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硫酸镁对粘附蛋白ICAM-1及其调控基因NF-κB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硫酸镁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HUVEC)放射损伤的防护机制。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照射加药组,单次4 Gy X射线照射单纯照射组及照射加药组,其中照射加药组于照射前0.5 h加入1.25 mg/mL硫酸镁,收集样本,利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法检测NF-κB、ICAM-1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激光共聚焦检测NF-κB、ICAM-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照射后72 h内,NF-κB、ICAM-1 mRNA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其中照后3 h表达最为显著;在照射后48、72 h,1.25 mg/mL硫酸镁处理组中NF-κB / ICAM-1蛋白均低于单纯照射组。以上结果说明,电离辐射能够诱导NF-κB /ICAM-1高表达,而硫酸镁能抑制其表达,且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核转位来调控ICAM-1表达的途径参与辐射损伤防护。  相似文献   

2.
采用CoCl2处理U251细胞模拟细胞乏氧,用甲基四唑蓝(MTT)法检测U251细胞活力的改变;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IF-1α在U251细胞中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克隆形成法检测X射线照射下不同处理组的克隆形成率。结果表明,100μmol·L-1 CoCl2处理及100μmol·L-1 CoCl2与0.5μmol·L-1 WP1066联合处理U251细胞24 h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p0.05);CoCl2诱导HIF-1α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调,WP1066抑制HIF-1α在蛋白水平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oCl2组的克隆形成能力明显上调(p0.05),CoCl2与WP1066联合处理组克隆形成能力明显下降(p0.05)。WP1066可增加乏氧U251细胞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STAT3通路降低HIF-1α的表达而发挥放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JAK-STAT信号通路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8(interleukn6、8,IL-6、IL-8)是否参与中波紫外线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的辐射损伤,使用不同剂量中波紫外线(10、20、40 J/m~2)照射血管内皮细胞,照射后24 h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6 mRNA和IL-8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JAK1、JAK2、STAT1、STAT3和p-JAK1、p-JAK2、p-STAT1、p-STAT3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与对照组(0 J/m~2)相比,细胞经不同剂量紫外线(10、20、40 J/m~2)照射24 h后,IL-6 mRNA和IL-8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且与受照剂量呈剂量依赖性;JAK1、STAT1、p-JAK1、p-STAT1、p-JAK2、p-STAT3蛋白表达均升高,且上调程度与受照剂量呈剂量依赖性;JAK2和STAT3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结果提示,JAK-STAT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IL-6、IL-8参与中波紫外线照射HUVECs细胞损伤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肺癌A549细胞摄取99Tcm-DTPA-DG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陈跃  黄占文  何菱  郭勇  王琼  郑时龙  李举联 《同位素》2005,18(3):170-172
将3.7kBq^99Tc^m-DTPA-DG加入培养肺癌A549细胞中后,观察不同时间细胞的摄取率;另观察DT-PA-DG对大鼠血糖的影响。结果显示,肺癌A549细胞2h摄取^99Tc^m-DTPA-DG达高峰,30min到2h间肺癌A549细胞摄取^99Tc^m-DTPA-DG明显高于^99Tc^m-DTPA(P〈0.01);静脉注射DTPA-DG后,大鼠血糖升高,同时注射胰岛素的大鼠,其血糖含量下降时间提前。因此^99Tc^m-DTPA-DG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肿瘤葡萄糖代谢显像剂。  相似文献   

5.
电离辐射所致肾损伤引起的骨代谢异常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剂量γ射线照射大鼠肾脏后诱发骨代谢异常的细胞分子机制。以15Gyγ射线照射大鼠肾脏,3个月后分析骨骼的病理形态、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的改变。肾辐射致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宽度、骨小梁数目分别降低13.2%、18.3%(p〈0.05)和20.1%(p〈0.05),骨小梁间距增加34.8%(p〈0.05),骨吸收表面提高20.2%(p〈0.05)。骨骼RANKL/OPG(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B ligand,RANKL;骨保护蛋白,Osteoprotegerin,OPG)mRNA比值提高52.2%(p〈0.05)。TGF—β(转移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Ⅰ,)、OPN(骨桥蛋白,Osteopontin)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明显升高。结果表明:大剂量γ射线照射大鼠肾脏可导致明显骨代谢异常,其发生机制主要与肾1α羟化酶活性降低致活性维生素D减少及PTH升高,成骨细胞表达的RANKL/OPG比例失调,以及TGF—β、IGF—Ⅰ、OPN表达明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探讨卵巢辐射损伤与卵巢切除对大鼠骨组织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与主要的基质蛋白I型胶原(COLI)基因表达的影响。50Gy剂量γ射线局部照射大鼠卵巢和双侧卵巢切除后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骨组织中TGF—β1与COLI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骨组织COLI的mRNA表达水平上升,而TGF—β1 mRNA表达减少,卵巢辐射损伤大鼠与卵巢切除大鼠两者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7.
加速器产生的6-MV X-射线一次性照射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和SPCA-1,细胞的吸收剂量分别设置为0、1、3、5和8 Gy,细胞照射后24 h及单次接受5 Gy照射后6、12和24 h后取样;X-射线联合顺铂对BTG3表达的影响研究设立单纯照射组(5 Gy)、顺铂处理组(20μmol·L-1顺铂)和联合处理组(5 Gy+20μmol·L-1顺铂),上述实验均以未给予任何处理的细胞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及RT-PCR法检测受到不同剂量电离辐射及照射后不同时间肿瘤细胞中BTG3表达水平。Western blot与PCR检测结果均显示,A549和SPCA-1细胞在受到不同剂量的X-射线照射后24 h,其BTG3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明显增加,并随电离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5.25-15.75,p0.05);照射后不同时间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在X-射线照射4 h后BTG3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即开始上升,并持续到照射后24 h,与照射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t=7.52-11.18,p0.05);联合处理组BTG3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单纯照射组、顺铂处理组和对照组(t=7.02-15.86,p0.05)。电离辐射联合顺铂可以上调肺癌细胞株中BTG3的表达,BTG3基因有可能作为肺癌放化疗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8.
血糖浓度对荷瘤小鼠18F-FDG体内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血糖浓度对荷瘤小鼠18F-FDG体内分布的影响,取35只皮下接种艾氏腹水癌(EAC)一周后的小鼠禁食20h,随机分为对照组(n=11)与糖负荷组(n=12),分别给予蒸馏水和50%葡萄糖0.5mL灌胃,另有两组分别给予10%葡萄糖(5只)和30%葡萄糖(7只)0.5mL灌胃,1h后测血糖并尾静脉注射18F-FDG,再1h后放血处死,计算各组织SUV及肿瘤SUVc。糖负荷组荷瘤小鼠血糖浓度(11.98±3.01mmol/L)较对照组(3.95±1.11mmol/L)显著升高(P<0.01);糖负荷组小鼠的肿瘤、脑、脾、血SUV及肿瘤与肌肉摄取比(1.34,0.86,0.48,0.09,1.38)显著低于对照组(3.02,2.62,0.80,0.16,5.38)(P<0.01),心、肌肉SUV及肿瘤与脑、心与血摄取比(8.31,1.05,1.58,103.00)显著高于对照组(1.57,0.64,1.20,9.73)(P<0.01);肺、肝、肾SUV及肿瘤SUVc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肿瘤、脑、脾、血SUV及肿瘤与肌肉摄取比与血糖浓度呈显著性负相关,r分别为:-0.76,-0.92,-0.78,-0.48,-0.63(P<0.01);心、肌肉SUV及肿瘤与脑、心与血摄取比、肿瘤SUVc与血糖浓度呈显著性正相关,r分别为:0.85,0.43,0.51,0.85,0.45(P<0.01)。结果表明,血糖浓度变化显著影响荷瘤小鼠肿瘤及正常组织对18F-FDG的摄取。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辐射诱导IEC-6细胞GSK3β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调控GSK3β信号转导途径对γ辐射诱导IEC-6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分别用RT-PCR检测GSK3β和caspase-3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GSK3β蛋白质磷酸化水平,放射活性法检测GSK-3β蛋白酶活性,caspase-3分光法检测caspase-3酶活性,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片段化。发现6Gyγ射线照射可导致IEC-6细胞GSK3β基因表达上调,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激酶活性增高;同时可使GSK3β介导的下游蛋白激酶caspase-3基因表达上调及酶活性增强;GSK3β和caspase-3特异性抑制剂预处理IEC-6细胞可使γ辐射诱导的IEC-6细胞凋亡细胞百分率降低,染色体DNA片段化消失。研究结果表明γ辐射可通过激活GSK3β从而进一步激活细胞凋亡相关蛋白激酶分子caspase-3,最终导致IEC-6细胞凋亡。抑制GSK3β和caspase-3激活可减轻6Gyγ辐射导致的IEC-6细胞凋亡,实验证实了GSK3β与caspase-3在γ辐射致肠上皮IEC-6细胞株损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方法检测p16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表达,观察x射线照射对离体培养的EL-4细胞pi6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证实pi6基因转录表达在辐射诱导EL-4细胞G1期阻滞中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2.0Gy x射线照射后2-48h,EL-4细胞p16mRNA水平增高,照射后72h恢复正常水平.P16蛋白表达于照射后2h开始增高,照射后12h P16蛋白表达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剂量-效应实验表明,0.5-6.0Gyx射线照射后12h,EL-4细胞p16mRNA水平明显提高.2.0、4.0、6.0Gy组P16蛋白表达均非常显著增加(分别P<0.01).研究证实,电离辐射能够诱导EL-4细胞p16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增高,其增幅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提示辐射诱导pi6基因转录表达增加在辐射诱导EL-4细胞G1期阻滞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结合体内外实验,探讨了钙结合蛋白S100A8在放射性肺纤维化早期的表达及意义.20Gy6oCoγ射线全胸照射大鼠,建立大鼠放射性肺纤维化模型,分别于照射后1周、2周及4周活杀后取肺,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100A8蛋白水平的变化;采用RT-PCR方法检测S100A8及与其形成复合物的S100A9 mRNA水平的变化.对于体外培养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采用T-PCR方法检测该细胞受γ射线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处理后S100A8 mRNA水平的变化.照射后4周,S100A8蛋白在大鼠肺部巨噬细胞胞浆增强表达,S100A8和S100A9 mRNA在大鼠肺部也增强表达.结果表明,RAW264.7细胞中,γ射线与LPS能够协同作用增强该细胞S100A8 mRNA的表达.S100A8在放射性肺纤维化早期于巨噬细胞表达增强,发挥其趋化活性,参与炎症发生,进而在放射性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观察了吸入NO对放射性肺纤维化中细胞因子及丝裂原物质表达变化的影响 ,以期对NO防治肺纤维化的可能机理进行探讨。6 0 Coγ射线照射Wistar大鼠建立放射性间质肺炎模型 ,分别在照射前 1d (B和C组 )以及照射后一个月 (D和E组 )开始吸入NO ,NO吸入浓度分别为2 0 μg·g- 1(B和D组 )和 1.0× 10 - 5μg·g- 1(C和E组 )。分别于照射后 1d、1周、1个月、3个月和 6个月取材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TGFβ、ET - 1mRNA及其蛋白和TNFα、AII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 ,照射后大鼠肺脏TGFβ、ET - 1mRNA及其蛋白和TNFα、AII蛋白表达明显增强 ,照射前开始吸入NO组与正常大鼠相比前述各指标表达增强 ,但低于其它组。表明TGFβ、TNFα、ET - 1和AII均参与了放射性肺纤维化的病理发展过程 ,吸入NO可抑制上述因子的过度表达 ,从而减轻炎症 ,延缓和抑制肺纤维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Strept actividin-biotin complex,SABC),观察低剂量X射线照射后小鼠睾丸各类生精细胞中(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s,AIF)的表达变化;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fe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观察AIF的mRNA水平变化.研究低剂量X射线对小鼠睾丸生精细胞中凋亡诱导因子AIF蛋白及mRNA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0~0.2Gy照射后,小鼠睾丸各类生精细胞不同程度表达AIF,以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表达为主,精子细胞和精子则表达相对较少.AIF表达量与吸收剂量有相关性,0.075Gy照射组表达量最大,且发现AIF蛋白的表达随时间推移而增强,12h达到峰值,然后下降,但仍高于0h组.RT-PCR结果显示,低剂量照射12h后,0.1Gy剂量组AIF mRNA表达量最大.而0.075Gy照射后0-24h,其mRNA表达量逐渐增大,在24h到达峰值.所以,低剂量X线照射诱导小鼠睾丸生精细胞中AIF蛋白及mRNA表达与吸收剂量和表达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微波暴露对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及其受体的影响,揭示了GLP-1及其受体变化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损伤的关系.分别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浆中GLP-1浓度,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fe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海马组织中GLP-1R mRNA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Biotin-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研究发现微波暴露可导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血浆中GLP-1浓度降低,海马组织GLP-1R mRNA表达下降,海马脑区神经细胞凋亡.暴露前给予GLP-1可改善微波暴露所致的学习记忆功能损伤,保护神经细胞,降低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GLP-1及其受体参与了微波暴露所致的学习记忆功能损伤,证实GLP-1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并拮抗微波暴露所致学习记忆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30 Gyγ射线局部照射大鼠股骨头部位,观察辐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的影响.辐照2周后取股骨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经细胞诱导液诱导后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油红O染色,CD31免疫荧光鉴定,同时RT-PCR检测Cbf-α1、PPAR-γ、VEGF-α和KDR的表达.大剂量辐射抑制BMSCs向相关细胞的分化,降低其Cbf-α1、PPAR-γ、VEGF-α和KDR的表达.诱导可促进体外培养BMSCs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分化,照射组Cbf-αl、PPAR-γ、VEGF-α和KDR mRNA水平明显上调,其中PPAR-γ和VEGF-a表达水平接近对照组.体外大剂量辐射抑制BMSCs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内皮细胞分化,给予一定诱导,辐射损伤的BMSCs体外分化能力可以部分恢复,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恢复明显,但其向成熟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内皮细胞分化的数目依然较少.  相似文献   

16.
研究淫羊藿素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放射防护作用。将HaCat细胞分成正常对照组、单纯淫羊藿素组、单纯照射组以及照射+淫羊藿素高/中/低剂量组。以6 MV X射线(剂量率为0.5 Gy/min),给予照射组和各个加药照射组细胞20 Gy的单次照射。所有药物处理组均于照射前6小时给予不同浓度的淫羊藿素处理,细胞照射后1小时,采用DCFH-DA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6小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24小时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胞内丙二醛水平、48小时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Annexin V-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炎症因子分泌水平。结果表明,HaCat细胞经20 Gy的X射线照射后,细胞生存率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给予淫羊藿素处理,可以刺激其增殖,提高细胞生存率,降低细胞凋亡比例。照射后细胞内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升高,淫羊藿素处理可以降低两者的含量,保护细胞。同时受到照射的HaCat细胞炎症因子IL-1β、IL-6以及TNF-α表达和分泌的量显著升高,淫羊藿素可以抑制这些因子的表达,减少其分泌。实验结果证明,淫羊藿素对HaCat细胞存在明显的放射保护作用,具有促进增殖、抑制凋亡、抗氧化和抗炎的能力,有望成为防护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中药防护剂。  相似文献   

17.
用内部核糖体进入序列(IRES)将报告基因单纯疱疹I型病毒胸苷激酶(HSV1-TK)和治疗基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连接,双启动子法将TK-IRES-BDNF与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包装到重组腺病毒载体中,得到Ad5-TK-IRES-BDNF-EGFP,扩增、纯化、测定病毒滴度;以感染复数(MOI)为0、50、100、150、200、250感染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以重组腺病毒Ad5-EGFP为无效对照病毒。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感染细胞的绿色荧光细胞阳性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感染细胞增殖能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导感染细胞向神经元细胞分化,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和2-△△CT法分析两目的基因的相对表达量(CT)。观察感染细胞对131I-FIAU的摄取情况。重组腺病毒Ad5-TK-IRES-BDNF-EGFP在MOI为150可高效感染BMSCs,感染细胞存活率98%,且保持良好的神经元细胞诱导分化能力。RQ-PCR检测两目的基因随着腺病毒MOI增加表达增强,且TK和BNDF两基因的表达有良好的线性相关(r=0.973,P0.05,n=3)。在前3h可见感染目的基因组细胞对131I-FIAU的摄取程度与时间呈正相关,3h感染目的基因组对131I-FIAU摄取率可达(31.42±0.46)%(n=3),随后增加不明显。各点感染目的基因组摄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3.06–173.83,P0.05,n=3)。重组腺病毒载体能高效、低毒感染BMSCs,IRES介导两目的基因表达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本研究表明感染目的基因细胞可有效介导HSV1-TK摄取131I-FIAU,为后续放射性核素报告基因活体显像示踪转基因BMSCs治疗脑梗死提供了细胞水平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Northern blot检测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骨髓细胞CDK4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2GyX射线全身照射后4-48h CDK4 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0.5-6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12h CDK4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亦呈降低改变。结果提示,CDK4在电离辐射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G1期阻滞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脂肪酸代谢显像剂 β甲基对12 5碘苯代十五烷酸 (12 5I -BMIPP)在动物体内的分布、清除和代谢干预对其心肌摄取的变化等行为 ,进行了12 5I -BMIPP的动物研究。结果显示 ,禁食SD大鼠心肌对12 5I -BMIPP的摄取高 ,最大吸收值为 5 .70 %/ g ,在心肌中滞留 1h都不变 ,至12 0min心肌摄取仍高达 2 .19± 0 .4 2ID %/ g ;30min心 /血、心 /肝和心 /肺比分别为 3.4 0、2 .6 4和 2 .88;12 5I-BMIPP在肝、肺中的摄取低 ,排泄快 ;甲状腺摄取低 ,至 12 0min ,甲状腺摄取值为 0 .0 2ID %/g ;12 5I-BMIPP与小鼠体内、外血浆蛋白结合稳定 ;异常毒性试验合格 ,每千克小鼠接受的量是人的 5 0 0倍 ;pH为 7.0 0和 7.4 0时的分配系数 (logP)分别为 1.93和 1.6 8;代谢干预研究结果显示 ,葡萄糖胰岛素干预组心肌摄取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极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照射14 d的混合照射组20只、14 d的空白对照组10只、照射31 d的混合照射组20只、31 d的空白对照组10只。照射组每天用低剂量率60Coγ-射线(0.0167 Gy·h-1)照射2 h和252Cf中子(0.028 mGy·h-1)照射20 h,在照射14 d、31 d后,各处死20只受照大鼠及10只对照大鼠,提取肝脏总R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脏中CYP7A1基因及参与调控该基因表达的核受体—PPAR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α)、FXR(Farnesoid X receptor)、PXR(Pregnane X receptor)、HNF4α(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 4α)和LXRα(Liver X receptorα)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混合照射14 d后,大鼠肝细胞CYP7A1基因mRNA表达显著下调至空白对照组的44%(p0.01),PXR基因mRNA表达上调至空白对照组的1.69倍,PPARα、FXR、HNF4α及LXRα基因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混合照射31 d后,大鼠肝细胞CYP7A1基因mRNA表达显著下调至空白对照组的22%(p0.01),PXR基因mRNA表达显著上调至空白对照组的2.34倍(p0.01),PPARα、FXR、HNF4α及LXRα基因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一定时期内,低剂量率中子-γ射线混合照射导致大鼠肝细胞CYP7A1基因的表达随着受照剂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其机制可能是混合照射上调了PXR基因的表达,而PXR对CYP7A1基因表达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