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浮士德是西方民间传说和文学中影响力最大最持久的形象之一.歌德的<浮士德>就取材于16世纪德国的这个民间传说.有关江湖术士浮士德,可能为魔法师,传说他与魔鬼订了出卖灵魂三十四年的契约,生前尽情享受,死后入地狱的民间传说.<浮士德>是德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是世界文学宝库的明珠.歌德的这部作品以老博士浮士德和魔鬼梅菲斯特的一场打赌为主线展开,梅菲斯特要求做浮士德的奴仆,极力使他感到满足,而浮士德必须不满足、不断地要求,否则,他将死去,灵魂将被魔鬼支配.  相似文献   

2.
由于古代学者和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误识,<桃花源记>长期以来被归入"游记类散文"或"记传类散文".实际上,<桃花源记>不是散文,而是一篇小说,并且是魏晋时期最伟大的玄怪小说.中国人"有意作小说"的时间,并非鲁迅所主张的始于唐朝,而是始于魏晋时期.  相似文献   

3.
<浮士德>的创作经历 法国作曲家古诺的<浮士德>版本在音乐舞台上影响力最大、演出场次最多.在1859年首演,1868年修订好的歌剧<浮士德>.英国文豪肖伯纳曾如此评价这部作品:"在皇家歌剧院的演出,再也没有比这部歌剧更好的作品了".  相似文献   

4.
小仲马,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茶花女>就是根据他亲身经历所写的一部力作.<茶花女>的意大利名称为Traviata,原意为"一个堕落的女人"(或"失足者"),一般均译作"茶花女".  相似文献   

5.
包山楚简卜筮简"高丘"的地理位置可能在江汉流域北部的筑水流域,与((离骚>、<高唐赋>"高丘"同在江汉流域.<离骚>、<高唐赋>"高丘"是((山海经>"帝女神话"向"瑶姬神话"演变过程中缘于"江汉流域"地域背景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地域属性的神话元素,而包山楚简卜筮简"高丘"则是<离骚>、<高唐赋>"高丘"神话形象的"原型".  相似文献   

6.
鬼魂,这个恐惧的虚幻形象经常出现在小说和各种传奇故事中.比如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的早期作品<睡谷传奇>和<瑞普·凡·温克尔>,中国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作品中都有鬼魂"出没".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正是这种可怕虚幻的形象让读者感到恐惧的同时又紧紧吸引着读者.本文就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毛里森的作品<宠儿>和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女勇士>里的鬼魂形象进行比较,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7.
唐末、宋初的两部禅宗语录<祖堂集>与<景德传灯录>中共使用了10个选择连词,都是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中产生的.其中选取式连词明显多于析取式连词,双音节连词明显多于单音节连词.二书中选择连词基本一致,<景德传灯录>中出现了连词"为是".在使用频率上,不管是选取式还是析取式,<景德传灯录>均明显高于<祖堂集>.  相似文献   

8.
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讲述了20岁的旧制高中学生"我"独自蹯上伊豆之旅,邂逅了巡回演出的家族艺人.他们之间的亲情、舞女的纯情、荣吉的友情温暖和改变"我".本文试对<伊豆舞女>中巡回艺人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束的西方文坛,"意识流"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表现技巧.伍尔芙被认为是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家和意识流小说理论的阐述者.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文坛也刮起了"意识流"之风,王蒙的几篇反传统小说引起了中国文坛的轰动,被称为"中国的意识流小说".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和王蒙的<春之声>,以探讨中国与西方作家在意识流小说的创作上有何异同.  相似文献   

10.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比所谓"为教育开辟端绪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早1800年.<学记>共20节,最后一节"君子日:大德不官,大道不器……此之谓务本!"中所言"务本",不仅指教学中要抓住本质规律,而且升华到修身养性问题;不仅总囊全文,而且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使文章内容更加深刻,结构更加严谨,可谓"点睛之笔".但是,我国学者在重复地高谈着<学记>中的各种教学原则如何高妙时,对这"点睛之笔"却"惜墨如金";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学记>未揭示教学本质规律,只是一份"零散的"、"缺乏严密逻辑"的"教学方法指南".笔者针对这些观点,专门对该节进行深入解读,初探<学记>中"务本"思想的精髓,也从另一个角度对<学记>中的相关教育教学原则进行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1928年3月10日<新月>月刊正式发刊.这篇文章<新月的态度>是由徐志摩执笔的<新月>月刊发刊词.徐志摩在文中申明了新月社同仁的追求是"为这时代的思想增加一些体魄,为这时代的生命添厚一些光辉".同时.他对包括革命文学在内的十多种文学趋向都进行了抨击,从而大力提倡"健康与尊严"两大原则.通过本文充分体现了新月社同仁在文学和政治上的诉求.  相似文献   

12.
"金陵十二钗"是属于太虚幻境中的"薄命司",是<红楼梦>中众女儿共同命运所构成的一个系列.作者把十二钗分为"正册"、"副册"、"又副册",这又是这个系列中的三个分支.这三个分支中,又各有其特色,正册十二人的体系是"悲金悼玉".庚展本<红楼梦引子>作"怀金悼玉",程乙人作."悲企悼玉"、作者对正册、副册和又副册之分,是按照身份和地位来定的.本文从金陵十二钗正册与副册又副册之人物关系来论述<红楼梦>表现世态人情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13.
<颍湄漫录>中的许多篇章艺术表现力非同一般,文章虽短小,都是"小"中见"大".舍有耐人咀嚼的深意.读之可窥时代之一斑.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春秋>经昭公十二年:"十有二年春,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左传>当年传日:"十二年春,齐高偃纳北燕伯款于唐,因其众也"①,与经文大致相同,并进一步明确指出北燕伯名款以及伯于阳的原因;唯地点有异,但根据杜预的解释,阳、唐实一地也②.可见<左传>此处解经简单明了.而<公羊传>此处的解释却截然不同:"伯于阳者何?公子阳生也.子日:‘我乃知之矣'"③.按照<左传>的解释看来本毫无问题的经文,为什么<公羊传>此处却横生异说呢?很多学者认为<公羊>此说实不可信.其实倒不必急于下定论,不妨回头分析一下<公羊>为何会有这样的解释?首先就是他为什么会问出"伯于阳者何"这样"不成问题"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15.
<围城>的描写带有"成长小说"的鲜明特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优秀的"成长小说".  相似文献   

16.
在<弗兰肯斯坦>中,玛丽·雪莱大量引述、改写前人和同时代人的作品,插入到自己的作品里,使现文本与前文本之间形成丰富的"互文"关系,因而整部小说可以说是由不同丈学作品构成的马赛克镶嵌画.本文将从互文的角度来探讨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与小说中嵌入的弥尔顿的<失乐园>的关系.通过细致的分析研究,笔者发现<弗兰肯斯坦>堪称为玛丽·雪莱书写的一部<失乐园>.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一目的决定了高职<外贸函电>课程教学的设置必须立足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突出其职业性和实用性.鉴于此,笔者以商丘工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外贸函电>课程为例,从课程特点、学生情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高职<外贸函电>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杜拉斯是法国当代别具一格的小说家,创作的<情人>在中国影响深远.她的叙述视角不是传统的第三人称叙述,而是杜拉斯式独特的第一人称叙述,一切事件的发展都依照"我"的思绪而展开,情节具有"不确定性".同时作品的双重复调、二分对立的结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杜拉斯摒弃了小说以刻画人物的典型性格为中心的传统写作模式,作品语言简练充满诗意,并借鉴绘画、电影和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运用了印象派手法,影像色彩鲜明,形成了独特的"杜拉斯风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项目教学法在<数控编程技术>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在<数控编程技术>课程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其中问卷调查的效果评价包括满意,一般,差等.满意率的计算公式:满意率=满意/(满意+一般+差)×100%."一般"和"差"均被认为"不满意".结果:73.47%对课程结构的安排感到满意;86.73%对教学情境的安排感到满意;84.69%对教材选择的安排感到满意;78.57%对教学的考核形式感到满意;81.63%的学生对教学的总体效果感到非常满意.结论:<数控编程技术>的项目教学是成功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文学史上,屈原被称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他所创作的<楚辞>虽然没有获得像<诗三百>那样璀璨的"经"的桂冠,但却别创了"诗言情"的诗学观念.本文拟就汉代和魏晋以来对于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理出其评价背后所暗含的中国诗学思想的"复古"与"新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