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镇村一体"新生城市培育模式(简称"镇村一体"培育模式)是助力乡村振兴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其基本途径是通过镇村一体化发展,将村庄纳入城市发展序列,培养新型城乡关系,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化解城乡二元分割问题,促进城乡资源的双向流动。  相似文献   

2.
正坚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统筹城乡发展空间,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山水相映、人水相怡的八桂"富春山居图"。第七章统筹城乡发展空间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对国土空间的开发、保护和整治进行全面安排和总体布局,推进"多规合一",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3.
视点     
正01如何实现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冯奎(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研究员):以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为抓手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城镇化与乡村振兴都是国家战略。但当前一些基层同志对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认识并不到位,存在的一种认识是:城镇化关注"城镇",乡村振兴关注"乡村",并据此认为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内在不  相似文献   

4.
吴燕婷 《城市住宅》2021,28(4):89-92
随着快速城镇化不断推进,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党的"十九大"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苏南地区的城镇化已达较高水平,但乡村振兴仍面临诸多挑战.研究以"乡村振兴"为切入点,解析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分析苏南地区乡村发展概况及战略,并以通安镇树山村为例,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发展路径与方法进行探讨,以促进该地区的城乡协调发展,使城乡发展与城镇化发展速度相适应.  相似文献   

5.
《安徽建筑》2021,(1):50-5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涵,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文章通过剖析安徽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差距,总结存在问题,基于此,从夯实均等化发展保障基础,推进均等化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激发数字乡村发展新动能四个方面提出促进安徽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对策,以期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休,两大战略融合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城乡融合发展必须破解农村人才短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失衡、产业发展脱节、要素双向流动体制机制不完善、生态环境存在差距等问题,科学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城乡之间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发挥政府与市场双重作用,激发城乡发展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强化城乡发展产业支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苏州村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城乡融合"改革体系,对有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重构新型城乡关系意义重大,而村域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形式,是其应有之义。村域城镇化强调农民在原居住地,通过发展村域经济、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乡村内生性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文章通过提出村域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分析苏州村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包括村庄撤并、乡村产业支撑与就业结构转变、乡村精英的带动作用、地理区位优势等,从而得出3种模式:工业主导型、农旅融合型和电商带动型村域城镇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民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以乡镇企业发展为核心的苏南地区经历了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城镇化率已经达到75.9%的较高水平,在城乡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乡村振兴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基于对苏南地区乡村发展现状特征和问题的研判,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导向,提出价值认知、布局优化、产业振兴、生态宜居和乡村治理等乡村振兴方法和路径,对于促进该地区的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全国其他地区乡村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规划师》2021,37(5)
城乡关系一直是影响社会经济制度及空间政策的重要因素,为适应不同时期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我国适时对城乡关系进行阶段性调整,以推动社会经济等健康发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随着城乡关系的演化应运而生,成为破解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推进难题的重要举措。文章在梳理总结城乡融合发展演化的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基础上,结合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设立的时代背景,剖析其实施路径的"大动脉+微循环"空间逻辑。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福州在人口有序流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基础设施一体化与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等方面的实践探索,总结出福州城乡融合发展的人口迁徙、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基础设施一体化等实施路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3)
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显著,齐齐哈尔市作为国家首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新型城镇化过程要解决当前遇到的难题:城镇化缺失以人为中心理念,新型城镇化建设方式粗放,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剧,城镇化可持续性有所乏力。为实现齐齐哈尔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选择走集约式城镇化发展的道路,打造智能型城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大生态城镇建设力度等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共生发展角度出发,对我国城市化中后期城乡协同发展过程中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下应当重新审度城乡划分标准,完善乡村聚落集聚体系,提高乡村地区的发展活力和吸引力,走城乡协调共生发展的道路。最后依据我国乡村地区的基本特征探索性的提出并分析了一种城乡共生的乡村聚落体系——"城市—集镇—集聚点"体系,用以解决城乡人口单向流动造成的乡村发展衰败问题和城市密集地区拥挤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文章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梳理合肥市三十岗的现状资源、调查三十岗乡旅游发展现状,总结三十岗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三十岗乡村旅游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3.
魏尚志 《中州建设》2011,(23):76-77
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方略,为河南振兴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当前,坚持“两不牺牲”、“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的步伐加快。“住房是民生之要,土地是发展之基”,住房保障和房地产业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率先崛起,领航前行。  相似文献   

14.
视点     
正01城乡融合发展亟须激活要素流通李铁(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近些年涉及农村发展,有关城镇化、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这三个重要的政策值得注意。城镇化是要解决农民进城问题,乡村振兴是要促进农村的发展,而城乡融合则是通过改革,打通城乡之间要素的流通,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如何理解这三个方面的关系,需要真正地了解政策出发点的实质,重点在于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促进中国的弱势地区农村的发展,进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战  相似文献   

15.
视点     
正01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要互促共融沈迟(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提前实现现代化目标,农村不能成为短板。在过去不同的历史阶段,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破解"三农难题",党中央、国务院先后提出一系列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城乡统筹"。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成为政策讨论热点。而新时代的"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有着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内涵与任务,注定了两者之间无法割裂,而需要互促共融。乡村振兴不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20)
推进新型城镇化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陕西省在积极推进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相比新型城镇化的要求,还存在着常住人口城镇化与户籍人口城镇化发展不协调和城镇化过程中"半城镇化"现象突出等问题。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对于陕西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对新型城镇化的路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经进入关键阶段,由于长期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差距显著,乡村市场发展不成熟。制度突破与创新是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的先手棋。为了充分挖掘我国乡村振兴中关键的制度问题,本研究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选取了23个调研点展开深入调研、分析与研究,挖掘潍坊市乡村振兴中存在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制度创新举措。当前,潍坊市在农业产业方面初见成效,但是在农村资产流转不畅、融资模式单一、城乡差距过大、基层治理水平不高、缺乏引智入村政策机制等很多共性问题方面缺乏制度创新。为了全面推进潍坊市乡村振兴,本文在产权制度、产业结构与经济组织、社会结构与机制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创新措施,为指导潍坊市乡村振兴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对促进我国乡村振兴制度性改革方面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意义,对城乡融合的乡村振兴发展进行讨论,提出了要想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实施基于城乡融合的乡村振兴策略。  相似文献   

19.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振兴乡村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必须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构建乡村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20.
《城乡建设》2018,(8):22-23
主持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领域是什么?实施路径是什么? 乔润令: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领域,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推进城镇化背景下,乡村的分类发展尤为重要.有一些乡村是要保留的,有一些注定要消亡.三是加快改革,推进农村土地等要素资源的市场化,形成城乡要素资源双向流动的新格局.四是实现三产融合发展.五是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平台除了美丽乡村战略,还有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小镇.特色小镇是新常态发展下乡村振兴的新平台,是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动能的新载体、发展特色经济的新领域、助推产业升级的新平台、构建新型人居环境和新型城镇化的新空间.目前城镇化出现一种新的潮流,可能对于未来城镇化趋势会产生重大影响,就是城乡资源开始了双向流动.100多年来中国的资源从来都是农村资源向城市单向流动,没有城市资源向农村流动.但是现在这个局面开始改变了.农村供给侧升级迫于眉睫.现在,乡村人才返乡,城市资本下乡正在形成新的潮流.而高素质人群则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中国现行的乡村治理结构中,需要一个重要的角色,类似于传统乡村的乡绅,又具有现代社会的身份(如文化、财富等)的人群下乡.特色小镇也开始吸引具有城市资本、文化、情怀的乡绅和农村部分人群的回流,这都将成为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