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1年汛期,黄山市徽州区积极应对超常规雨情水情,科学防御山洪灾害,全区未发生因强降雨引发的重大灾害,经济社会运行总体平稳有序。本文通过对徽州区现行山洪灾害防御薄弱环节进行剖析,在分析2021年徽州区防汛抗洪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的基础上,总结了徽州区在优化体制机制、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开展智慧管理等方面进行的新实践,并对下一步如何提升徽州区防汛抗洪工作水平提出了新的思考,可为其他地区的防汛抗洪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021年汛期,滦河流域极端天气频发,强降雨过程偏多,并出现罕见的夏秋连汛,防汛形势十分严峻。7月13日,滦河发生2021年第1号洪水,对滦河流域暴雨过程,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洪水过程、防洪调度以及效益等进行了分析,为引滦枢纽工程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3月1日,水利部召开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视频会议,总结2020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旱灾害防御形势,安排部署"十四五"时期和2021年水旱灾害防御重点工作。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出席会议并讲话,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主持会议。李国英指出,2020年各级水利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防汛作为重大政治责任,超前组织准备,密切监测预报,科学调度工程,果断采取措施,有力有序有效应对,夺取了防汛工作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4.
《治淮》2021,(5)
正立夏之后,随着季节的转换,降雨天数和雨量明显增多,淮河流域已进入防汛备汛的关键期。5月10日,淮河防总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要求,认真落实今年国家防总和水利部关于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0年淮河流域防汛抗旱工作,分析流域防御形势,安排部署2021年工作。  相似文献   

5.
2021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罕见的秋季洪水,防汛形势极为严峻.此次秋汛共计6次主要洪水过程,来水主要集中在泾渭河、伊洛河、沁河等支流,多站洪水突破历史同期极值.在秋汛防御中,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强化洪水预测预报,科学部署,实现了水工程精细化调度,为取得秋汛防御全面胜利提供了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魏向阳 《中国水利》2022,(4):1-3,10
2021年,黄河流域发生历史罕见秋汛洪水,黄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防御秋汛批示精神,全面落实水利部各项具体部署,锚定"不伤亡、不漫滩、不跑坝"防御目标,科学部署、精细调度、主动防御、全面防守,夺取了全面胜利.通过对秋汛雨水情概况分析,复盘洪水防御亮点工作,突出...  相似文献   

7.
正8月21日,松花江干流2021年第1号洪水形成。水利部提前5天预警并会商部署松花江洪水防御工作。8月16日,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主持防汛会商,视频连线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分析研判雨情、水情、汛情、工情,安排部署防御工作。针对嫩江、松花江、黑龙江的汛情形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防汛抗旱》2008,18(6):6-6
10月24日,长江防总在江西吉安市召开2008年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今年以来防汛抗旱工作取得的成效,科学地分析了长江防汛抗旱当前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防御和减轻水旱灾害工作和2009年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工作。国家防总办常务副主任张志彤出席会议并讲话,长江防总办主任、长江委副主任魏山忠作防汛抗旱工作报告。江西省防总秘书长、  相似文献   

9.
正2021年4月13—15日,第十一届防汛抗旱信息化论坛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所长姚仕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郭小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受邀参加本次论坛。论坛由《中国防汛抗旱》杂志社、中国水利学会减灾专业委员会及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主题为"信息融联,数智防御",聚焦于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遥感技术、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在防汛抗旱减灾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顾相贤 《上海水务》2005,21(2):15-18,35
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始建于1956年,当时为了抵御潮水漫溢,在黄浦江支流苏州河部分岸段修筑了砖石结构的防汛岸墙,称为防汛墙。1956年至今,五十年来,黄浦江防汛墙经历了四次全市性的建设高潮,其设防范围不断扩大,结构型式不断改进,防御标准不断提高,已经成为上海市区最主要的防汛工程措施,为确保城市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回顾黄浦江防汛墙的建设历史,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必将有利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取得更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台风“泰利”登陆江西省。在防御台风过程中,领导重视,加强防汛指挥部的指挥和调度,各部门密切配合是主要经验。针对还存在防台意识薄弱,防洪体系不完善等情况,建议进一步落实防汛责任,加强防汛基础工作、专业队伍建设和防汛应急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治淮》2021,(5)
正5月10日,淮河防总以视频方式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总结2020年淮河流域防汛抗旱工作,分析流域防御形势,安排部署2021年工作。淮河防总总指挥、安徽省省长王清宪在淮委主会场出席会议并讲话,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在北京会场出席会议并讲话。淮河防总副总指挥、河南省副省长武国定,淮河防总副总指挥、安徽省副省长张曙光,淮河防总副总指挥、江苏省副省长潘贤掌,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上海市现行非汛期临时防汛墙(堤)防御标准存在规定范围不全、年代久远等问题,从防御非汛期高水位要求、现行技术标准要求、经济合理性要求等方面,综合论证了黄浦江、苏州河非汛期临时防汛墙(堤)的防御标准。研究推荐非汛期黄浦江市区段临时防汛墙(堤)按200年一遇标准设防,黄浦江上游段及苏州河按50年一遇标准设防。  相似文献   

14.
正按照水利部工作部署,长江水利委员会派出由防汛、水文、地质、水工、山洪灾害防御等专业的专家组成的水利部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由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旱灾害防御局副局长沈华中带队,于2021年8月13—18日赴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对柳林镇"8·12"重大山洪灾害事件及强降雨过程应对措施开展调查。长江科学院王可博士作为工作组成员参加此次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15.
防汛预案是防御各类洪涝潮灾害的应急方案,针对天津市2012年汛期强降雨防御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开展天津市防汛预案修订工作,通过调整组织指挥体系、规范预警响应机制、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专项保障方案,提高防汛预案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19986年,足量的防汛物资器材在抗洪抢险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下面浅谈以下几点:11998年防汛物资工作的几个特点(l)物资贮备抓得早。多年来,省防措狠抓了防汛物资的贮备工作。lop年洪水后,及时调整了全省防汛物资贮备计划,加大了贮备力度。1998年初,省委、省政府就明确提出要按防御1954年型大洪水的标准作好防汛物资器材的准备工作。各级政府按照统一部署,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挤出资金贮备防汛物资器材。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各地也加强了防汛物资工作的督促、检查,省防指于6…  相似文献   

17.
作者总结了取得1995年长江防汛全面胜利的5条主要经验:(1)正确认识水威胁,提高洪患意识,做好防御大洪水准备;(2)防汛指挥系统健全,各级领导亲临一线指标;(3)及时预报水雨情,科学调度确保了防汛正确指标;(4)水利工程是防汛的基础设施,多年建设的工程发挥了巨大效益;(5)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是防汛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正2021年1月至7月下旬,广西先后经历了7次致灾强降雨和1次台风带来的强降雨洪水过程,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广西水利厅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指示精神,按照水利部和珠江水利委员会的部署要求,在自治区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组织各级水利部门切实落实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职责,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强化水工程调度,实现了全区水库无一垮坝、堤防无一决口,山洪灾害防御实现人员零死亡,最大程度降低了水旱灾害损失,在建党一百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关键时期确保了江河安澜,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中国防汛抗旱》2020,(1):105-106
2019年是机构改革后第一年。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藏自治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有效有序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面对全区防汛抗洪形势和特点,西藏自治区各级水利部门积极应对开展防汛准备,全面排查各项隐患,科学防御调度洪水,各项措施有效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大力开展防汛准备。一是提前全面安排部署。4月18日,自治区水利厅组织召开了2019年水旱灾害防御暨水库安全度汛工作视频会议;先后印发做好汛前检查及各项准备工作的通知等,及时全面安排部署2019年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二是强化责任落实。  相似文献   

20.
正2021年7月2日上午,珠江委主任王宝恩主持召开防汛会商会,传达贯彻李克强总理等国务院领导重要批示精神及水利部关于切实做好关键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部署要求,分析研判流域雨情水情汛情,进一步安排部署流域防汛工作。珠江委副主任胥加仕、一级巡视员谢志强参加会商。会商通报,6月27日以来,西江中上游出现较强降雨过程,其中北盘江中上游、红水河部分地区、柳江、桂江上游等地累积降雨量100~250毫米,柳江中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