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通过跨石门开采技术在土城矿的实践,说明缓倾斜煤层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无煤柱开采,不但技术上可行而且还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急倾斜煤层开采难度大,迫切需要研发新的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方法.总结分析了目前急倾斜厚煤层开采常用的水平分段综放、走向长壁综采和走向长壁综放3种技术现状,指出水平分段综放技术还需要在采放工艺、合理分段高度、顶煤冒放性与端头放煤、智能开采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进一步提高顶煤采出率和开采效率;走向长壁综采技术还需继续研...  相似文献   

3.
在近直立煤层采用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打破传统的“长走向、小阶段、间歇式”开采原则,对近直立煤层进行了跨石门跨采区联合布置开采,取得安全,高效的开采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云盖山煤矿二矿顶板坚硬、煤层和底板偏软的"两软一硬"不稳定煤层开采条件,通过优化工作面布置方式和采煤方法,加强地质勘探以及对矿井水、尾矿再利用等措施,达到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节约有限的矿产资源的目的。实践证明,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控制顶板的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和沿空掘巷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矿井采出率和资源采出率。  相似文献   

5.
曹庄煤矿于1965年投产,2003年生产能力核定1.2Mt/a,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多水平、主要贯穿石门、采区上下山开拓.采煤方法主要为单一及倾斜分层走向长壁采煤法后退式开采,采煤工艺为高档普采,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  相似文献   

6.
杨爱军 《采矿技术》2016,16(1):10-11
倾斜厚煤层作为煤矿开采中常见煤矿分布形式,通过选择合适的开采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对倾斜厚煤层进行开采作业时,煤炭开采方法的选择受煤层分布结构、煤层厚度、地质构造、倾角等的影响,施工方法相对简单,常用的倾斜厚煤层开采方法主要有普采、炮采和综采,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研究了新型采煤方法,包括俯伪斜走向长壁分段密集采煤法,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和水平分段放顶煤采煤法,并对相关开采方式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煤炭企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地下煤层开采引起围岩移动和变形,导致产生矿山压力.研究和掌握这种压力的性质及作用规律,是矿井技术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采区布巷的必备条件.本文对长壁采煤法采场四周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及其与巷道布置的关系,作一简述.一、长壁采煤法采场支承压力分布及其变化规律1.采场上覆岩层移动的支承压力分布走向长壁开采时:采场上方的支承压力拱沿走向前后方的支承压力如Ⅰ-Ⅰ剖面,倾斜上下方煤柱内沿走向之变化如Ⅱ-Ⅱ剖面,处于采空区后方的支承压力呈衰减状态如Ⅲ-Ⅲ剖面.  相似文献   

8.
大倾角厚煤层开采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现场调研基础上,针对薛村煤矿大倾角煤层赋存特点和技术现状,确定了大倾角难采厚煤层采煤方法所应遵循的原则,在这些原则下提出了7种采煤方法的可行方案,并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确定伪俯斜走向长壁放顶煤开采较适合该矿,为最佳开采方案。  相似文献   

9.
针对太平煤矿急倾斜煤层地质构造复杂,现有采煤方法落后致使采出率低的现状,研发了急倾斜煤层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装备,即JBB-I型急倾斜煤层刨运综采机组成套装备,该机组主要由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及刨运机等组成。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JBB-I型急倾斜煤层刨运综采机组结构简单,刨运梁既是刨头割煤时的承载体,又可用来移架,利用急倾斜煤层的特点省略了刮板输送机;机组运行时性能稳定,实现了工作面开采期间的无人化,增强了急倾斜工作面的安全性,提高了煤炭资源采出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开采强度日趋增大,作为效益煤层的12-1煤层储量严重不足,按照公司生产衔接,往后的12煤层工作面只能排出一条线生产,效益煤层产比下降到20%~25%。用5煤层产量补充12-1煤层产能不足,提高矿井精煤回收率势在必行。以井下开采技术为主要手段,对矿十采区巷道设计及工作面布置进行详细的研究,谋划两个倾斜长壁采煤法开采方案,分别对两个方案的采煤工艺特点、系统布置、技术经济比较进行分析,提高采出率和开采效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斜沟煤矿引进的国外大采高综采设备的应用情况,发现工作面端头围岩稳定性对工作面推进速度与开机率及工作面煤壁片帮有较大影响。为此,通过采取加强工作面端头及平巷支护,对工作面矿压实时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带压擦顶移架可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对煤壁节理裂隙发育、煤体松散破碎和片帮严重的区域,采用加强支护或煤壁固化的方法以及严格控制工作面质量管理等安全措施。结果表明,采取上述措施后,18102工作面最高日产量达到42 180 t,月循环率达到85%,工作面平均回采工效902 t/工,采出率达到93%以上。  相似文献   

12.
The paper presents the mining method for the close quarter coal seams with thin rock sheet, that is mining the low coal seam, recovering the top coal seam after putting down the roof rock of the low coal seam.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in recovering the top coal outside the face width after the rock between seams falls naturally or is demolished, the technology is simple, easy to operate and does not make a great demand for technical equipment. In the process of recovering the top coal, the low seam support could not be affected seriously, and two seams mining could be coordinated. Compared with the individual mining method, this mining method can produce a better economic benefit.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的发展现状与要求,系统阐述智能化煤矿的基本构架、智能化开采的技术特征以及智能化放顶煤的关键性技术,包括液压支架跟机自动化技术、采煤机记忆截割技术、工作面视频监控技术、远程集中监控技术、振动法自动放煤以及记忆模式自动放煤等智能化开采技术。针对当前智能化工作面开采技术难题,提出采煤机智能调高、液压支架群组与围岩自适应以及工作面直线推进控制的技术手段,对实现煤矿井下智能化开采,提高井下生产效率,减小人员伤亡具有重大的意义,旨在为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推广及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特厚煤层大采高综采综放适应性评价和技术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厚煤层综采(放)开采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出了大采高综采(放)开采面临的3个科学问题,建立了基于技术经济分析的厚煤层开采方法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基于液压支架与围岩的强度耦合、刚度耦合、稳定性耦合原理,建立了液压支架与围岩的耦合动力学模型及煤壁片帮的“拉裂-滑移”力学模型,提出了大采高综采(放)液压支架合理工作阻力确定的“双因素”控制法。基于大采高综放工作面顶煤冒放性与煤壁稳定性控制的矛盾,提出了增大液压支架的初撑力及优化液压支架架型结构等方法缓解2者之间的矛盾。通过开发厚煤层大采高综采(放)关键技术与装备,实现了厚煤层的安全、高效、高回采率开采。  相似文献   

15.
赵勇 《山东煤炭科技》2021,(2):24-25,28
为了解决由于煤层的赋存及采面的快速推进使得采面覆岩的破坏程度增大、造成采面围岩的变形破坏进一步加大、工作面支架的支护难度增大等问题,通过理论分析结合现场实测等方法,对工作面支架及来压步距进行分析,得出厚煤层大采高采面覆岩破坏规律,并提出厚煤层综采覆岩控制支护方案,有效地解决厚煤层综采面的矿压显现及覆岩破坏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冲击危险性厚煤层综放开采冲击地压发生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冲击地压对深部综放开采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的严重影响性,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研究采煤方法(包括大采高开采)对冲击地压形成的不同影响作用,分析综放开采的合理采放比及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研究表明对于冲击危险性特厚煤层采用综放开采是有利于冲击地压防治。支承压力集中程度仍然超过塑性区煤体强度极限和采空区以暂时稳定梁或者其它形式积聚了大量的弹性能量的瞬间释放是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时有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孤岛综放工作面沿空掘巷围岩变形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孤岛工作面地质条件、开采工艺及原始矿压显现规律,运用关键层理论研究两侧极不充分采动条件下基本顶关键层效应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数值模拟软件UDEC,详细分析了煤层硬度、基本顶断裂位置、护巷煤柱尺寸及孤岛工作面开采等因素对综放沿空掘巷顶板垂直应力分布和围岩变形特征的影响,并指出沿空掘巷支护重点。  相似文献   

18.
沿空留巷是解决采煤工作面接续紧张,提高回采率及取得高产高效的重要途径,对锚杆巷道的沿空留巷进行了研究,应用了支架与围岩共同承载原理来选择支护参数,应用现场实践,取得了试验的成功,为以后锚杆巷道沿空留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鉴于传统留煤柱开采方式资源采出率低、巷道掘进率高等问题,基于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无煤柱开采技术思路,提出了无煤柱无掘巷开采技术,通过与传统留煤柱开采工艺对比,详细阐明了无煤柱无掘巷开采技术工作面的开采方式及巷道形成原理。通过分析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顶板岩层运动特征,建立了无煤柱无掘巷开采自成巷道围岩结构力学模型,导出了顶板支护阻力表达式并分析了支护阻力影响因素。针对顶板岩层运动特征,研究了无煤柱无掘巷开采配套支护技术。提出了无煤柱无掘巷开采分区治理技术,将成巷区的加强支护分为密集支护区、间隔回撤区和完全回撤区3个区域,提出对不同的支护分区采取不同的支护对策,并在现场进行了工程应用试验。现场工程试验效果表明,无煤柱无掘巷开采实现了盘区内工作面的回采不再需要提前掘进回采巷道、且工作面间无需留设护巷煤柱的开采目标。  相似文献   

20.
针对常村矿S2-6综放工作面的具体地质采矿条件和现有支护状况,分析了S2-6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的技术措施。在实测资料基础上,分析了综放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效果,得出的结论对综放沿空留巷推广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