低渗透复杂断块砂岩油藏,已进入高含水期,水驱动用程度较低。为了提高水驱采收率,根据卫95块地质特征等研制了纸浆系列调剖剂,确定了与之配套的选井、选层原则及四段封堵最佳注入方式等调剖工艺技术,提高了水驱波及体积。卫95块经调剖后,含水上升率由2.4%降至1.54%,水驱动用程度提高了6.3个百分点,自然递减率由23.6%降至21.1%,可采储量增加了44×104t,水驱采收率由标定的31.5%提高到38.1%,增油21638t。卫95块调剖的投入产出比为1∶7.3,经济效益显著。研究表明:对于注水开发的低渗透、低孔隙度油田,利用调剖工艺提高水驱采收率是技术可行、经济实惠的。  相似文献   

17.
利用区块整体调剖的油藏工程(RE)优化决策技术,对胜坨油田的坨七断块沙二2+3主力单元进行了整体调剖决策。从该单元的6口注水井中,根据决策因子优选了5口井进行调剖。筛选了堵剂类型与堵剂用量,堵剂为颗粒型,10%黄河粘土加0.06%PAM。通过现场试验,注水井吸水剖面变化明显,油井含水上升得到控制,从94.9%下降为93.3%,6口生产井日产油由57.6t上升到69.8t,其中4口井产量增加,2口井产量递减变缓。增加采收率2.6%,增加可采储量4.5×104t,改善了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由于油藏条件、开发方式、技术水平和管理方式等因素的制约,复杂断块油田提高原油采收率一直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工作。“九五”以来,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紧紧围绕提高采收率这一中心,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对老油田实行战略性调整,增加可采储量1156万吨,原油采收率从35.4%提高到了38.9%,在复杂断块油田开发方面保持了国内领先水平。以此为基础,原油年产量从1998年的288万吨稳步上升到了2002年的298万吨。  相似文献   

19.
水驱特征曲线是水驱开发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进行年度及阶段可采储量标定和开发指标预测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反映了在一个独立的水动学系统内累计产油量与累计产水(液)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优选两个开发接近末期的水驱开发油藏,对其不同时期的可采储量利用五种水驱曲线法进行计算,评价各种水驱曲线方法在小断块油藏可采储量标定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石化不同类型断块油藏水驱采收率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中国石化所属油田的中高渗稀油砂岩断块油藏452个开发单元为对象.从油藏开发角度,将断块油藏类型划分为天然能量开发的边底水断块油藏、注水开发的简单断块油藏、复杂断块油藏和极复杂断块油藏.分析不同类型断块油藏井网形式和水驱采收率的关系.回归出不同类型断块油藏采收率计算公式,分析了提高采收率的潜力,为断块油藏挖潜提供决策依据。图3参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