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闽东北传统建造体系"土木厝"为对象,关联材料特性、建造技艺和地域因素,解析土、石、木在应对地形和气候因素的环境应变建造中的合作原理,以此为案例理解中国传统建造体系的材料建造与形态结果之间的建构逻辑,为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发展、传统建造体系的现代化工作提供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2.
《建筑师》2016,(5)
闽东北传统建造体系为南方传统农耕生活方式在闽东北山区气候、地形条件下以当地土木材料进行的地域性、建构性的生态建造系统。在以自然/人文整体生态保护为基础的乡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成为核心命题之时,闽东北传统建造体系对于乡村复兴的意义,在于顺应社会生态保护与发展趋势,延续传统体系对地形、气候的生态建造逻辑,判定其现代化更新的方向和路径,发展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生态、低碳的地域建造体系,而此为传统建造文化的保护发展之实质。  相似文献   

3.
在大力提倡保护乡村民居地域文化特色的今天,挖掘研究传统建筑营造技法,领会当地民众营造智慧,有助于传统建筑理解传承。该文以内蒙古沿黄地区土坯民居为例,对当地土坯民居从选址、院落空间布置到基础、墙体、结构、屋面的建造方式,以及传统住居供热体系中火炕、烟道的做法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其形成的自然文化因素,为未来的乡村民居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湖湘文化"的人文性和地域性是永恒存在的,尤其在湘西、湘南、湘中民居中表现极为明显。从传统民居建造体系的内核中探求湖南传统民居的地域性现代化表达路径,是乡村空间得以生态发展的关键。文章从湘西地区的夏热冬冷气候入手,试图从新视角揭示传统建筑极强的在地适应性面纱,对乡村建设中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赵辰 《建筑师》2012,(4):17-22
中国的当今建筑文化已经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但自近代以来对中国建筑文化的认知之路,至今依然存在着大量的误解。这一自我认知的"辛苦之路",还在不断地困扰着我们。以民间建造体系为代表的"土木/营造",这种被西方学术定义为"民居"或是"无名氏建筑",应该作为中国文化中对建筑的本质被认知。国际建筑理论在二战后的发展,得以突破西方古典主义的桎梏,走向"宏大的建筑观":这反映为对以非古典的民间建造体系、聚落、市政建筑等的重视,同时也对非西方文明中的建造体系加以尊重。国际建筑学界的这一理论性突破与社会学、哲学领域对"欧洲中心论"的突破是殊途同归的,甚至是更领先的。但遗憾的是,曾经对国际现代建筑文化产生积极作用的东方"土木/营造"之中所具有的"现代性",却未被中国建筑界充分认知。以中、日之间对本文化的"土木/营造"认知过程的比较研究,将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陕南安康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从移民文化与自然地理环境两个影响角度提炼了安康传统民居在选址布局、营建技术、建筑装饰与色彩等方面的地域特色,针对当前安康传统民居现状及发展存在的问题,借鉴传统民居建筑在地域特色营造方面的理念和手法,提出安康传统民居传承与发展的策略,为当代新民居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平潭高铁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高铁中心站站前城市综合体工程将石头厝引入站前场所,再现传统乡土建筑风貌,项目尝试将石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同时将钢筋混凝土、钢筋等构件融入石头厝构造中的设计策略。设计中将石头厝传统建造技术和现代结构体系、建筑围护物理性能、地域形象归属等因素相结合,创新性的运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及石材填充墙的建构设计实践。虽受制于多种因素,石头厝传统建造技术在当代不易推广,但基于传统建造技术的创新设计实践确是一次适合此时此地的设计尝试,正是借助这种基于传统技术的石头厝创新设计,在站前空间建造了小尺度的石头厝建筑院落,营造出糅合交通、旅游、商务、景观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站前场所印记。  相似文献   

8.
何帮金  杨毅 《住宅科技》2023,(12):46-52+68
文章从分析当代乡村民居日渐趋同、千篇一律的“城中村”现象着手,探讨传统地域建筑基因普遍缺乏承续的原因。结合大理市三哨村左家民居改造设计和楚雄彝人古镇两个案例,从个体改造与整体规划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整体功能布局、材料与建构和建筑风貌三方面探讨重构当代乡村民居的在地性措施,指出当代乡村民居建设应注重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通过传统营造技艺与现代建造技术的结合运用,营造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进而重构当下乡村民居在地性。  相似文献   

9.
《华中建筑》2021,39(4)
一种民居形式,其居住空间只能满足当时当地的生活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新型民居不断涌现。纵观泉州传统民居的演变过程,官式大厝是一种型制稳定的传统民居类型。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居住需求的提升和城市用地的限制,民居类型不断推陈出新。从平房到楼房,出现了官式大厝的"楼房版"。与此同时,泉籍华侨从南洋带回的殖民样式与官式大厝结合,出现了官式大厝的"洋房版"。进入和平年代,可以看出官式大厝的演变沿着两条路径:主厝顶落空间的"楼化"及其厅口廊的"洋化",由此形成了一种平面布局为四房一厅一堂的"四房看厅"新型民居。该文认为:从官式大厝到四房看厅,其中有延续,也有创新,处处显示传统民居类设计的内涵实质。  相似文献   

10.
天水地区的独特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对天水城市的文化民俗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作为文化载体的民居建筑也因此呈现出北雄南秀的风格特征。天水民居拥有数量众多而又风格独特的明清时代土木结构四合院居民院落群,这些传统民居设计精巧,布局严整,营造着一种质朴的意境和书香气息。我们要大力传承和弘扬天水民居建筑遗产文化的精髓,以此推进天水的城市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大力推行,特色小镇、特色民宿等设计层出不穷。民宿热潮的兴起,既推动了建筑师对传统民居文化的进一步研究,也促进了民宿建筑设计经验的积累。本文从传统川西民居建筑角度出发,从外部环境、院落空间和建筑材料的使用这三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传统川西民居建筑的建造经验。笔者又以西岭镇某民宿方案设计为例,阐述了传统川西民居的营造智慧对现代民宿建筑设计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闽南红砖大厝的文化特色民居是地域文化最直接的载体,它反映各个地区的风俗、气候、文化等特点,也显示出各自的独特内涵。福建有四大民居,即土楼、土堡、灰砖和红砖民居,其中闽西土楼最有特色,而以闽南红砖大厝最为靓丽。闽南开发当在三国时期。随着明清时期厦门港、漳州月港等的盛兴,闽南人跨海出洋谋生的越来越多,而后华侨回乡大量建造住宅。因此闽南红砖大厝从总体布局到细部装饰都明显可见西方及南洋文化影响的痕迹,有别于闽东民居的江城文化、闽北民居的书院文化、闽中民居的山林文化、闽西客家民居的移垦文化,具有海洋文化内涵和亚热…  相似文献   

13.
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代代相传的社会文化风俗,以及相应的技术、材料特性,产生了江南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与建筑体系。历承千百年的发展,江南民居,独树一帜,升华为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部分。 “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民居和空间环境所散发的迷人魅力,不知让多少人为之陶醉。江南民居真正意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住居文化的精华不仅仅体现在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中,也体现在普通乡村的一些典型民居中。在普通乡村聚落更新中,有些优秀民居正在面临着被废弃或拆毁的危险。论文以保定市冉河头村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调研和居民访谈,追根溯源,分析了当地民居近50年的演进特点,尝试发掘其生态营造智慧和传统技艺,并提炼出其建筑空间与形态类型,同时提出当地民居的保护策略,试图为传统住居文化的传承提供类型积累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5.
《建筑构造》和《中国建筑史》是中国建筑学专业里两门各自独立的必修课程。在认识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主体是以“土木/营造”为代表的建构文化之当下,应该将“营造”作为充分研讨的主题。以原型、规律与形制、造型拓展3个层面,把中国传统建筑从简单到复杂的形式演变,以“土木/营造”的规律进行了体系化的归纳与诠释。通过学术性认知,意图表明不必受制于至今建筑学科规定的构造和建筑史课之界限,可在建筑学学术本质上将二者合一去理解,以更整体统一的思路去认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喀什老城区传统民居聚落空间层面,研究分析冷巷空间的气候适应性。并在街巷遮阳、主导风向的利用、高墙窄巷的组织、夜间通风、巷道绿化以及以土木为主的建筑材料,六个方面论述喀什老城区传统民居聚落冷巷气候适应性技术营建方法。以此探讨在这种非职业建筑体系下的传统民居营造经验对现代民居建设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对泉州地理文化及屿头村概况进行了简要介绍,通过对泉州屿头村的官式大厝、番仔楼、石厝三种传统民居的调研研究,从种类数量、建造年代、分布情况等方面分析了该民居聚落的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8.
祝贺 《现代装饰》2014,(11):157-158
本文从研究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环保节能性设计出发,提出了传统民居"生态营造"的概念,并从材料、结构和工艺的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和探讨,进而尝试构建一个关于传统民居生态营造观的认识体系。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11)
本文从研究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环保节能性设计出发,提出了传统民居"生态营造"的概念,并从材料、结构和工艺的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和探讨,进而尝试构建一个关于传统民居生态营造观的认识体系。  相似文献   

20.
潘磊 《福建建设科技》2013,(1):42-45,63
传统民居是一个城市的特殊文化载体,记录着历史演变的轨迹,有力地证明着民居所在地发展的连续性,因此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施氏大厝是施琅驻防同安时期住宅建筑群的一部份,建于清顺治年间,建筑形制保留比较完好,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通过对同安施氏大厝的整体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促进对闽南古厝建筑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