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建筑风水理论的起源开始,概要介绍了建筑风水在营造领域的应用。建筑风水作用的三个方面:"风应流动、水应洁净和应有阳光照射",从风水渊源与思想体系、建筑风水要素与相地方法、阳宅与阴宅、美学与建筑风水以及城市规划与建筑风水等角度分析和阐述了建筑风水与营造的密切关系。通过建筑风水理论在古建筑营造、古都遗址和城市规划的实例分析,初步探究了建筑风水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2.
风水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组成部分,风水思想在传统建筑中有着重要地位,风水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人的文化理念。对风水思想进行研究,从中吸取精华将对我国建筑活动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将对风水思想进行简要叙述,并从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发现风水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顺应生态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共生的过程,孕育并发展了与生态学密切相关的住宅建筑风水文化,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生态因子等理论都与住宅建筑风水的判断十分相似。本文充分运用生态学理论,对住宅建筑风水文化进行了一些探讨,明确了我国住宅建筑风水的科学性与存在的合理性,提出了现代人购房时借鉴住宅建筑风水论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程建军 《华中建筑》2010,28(6):111-115
该文通过传统建筑的考察,联系到中国传统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规程,讨论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水理论中"水口"观念在建筑选址定向与布局时与自然环境中水系的关系,论证了风水"双山三合五行"和"十二长生宫"理论与水口的关系,试图解释中国传统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一些风水意匠。  相似文献   

5.
植物是调节人工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以环境营造尤其是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建筑环境营造为研究对象的传统风水理论中,有诸多关于植物选种、布局的论述,关于植物的风水理论又称为植物风水。风水理论中的植物设置不仅要遵守基本的风水原则,还要符合植物的生物特性。本文论述了作为有生命的、动态的、变化的生命体,植物是如何与建筑风水相互作用的,以及风水理论中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娄峰 《云南建筑》2011,(1):10-12
建筑风水的起源、发展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相联系,是我国古文明的见证与反映:建筑风水是我国的原始文明之一,建筑风水中山环水抱、藏风聚气的特点体现了现代科学的一些思想.是“天地人合一”思想在建筑风水中的完美体现。浅析“鸟巢”与风水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陈晨  张海华 《福建建筑》2009,(11):28-30
风水是我国古代一种文化现象,它广泛的存活在建筑艺术中。风水在客家人的观念中根深蒂固,客家建筑的装饰风水运用装饰的手段,借助象征、寓意的表达,变不利生存的风水环境为有利的吉祥风水,从而实现人与居住环境的和谐,满足心理的和生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一、《周易》与建筑风水祖国建设蓬勃的发展,带动了各门科学的进步,建筑风水在建筑学领域中,也成了热门的话题。由于学科的交叉,理解上的分歧;其中尚有许多未解之谜,值得人们进一步地加以探索。就建筑学的视角,对建筑风水涉及的若干问题加以扼要的阐释,以求得到人们的共识,谋求对建筑风水能以促进建筑业的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美好的住居环境。  相似文献   

9.
《门窗》2017,(12)
风水作为中国传统建筑选址的一种依据已有两千余载的历史,在今天从风水角度研究建筑选址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传统建筑形成的一些现象。本文以泾县章渡吊栋阁为例,主要分析吊栋阁选址中的山水环境特征,包括其风水格局、水文条件和建筑形态,总结吊栋阁选址中体现的风水观,力求结合实例以科学的态度阐释传统风水理论在建筑选址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谢空  韩立新  王海燕 《山西建筑》2008,34(10):51-53
分析了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对佛教建筑的影响,探讨了佛教建筑与世俗建筑在风水方面的异同之处以及两种不同文化在建筑上的交流与碰撞,从选址、朝向和布局三方面研究了佛教建筑与中国传统风水的关系,从而促进佛教建筑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罗亚男 《山西建筑》2007,33(22):30-31
通过分析许承尧《歙事闲谭》中相关的风水内容,结合其在徽州建筑和环境上的具体运用,揭示出风水文化在徽州的盛行,总结了其盛行的三点成因及内在合理性,并提出风水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相似文献   

12.
杨生利 《山西建筑》2009,35(23):21-22
结合我国独创的风水学中所蕴含的科学理论和现代风水学与建筑学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建筑设计和现代风水学的角度阐述了居室设计中蕴含的科学理念及风水理论,从而指导人们科学合理有序地整合使用空间。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的差异,分析了社会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影响,探讨了民居建筑中的风水之说,指出应正确看待风水理论,并将其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用于建筑中。  相似文献   

14.
袁静  何雯 《山西建筑》2007,33(29):31-32
简单介绍了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美学特征以及风水理论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积极影响,针对传统风水与建筑美学的一致性进行了阐述,得出了对风水美学理论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传统建筑并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传统。  相似文献   

15.
风水学与建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登标 《山西建筑》2005,31(14):31-32
通过中国古风水学重视人与自然的融合,论述了了解、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居住环境,达到天人合一、至善境界——与现代风水学的新潮思想息息相通,以达到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使人回归自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浅论建筑风水文化的内涵与实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风水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建筑选址、布局、建造中注重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依山傍水、观形察势、重视地质检验、水质分析、坐北朝南、适中居中、顺乘生气、改造风水等方面的丰富科学内涵,把生态学、美学、心理学、哲学、地理学等融入建筑中,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突出了人类应该尊重环境的思想。建筑风水文化中的科学理论和超前的环境意识,对现代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秦春仙 《山西建筑》2010,36(28):38-38,112
通过对风水及现代建筑风水学的研究,从现代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对庭院式传统居民的格局设置、建筑平面空间布局和功能手法等作了分析,进而揭示了风水学对民居建筑的择地、定位及尺度确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持续发展建筑是近年来建筑界讨论的热点 ,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代表了持续发展建筑的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的意义 ,是持续发展建筑不可分割的两部分 .在我国“风水”学说由来已久 ,这一学说也并非全是迷信 ,已被实践和理论证明它包含了一定的科学道理 .笔者就“风水”学说、生态建筑从哲学的角度对它的关联性进行了论述 ,并对生态建筑的未来做了展望 .  相似文献   

19.
兰峥 《南方建筑》2006,(11):78-80
传统的风水在我国建筑选址,规划,设计,营造中几乎无所不在.这种古老的学说虽然充满迷信的色彩,但也有其合理的成分,是我国初级的环境科学.本文从风水产生发展的过程,模式及其特点几方面进行解析,试图能够分析传统风水理论的深层理论.  相似文献   

20.
张昕  陈捷 《山西建筑》2006,32(19):11-12
从人类学角度出发,通过村落的标识、各类庙宇的选址方法两方面剖析了移民聚落中公共建筑的结构性特征,同时分析了风水理论的影响作用,对古代建筑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