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6 毫秒
1.
REACTIONMECHANISMANDDYNAMICSOFPASTEBORONIZINGINAPLASMALiChunyang,HanLimin,WangJian,LiuRuixian,TianjinUniversityAbstractThedis...  相似文献   

2.
ANALOG DEVICES美国模拟器件公司产品大类简介DAC088位0.085μs调整乘法DACAD185616位,0.35μs脉冲编码调变声频DACAD75248位,0.1μs,低成本带缓冲乘法DACAD753310位,0.6μsCMOS低成本,...  相似文献   

3.
CAD/CAM系统软件接口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几种大型CAD/CAM系统软件的接口形式和接口功能,着重对CATIA软件几何接口的数据结构,存放形式和算法进行探索,根据CATIA软件提供的几何接口模块,开发用户界面的接口系统,实现不同CAD/CAM软件间数据转换,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结构化系统分析和设计理论对注射模设计和制造全过程进行讨论,建立一个在微机上运行的实用注射模CAD/CAE/CAM集成系统。在CAD部分,不仅用绘图软件对塑料产品进行造型设计,而且还可用抄数机(SCANNINGMACHINE)对样件进行扫描输入,同时应用流变学对浇注系统进行设计,用热力学对冷却系统进行设计,最后生成模具图纸;在CAE部分,进行模具机械结构检验、流道平衡分析、流动模拟检验、冷却模拟检验;在CAM部分,自动生成加工中心或线切割机上的数控代码,各部分之间用统一的产品结构模型进行通讯,实现CAD/CAE/CAM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面向并行工程的产品装配模型和虚拟制造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并行工程技术的现状,提出了产品装配模型的概念和实现方法,以及基于此的虚拟制造,虚拟装配和虚拟工作技术,对并行工程的影响,提出了CAAPP(ComputerAidedAssembiyProcessPlanning)、CAA(ComputerAid-edAssembly)、CACD(ComputerAidedConcurrentDesign)的概念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集成化技术使CAD与CAM有机地集合起来,形成了CAD/CAM 成系统,达到优质,高铲的目的。CAD/CAM的集成为实现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相似文献   

7.
以二辊矫直机矫直辊和轴类零件为对象,在实现CAD/CAM集成化过程中,着重探讨:零件的形体描述和信息输入,零件数据结构,数控自动编程,数控加工过程的计算机模拟等问题。其中以AntoCAD图形交换文件(·DXF文件)为基础建立的独特的零件数据结构,有效地实现了CAD和CAM集成中,零件几何信息和工艺信息的交换问题,对建立微机CAD/CAM集成化系统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我厂30例冠心病,20例脑血栓患者测定其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及APO-AI,APO-B100水平,结果表明:冠心病组,脑血栓组的TG,APO-B10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冠心病组ABPO-B100升高明显,而脑血栓组的APO-AI下降较明显,AI/B100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检测载脂蛋白是诊断冠心病脑血栓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9.
ARX 在 AutoCAD 二次开发中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AutoCAD运行扩展(ARX)程序环境,将它与AutoLISP、ADS进行系统的比较,讨论如何建立一个ARX应用程序,并给出利用VisualC++编译ARX程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Automation技术在AutoCAD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ActiveX Automation技术可以实现应用程序与AutoCAD的直接通讯,以Delphi编程环境为例,对AutoCAD的Automation二次开发技术进入深入研究,此技术可推广到其他支持OLE/Automation技术的编程环境中。  相似文献   

11.
塑料插接件是医疗器械行业最常见的产品型式。插接件的组装大部分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完成,部分由于设计、制造、运输等方面的原因。不适用于完全自动化设备。针对这部分产品,提出了一种简易的半自动化设计思路.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沈秀莲 《工具技术》1994,28(12):30-36
本文综述了近睥来国外工具磨床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由CNC技术带来的几种新的磨削方法,分析了当代工具磨床典型产品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不同类型CNC五轴工具磨床的运动参数转换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CNC五轴立式砂轮平动工具磨床 (P型 )和砂轮摆动工具磨床 (B型 )的运动形式及其加工原理 ,并将之与传统机床进行了比较 ;从所要求的同一个几何参数刀具具有相同的几何本质出发 ,给出了P型和B型 2种类型CNC工具磨床的内在运动参数的转换关系。研究阐明了在刀具磨削成形的过程中 ,控制每个瞬时砂轮几何体和工件几何体在空间的相对位姿和相对运动趋势是精确成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机械与工业》2000,1(5):477-486
Influence of tooth surface undulation on noise. The noise produced by gears can be induced in various ways.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undulations in the case of ground gears is describe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grinding machines are emphasized and the origin of undulatons is explained. An example of the effect of undulation is detailed by calculations. Finally, proposals are mad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the undulations.  相似文献   

15.
以新思路设计数控专用磨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提出了设计数控专用磨床的新思路。论述了以通用磨床模块、功能部件及用户成熟的磨削工艺为基础,以台面布置设计及机床造型设计要为领的开发数控专用磨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刻面型水晶玻璃传统磨削加工过程中所用研磨盘、抛光盘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结构化复合弹性研抛盘。通过对刻面型水晶玻璃的传统磨削加工工艺的研究,阐述了水晶玻璃上、下料,研磨和抛光的方法并深入分析其原理。针对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同类型水晶磨削设备进行了详细地对比和分析,总结了现有水晶加工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对水晶玻璃球上下料、粗磨、细磨、抛光时所用机构的结构和特点,提出了能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加工精度、自动化程度的意见。研究结果指出了传统加工工艺存在的缺陷,并就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对CNC坐标磨床上使用全干式切削加工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从干式切削对磨床的要求、磨削用量的选择、磨削热的控制和磨削裂纹的坊止措施等方面介绍了其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8.
鼠笼式搅拌磨机性能参数对粉碎效果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米洁  郝静如  黄小龙 《中国机械工程》2004,15(24):2179-2182
建立了鼠笼式搅拌磨机研磨介质在研磨室圆截面内运动状态的数学模型,用四阶Runge-Kutta法求解,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研磨介质在研磨室圆截面内的运动。通过研究研磨介质的运动轨迹分析不同磨矿技术参数对粉碎效果的影响,以找出最佳磨矿条件,提高鼠笼式搅拌磨机的粉碎效果。分析方法和分析结论对同类型磨机设计和运行工况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lligent control method for obtaining a leadscrew of higher lead accuracy in thread grinding. Leadscrews are important for machine tools or length measuring machin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NC machine tools, leadscrews are required to have high-level precis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improved control method for closed-loop compensation in the thread grinding and analyses of instantaneous drive chain errors. To reduce such errors, a newly designed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is constructed. As a result, a leadscrew with high pitch accuracy can be obtained.  相似文献   

20.
三测头法误差分离技术的理论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回转体零件频域三测头法误差分离数学模型,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法对误差分离基本方程进行求解,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对该数学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采用经TALYROND262形状测量仪标定过的试件,在MB1332A半自动外圆磨床上进行圆度、圆柱度和轴线直线度误差在位测量对比试验,仿真结果和试验均成功地证明理论和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并得出结论:频域三测头误差分离方法基本上能实现各项误差的完全分离,适于在位测量,并可获得较高的在位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