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综合评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进行整体优化;考虑评价指标的复杂性和评价过程的非线性特点,建立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评价模型,通过实际调研数据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与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质评价是通过一定的数理方法对水环境系统进行环境要素分析,对其做出等级评价,为区域环境系统的治理规划提供依据。依据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监测数据,选取pH、DO、COD、TN、TP、氨氮、COD等7个常规水质监测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集对分析法4种水质综合评价法,对云南九大高原湖泊进行水质评价,并进行比较分析。比较结果显示,4种方法得到的水质评价结果有所不同,且评价方法各有特点,其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和集对分析法的评价结果更为接近水质等级公示结果,相对更适合应用于高原湖泊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江门市四堡水库水质状况,在该水库布置了13处采样点,于2018年6-12月进行了7次水样采集和检测工作,分析水质因子时空变化规律。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BP神经网络法、主成分分析法及指数法等对四堡水库水质和富营养化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利用Pearson方法研究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影响水库富营养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不同月份的总磷、总氮和氨氮变化较为复杂,靠近水库中下游区域的水质较好,水库汇水区的水质较差;单因子评价法和BP神经网络的评价结果大体一致,水库水质总体在Ⅲ~Ⅳ类之间,主成分分析法表明水质主要受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氨氮影响,指数法表明水库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在水库汇水区的富营养化程度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a与氨氮相关性较强,氮为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控制氮素浓度能够有效地治理水体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保护陆埠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陆埠水库水源地的水质进行评价,根据综合评价函数计算的综合得分获取各年度水质评价结果,对典型年水质优劣的成因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提出陆埠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的景观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主成分分析法忽略数据离散程度的问题,提出把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结合起来确定权重的方法,建立了水质评价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郑州市景观水水质情况进行评价。与单独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的评价结果相比,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结合具有可行性与实用性,更适合景观用水水质评价。郑州市将中水用作景观水的实践总体来说效果不错,但在个别月份需对个别水质指标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水质受多个指标影响,各指标之间往往存在信息的重叠和相互关联,是极其复杂的综合系统。现有水质评价方法大多数在评价过程中对各指标之间的信息重叠等考虑不足或未考虑,使得水质评价结果出现偏差。针对上述问题,以典型矿区显德汪大青灰岩含水层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亚硝酸盐、硝酸盐、总硬度等9个水质评价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CA)提取了3个主元,应用秩和比法(RSR)求得各主元权重系数,并结合GIS技术建立了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对该含水层水质进行了分析评价。论证了PCA-RSR模型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研究表明:该区域水质以Ⅲ类水、Ⅳ类水及Ⅴ类水为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硬度、硫酸盐、氨氮、亚硝酸盐等。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地下水水质修复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主成分分析法在温榆河水质评价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的水质评价方法有很多因不能克服由于涉及因子过多而造成某些重要信息被掩盖的缺陷,而主成分分析法能从众多变量中剔除具有相关性的因子,筛选出主要少数独立综合因子,且这些综合因子能对研究结论做出充分合理的解释。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借助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Socutions(SPSS)软件,对2009年温榆河10个监测断面的7项水质指标进行了分析。通过水质评价综合得分的结果可以看出,在10个监测断面中,丁家坟的污染程度最大。从水质监测数据及其评价结果来看,说明主成分分析结果能真实地反映水质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8.
研究在空间尺度上设立了多个定位监测点,在时间尺度上对水库水质多项监测指标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监测。通过多种方法对水库水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分析主要监测指标沿时变化情况,利用地质绘图软件绘制空间分布图,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提取水库水质的主控污染因子,采用水利部湖库营养状态评价方法对水库进行富营养化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较低水温及较大降雨会对水库中藻类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表明该水库氮磷污染物及浊度为影响水库水质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有机物污染。  相似文献   

9.
针对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在水质评价中无法客观考虑指标权重的情况,将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相结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单个指标权重赋值,将各指标权重用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将改进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应用于上海市长宁区水质评价,并与其他水质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长宁区各等级河道水质时空差异明显;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此方法可操作性强,且能够直观地比较各个时间段每条河流的综合水质达标情况。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将综合指数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客观、科学的评价了大凌河流域水质状况,对各单项指标客观权重利用主成分法赋权并用于综合水质评价,通过对比分析其他水质评价方法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研究表明:大凌河流域各区段水质等级在时空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评价结果与流域水质实际状况基本相符;改进的水质标识法能够客观、准确的反映流域各区段在不同时间上的水质达标情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分析BP神经网络应用于水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和目前水质评价中的不足,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分级标准和L-M算法原理,提出LM-BP神经网络水质综合评价通用模型。利用随机内插方法在地表水环境质量分级标准阈值间生成训练样本和检验样本,采用顺序和随机两种方法选取训练样本和检验样本进行随机模拟;利用平均相对误差、最大相对误差等统计指标评价LM-BP模型性能,并构建传统BP、RBF模型作为对比模型;以某水质评价实例进行模型验证,并与灰色关联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TOPSIS法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LM-BP通用模型具有评价精度高、泛化能力强、收敛速度快、算法稳定和通用性能好等优点,可应用于任意水质评价。在实际应用中仅需对通用模型的评价因子、输入维数和隐含层神经元数进行删减即可满足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水质评价方法评价结论过保护、存在人为因素影响、表达模糊信息能力弱等问题,结合模糊评价和RBF神经网络的优点,构建了模糊RBF神经网络水质综合评价模型。模型应用于淮河安徽段,并与单因子评价法进行对比,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模型客观合理,淮河安徽段部分监测点水质Ⅴ类、劣Ⅴ类居多,总体水质状况较差,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准确快速的水质评价方法可以为区域水资源的开发、水环境的保护提供指导。以宁夏黄河干流段水体为研究对象,针对水质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不确定信息共存的特点,尝试采用集对分析法的确定和不确定分析对水质进行评价。首先初步判断样本和指标间的联系度,然后对样本各项指标做进一步的同、异、反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得出综合联系度值,最后由置信度准则确定水质等级,并将评价结果与其他评价方法的结果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对比结果高度一致。因此,基于主成分分析赋权的集对模型可以更好地反映水质状况,可为黄河水资源的开发、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原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西安市某地表水厂原水水质监测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和总磷为主要评价因子,通过模糊评价法对原水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地表水厂原水水质为Ⅰ类,水质状况良好,但总氮略有超标,可能成为未来影响水厂处理工艺的主要因素;污染物浓度超标加权法过度强调了某一水质因子的作用,忽视了其他水质指标信息,不适用于考虑总体因素的水质评价;折减系数法充分考虑了水质状况与水厂工艺的净水能力,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在地表水厂原水水质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入河排污口水污染治理是河湖开发治理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通过对比传统主成分分析法和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对沈阳市2013—2015入河排污口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确定沈阳市主要污染物和污染区,并根据综合评估值对沈阳市的13个区进行污染程度的排名,为当地政府进行各行政区入河排污口治理提供指导。结果表明,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沈阳市2013—2014年入河排污口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总氮,2015年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污染相对严重的行政区为辽中县、铁西区和苏家屯区。研究成果可为沈阳市入河排污口水质治理提供指导,为沈阳市入河排污口水质评价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汾河作为山西最大的河流,是山西饮用水及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本文以汾河监测断面水质为评价对象,选取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氨氮、挥发酚、氰化物、氟化物、铅和镉8个评价因子,基于MATLAB和SPSS软件,采用熵权-TOPSIS法对汾河检测断面进行水质评价,并对比了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汾河水质评价方法切实可行,为监测和治理汾河水质状况提供了合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官厅水库水质评价及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官厅水库水质评价缺乏时空整体性动态分析的问题,选取2010—2017年官厅水库7个断面的7项污染物指标监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反距离权重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官厅水库开展水质评价与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水环境中有机污染与可还原污染并存,以氮磷元素为主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是当前水库面临的最主要污染问题;官厅水库水质污染存在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出库区域水质较好,入库区域附近水质较差;年内不同时期官厅水库水质状况为汛期优于非汛期;2010—2017官厅水库总体水质变化情况波动较大,各断面水质年际变化呈现出不同规律。建议对水库水质实行分区管理,上游削减氮磷污染物的同时增大入库水量,入库区域扩大人工湿地。  相似文献   

18.
判别分析法在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应用判别分析法对石头口门水库进行了水质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水质目前情况较好,但因受上游工业、生活废水及水土流失等因素的影响,已受到轻度污染,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判别分析法在分类中排除了一般方法评分时人为因素的影响,对水质评价简单快速、准确性高,是评价水质的一个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再生水补给河道的水质状况及污染分布特征,以凉水河为研究对象,选取10个监测点于2019年6-12月进行水质指标监测.利用SPSS软件和主成分分析法,从NH3-N、DO、TN、TP、COD及BOD5等6个水质指标中降维得出影响水质的2个主成分,根据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和综合得分可知,上、中、下游综合得分分别为1.684、-0.852及-0.526,上游受污染最严重,主要受再生水厂尾水影响;中游水质优于上、下游,可能是地铁施工地下水抽排和河道中的沉水植物对水质的净化作用;下游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有机污染较严重.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凉水河水质进行评价,为凉水河的污染治理提供技术参考,对再生水补水型河道的水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新疆MNSH灌区为实例,介绍了主成分分析法和单因子指数法分别在地下水水位和水质评价中的具体应用,为当地制定地下水保护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