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Planning》2014,(8):82-83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mAlb/Cr)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患者(研究组)与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使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散射比浊法、苦味酸动力学法测定两组的Cys-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水平。结果:研究组Cys-C、mAlb/Cr值分别是(1.43±0.43)mg/L、(12.57±8.13)mg/mmo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ys-C水平>1.4 mg/L者16例,阳性率为26.7%,mAlb/Cr水平>3 mg/mmol者19例,阳性率为31.7%;两项指标联合检测结果高于正常范围共22例,联合检测阳性率为36.7%,高于两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本组实际肾损伤22例,联合检测准确率100%。结论:Cys-C、mAlb/Cr比值联合检测可明显提升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准确度与敏感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不同高血压分级血清胱抑素 C(CysC)、尿足细胞标志蛋白 podocalyxin (PCX)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指导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方法选取120例 EH 患者(EH 组),其中 EH 1级30例(EH 1级组),2级39例(EH 2级组),3级51例(EH 3级组);选取同期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胶乳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 CysC、ELISA 法检测尿 PCX 水平。结果EH 组血清 CysC、尿 PCX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EH 各分级组血清 CysC、尿 PCX 水平随血压级别升高而升高(均 P <0.05);EH 组血清 CysC、尿 PCX 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14,P <0.05)。结论血清 CysC、尿 PCX 水平可以作为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早期指标,血压级别可以作为高血压肾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6)
目的 检测不同程度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趋化素(chemerin)、胱抑素C(CysC)水平,探讨血清chemerin与CysC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 型糖尿病患者104例,按24 h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microalbuminuria, U-mAlb)定量结果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大量蛋白尿组。同时,选择35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清CysC及血清chemerin含量,分析血清chemerin、CysC水平与入组人群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 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HbA1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5) ;大量白蛋白尿组BUN、Cr、CysC、chemerin均较对照组、正常蛋白尿组及微量蛋白尿组明显升高 ( P <0. 05),微量白蛋白尿组chemerin较正常蛋白尿组及对照组明显升高 ( P <0. 05);CysC与BUN(r = 0.848,P<0. 05)、Cr(r = 0.930,P<0. 05)、24 h U-mAlb ( r = 0. 390,P<0. 05) 呈正相关。chemerin与BUN(r = 0.312,P<0. 05)、Cr(r = 0.359,P<0. 05)、CysC ( r = 0. 336,P<0. 05)、24 h U-mAlb ( r = 0. 518,P<0. 05) 呈正相关。CysC与HbA1c之间无相关性 ( r = - 0. 032,P >0. 05) 。chemerin与HbA1c无相关性 ( r = 0. 244,P >0. 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hemerin水平与24 h U-mAlb独立相关( β = 0.401,P = 0.004 )。结论 血清chemerin与CysC密切有关,血清chemerin可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新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和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患儿尿白三烯E4(leukotriene E4,LTE4)、血清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急性期、恢复期MPP(MPP组)患儿和23例急性发作期、临床缓解期BA(BA组)患儿及21例健康体检的儿童(正常对照组)尿LTE4、血清IL-4的水平。结果 BA组、MPP组急性(发作)期尿LTE4、血清IL-4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BA组临床缓解期尿LTE4、血清IL-4水平较急性发作期下降(P〈0.05),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MPP组恢复期尿LTE4、血清IL-4水平较急性期下降(P〈0.05),尿LTE4、血清IL-4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临床缓解期/恢复期尿LTE4、血清IL-4水平低于BA组(P〈0.05)。MPP组急性期尿LTE4水平与血清IL-4水平呈无相关(r=-0.139,P〉0.05),BA组急性发作期尿LTE4水平与血清IL-4水平呈正相关(r=0.819,P〈0.01)。结论 LTE4及IL-4可能共同参与MPP和BA急性期、急性发作期的气道炎症反应。BA恢复期、临床缓解期的血清IL-4、尿LTE4水平测定对MPP与BA的鉴别诊断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盐酸贝那普利、双嘧达莫联合黄葵胶囊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IgA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盐酸贝那普利、双嘧达莫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黄葵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肌酐水平的变化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12周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RBP及尿β2-M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12周后血肌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12周后血肌酐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盐酸贝那普利、双嘧达莫联合黄葵胶囊治疗IgA肾病能显著地降低尿蛋白排泄量,改善肾小管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脉压(pulse pressure,PP)的关系。方法选取70例老年ISH患者(ISH组)及32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其中ISH组按PP水平分为PP〈60mmHg(1mmHg=0.133kPa)组(n=33)和PP≥60mmHg组(n=37)。比较对照组与ISH组、PP〈60mmHg组和PP≥60mmHg组患者的CD3、CD4^+、CD8^+T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分析ISH组PP≥60mmHg组T淋巴细胞亚群与PP水平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SH组CD3、CD4^+、CD8^+百分率降低、CD4^+/CD8^+比值增高(P〈0.05或P〈0.01)。与PP〈60mmHg组比较,PP≥60mmHg组CD8^+T细胞百分率降低、CD4^+/CD8^+比值增高(均P〈0.05);2组CD3、CD4^+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细胞水平与PP水平呈正相关(r2=0.508,P〈0.05),CD4^+/CD8^+比值与PP水平呈负相关(r2=-0.443,P〈0.05)。结论老年ISH患者PP增大与免疫功能受损有关,PP及免疫功能紊乱是老年ISH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技术,研究帕金森病认知障碍(PD-CIND)患者额叶及扣带回前部的变化,并探讨其病因。方法选取帕金森病(PD)患者33例(MOCA评分≥26分,PD 组),PD-CIND患者22例(MOCA评分<26分,PD-CIND组)和健康对照组(HC组)20例,均行1 H-MRS检查,测定脑部扣带回前部、额叶区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和胆碱复合物/肌酸(Cho/Cr)的比值。结果患肢对侧额叶、扣带回前部的NAA/Cr比值:PD和PD-CIND组均低于 HC组(均P<0.05),PD-CIND组低于 PD组(P<0.05);患肢同侧额叶NAA/Cr比值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肢同侧扣带回前部的 NAA/Cr比值:PD-CIND组低于 PD组(P<0.05),PD和 H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额叶、扣带回前部的 Cho/Cr比值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 H-MRS可以检测到 PD-CIND患者额叶及扣带回前部的代谢改变,有助于PD-CIND的病因诊断及风险预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和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 RAAS活性,计算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和其他生化指标,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观察这些指标和微量白蛋白尿之间的关系。结果经过性别、年龄、BMI、病程校正后,单因素分析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血浆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Ⅰ、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空腹血糖与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空腹血糖、血浆醛固酮、DR与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显著相关(P<0.05)。结论空腹血糖、血浆醛固酮、DR是微量白蛋白尿的独立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3)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男性和女性骨健康状况差异。方法将2004年5月至2008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60岁及以上的老年男性1 227例和女性1 637例纳入本研究,按每10岁为1个年龄段分组,比较各组腰椎、髋部骨密度和骨生化指标及骨折发生率。结果 (1)BMD:年龄≥90岁男性组髋部各部位骨密度、男性80~89岁组、70~79岁组、60~69岁组腰椎与髋部均明显高于同年龄组女性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骨折发生率:至少1次骨折的发生率60~69岁组、70~79岁组、80~89岁组女性均明显高于同年龄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骨生物化学标志物:60~69岁组、70~79岁组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BGP)、尿骨吸收标志物Ⅰ型胶原羧基端肽/肌酐(carboxy terminal 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crea,CTX/cr)、尿吡啶啉/肌酐(pyridinoline/crea,Pyd/Cr)、尿脱氧吡啶啉/肌酐(deoxypyridinoline/crea,D-Pyd/Cr)均明显高于同年龄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0~89岁组女性尿Pyd/Cr、D-Pyd/Cr均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影响高龄老人骨密度和骨折发生率,性别对高龄老人骨代谢标志物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18):66-67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肾综合征出血热(HERS)急性肾损伤(AKI)检测中血清、尿胱抑素C(CYS)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2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3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根据临床分期将患者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过渡期及多尿期/恢复期;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5名正常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采用酶法对两组血清肌酐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血、尿胱抑素C进行测定,对比分析两组血清肌酐,血、尿胱抑素C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热期/低血压期、休克期、少尿期、过渡期及多尿期/恢复期血清胱抑素C、尿胱抑素C及血清肌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净化组与非净化组血清、血清肌酐及尿胱抑素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及尿胱抑素C都可作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损伤的标志物,可有效反映患者急性肾损伤病情,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损伤时尿胱抑素C和肾小管损伤情况更加一致,临床价值显著,可在临床上得到较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腰身指数(WHtR)、血尿酸(U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为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根据和研究材料。方法对650例拟诊为冠心病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进行身高、腰围、WHtR、血压及血UA的测定。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结果将650例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单支组,134例)、2支病变组(2支组,174例)、3支病变组(3支组,127例)和正常组(215例)。按照WHtR及血UA值分为WHtR〉0.5组、WHtR≤0.5组及尿酸≥420μmol·L-1组、尿酸〈420μmol·L-1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计算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各组年龄、WHtR、腰围、肱动脉SBP、肱动脉DBP、CHOL(胆固醇)、血UA、GLU(血糖)、LDL(低密度脂蛋白)、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元直线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将Gensini积分行平方根转化后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后挑选出P〈0.0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行多元直线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排除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后,WHtR、血清UA、LDL、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对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有独立的预测价值(P〈0.001或P〈0.05)。各组间Gensini积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WHtR和血UA水平的升高,Gensini积分也逐渐升高,即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也逐渐加重(P〈0.01)。结论WHtR结合血UA检测可以很好地预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量饮水法加心理干预对预防溶盘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解术后患者880例分为观察组440例和对照组440例。对照组按大量饮水法护理;观察组除按大量饮水法护理外,再加心理干预。分别观察2组患者术后排尿、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平均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术后排尿困难发生率(16.82%)、尿潴留发生率(3.86%)、导尿发生率(1.5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4.77%、7.27%、4.0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3.02±1.31)d、平均住院费用(8 735.29±201.34)元均低于对照组[(3.55±1.75)d、(8 913.34±232.52)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量饮水法加护理干预明显优于单纯大量饮水法,能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罗格列酮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罗格列酮+缺血再灌注组(RIR组)、GW9662+缺血再灌注组(GIR组)、罗格列酮+GW9662+缺血再灌注组(RGIR组),每组8只.各实验组均于术后6、24、72ah抽取下腔静脉血,并于术后24 h采集肾脏组织.HE染色法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测定血清肌酐(Cr)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肾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 表达.结果 IR组肾小管评分及血清Cr、MDA含量较S组明显升高,血清SOD活性较S组降低,肾组织ICAM-1表达较S组增加(均P<0.05).RIR组肾小管评分及血清Cr、MDA含量较IR组下降,血清SOD活性较IR组升高,肾组织ICAM-1表达较IR组下降(均P<0.05).GIR组与IR组肾小管评分及血清Cr、MDA、SO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GIR组与RIR组比较,肾小管评分及血清Cr、MDA含量显著上升,血清SOD活性下降,肾组织ICAM-1表达显著增高(均P<0.05).结论 罗格列酮预处理能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肾脏,其作用机制可能包括抗氧化应激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老年(年龄〉40岁)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使用放射免疫计数器检测72例HUA患者(HUA组)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的水平。采用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酸(SUA)、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FPG×FIns/22.5)、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ln 1/(FPG×FIns)。并与64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UA组FPG、TG、IRI、FIns、SUA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ISI水平明显降低(P〈0.05)。HUA组T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A组SUA水平与FPG、TG、IRI、FIns水平均呈正相关(r=0.509、0.493、0.513、0.471,均P〈0.05),HUA组SUA水平与ISI水平呈负相关(r=-0.312,P〈0.05)。结论中老年高尿酸血症与IR密切相关,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重症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56例进入本研究的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56例轻症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于诊断24 h内测定血清PCT、血常规、CRP、体温,同时将病例组按PCT水平分为〈0.5、≥0.5~2.0、≥2.0~10.0、≥10.0μg.L-14个等级,分析各组的病死率、需要使用呼吸机例数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病例组血清PCT、CRP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2组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及体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PCT水平的升高,重症肺炎患者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比例逐渐增高,病死率亦呈增高趋势,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需住院时间也延长(均P〈0.05)。结论血清PCT对重症肺炎的诊断及判断病情、评估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并发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的临床特征,分析其危险因素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为儿童 PNS 并发 UTI 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62例 PNS 并发 UTI 患儿(UTI 组)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实验数据特点,并与同期60例符合 PNS诊断标准的非 UTI 患儿(非 UTI 组)进行对比。结果62例并发 UTI 的 PNS 患儿中,有症状者14例(占22.5%),无症状性菌尿者48例(占77.5%)。UTI 组患儿24 h 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等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非 UTI 组(P <0.01),而血浆清蛋白(Alb)、免疫球蛋白 IgG(IgG)等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非 UTI 组(均 P <0.01);UTI 组患儿中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患儿28例(45.1%),显著高于非 UTI 组[13例(21.6%)](P <0.05)。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5.00%),大肠杆菌为优势菌群,其他依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等,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等抗生素已被大多数病原菌耐受。结论PNS 合并 UTI 临床过程隐匿,大量蛋白尿、低 IgG 血症、低 Alb 水平、肾功能不全、使用免疫抑制剂是导致 PNS 易发生 UTI 的因素。应对并发 UTI 的易感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时应根据病原学和药敏结果用药。  相似文献   

17.
戴宏燕  历风元 《矿产勘查》2010,(11):28-30,33
目的通过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脂联素、白细胞、C反应蛋白等的变化,探讨脂联素与AECOPD的相关性,为AECOPD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AECOPD 60例(AECOPD组)及正常体检者60例(正常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常规测血压、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于患者入院后次日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分离血清,血球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血脂。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定量分析测定C反应蛋白。剩余血清标本保存于-80℃冰箱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人脂联素水平。取桡动脉或股动脉血测血气分析。结果①2组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ECOPD组的脂联素为(0.27±0.17)mg.L-1,正常对照组为(0.41±0.35)mg.L-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E-COPD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白细胞、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r=-0.378,P=0.005;r=-0.349,P=0.005),与动脉血氧分压呈正相关(r=0.805,P=0.000)。结论 AECOPD患者存在低脂联素血症;脂联素与白细胞、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与动脉血氧分压呈正相关,进一步证实脂联素与AECOPD的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