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蕾 《中国酒》2011,(10):62-63
说起北京的二锅头,就不得不说起让北京老百姓引以为荣的牛栏山二锅头了,谁不知道:"三百年的牛栏山,三百年的二锅头"?!中国白酒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每种酒都有其所在地域、民族的深厚文化背景。"二锅头",作为中国酒文化里地域文化典型代表的特例,于中国五朝古都北京所酝酿,被烙上了深深的北京印记,犹如雄伟壮观的长城、辉煌绚丽的故宫一样,作为北京文化一个重要的符号,引领京味时尚风!  相似文献   

2.
<正>8月24日,由北京市商务局主办,北京烹饪协会承办的第三届中国京菜美食文化节首场活动在丰台区合生广场举行。全聚德、护国寺、锦芳、鸦儿李记、南来顺等知名京味美食共同为周边社区居民奉上京味文化大餐和品牌特色美食及休闲娱乐盛宴。作为北京乃至全国的美食名片,全聚德集团也带来了旗下多款精美点  相似文献   

3.
王坤 《中国酒》2011,(11):60-61
2011年9月16日,由北京市文联、北京曲协、北京文艺广播、北京电视台、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以"传承国粹精华、传播京味文化"为主题的"红星第二届北京青年相声节"在北京长白山酒店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4.
《餐饮世界》2008,(12):30-31
1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间.而对于花家怡园来说,却记载了其从小到大不断进步的发展历程。从1998年到2008年,北京花家怡园餐饮有限公司在创始人花雷的带领下,本着传播京味、发扬京味的精神,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取长补短、自立门户”的理念,潜心研究,创制出兼融南北菜系所长、京味儿十足而不乏时尚元素的新派北京菜肴——“花家菜”,传承中华美食,引领着餐饮文化的潮流.成为了北京餐饮百花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5.
正由国家商务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暨北京时尚消费月活动9月8日在京启动,活动为期3个月,持续至11月底。当天,"千品万店美食荟暨第四届中国京菜美食文化节"联动30家餐饮老字号、新品牌精彩亮相北京前门步行街,进行为期一周的品牌联展、美食售卖,开启新一季餐饮促消费热潮,成为北京消费季活动"京味"板块的一大亮点。中国京菜美食文化节由市商务局主办,北京烹饪协会承办,以京菜、京味、京文化为主题,  相似文献   

6.
秋实 《中国食品》2006,(12):0-21
作为六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不仅有丰厚的人文历史景观,北京的饮食文化更是融合各地精华形成特有的京味美食.虽然,在今天饮食品种不断翻新,南北东西的美味不断会聚京城,人们的生活极大丰富,但传统的京味美食总是令人难以忘却.近年,地道的老北京美食已芳踪难觅,最近北京诺林大酒店在中国国宝级烹饪大师刘俊卿的指导下制作了几款地道的老北京传统美食,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北京申奥成功,万众瞩目.作为奥运会主办国最重要的发行之一,北京奥运会纪念币将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北京奥运会、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北京的地域特色,成为了国人关注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8.
黄学辉  常芳 《新食品》2008,(2):66-66
2008年1月1日上午,北京地铁一号线上,缓缓驶出了一列装饰一新的列车,满绘着故宫、长城、烤鸭、京戏和红星二锅头等京味文化的图案,这就是“红星京味号”地铁专列。  相似文献   

9.
安璞 《中国食品》2015,(3):52-55
<正>京城著名餐饮品牌——花家怡园,在2015年春节到来之际隆重推出京味过年佳肴。众所周知,董事长花雷先生本着传播京味文化的精神,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取长补短、自立门户"的理念,潜心研究,创制出兼融南北菜系所长,更适合当今北京人口味的新派北京菜肴——"花家菜"。花家菜以北京口味为主,兼顾各地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口味特点,吃起来既符合北京人的胃口,同时也能够满足来  相似文献   

10.
田海波  张茜 《新食品》2010,(20):31-31
中国白酒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在浩瀚的中华酒文化海洋里,很少有一种酒的出现能代表一个区域文化的显著特征,然而“二锅头”却是个地域文化典型代表的特例。提到二锅头,人们的第一联想会移情北京,联想到那回味悠长的北京烤鸭、底蕴深厚的京剧、雄伟壮观的长城和溢满人情故事的老北京胡同等一系列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1.
<正>在京味儿传统美食中,驴打滚、豌豆黄、茯苓饼……一直是低调又抢眼的代表,它们不仅是日常休闲的美食,更是游子归乡必带的京味年货、北京礼物,它们承载的不仅是传统的老北京味道,更是游子的爱和心意。作为以传承皇家京味为己任的食品企业,北京御食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御食园)自2001年成立以来,  相似文献   

12.
肖玉华 《中国酒》2012,(6):22-35
4月25日,来自北京、上海、浙江等各地专家学者,汇聚于美丽的瓯江江畔,参加由中国诗酒文化协会、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中国大众文学学会联合主办的温州文化研讨会暨"中华历史文化名酒"授牌仪式。"九珠潭老酒汗"被授予"中华历史文化名酒"并非横空出世,而是来自于温州传统地域文化的熏陶,脱胎于历史的厚重与深度,酝酿于温州文化的土壤中,才有了今天的九珠潭老酒汗。  相似文献   

13.
正由北京市商务委主办,北京烹饪协会承办,百度外卖等有关单位和兄弟协会协办的"2018第二届中国京菜美食文化节",于8月17日在御仙都中国皇家菜博物馆隆重开幕。在开幕式上,北京烹饪协会聘请在我国较有影响的赵珩、李嘉存、熊胜忠为北京烹饪协会文化专家,并为他们颁发证书。同时,举办了"饮水思源、助力十堰"推介会。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京味文化,推广中国京菜品牌,助力餐饮行业发展,促进餐饮消费增长,在北京市商务委  相似文献   

14.
以上海申花与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球迷为例,基于当前关于球迷行为与身份认同等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球迷文化现象,以求探寻出职业足球俱乐部球迷文化及现象的内在含义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内外影响因素等.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试图从上海与北京两座城市的地域文化的视角来阐述上海申花与北京国安球迷的球迷文化的...  相似文献   

15.
田海波 《中国酒》2010,(5):70-70
4月28日.“百年牛栏山,情系大草原“高端品鉴联谊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锦江国际酒店举行。全国著名白酒专家沈怡方、高月明、高景炎、范仲仁特地到场,为现场嘉宾介绍白酒品鉴知识,并一起品鉴牛栏山佳酿。此次品鉴会旨在将牛栏山源远流长的酿酒文化与内蒙大草原历史悠久的饮酒文化完美结合,以酒为媒,让豪爽旷达的内蒙人民真正品味来自古都北京的京味住酿。  相似文献   

16.
北京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其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往往成为国家文化和形象的象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建设世界一流城市,北京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如何提升城市文化品味与综合竞争力,展现北京的历史与文化以及中国特色和首都特征,塑造世界一流城市的文化名片,值得我们这些设计师研究及思考。  相似文献   

17.
王磊 《中国酒》2012,(6):32-33
"温州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已经内化为一种精神基因,构成塑造当代温州人精神面貌,也成为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价值体系建设的精神元素之一,是中国不断确立文化自信与自觉,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文化资源。一,温州文化精神的历史定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最需要的是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而中国当代文化的建设是建立三个文化传统之上的,即古代的文化传统,建国以来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新的文化传统,我们所说的"温州文化精神"处在怎样的位置呢?温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也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武术大国,向来都是以武术闻名的,而武术文化的构建对于武术的发展来说尤为重要,武术文化想要可持续发展更加顺利,需要抵御文化为其提供有效的基础工具,中国的武术文化以地域为重点,它可以承担我们国家武术文化以及武术历史的发展、宣传等作用。想要让我们国家的武术文化摆脱历史的束缚,冲破静态发展的趋势模型,从而可以呈现出动态发展的形式,是需要我们国家地域武术文化的支持的。其实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缩影就是地域文化,而地域文化所具有的系统分支中就有武术文化,地域文化是可以搭建起我们国家传统素养文化以及武术文化之间能够相互沟通、互相联系的桥梁,带给我们国家武术文化可持续发展更加创新,更为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行知 《中国酒》2009,(4):62-65
中华民族的酿酒史同华夏文明史一样久远。在绵延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一代一代的研制、酿造品味愈来愈高的美酒,锤炼着自己的铿锵铁骨和英雄胆。每一种酒,都会催生一个区域的特色文化。传承并沿革于北京烧酒的红星二锅头酒,独踞京城之地,以特有的二锅头酿造技艺,在清香型白酒中,领袖群伦。建国以来,一直高擎“京味儿”大旗,无私的承担着京味文化发扬者的责任,在北京二锅头酒发展历程中的每个关键时期,都闪耀着红星二锅头的身影。可以说红星的历史就是二锅头酒的历史,没有红星,就没有二锅头酒。  相似文献   

20.
陈道玲  程朋朋 《福建轻纺》2023,(12):65-67+80
文章从地方本科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入手,分析福建地域文化与地方本科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的融合现状以及福建地域文化作为地方本科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结合地方本科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类型,探讨福建地域文化资源在地方本科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中的开发、利用策略。通过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内容与福建地域文化紧密融合,使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与地域文化的活态传承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