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虽然16位、32位MCU不断以逐渐降低的价格涌向市场,但市场对8位MCU的青睐似乎并没有丝毫的减弱。来自多个市场调研机构的资料都显示,在未来几年内,8位MCU市场仍将稳步增长,这也使很多MCU业者继续在8位MCU领域深耕细作。盛群(Holtek)半导体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23):126-126
车载电子系统通常都通过微控制器(MCU)来处理汽车上的仪表控制板、车门(车窗)控制以及其他电子式油门控制器中系统模块,MCU也随着车上设备及应用产品设计日趋复杂化。车内外众多外围设备如电动车窗控制系统、空调系统等都由8位MCU来负责,对于更高端的车载电子设备如汽车安全系统和车载娱乐系统,8位MCU的处理运算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衍生出许多解决方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采用价格较为昂贵的16位、32位,甚至是64位MCU,来增加高端车用电子设备的速度及处理效能。  相似文献   

3.
意法半导体(ST)的STM32系列微控制器(MCU)给MCU市场带来了新的设计自由度,重塑了MCU市场,ST大中国区微控制器产品部高级技术经理梁平指出,ST的MCU产品重在8位和32位,意在通过提升8位MCU的性能和降低32位MCU的价格来占领16位MCU市场。  相似文献   

4.
刘洪 《今日电子》2002,(11):68-69
大多数人以为,讨论8位MCU(微控制器)并不是个时髦的话题,它只是高于4位产品,上面还有16位和32位,所以它不过是个低端产品而已。然而,在整个MCU市场中,8位MCU市场仍然十分活跃,占据着绝对统治的地位,其销售额之大令人咋舌。专门从事半导体行业市场研究的Semico研究公司的技术总监TonyMassimini先生指出:“低端只是相对而言,今天的低端乃10年前的高端,而且今天的8位MCU并非昨日黄花。从产品需求量来看,8位MCU仍是主流,占有MCU市场销售总额的43%和发货量的60%。”他也认为,虽然低端MCU不是高速成长的市场,但经营者…  相似文献   

5.
当业界还在为到底是8位、16位、还是32位MCU更有发展潜力而争论不休时,那些专注于MCU技术的厂商们仍然埋头于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和新市场策略的谋划。去年10月,8位单片机出货量全球第一的Microchip宣布进入16位市场,因为它看到16位MCU市场增长潜力巨大。而近日,以做MCU起家、主推8位机的ZiLOG推出其32位MCU战略,但它声称主攻安全及销售点(POS)市场。  相似文献   

6.
MCU厂商往往会越过16位MCU直接开发32位MCU,而8位MCU量产又在不断增大,16位CMU在价格上敌不过8位MCU,性能上又容易被32位MCU所替代,再加上32位MCU价格迅速下跌,使16位MCU处于十分尴尬的局面。美国微芯和赛普拉斯把MCU的重点放在8位MCU上,微芯于2004年4月销售出第30亿块8位MCU,1999年销售出第10亿块8位MCU,2002年春销售出第20亿块8位MCU,表明8位MCU深受市场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电子设计技术》2008,(9):122-123
32位处理器以其不可阻挡的性能优势席卷了手持式设备市场,但在更广阔的嵌入式市场还没有太大作为,原因之一是这个市场的用户需求变化得并不象消费类市场那样快。随着以基于Cortex-M3的STM32为代表的32位处理器面世.32位MCU在性能、成本、功耗,已经可以与传统的8位、16位MCU一决高下,尤其是能够采用通用的工具链,重用大量的已有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快速地进行开发、验证和测试。  相似文献   

8.
目前,汽车车身电子系统正在大量采用电子技术,其目标是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从今年全球的几大车展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改进版车型都在其安全性能方面大做文章。汽车行业专家认为,电子控制的安全系统和智能驾驶系统将成为“汽车工业的又一次革命”。为此,业界知名的MCU厂商都在开发低功耗、高性能、多功能的16位MCU,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9.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瑞萨电子)日前宣布,开始在中国推广其新一代RX系列32位微控制器(MCU),包括RX62N系列、RX621系列和RX62T系列,以及全新的RL78系列MCU产品。瑞萨电子大中国区MCU产品中心吴频吉介绍说,RX系列是基于RXCPU架构的新一代MCU,集成了原先瑞萨科技的16位和32位CISCMCU的优秀特性。RX的设计理念是超高处理能力+超快片内闪存+超高代码效率和超低功耗。  相似文献   

10.
《电子设计应用》2006,(12):129-129
一直专注于8位MCU产品的ZiLoG公司在过去的一年内稍微调整了其市场策略。基于面向特定应用市场的专用产品(ASSP)策略,今年年初,ZiLOG宣布进军32位ARM9MCU市场,产品锁定金融POS和安全市场的应用。近日,针对公司8位MCu产品客户对更大容量闪存、更强处理性能的要求,ZiLOG佘司推出了第一款16位MCU产品ZNEO。  相似文献   

11.
尽管车用电子、IPTV机顶盒的兴起催生了16位、32位MCU的发展势头,但Silicon Labs仍将目光锁定8位MCU市场,日前推出的C8051F41x系列产品进一步扩大了公司小型8位混合信号微控制器(MCU)产品线.  相似文献   

12.
在节能环保、智慧联网的发展趋势下,节能、安全、检测、汽车电子和工业电子以及消费电子的应用等等,均已成为微控制器(MCU)的热门应用领域,这也驱使着MCU厂商不断在功耗整合、成本控制、效能改善的技术层面上精益求精,以创造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在未来嵌入式应用市场,MCU在电子产品中所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有关数据显示,五年内中国MCU市场将增长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13.
高度整合周边设备 盛群半导体再战8位MCU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产品应用领域来看,MCU几乎无处不在,汽车电子、医疗、小家电、PC周边外设、消费电子等等都是MCU供应商近年追逐的市场热点应用。仅8位MCU每年的市场销售额就达数百亿美元。因而欧美供应商凭借技术优势占据着高利润的汽车电子市场绝对份额,日韩供应商则在消费电子等领域展开激烈厮杀。如何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寻求突破,日前盛群半导体在其2008年新产品发表会上带来了其应对策略及主力产品。  相似文献   

14.
NXP公司的LPC11 U24FBD64是采用ARM Cortex-M0的低成本32位MCU,设计用于8/16位MCU应用。它和其现有的8/16位架构相比,提高了性能,降低了功耗,简化了制令集和存储器寻址,降低了代码长度,CPU工作频率高达50MHz。主要用于消费类电子外设、医疗设备、工业控制和USB音频设备。LPC11U24FBD64是一个以ARM Cortex-M0为基础,低成本的32位MCU,用于8/16位微控制器,可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简单  相似文献   

15.
微控制器(MCU)产品应用领域日趋广阔,从通信基础设施,到手机、家电、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电子、工业控制等诸多领域,都能看到MCU的身影。而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MCU市场中,32位MCU产品逐渐脱颖而出,成为各家厂商争夺的热门市场。  相似文献   

16.
《电子设计技术》2007,14(6):48-48
台湾华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从十几年前致力开发一系列的80518位元MCU,至近年来32位元ARM MCU的推出,持续不断的与市场前进脉动配合,推出符合客户需求的MCU。为使广大电子工程师能迅速了解华邦单片机的最新产品与应用信息,特在全国3城市举办“华邦电子8/32位元单片机产品介绍与应用方案研讨会”,会议将由华邦电子多位资深工程师现场讲解、并邀请单片机开发工具厂商与代理商,提供应用方案现场解说与展示,欢迎广大电子工程师报名参加。  相似文献   

17.
《世界电子元器件》2006,(4):107-107
8位MCU在功能、性能、外围器件等方面的不断推陈出新,使其依然占据着很多嵌入应用市场,特别是在消费电子与工业领域,这也正是很多MCU厂商都紧紧盯住这块市场的原因。近日,高性能模拟与混合信号IC厂商Silicon Labs宣布进一步扩大其8位MCU产品线,以增强其在消费类和工业市场的竞争力度。  相似文献   

18.
姚钢 《电子设计技术》2008,15(5):136-136
随着中国中低端MCU竞争的加剧,瑞萨科技今年在中国MCU市场展开了攻势。近日瑞萨首次向中国用户发布了其最新基于CISC架构的16位MCU内核RX系列及面向高端应用的RISC架构32位SH-2A,瑞萨重点拓展中国16/32位MCU市场的意图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汽车与工业电子等主力市场的逐渐回暖,消费电子、智能家居、移动计算、智能电表以及医疗电子等新兴应用市场迅猛发展,据Databeans预测:2010年全球MCU市场将达120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11%。终端电子产品智能化和小型化的需求不断推动微处理器技术的迅猛发展,32位和16位MCU的市场份额逐步攀升,工业、消费和汽车电子领域成为支撑产业的主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德州仪器(TI)推出MSP430微处理器(MCU)Value Line系列,以8位MCU的超低价格实现16位产品的性能以及超低功耗,充分满足8位产品市场不断提高的性能和效率要求.起价仅25美分的Value Line可确保8位产品的开发人员不再因价格问题而降低性能、电源效率或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