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南海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发育三角洲-陆架沉积体系,由于受到北部古珠江三角洲和东南部东沙隆起的双重物源影响,岩相组合以及沉积类型多样化,低渗储层较为发育,但目前在储层沉积和砂体地质模式方面缺乏系统认识。利用薄片鉴定、测井岩相定量识别、层序地层分析、地震沉积学等方法,分析了珠海组及珠江组纵向约1 000 m三角洲-陆架沉积砂体的发育模式及特征。划分了中渗中粗砂岩相、低渗钙质砂岩相、低渗泥质砂岩相、低渗细粉砂岩相、低渗中粗砂岩相以及泥岩相六类岩相,建立了岩相定量识别图版。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层段划分为厚层中粗砂岩段、砂泥互层中粗砂岩段和大套泥岩夹薄层砂岩段三元沉积序列,构成了一个粒度逐渐向上变细的正旋回沉积。厚层中粗砂岩段主要目标为发育一定溶蚀孔隙,且顶部发育一定泥岩封堵的砂层;水下三角洲前缘砂泥互层沉积,组成了较好的储盖组合,利于油气藏形成。大套泥岩夹薄层砂岩段砂体以透镜状孤立发育于厚层陆架泥中,是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2.
广西百色地区中三叠世沉积了一套巨厚的浊积岩,其中也发育部分不协调的块状砂岩,尚未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对其成因认识相对较为模糊。 在观察多条野外地质剖面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重点对利周地区出露良好的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剖面描述和采样分析,并依据岩性特征将其出露的板纳组中段分为滑塌角砾岩(岩相 1)、薄-中层粉砂岩与薄-中层泥岩互层(岩相 2)、中-厚层细砂岩夹薄层泥岩(岩相 3)以及块状细砂岩夹极薄层泥岩(岩相 4) 4 种岩相类型,推测利周地区中三叠世处于大陆斜坡环境,为近端水道沉积。 根据岩石结构、沉积构造和沉积层序特征,认为岩相 4 应为砂质碎屑流沉积,它主要呈透镜体状充填于水道中,随着水道的迁移而叠置。 最终建立了研究区中三叠统板纳组砂质碎屑流沉积模式,揭示出利周地区中三叠世时期经历了水道的侵蚀-迁移-废弃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分析方法,通过对爱尔兰西海岸Ross Sandstone组深水浊积朵叶体露头的详细研究,基于侧向稳定展布的泥岩段、沉积构造与岩相组合、砂岩融合的程度以及沉积物的样式与厚度4个方面,建立了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探讨了深水浊积朵叶体的沉积模式及不同层次基准面旋回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富含有机质与棱菊石化石的远洋泥岩是长期基准面旋回的界面。在长期旋回内,侧向展布数千米至数万米的薄层泥岩夹粉砂岩是中期基准面旋回的界面。每一个中期旋回都由数个相互叠置的向上变厚旋回组成,单个向上变厚旋回通常由底部薄层泥岩夹粉砂岩开始,往上逐渐转变为厚层的无构造砂岩;其厚度通常为0.5~7 m,并可稳定延伸数百米至数千米,反映了朵叶体的持续前积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研究区长7段几套烃源岩层系内的油气进行系统科研攻关,结合国内外现状及其地质特征,对烃源岩和页岩油进行了重新定义,将研究区长7段内的石油聚集统称为页岩油,并根据岩性组合等因素将其分为多期叠置砂岩发育型(Ⅰ类)、多期叠置砂夹薄层泥岩(页岩)型(Ⅱ类)、泥岩(页岩)夹薄层砂岩型(Ⅲ类)和纯页岩型(Ⅳ类)4种类型。通过岩心观察、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观测和物化资料的统计分析,对长7段不同类型页岩油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长7段沉积微相主要有深湖泥沉积、半深湖泥沉积、浊流沉积、砂质碎屑流-浊流沉积和砂质碎屑流沉积;岩石类型主要为砂岩和泥岩两大类型;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为粒间孔隙、粒内孔隙、有机质孔孔隙和裂缝孔隙并存。通过勘探开发技术攻关,I类页岩油建成了整装规模储量区(DG区),Ⅱ类和Ⅲ类页岩油直井+水平井风险勘探突破出油关(QZ区、CD区和YC区),Ⅳ类页岩油水平井风险勘探区(LLY区)取得阶段性成果,长7段页岩油已成为下寺湾油田稳产上储的重要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不同类型深水碎屑流沉积特征及其成因,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深水重力流沉积为研究对象,综合测录井资料、岩心观察分析、薄片分析和定量统计,分析碎屑流沉积特征、总结沉积序列和探讨成因机制。研究表明:研究区的深水碎屑流主要发育砂质碎屑流、泥质碎屑流和泥流3种类型。砂质碎屑流沉积以块状砂岩最为常见,漂浮状泥质碎屑发育,单层厚度分布在0.24~1.10 m,平均厚度为0.55 m。泥质碎屑流沉积包含孤立块状沉积和与下伏块状砂岩成对产出两种类型,前者内部大量发育漂浮状泥岩撕裂屑及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后者富含漂浮状泥质碎屑与砂质团块,单层厚度分布在0.21~1.29 m,平均厚度为0.60 m。泥流沉积包含孤立块状沉积和与下伏块状砂岩成对产出两种类型,前者整体为泥质砂岩或砂质泥岩,后者内部可见漂浮状成层排列的毫米级泥质碎片,单层厚度分布在0.20~0.60 m,平均厚度为0.30 m。高浓度砂质沉积物或泥质沉积物搬运过程中环境水体卷入导致的流体转化是形成砂质碎屑流、孤立块状泥质碎屑流和泥流沉积的主要原因。与下部块状砂岩相伴生的泥质碎屑流沉积多为流体侵蚀成因或砂体液化成因;与下部块状砂岩相伴生的泥流沉积包含流体减速膨胀导致的流体转化和碎屑颗粒的差异沉降等成因。  相似文献   

6.
杨田  操应长  王艳忠  张少敏 《石油学报》2015,36(9):1048-1059
以济阳坳陷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沙三中亚段)深水重力流沉积为研究对象,结合其沉积物成分结构、浓度、搬运沉降方式及流体流变学特征的差异,对该深水重力流类型、沉积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济阳坳陷沙三中亚段深水重力流包含碎屑流和浊流2种类型,碎屑流沉积根据杂基含量和结构差异,分为起结构杂基作用的泥质碎屑流和起成分杂基作用的砂质碎屑流;浊流根据其触发机制、沉积相序特征,分为沉积物滑塌成因的似涌浪浊流和洪水成因的准稳态浊流(异重流)。泥质碎屑流沉积物多为厚层块状杂基支撑砾岩、含碎屑砂质泥岩等,顶、底面与泥岩突变接触;砂质碎屑流沉积多为厚层块状砂岩、含砾砂岩,顶、底面与泥岩突变接触,可见逆粒序,泥岩撕裂屑和漂浮泥砾多在沉积相序中上部发育。似涌浪浊流沉积以中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发育完整或不完整的鲍马序列,可见冲刷充填构造;准稳态浊流沉积以含砾粗砂岩、中细砂岩、粉砂岩为主,逆正粒序、正粒序沉积发育,相序内部可发育突变接触面或侵蚀界面,上攀层理、炭质纹层发育。滑塌成因深水重力流沉积以碎屑流和似涌浪浊流沉积组合为主,包含部分的滑动滑塌伴生沉积;洪水成因深水重力流沉积以碎屑流和准稳态浊流沉积组合为主。  相似文献   

7.
根据现代沉积学理论,对沧东凹陷沙三段十余口井岩心、测井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表明,沧东凹陷沙三段沉积时期主要发育4种沉积相类型有(1)发育巨厚层-厚层的砂岩的扇三角洲沉积;(2)岩性为厚层灰色细砂岩夹泥岩组合特征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3)由灰绿色泥岩和粉砂岩构成的滨浅湖滩坝沉积;(4)以厚层泥岩夹薄层砂条为主要岩性特征的重力流沉积。同时根据单井微相分析,确定了不同沉积相的平面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
张倚安  田景春  张翔  李建  杨田  张琪沅 《断块油气田》2021,28(2):187-193,229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杭锦旗地区二叠系砂体展布规律及构造-沉积格局对砂体展布的控制作用,文中对该区325个岩心样品的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及阴极发光测试等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2段—盒1段沉积期,盆地北部造山带的构造抬升使得物源区供给能力增强,砂岩成分成熟度明显降低,优质砂体主要发育在心滩相带;平面上,自北向南,沉积相由三角洲转变为冲积扇-辫状河复合沉积相,河道摆动频繁,形成了大面积网毯状砂体,垂向上,岩石组合由山2段的厚层泥岩夹薄层砂岩转变为盒1段的厚层砂岩夹薄层泥岩.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南缘托斯台背斜北翼出露古近系安集海河组地层,可以明显识别出湖侵体系域、最大湖泛面和高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砂地比由下至上为0.3~0.2,表现出退积叠置样式,其内含油层岩性为中层中粗砂岩-薄层粉砂岩,多见正韵律,发育交错层理、冲刷面及脉状层理,具有水下分流河道的沉积特征,适合地层岩性油气藏发育。最大湖泛面(凝缩段)为10 m厚的灰绿色泥页岩,其上高位体系域发育浅灰色厚层水下分流河道砂岩及分流间湾泥岩,砂地比0.4,受后期抬升剥蚀的影响,地层残余厚度较小,未见油气显示,不利于地层岩性油气藏形成。具有合适砂地比的湖侵体系域是有利的含油层段,其内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有利的储集体。  相似文献   

10.
牙哈地区吉迪克组滩坝砂体埋藏深、高砂地比且单层厚度薄,分布规律复杂,地震测井分辨率难以识别和追踪,在进行砂体精细刻画以及预测评价方面有着较大难度。基于牙哈地区新近系吉迪克组底砂岩段岩心、测井等资料,对滨浅湖滩坝微相及岩性组合进行精细刻画,分析了滩坝迁移规律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吉迪克组底部砂岩段滨浅湖滩、坝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坝中、坝缘、滩席和滩间微相类型;滩坝的展布、迁移叠置受湖岸线、古地貌、古风浪及沿岸流等因素控制,先随湖水不断加深坝体向岸迁移,直至湖平面稳定时期大量泥质沉积,而后湖平面下降坝体呈向湖中心进积模式;其岩性组合可划分为4类:厚层砂岩叠置组合(A类);中-厚层砂岩夹薄层泥岩组合(B类);薄层泥、砂岩互层组合(C类);厚层泥岩夹薄层砂岩组合(D类)。研究成果为滨浅湖滩坝砂体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北缘杭锦旗地区独贵加汗一带的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1段沉积期处于公卡汉古陆的南坡,形成了一套近物源的砂砾质辫状河沉积。河道砂体的物性与含气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但河道砂体内部的非均质性很强,造成含气性差异也大。对该区盒1段砂砾质辫状河砂体构型进行了分析研究,明确了其岩相特征和主要构型单元。通过岩心观察和测井资料分析,在盒1段划分出6种典型岩相,心滩和水道充填为主要构型单元。心滩砂体在纵向上一般具有Gm-Sgt-Sm、Gm-Sm-Sp、Sgt-Sm、Sm-Sp等4种岩相组合,水道充填砂体一般具有Gm-Sp、Gm-St、Sgt-Sp、Sgt-St等4种岩相组合,砂体内部这种岩相变化是形成强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利用直井、水平井和地震资料统计心滩长度为230~1 050 m,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心滩宽度为43~386 m。心滩砂体与水道充填砂体侧向共生,但其物性和含气性有明显差异。统计资料表明,心滩砂体的物性和含气性优于水道充填砂体。   相似文献   

12.
综合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分析化验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8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类型、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区长8储层目前处于中成岩A阶段,主要成岩类型为压实作用、溶解作用及2期方解石、2期高岭石、3期绿泥石胶结作用。独立型薄层砂体分布在河道边部和河道上游,其塑性矿物含量高,以强压实作用为特征,溶解作用和胶结作用较弱,发育强压实成岩相。复合型厚层砂体分布在河道中心,其中顶部和底部砂体以强方解石胶结为特征;中部砂体根据砂体岩相类型存在多个成岩序列和成岩相,其中富含刚性矿物中-细砂岩岩相主要发育绿泥石胶结中溶解成岩相,过渡型细砂岩岩相由于早期方解石胶结程度差异,可发育方解石中胶结成岩相或高岭石中胶结成岩相。   相似文献   

13.
砂泥岩薄互层的电阻率受泥岩影响,导致直接应用阿尔奇公式计算的含油饱和度偏低.针对砂泥岩薄互层内部沉积结构特征,将储层看作多个不同岩性薄层交互分布的层状介质,考虑层间耦合与层内泥质的共同导电效应,提出了一种横向、纵向双"泥质指示因子"导电等效模型,由此建立了砂泥岩薄互层饱和度计算模型.通过处理分析实际测井资料可知,利用该模型计算的含水饱和度比阿尔奇公式计算结果低10%~20%,更接近于岩心试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新建立的饱和度模型可降低薄互层层内及层间泥质对含水饱和度计算的影响,适用于砂泥岩薄互层测井资料的处理解释,对于厚砂岩层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4.
济阳坳陷不同岩相页岩油赋存机理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通过大量岩心观察、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将济阳坳陷古近系泥页岩划分为10余种岩相并分析了主力岩相的特征和形成环境。在岩相划分的基础上,结合氩离子抛光和环境扫描电镜技术,分析了不同岩相的储集空间和页岩油赋存状态。济阳坳陷泥页岩的储集空间主要包括各类基质的孔隙和裂缝。富有机质纹层状泥质灰岩/灰质泥岩储集空间是方解石晶间孔、黏土矿物晶间孔、层间缝,孔隙最大,裂缝最发育;富有机质层状泥质灰岩/灰质泥岩储集空间是方解石晶间孔、黏土矿物晶间孔、(微)裂缝;含有机质块状灰质泥岩储集空间是黏土矿物晶间孔,孔隙最小,裂缝不发育。不同岩相有不同的赋存状态,富有机质纹层状灰质泥岩相/泥质灰岩相和层状灰质泥岩相/泥质灰岩相以游离态为主,含有机质块状灰质泥岩相以吸附态为主。建立了富有机质纹层状-层状岩相和含有机质块状岩相2种页岩油赋存模式。  相似文献   

15.
过去视为浅水沉积的“芬卡苏砾岩”,实为深水海底水道中的重力流及其伴生沉积。识别出5种重力流沉积相:(1)含砾泥岩相,(2)富基质砾岩相,(3)贫基质砾岩相,(4)块状砂岩相,(5)递交砂岩相。其中(1)和(2)为碎屑流沉积,(3)和(4)属颗粒流沉积,(5)为浊积岩,包括高密度和低密度浊流沉积。与其伴生的相有:(6)暗色泥质岩相:悬浮沉积,(7)扭曲层相:滑塌沉积,(8)双向交错纹理砂岩相:内潮汐沉积,(9)单向交错层-交错纹理砂岩相:叠加有内波作用的内潮汐沉积。上述九种相构成了5个有规律的组合,反映海平面持续上升,物源区不断远离沉积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石油地质学家有可能在思维定势的影响下运用鲍马序列将内潮汐水流形成的砂坝误解释成浊积扇,从而可能导致对油气圈闭要素不恰当地过高估计。系统总结了已发现的内波、内潮汐沉积的成分结构特征、沉积层序、岩相类型及沉积模式,指出了内波、内潮汐沉积对深水油气勘探的指导意义。此外,水道型内波、内潮汐沉积砂体可作为良好的储集层,可与深水背景沉积一起构成有利的地层或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17.
大庆长垣南部葡萄花油层储层预测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针对大庆长垣南部葡萄花油层高泥、高钙、砂泥岩薄互储层的特点,以建立油层组级层序地层格架作为反演约束的前提条件,结合时频分析、中频井约束波阻搞模型反演和高频非红性拟测井参数反演,并以钻井、测井和油田生产资料为基础建立地质模型,对砂、泥岩薄互层进行横向综合预测,从而实现从低频到高频,从宏观到微观,从地层组、耗支组到单油砂体,依次刻画薄互储层目的。此项技术可以预测出1.0~3.0m的陆相泥、高钙、砂泥岩  相似文献   

18.
近期,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柯探1井在下中寒武统吾松格尔组混积岩中获得工业气流,突破了混积岩勘探的"禁区",但目前对于该区混积岩的沉积特征与油气勘探潜力认识尚不清楚。为了推动该盆地寒武系混积岩深化研究与油气勘探潜力评价,以柯坪邻区阿克苏露头中下寒武统沙依里克组—吾松格尔组大套混积岩为解剖点,结合前人有关区域构造、沉积相和储层方面的研究成果,综合利用露头观察、镜下薄片以及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采用层序地层学、岩石学与沉积微相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吾松格尔—沙依克里组沉积相研究,评价了该区混积岩的油气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①阿克苏露头区中下寒武世主要为蒸发台地、半局限台地及浅海陆棚沉积环境,发育19种混积岩相、3种碳酸盐岩相和2种碎屑岩相,存在着5种微相组合类型,包含4种低孔低渗—特低孔渗的储层类型,局部层段发育优质储层;②阿克苏地区早中寒武世沉积环境具有"开放—闭塞—盐化"的转变过程,包括碳酸盐岩缓坡、蒸发混积局限台地和蒸发局限台地等3大沉积结构层,其中蒸发混积局限台地中的混积岩的发育模式受物源区性质及位置、气候条件及变化速率、蒸发膏盐湖水体深度及温度、台盆古地貌、不同级次层序界面变化速率等控制;③阿克苏地区中下寒武统大套混积岩内发育有机碳碳含量较高的含膏盐云质泥岩和潮坪相泥页岩潜在烃源岩,其中吾松格尔组和沙依里克组混积岩生储盖组合配置关系较好,油气勘探潜力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