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析了济三选煤厂重介选煤工艺,说明选煤厂主要存在煤泥水分高,一段底流煤泥量大、洗水浓度高,煤泥重介旋流器入料不稳、介质回收率偏低等问题。通过分析选煤厂水介耗、精中矸磁选机入料和尾矿磁性物含量,说明脱介筛筛板孔径偏大,筛子喷水压力不够,筛子喷嘴易堵,精、中磁选机入料不稳,介质质量差是造成选煤厂介耗高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济三选煤厂通过调整脱介筛筛板孔径,增加脱介筛喷水压力,改造脱介筛喷嘴,改造煤泥重介旋流器和保证介质质量合格等对选煤厂重介生产工艺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改造完成后,济三选煤厂水介耗明显降低,与2010年相比,2011年6月选煤厂水耗由0.055 kg/t降至0.045 kg/t;介耗由2.710 kg/t降至1.424 kg/t,减少了1.286 kg/t,每年可节约介质1286 t,节省介质费用194万元。  相似文献   

2.
针对凯达选煤厂介耗偏高的问题,从技术损失和管理损失两方面分析了选煤厂介耗偏高的原因主要有原煤脱泥脱水效果不理想、脱介筛脱介效果差、磁铁矿粉质量不达标、磁选机磁选效率低、加介方式不合理、合介系统密度不稳定、筛面清理不及时、磁选机管理不到位等。通过优化磁选机工作性能,提高脱泥筛脱泥效率,提高脱介筛脱介效果,实现介质系统自动化控制,加强日常管理等措施对选煤厂进行改造。改造后选煤厂磁选机磁选效率明显提高,均达到99%以上;产品带介明显降低,介质系统趋于稳定,产品质量得到保障;介耗由改造前的1.99 kg/t降至1.10 kg/t,每年节省介质费用426万元。  相似文献   

3.
重介选煤厂介耗是重要的技术指标,也是重要的经济评价指标。介质损失大造成介耗高,污染环境,降低产品质量,介耗的高低对生产系统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磁选机是介质回收净化的关键设备,磁选回收率直接影响重介生产介耗。磁选机磁选效率受多因素影响,入料浓度、入料稳定性、磁系偏角等因素都对磁选效率产生影响。济三煤矿选煤厂重介车间采用12台圆筒式磁选机,由于入料系统,脱磁装置、矿浆浓度等因素制约磁选机性能,造成磁选效率不高,磁选尾矿带介偏高。通过改造重介车间磁选机,介耗由原来的2.8 kg/t,降至1.6 kg/t,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梁北选煤厂原煤性质分析可知,梁北选煤厂煤泥含量非常大,应选择预脱泥有压重介旋流器分选。针对梁北选煤厂介耗偏高的问题,从煤质变化、脱介系数、磁选机管理、分流量调节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提高脱泥效率、调整筛面布置、改变合介段筛板组合、加强喷水管理、调整磁选机结构、增加精矿脱磁器、控制跑冒滴漏和实行介耗精细化考核等途径,梁北选煤厂介耗由原先的2.46 kg/t降至0.65 kg/t,每年可节约成本208.5万元,达到了降低介耗,提高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水峪选煤厂二车间介耗高的问题,对其介质回收系统进行了排查,确认重介质精煤、精煤磁选机尾矿、重介质矸石等3处产品带介量较高,为此制定了多项整改技术措施,如提高磁选机回收效率,安装重介质精煤预脱介装置,改造脱介筛喷水技术,改造分流箱、重介质矸石底流管及弧形筛入料箱等,实施改造后生产系统月均介耗由2.50 kg/t降到1.50 kg/t以下。  相似文献   

6.
针对白羊岭选煤厂介耗偏高的问题,通过在脱泥筛筛面新增一段喷水,加大脱泥力度,降低介质系统煤泥量;调整喷水高度、喷嘴安装角度,后移喷水管道,增加喷嘴,提高喷水脱介效果;增设篦子,定期清理、更换筛板,合理调整磁选机底流孔开度,提高磁铁矿回收率;自制煤泥水处理药剂添加装置,灵活控制调节加药量,保证洗水水质;改善介质粉仓储环境,减少介质粉管理流失;组织实施“跑冒滴漏”专项治理活动,加强介质管理,减少介质消耗。改造后,选煤厂介耗由原来的1.20kg/t降至目前的0.50kg/t,仅磁铁矿消耗一项每年可节约成本168万余元,经济效益显著;有效改善生产现场作业环境,提高选煤厂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为建设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土城矿选煤厂投产之初,重介系统介耗高达5.07 kg/t原煤,主要原因是脱介筛和磁选机处理能力不足;在采取增设中煤弧形筛、脱介筛、磁选机以及精煤磁选机和扫选磁选机等措施进行改造后,选煤厂介耗降低至1.8 kg/t。  相似文献   

8.
针对保德选煤厂北部区原加介系统存在的加介周期长、加介不及时、介耗高等问题,在分析常用加介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加介工艺,并根据保德选煤厂北部区现有工艺系统、设备布置、空间结构提出具体实施方案。改造后,保德选煤厂运行状况良好,增加了重悬浮液浓度,提高加介效率和灵敏度,保证回收率和商品煤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介耗由原来的平均0.62 kg/t降至最低0.21kg/t,降低了66.13%。因加介量减少,且浓介桶始终存有浓介质,一旦发现密度降低,可随时加介,减轻了加介工劳动强度。加介时间由每5 t介质1.57 h降至8 min,降低了91.51%,因密度低造成的分选系统跑煤、回收率低等问题得以有效控制。保德选煤厂每年可多创造效益459.52万元,达到了减员、增效、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精煤产率,选煤厂提高了末煤入洗率,入洗介耗由0.62 kg/t增加到0.95 kg/t,介质消耗显著增加。针对介质消耗高的问题,从产品带介和尾矿带介两个指标进行了研究,分析介质消耗增大的主要原因。同时,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对介质系统进行了优化和管控,入洗介耗降低至0.75 kg/t,降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杏花矿选煤厂为了降低介耗,采取了在弧形筛分料箱上安装大排气孔、在其筛面上加设横向挡皮,加长脱介筛的合格介质段,改进脱介筛喷水质量,对磁选机及时清淤,加强对跑、冒、滴、漏事故的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使该厂介耗由8kg/t降低为2.4kg/t,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梁北选煤厂的扩能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梁北选煤厂洗选工艺存在的问题,对选煤厂进行了初步技术改造和二次扩能改造。通过增加粗煤泥处理系统,选煤厂生产能力由90万t/a提高到120万t/a,旋流器分选精度提高,介耗由原来的3 kg/t降至小于1 kg/t;通过调节各系统入料粒级,选煤厂处理能力提高到150万t/a,入洗量和浮选尾矿灰分均有所增加,粗煤泥系统得以优化,产品质量更容易控制。与2009年相比,2010年选煤厂多创造效益26643万元。梁北选煤厂的成功扩能说明系统入料粒级调配在扩能中的作用,也为其它选煤厂的扩能改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原煤筛分试验和浮沉试验对原煤性质进行了分析,发现煤质地较脆、易碎,矸石不易泥化,工艺设计中需防止原煤过粉碎,适合采用选前脱泥工艺。平煤八矿选煤厂存在入选来煤杂物多、破碎机磨损快、介耗高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不合理的入选来煤全粒级破碎工艺和原煤不脱泥入选工艺造成的,通过改进原煤准备工艺,增加原煤分级破碎、除杂、脱泥环节对选煤厂进行了改造。最后对选煤厂改造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选煤厂改造完成后,有效去除了来煤杂物,改善了破碎机工作状况;避免了原煤过粉碎,减少了-0.5 mm煤粉的产生量;原煤分选效果得到改善,精煤产率有所提高,每年可增加精煤销售收入5040万元;重介系统介耗降低了2.09 kg/t,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1091万元。  相似文献   

13.
赵各庄矿选煤厂技术改造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各庄矿选煤厂原煤、煤泥筛分试验表明:原煤由难选煤转化为极难选煤,原煤煤泥中细粒级含量较大,细粒级煤泥灰分较高。针对选煤厂存在的处理能力低、精煤产率低、介耗超标和工艺系统复杂等问题,采用了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不脱泥不分级选煤工艺替换原跳汰—重介—浮选联合分选工艺。从受煤系统及原煤准备,分选、脱介及脱水作业,煤泥重介分选,介质回收,粗煤泥回收和煤泥水处理6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选煤厂技术改造措施。最后对选煤厂技术改造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技术改造后,赵各庄矿选煤厂简化了煤泥水系统,解决了选煤厂洗水浓度高的问题;选煤系统最大处理能力由300 t/h提高到450 t/h,节省吨煤加工费928.8万元/a,利润可达4500多万元/a。  相似文献   

14.
镇城底矿选煤厂降低介耗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城底矿选煤厂针对介耗高达3.5kg/t的问题,对有关工艺环节能力进行了技术改造,采取了增加脱介筛、改进脱介筛喷水管路、增加磁选机、加强介质系统的生产管理等措施,取得了介耗低达1.35kg/t的显著效果,全厂洗煤成本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5.
小河沟选煤厂煤泥水系统改造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光昭 《洁净煤技术》2011,17(3):29-30,36
针对小河沟选煤厂煤泥水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技术改造,增加了浓缩设备,将煤泥直接压滤改造为煤泥浮选+精煤压滤+尾煤浓缩压滤工艺。改造后选煤厂实现了洗水闭路循环和清水洗煤,介耗降低8.94kg/t,精煤产率提高15.40%,年盈利3300万元,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王正书 《洁净煤技术》2012,(2):17-19,26
介绍了安家岭选煤厂末排矸系统工艺流程和设计特点。针对末排矸系统存在的系统不平衡,介耗高,处理量低,混料桶位、密度波动大,分流量大,磁选机液位不稳等问题,从改造末煤弧形筛,改造4、5系统,改造磁选机来料分配箱,完善清扫水系统,更换粉原煤弧形筛筛板和板框压滤机6个方面对安家岭选煤厂进行了技术改造。最后对选煤厂技改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技改后选煤厂介耗由2.5 kg/t降至1.2 kg/t,水耗由0.12 m3/t降至0.08 m3/t;末煤排矸发热量达到21.77 MJ/kg,吨煤售价增加200元,系统得以连续生产,中煤质量稳定;选煤厂每年节约清水20.8万m3,节约磁铁粉6760 t,全年节省磁铁矿粉费用439.4万元,经济效益显著。安家岭选煤厂技改突破了设计常规,对选煤厂生产技术管理及选煤厂设计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