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复盆子酮的合成工艺,并评述复盆子酮的三种合成路线。用甲醛与丙酮在碱性条件下合成4-羟基-2-丁酮,再以硫酸为触媒,与苯酚反应生成复盆子酮。用填料柱与蛇形冷凝管可增大反应物间接触面,提高反应产率。  相似文献   

2.
由江苏省江阴市顾山小香料厂与上海香料工业研究所联合研制开发的复盆子酮,最近通过了轻工业部组织的技术鉴定。 该成果采用羟基苯甲酸为原料制备复盆子酮,与过去采用苯酚-丁醇路线的工艺相比,反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复盆子酮的性质、香气特征、应用和生产情况,综述了采用不同起始原料的复盆子酮合成工艺路线,并对复盆子酮合成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1985年12月10日在江苏省昆山县召开悬钩子酮和二氢草莓酸及其乙酯、苯乙酯的技术鉴定会。有24个单位参加。上述香料系由轻工业部香料工业科学研究所扩试成功。悬钩子酮又称复盆子酮(RaspberryKetone),化学名为4-(对羟基苯)-2-丁酮。它带有花香、果香的甜润气息。在食品加香中可用作果香型定香剂,广泛地应用在果香型香精中,尤其是草莓,悬钩子,菠萝,桃子等香精中。它也可用在化妆香精的调制  相似文献   

5.
在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600的存在下,复盆子酮与盐酸羟胺室温下反应1小时,制成复盆子酮肟,产率几乎达到定量。  相似文献   

6.
由轻工业部香料研究所研制的草莓酸、肉类香味料和荔枝香精于87年3月7日在上海通过技术鉴定。草莓酸及其乙酯原料立足于国内,产品质量与国外同类产品相符,它可用于苹果、桑椹、荔枝、菠萝、复盆子以及奶油、奶酪和其它乳制品的香精配方中,用于冷饮、糖果、香烟、罐头等产品,效果显著。肉类香味料香味纯正,仿真性强,合成的特征香料化合物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可代替进口原料使用。  相似文献   

7.
甲基环戊烯醇酮(简称MCP),学名2-羟基-3-甲基-环戊烯-2-酮-1,是一种白色粉状结晶,具有咖啡和槭树汁样的香气,并具有坚果香味,口感温甜,是一种优良、高效的食品和烟草香味剂、增香剂和低甜度甜味剂,能广泛地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医药及化妆品等行业。安徽省化工研究所经过近一年多的努力,于1989年8月完成了试验工作,确定了  相似文献   

8.
4-乙酰氧基β-紫罗兰酮(4-acetyloxy β-ionone)是紫罗兰酮的衍生物,属于紫罗兰型的香料,是食品、香烟和化妆品等的香味改善剂。端士RIGASSI NORBERT等人于1969年首先合成,并取得专利权。由于合成路线长,收率低等原因难以工业化。最近,它的合成方法逐步得到改进。日本专壳公司大西勋等人的合成方法简单,收率高,纯度高,易于工业化。其结构式为: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建立了一种再造烟叶碎片原料中主要中性香味物质的分析方法。1.0 g烟叶碎片原料经10 m L甲基叔丁基醚萃取和4 m L质量分数5%硫酸酸洗,室温下静置18 h后萃取液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以乙酸苯乙酯为内标,对茄酮、β-大马酮、香叶基丙酮、β-紫罗兰酮、巨豆三烯酮和二氢猕猴桃内酯等重要香味物质进行了定性定量测定,并与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气质联用法(GC/MS)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待测组分回收率在89.1%~103.4%之间,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不高于7.0%。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适用于再造烟叶碎片原料中香味物质的批量测试。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一种合成巨豆二烯二酮的方法,摩尔百分比5%的高氯酸锰在8~15倍量(摩尔比)吡唑的存在下,以叔丁基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可催化氧化α-紫罗兰酮和β-紫罗兰酮分子结构中的环己烯烯丙位,合成香味化合物4,7E-巨豆二烯-3,9-二酮和5,7E-巨豆二烯-4,9-二酮,产率分别是65%和45%.  相似文献   

11.
紫罗兰酮和甲基紫罗兰酮是许多高级香精和配套香料的重要原料。紫罗兰酮具有优郁的香气,其中β-紫罗兰酮稀释后呈桂花香味,可用在配制香精和香皂中,也是合成维生素甲的重要原料。甲基紫罗兰酮具有紫罗兰花和鸢尾根的香气,且性能稳定,其中尤以α-异甲基紫罗兰酮的香气为最佳。  相似文献   

12.
<正>RCTreatt公司推出的2-乙酰基-5-甲基噻吩(FEMA#4643;CAS#13679-74-8;等同于1-(5-甲基-2-噻嗯基)乙酮),是一种淡黄色的结晶物质,是一种具有甜的花香香味的食品香料。天然存在于咖啡、磷虾、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对小茴香籽油的香味成分进行了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了各香味成分的相对含量。对各色谱峰对应的质谱数据于NIST标准质谱库中进行相似度检索,结合保留指数法,共鉴定出34种成分,峰面积之和占总峰面积的99.89%。小茴香籽油的主要香味成分(峰面积相对百分比)为(E)-大茴香脑(80.405%)、柠檬烯(4.176%)、α-蒎烯(3.198%)、α-水芹烯(3.096%)、葑酮(2.107%)、月桂烯(1.024%)、β-水芹烯(0.869%)、β-蒎烯(0.541%)等。该研究为小茴香籽油的产品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甲基环戊烯醇酮(Methylcyclopentenolone)(Ⅰ),又名3-甲基-1,-2-环戊二酮(3-Methyl cyclopentan-1,2-dione)或2-羟基-3-甲基-2-环戊烯-1-酮(2-Hydroxy-3-methyl-2-cyclopenten-1-one)具有焦糖(Caramel)样的甜香香味。国外很久以来就作为食用香料而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5.
麝香酮的药理与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麝香酮(3-甲基-环十五烷酮)是麝香具有生理活性的重要组分,是麝香香味的主要来源,不仅可用作高级定香剂,而且还可用于医药。概述了近年来关于麝香酮的药理和合成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的食品添加剂,商业上称做维托尔(Vetol),可用以增加各种食品的香味,对于天然果汁、巧克力食品、糕点和冰淇淋特别有效。化学名称是麦芽酚(maltol)[3-羟基-2-甲基-4-吡喃酮(OH)(CH_3)  相似文献   

17.
正Fontarome Chemical公司推出的"5-甲基-2-庚烯-4-酮"(又称为榛子酮,FEMA#3761,CAS#81925-81-7),有着一种焙烘的坚果、咖啡样香气或香味,在日化香精和食品香精中都可以使用。它天然存在于榛子中,还有点可可的味道。它可以应用于澳洲坚果香精和焦糖香精中,也可以应用于榛子、咖啡和烟草日化香精中。  相似文献   

18.
袁履冰  智林杰 《辽宁化工》1993,(5):13-16,25
本文综述由对甲苯酚深加工生产一系列精细化工中间体及精细化学品的过程,如对羟基苯甲醛及杀菌剂、抗菌素增效剂、香料(香兰素、复盆子酮)及除草剂(溴苯腈、羟敌草腈)等,对综合利用对甲苯酚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巨豆三烯酮的合成及表征用途:巨豆三烯酮化学名称是3,5,5-三甲基-4-(2-亚丁烯基)-2-环己烯1-酮,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存在于烟草植物中并起着主要的发香作用。业已发现在卷烟中加入少量的该化合物即可大大提高卷烟香味的品质,使卷烟产生一种类似于可和Budey烟一样的宜人香味)更为有意义的是该化合物是卷烟中自身存在的一类香料,其香气与烟草协调一致,对卷烟的增香提调,去除杂气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而且不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1概述噁二唑酮,全称:5-甲基-1,3,4-噁二唑-2-(3H)-酮;英文名:5-methyl-1,3,4-oxadiazol-2(3H)-one;化学式:C_3H_4N_2O_2;分子量:100;CAS登录号:3069-67-8;结构式:外观为类白色结晶或粉末,农药吡蚜酮生产重要中间体。吡蚜酮(pymetrozine)是瑞士诺华公司于1988年开发的防治蚜虫和粉虱的新型杂环类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高选择性、对环境友好的特点,是一种绿色农药。1997年起该药先后在土耳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