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单回500 kV输电线路相比,同塔双回500 kV输电线路杆塔高度增加,引雷面积增大,将直接影响到线路的耐雷水平。文章依据先导发展闪络判据,模拟电弧的非线性特性,建立了绝缘闪络模型。利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ATP-EMTP),搭建了50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性能仿真电路,分析了杆塔高度、冲击接地电阻和工频电压等因素对线路反击耐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杆塔高度增加后,线路反击耐雷水平显著降低;杆塔冲击接地电阻的增大,将导致线路跳闸率上升,在电阻较高的情况下尤为明显;同时工频电压对50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耐雷性能影响尤为明显,因此,在50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工频电压对线路耐雷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500kV三沪Ⅱ回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防雷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谭进  张焕青  刘玉君  梁舰  唐程  刘刚 《高电压技术》2010,36(9):2173-2179
±500kV三沪Ⅱ回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首条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同塔双回的特殊结构在节约输电线路走廊资源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在防雷安全方面较单回直流输电线路有显著区别,极线布置和空气间隙直接影响到线路耐雷水平。为此,对±500kV三沪Ⅱ回直流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比较高;各种极线布置方式的反击耐雷水平和绕击耐雷水平存在差异;考虑导线-杆塔空气间隙后,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和绕击耐雷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反击耐雷水平下降得更明显。对整条线路的雷击跳闸率进行估算,得出双正极在最上方的布置方式跳闸率最低。  相似文献   

3.
潘翔  傅正财 《电气技术》2012,(6):1-4,40
杆塔模型对同塔双回110kV高杆塔上的雷电反击过电压幅值影响较大。为准确评价输电线路上雷电过电压的波特性,参考国内外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性能中有关杆塔模型的研究,采用集中电感、单波阻抗、多波阻抗3种杆塔模型和9种波阻抗的计算方法,用ATP-EMTP建立雷击输电线路模型,计算并分析了实际运行同塔双回110kV线路中的一种高杆塔上的雷电反击过电压幅值与不同杆塔模型的适用性。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杆塔模型的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500/220kV同塔四回线路的耐雷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准确评估500/220 kV同塔混压四回输电线路的耐雷性能,在采用改进电气几何模型(EGM)与电磁暂态程序(EMTP/ATP)计算其绕、反击跳闸率后分析了避雷线保护角、杆塔呼称高度、地面倾角等对5002、20 kV线路绕击耐雷性能的不同影响及杆塔呼称高度、接地电阻、耦合地线架设方式等对500、220 kV线路反击耐雷水平的不同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同塔混压四回线路中不同电压等级线路防雷击侧重点不同,即500 kV线路绕击相对严重,220 kV线路反击相对严重。最后提出了改善线路雷电性能、降低雷击跳闸率的措施,在实际工程中,建议从降低杆塔呼称高度、采用负保护角以及架设耦合地线等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5.
宋阳  秦颖  胡可 《电气技术》2012,(1):40-42
雷击是造成输电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做好50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防雷设计,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以某500kV线路为研究背景,用ATP-EMTP软件分别建立雷电流双指数波模型、杆塔分段传输线模型、输电线路Jmarti模型、绝缘子闪络和冲击接地电阻模型,搭建仿真电路,分析了接地电阻和线路档距对500kV同塔双回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的影响,以期为我国500kV同塔双回线路防雷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PSCAD/EMTDC建立了±800 k V/500 k V交直流混联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水平仿真模型,讨论了杆塔接地电阻、绝缘子片数、雷电流波形、杆塔高度、避雷器变化对耐雷水平的影响,着重从分流系数的角度分析了接地电阻影响反击耐雷水平的原因,比较了±800 k V/500 k V交直流混联输电线路和500 k V同塔双回线路、±800 k V直流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理论分析表明:在交直流混联线路中,±800 k V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是其交流500 k V线路的2倍以上;反击耐雷水平在接地电阻为某一定值时急剧降低;交直流混联线路中,交流线路和直流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分别大于单独500 k V同塔双回线路、±800 k V直流线路。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500 kV/220 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的绕击耐雷性能,采用电气几何模型法EGM来计算绕击跳闸率。采用暴露弧法计算每根导线绕击跳闸率,以暴露弧为0时对应的雷电流作为雷电的最大绕击电流,并分析了地面倾角、杆塔结构等因素对500 kV/220 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雷电绕击多发生在500kV线路上;随着地面倾角增大,绕击跳闸率增大;绕击跳闸率随避雷线横担长度增长而减小,但对220 kV线路影响不大。通过详细分析和计算,对塔型设计方案进行了验证、比较。  相似文献   

8.
王磊  肖山 《吉林电力》2010,38(1):26-29
分析了500kV/220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的绕击耐雷性能,采用电气几何模型法EGM来计算绕击跳闸率。采用暴露弧法计算每根导线绕击跳闸率,以暴露弧为0时对应的雷电流作为雷电的最大绕击电流,并分析了地面倾角、杆塔结构等因素对500kV/220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雷电绕击多发生在500kV线路上;随着地面倾角增大,绕击跳闸率增大;绕击跳闸率随避雷线横担长度增长而减小,但对220kV线路影响不大。通过详细分析和计算,对塔型设计方案进行了验证、比较。  相似文献   

9.
在线路走廊比较紧张的东部地区,特高压电网考虑架设同塔混压多回输电线路,开展特高压同塔混压线路反击耐雷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统计法计同时考虑工作电压的影响,在电磁暂态程序(PSCAD/EMT-DC)中建立了1000kV/500kV同塔混压四回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性能仿真模型。和常规线路对比,得出了特高压同塔混压线路反击耐雷性能的特点。针对其特点,分析了500kV上层横担外侧导线和一侧导线绝缘水平及500kV相序排列对线路反击耐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外侧导线绝缘水平的增强,500kV线路的单、双回反击跳闸率降低;随着横担一侧导线绝缘水平的增强,500kV线路的双回反击跳闸率降低;当外侧导线为异名相导线时,500kV线路的单回反击跳闸率较高,双回反击跳闸率较低。为了改善500kV线路的反击耐雷性能,可以增强外侧导线的绝缘水平,为了改善500kV线路的双回反击耐雷性能,可以增强横担一侧导线的绝缘水平,采用不平衡绝缘,外侧导线应采用异名相导线。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评估1 000kV/500kV超特高压同塔4回输电线路的雷电性能,基于电磁暂态程序(EMTP)和改进后的电气几何模型(EGM)分别对这种线路的反击、绕击耐雷水平及雷电跳闸率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同塔多回线路中500kV线路不同相序排列、不同间隙长度及不同杆塔冲击接地电阻对反击跳闸率的影响,并对比计算了1 000kV线路不同绝缘子串布置方式下线路的雷电绕击性能。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指出了500kV线路的绝缘配合是1 000kV/500kV混压同塔4回线路防雷的薄弱点所在,并提出通过加强500kV线路的绝缘水平、优化1 000kV线路绝缘子的布置方式等措施,能有效改善线路雷电性能、降低雷击跳闸率,可用于指导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1.
220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性能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ATP-EMTP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对220 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分析。分析了雷击杆塔塔顶时,杆塔塔身及各横担不同部位电位分布,并讨论了杆塔高度、杆塔冲击接地电阻、土壤电阻率、绝缘水平等因素对线路反击耐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土壤电阻率地区杆塔接地电阻对线路反击耐雷性能影响不明显,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能够提高线路耐雷水平;需要根据实际条件尽可能地降低杆塔高度;线路各层导线可以采取不同的绝缘水平。  相似文献   

12.
杆塔接地电阻对同塔多回线路防雷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杆塔接地电阻是最直接影响杆塔反击耐雷水平和反击跳闸率的因素,为了解杆塔接地电阻在不同杆塔模型下对杆塔反击耐雷水平的影响以及接地电阻对同塔多回线路不同回路导线耐雷水平的影响,通过相关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杆塔模型和不同绝缘子模型下,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变化对杆塔反击耐雷水平以及塔顶电位的影响。不同杆塔模型所得杆塔的塔顶电位和耐雷水平有所差异,且随着杆塔接地电阻的增大这一差异会越来越小,当接地电阻增大到一定值时,不同杆塔模型的耐雷水平趋于一致。最后,计算分析了杆塔接地电阻对同塔多回线路各回路导线反击耐雷水平的影响,对于同塔多回线路,各不同回路导线高度不同,杆塔接地电阻对各不同回导线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导线越接近地面,耐雷水平受接地电阻的影响越大。降低接地电阻对提高多回线路下层线路耐雷水平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同塔双回线路导线相序排列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负荷的快速增长,电网中出现大量的短距离不换位架设的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由导线相序排列引起系统三相电流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利用PSCAD电磁暂态程序对50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不同相序排列情况下对不平衡电流、继电保护以及反击耐雷电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不平衡电流、继电保护和反击耐雷水平的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导线相序排列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4.
750kV单回和同杆双回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ATP-EMTP仿真程序对单回和同塔双回750 kV输电线路典型杆塔的反击耐雷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研究中杆塔采用了多波阻抗模型,考虑了雷电波在杆塔中的传播速度、杆塔呼称高度及杆塔接地电阻等因素的影响,采用统计法确定750 kV超高压线路的反击耐雷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杆塔中的传播速度影响不可忽略;随着杆塔高度的降低,冲击接地电阻的减小,线路反击性能增强;导线排列方式和档距的变化,对线路反击性能影响很小;对于ZB329和ZGU315型杆塔,仅其单回反击跳闸率都会高于预期雷击跳闸率,因此在建设750 kV输电线路时,需要认真计算研究输电线路的反击耐雷性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云南地区近年来雷击跳闸以及雷电活动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分析,运用电磁暂态模型对500 kV紧凑型输电线路雷电反击机理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紧凑型输电线路耐雷水平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有所下降;接地电阻、杆塔高度对紧凑型线路反击耐雷水平的影响要略小于常规线路。  相似文献   

16.
任何超高压、高压输电线路均要考虑防雷,同塔多回线路也不例外。文章结合初步设计的4层、6层同塔4回塔型,分别对上海电网220kV同塔4回线路的雷电反击和绕击性能进行研究。通过计算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绕击特性和总的雷击跳闸率,研究了各种因素对线路防雷性能的影响,并结合上海电网的实际情况给出杆塔的雷电冲击绝缘水平和防雷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7.
紧凑型输电线路反击是造成其线路跳闸的重要原因。对云南地区近年来雷击跳闸以及雷电活动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分析,运用电磁暂态模型对500 kV紧凑型输电线路雷电反击机理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紧凑型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有所下降;接地电阻、杆塔高度对紧凑型线路反击耐雷水平的影响要略小于对常规线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性能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杨庆  赵杰  司马文霞  冯杰  袁涛 《高电压技术》2008,34(7):1330-1335
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将途经雷电活动强烈的区域,研究其反击耐雷性能对线路防雷设计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用ATP-EMTP软件建立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性能数字仿真模型,它包括输电线路杆塔的多波阻抗模型、绝缘子的先导发展闪络模型和杆塔接地阻抗非线性模型。利用所建立的反击模型计算了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反击耐雷性能。结果表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较高,线路发生反击闪络的事故概率较低;随着杆塔高度的降低,接地阻抗的减小,线路绝缘水平的增强,云广±8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19.
苏菲  周浩  沈志恒  赵斌财 《电力建设》2011,32(10):18-22
同塔四回输电线路随着线路回数的增加,铁塔高度和横担宽度较单回线增加明显,杆塔塔型对线路的耐雷水平有较大的影响.为了正确评估500 kV同塔四回线路横塔和竖塔的耐雷水平,采用改进电气几何模型(electric geometry method,EGM)与电磁暂态程序(elector-magnetic transient p...  相似文献   

20.
针对1 000 kV/500 kV同塔混压四回线路易受雷击发生反击跳闸问题。基于PSCAD/EMTDC仿真软件,在考虑工频电压的影响下建立绝缘子闪络模型、杆塔多波阻抗模型等电力元件仿真模型,并对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进行了仿真分析。对输电线路绝缘子易闪络相加装线路避雷器,计算线路避雷器不同位置下线路的耐雷水平和雷击跳闸率。计算结果表明同塔多回混压线路非全相安装避雷器时,防雷效果与避雷器安装位置密切相关。对于绝缘子易闪络相加装避雷器,只在同压同相装设避雷器的情况下,建议在1 000 kV两回A相各装一只避雷器。对同塔四回混压易闪络相均装设避雷器,防雷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