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2019年重庆市水果类监督抽检结果, 分析新鲜水果类食品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风险。 方法 整理汇总了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发布的44个食品安全抽检信息通告, 提取食用农产品中新鲜水果类的数据, 对不合格样品进行分析。结果 2019年重庆市共抽检了3785批次水果类食用农产品, 包括了29个水果品种。不合格数37批次, 不合格率为0.98%, 包含柑、橘,香蕉,苹果。柑、橘不合格率为2.08%, 不合格项目是丙溴磷; 香蕉不合格率为15.98%, 不合格项目是吡唑醚菌酯; 苹果不合格率为0.11%, 不合格项目是敌敌畏。其余水果品种未发现不合格样品。结论 2019年重庆市水果类食品安全总体形势良好, 但应警惕柑、橘水果中的丙溴磷和香蕉中的吡唑醚菌酯的违规使用。  相似文献   

2.
2017年我国食品安全质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统计分析全国各省,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其总局官网发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公告的信息,整理出了2017年我国抽检的各类食品的不合格情况,重点对不合格率较高和问题比较集中的食品品种进行了分析,并对引起食品不合格的项目进行了统计和归类分析,为食品安全精准监管和靶向抽检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结果表明:2017年我国共抽检34大类(包括餐饮食品和食用农产品)460859批次食品,其中不合格食品9713批次,不合格率2.11%,出现的不合格项目共251项。看来食品安全整体形势稳中趋好。不合格产品主要来源于流通环节的农贸市场和小、微型加工企业。不合格率排在前10位的食品种类依次是方便食品、冷冻饮品、饮料、酒类、糕点、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特殊膳食食品、水果制品、蔬菜制品和餐饮食品。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微生物污染仍是导致我国食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主要分析2017年下半年广州市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不合格样品的情况,以利于以后对食用农产品更有针对性地监管。分析结果:2017年下半年食用农产品的不合格率为1.98%,不合格的样品主要是水产品,不合格项目主要为硝基呋喃类、氯霉素、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结论:政府监管部门需要通过提高监管水平,对广大养殖户进行宣传教育,严惩违规使用禁用兽药的生产经营者,提高监督抽检的频次,请专业部门研究开发针对水产  相似文献   

4.
本文汇总研究了2021年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从食品类别、不合格项目、抽样地、包装类型、时间等多维度进行分析,查找食品安全风险,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抽检的73918批次食品中检出不合格样品1417批次,总体合格率为98.08%。抽检覆盖32个食品类别,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冷冻饮品、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方便食品等10个类别合格率低于总体合格率。主要风险指标为农兽药残留超标、微生物污染、质量指标不合格、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累计占不合格项次总数的88.08%。四季度的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前三季度。散装食品的不合格率高于预包装食品。2021年河南省食品安全整体情况良好,但一些品种、指标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建议对高风险品种和项目指标、问题多发的企业加强监管,强化源头管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2018年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食品经营单位与加工小作坊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不合格食品的危害及产生原因,制订了切实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措施,希望为今后的食品监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018年民勤县共抽检184家食品经营与加工小作坊加工销售的11类食品1318个批次,合格1302批次,合格率为98.79%,不合格率较高的产品包括餐饮器具、食用农产品、肉制品(自制)3类食品。  相似文献   

6.
对2019年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对外发布的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数据显示2019年度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完成省级食用农产品抽检任务6 039批次,合格率为99.2%,其中水果和畜禽肉及副产品的合格率高于总体水平。食用农产品整体安全质量状况较好。抽检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为农兽药的违规使用和重金属污染,未来仍需进一步加强对食用农产品相关企业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7.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食用农产品抽检相关信息,农药残留及兽药残留不符合标准为食用农产品的主要不合格因素。但由于食用农产品的销售和消费周期短,检出不合格后进行下架、封存、召回以及原因排查等风险控制措施的时效性不强,溯源较为困难。本文从市场监管角度,分析食用农产品风险因素和风险控制的时效性,探讨食用农产品风险控制措施和溯源体系建设,促进食用农产品抽检结果的时效性和成果转化率来提升监管效能,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基于快检初筛的食用农产品安全抽检模式进行分析,以充分发挥快检技术的优势,提高食品抽检靶向命中率。方法针对食用农产品快检初筛阳性样品启动法定抽检程序,并采用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定量检测,从而分析基于快检初筛的抽检不合格率。结果针对快检阳性样品定量抽检72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33批次,不合格率为45.8%,经快检初筛后抽检靶向命中率提高约15倍。其中部分项目抽检靶向命中率偏低,还需在现场制样、规范操作等环节改进完善。结论快检技术在提高抽检靶向命中率方面卓有成效,基于快检初筛进行食品安全抽检模式对降低监管成本、提升监管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9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情况,为今后开展科学规范、检管结合的食品抽检工作提供一定指导意义。方法:汇总2019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样品信息,主要从食品大类、被抽样省份、网络平台及进出口抽检情况及不合格项目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019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共检出不合格样品412批次,问题较突出食品大类有食用农产品、肉制品及特殊膳食食品,不合格批次分别为232、34、26批次,分别占不合格总批次的56.3%、8.3%、6.3%。结论:一是粮、油、乳等日常大宗食品问题较少,但食用农产品中肉、蛋、水产、蔬菜中的农兽药问题不合格批次占比较多;二是长江以南检出不合格样品批次较多;三是新兴购物平台由于入网门槛低等原因不合格问题突出,尤其是糕点、蜂产品等工艺较简单的产品;四是进口食品中特殊膳食食品、饼干等问题突出;五是食用农产品和蜂产品中农兽药问题、各类食品制品中微生物问题仍需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山东省市场监管管理局(包括原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通告,分析山东省食品安全总体情况,寻找食品安全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 方法 下载并汇总2019年度山东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公示数据和结果,并对抽检食品类别及不合格检验项目进行归类统计分析。 结果 2019年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累计发布47期关于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通告,在共抽检的27429批次食品中检出不合格食品535批次,整体食品抽检合格率98.05%。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是微生物超标、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兽药残留超标、理化指标不合格、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不合格率相对较高的前6个食品类别为油炸面制品、餐饮食品、蔬菜、水产品、冷冻饮品、水产制品。 结论 2019年度山东省食品安全整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微生物超标、农兽药残留超标等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通过监督抽检可以基本全面掌握山东省食品安全总体情况,为山东省下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方向提供数据依据;而通过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又可以向公众发出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加强全社会共同推进食品安全法治,对保障山东省食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唐山市当前食品安全的整体情况,为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8—2020年唐山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监督抽检情况以及受检食品的安全问题。结果 2018—2020三年全市共完成各类监督抽检120 744批次,发现食品质量不合格样品3 046批次,不合格样品发现率为2.52%。从监督抽检检出的不合格样品中发现,主要食品安全问题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微生物污染。在监督抽样的33个产品大类中,餐饮具抽检不合格率为25.61%,问题较为突出,不合格原因可能为餐具没有经过彻底消毒或消毒后保洁不当。结论 监督抽检为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为有效监管提供了线索,明确了重点监管食品及源头监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在近期召开的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市场监管总局提出了一个食品安全"小目标"——2020年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8%。98%的抽检合格率并非遥不可及。每一周,市场监管总局都会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并向全社会公布抽检结果。2019年12月27日公布的抽检结果中,共抽取特殊膳食食品、食用农产品、水产制品、饮料等12大类食品451批次样品,发现特殊膳食食品、肉制品、食用农产品、水产制品4大类食品10批次样品不合格。算下来,抽检合格率约为97.8%,不合格率约为2.2%。从目前抽检结  相似文献   

13.
食品安全关系产业发展、社会稳定,为了解和掌握江苏省食品安全水平,本文对2023年江苏省某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23年江苏省某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共计2 820批次,覆盖辖区内所有街道,包括生产、流通和餐饮环节中的多个业态,涉及食品30大类。不合格样品39批次,涉及蔬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餐饮具和食用农产品4大食品类别,主要问题集中在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污染等方面,监管部门可进一步加强监管、精准抽检,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餐饮食品安全状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对消费者、餐饮经营者和监管者提供建议.方法 对2019—2020年期间东中西部12个城市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包括合格信息和不合格信息,从中筛选出涉及餐饮食品的抽检数据和不合格项目进行分析.结果 2019—2020年东部的餐饮食品合格率由99.33...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近年来我国蜂蜜产品的食品安全形势。方法 汇总2015~2018年蜂蜜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 对其不合格项目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8年共计完成蜂蜜抽检2279批次, 检出不合格样品41批次, 总体不合格率为1.80%, 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检出禁用兽药氯霉素和菌落总数、嗜渗酵母计数等微生物超标, 其中氯霉素的不合格率在二季度最高, 微生物项目的不合格率三季度最高。根据生产日期分析, 2014~2018年蜂蜜的不合格率分别为4.55%、2.34%、1.56%、0.99%和0.45%, 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我国蜂蜜的食品安全形势近年来有所改善, 违规使用氯霉素是最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国家化妆品监督抽检中标签标识的质量现状,并提出监管建议。方法收集汇总2019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告的不合格化妆品监督抽检信息,重点针对化妆品标签标识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化妆品标签标识的不合格率占通告批次50.7%,主要问题包括检出标签/批件未标识的成分、未检出批件/标签标识的成分,质量现状不容乐观。结论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加大抽检力度,落实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规范化妆品的标签标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重庆市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方法用SAS9.4软件对重庆市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按照抽样区域、抽样场所、食品亚类和不合格项目进行分析。用R4.0.2软件绘制重庆市区县的不合格率地图。结果本次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共2495个批次,其中合格样品为2420个批次,不合格样品75个批次,合格率达96.99%,不合格率为3.01%。结论重庆市餐饮行业食品安全整体形势较好,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餐饮行业的督查力度。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效率是衡量政府在监督抽检环节发现问题食品和问题企业能力的重要指标,科学评价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效率对提升政府监管效能、夯实食品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监督抽检不合格率与随机抽检不合格率之间的理论逻辑关系,系统构建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效率测度方法,并利用30个省(区、市)公布的30类加工食品共919630批次监督抽检数据,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效率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表明,2017~2019年我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效率整体水平严重偏低且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具体而言,2017~2019年我国平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效率分别仅有0.8056、0.8493、0.8673,其中10个省(区、市)的监督抽检效率年均增长率为负数,监督抽检效率处于高水平和较高水平的省(区、市)数量不足10个,且逐渐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因此,建议政府在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时,切实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有效提高监督抽检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18年全国食品安全总体情况。方法 汇总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 按照不同维度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累计公布样品32461批次, 其中合格样品31898批次, 合格率为98.27%; 不合格样品563批次, 约占1.73%。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有违规使用农药兽药、微生物污染、质量指标不合格、食品添加剂使用不规范等。结论 2018年我国食品安全质量形势良好, 但仍存在食用农产品违规使用农药兽药、特殊膳食食品质量指标不合格、方便食品和肉制品微生物超标等食品安全风险, 监管部门、检验机构、生产经营企业应各尽其责、合力共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20年荆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食品抽检的整体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方法:对2020年荆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食品抽检结果进行收集汇总,分析抽检完成情况及发现的主要问题。结果:2020年共完成7488批次食品监督抽检任务,抽检样品共涵盖26个食品类别,其中检出不合格样品286批次,样品总体不合格率为3.82%。不合格率高于5%的食品类别有:餐饮食品类、酒类、蔬菜制品类。结论:2020年抽检样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食品添加剂滥用、农兽药残留、微生物污染和其他污染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