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根据现有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基于物联网关键技术建立了一种制造企业信息化智能网络概念模型,并构建了制造企业智能网络结构框架,分析了智能网络运行原理,描述了智能网络具体应用实现过程。该智能网络可为某个或者某类实体对象创建惟一标识,同时借助定位系统进行实体对象定位,并通过惟一标识和定位信息,实现信息化数据在制造企业信息化系统中的智能、自动处理。  相似文献   

2.
正制造业是全球经济竞争制高点,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智能制造要求实现3个集成,其本质就是实现信息或数据的上下左右贯通,并且所有的智能操作都是基于对信息或数据的解析和处理。如果说智能制造从低到高分为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3个阶段,工业控制网络解决了自动化问题,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因此,为了实现智能制造,首先必须解决的就是工业控制网络互连、互通、互操作的问题。为满足当今日益增长的系统控制需求外,设  相似文献   

3.
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推广,制造业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企业信息化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当前机械制造业在智能制造建设过程中的发展趋势,并详细讲述了智能制造中主流信息化系统的架构组成。在此架构的基础上,阐述了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方法和经验,对机械制造业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衡器》2017,(12)
<正>金秋9月,由徐州经济开发区主办,赛摩电气协承办的"金龙湖书院"企业大讲堂于21日下午在开发区金龙湖书院隆重召开。智能制造热潮席卷神州大地,成为推进"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最重要的举措。其中,工厂智能化作为智能制造重要的实践领域。通过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在工厂内部通过自动化、信息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在经营模式上实现个性化柔性定制、网络协同制造,智能化给企业带来的变化是革命性的,已引起了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5.
主要论述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技术路径经历了自动化、集成化、信息化三个阶段。汽车电子智能制造的自动化技术主要表现在装备能根据生产厂商的要求完成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并对制造对象和制造环境具有高度适应性,实现制造过程的优化;集成化技术主要体现在生产工艺技术、硬件、软件与应用技术的集成;信息化技术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工业互联网标识技术是对覆盖制造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制造设备、软件系统及其他相关信息赋予唯一的标识。在工业互联网中,需要解决IT与OT数据融合的问题,通过标识解析标准化体系可以实现对象以及属性的统一化标识与描述,解决了企业间、企业与用户之间数据交互与沟通,提高了企业的智能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工业自动化、工业信息化、工业智能化、产品智能化、生产智能和综合指标6个智能化的方法,以电工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分析法,构建智能制造评估体系,对其总体情况进行测评分析,探究引导装备制造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变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针对拖拉机制造车间资源管理信息滞后和准确性差的问题,结合车间环境和定位需求,设计了基于UWB定位技术的拖拉机智能装配车间定位系统。系统由定位标签、定位基站、定位软件、POE交换机等组成,通过定位软件建立整个智能装配车间实时地图,设置各装配单元的坐标位置,在各移动物资上安装定位标签,根据车间定位环境在适当位置处安装定位基站并选用AOA和TDOA两种算法进行组合作为智能装配车间的定位方法;根据车间定位精度高的需求和定位对象的不同,对定位系统硬件进行选型,并在拖拉机智能装配车间的基础上对定位基站进行布局,满足了长81 m、宽72 m的拖拉机智能装配车间用13个定位基站实现0.1 m的定位精度要求,为拖拉机智能装备车间提供实时准确的资源位置信息,方便智能管理系统对装配物资的及时调度,实现对拖拉机离散制造车间资源实效、准确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智能制造是当前传统制造企业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在智能制造系统的组成中,MES系统及其构成部分是实现智能制造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制造业信息化过程中起着协调和传递企业生产计划和生产信息的纽带作用。该文以汽车轮毂生产线为平台,设计了智能制造系统的总体架构,将MES系统、PLC技术、机床控制、机器人控制及RFID技术有效结合,完成了企业的智能化生产过程,对同类企业进行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生产产品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尤其是生产过程阶段,我国先进的制造企业都在不断的向智能制造迈进。尤其是近些年工业4.0对制造企业运作模式的启发,使制造企业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车轴是轨道车辆结构中极为重要的部件,对车轴的生产过程实现智能制造对车轴质量的管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车轴的生产现状,分析智能制造在车轴生产过程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过程中,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制造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化管理流程不规范、信息系统低效率等问题,阐明了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在过程管理,软件实现,工程数据库规划等方面应进行标准化建设的意义。给出了基于标准体系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实例,阐述了基于标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分析了标准化技术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和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流程企业智能排产与优化调度技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石化企业为背景,深入分析了流程企业的生产特点及当前计划排产与优化调度研究的现状,重点阐述了智能排产与优化调度系统的结构模型,提出并解决了基于综合物流和解耦策略的优化排产技术以及基于主动式数据挖掘的渐进调合等关键技术问题,采用Multi-Agent技术实现了原型系统的开发,为流程企业生产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是制造企业生存和发展中所面临的新的课题。在信息化建设中,制造企业会遇到许多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能否正确处理好信息化中的重要关系,将决定信息化的效果甚至成败。以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为背景,提出了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5个比较重要的关系,包括信息化与企业生存的关系、信息化与合理化的关系、外部引进与自主开发的关系、信息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关系、信息集成与技术发展的关系。同时阐述了正确处理这五大关系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酒店弱电系统发展趋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迅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融合到酒店管理的弱电系统,使系统呈现智能化发展趋势、网络整合趋势、系统集成趋势、无线和有线相融合趋势、客户端硬件升级加速趋势、技术标准兼容趋势,同时还促使相关的理论研究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5.
面向网络制造的知识供应链建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知识创新工程在网络制造中的关键性地位,建立知识供应链模型以实现分布式异地设计。首先把智能工程中元系统理论用于知识供应链模型中“分布式异地知识协调中心”的建立,并阐述其具体实现过程。文中知识供应链模型减少了企业独自进行开发研究必须投入的巨大资金与人力,充分利用我国各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使我国中小企业在与国外大企业的全球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切削加工颤振智能监控技术是智能机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智能加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对于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与效率,增加企业的运营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传感器的选择、特征提取、颤振识别和颤振抑制为主线,系统的综述了切削加工过程中颤振智能监控的研究进展。分析颤振信号的选择和时域、频域、时频域以及特征自适应智能提取的特征提取方法;分析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隐马尔科夫模型、混合模型和在线智能进化模型在颤振识别中的应用;着重分析基于主轴转速调整的颤振智能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切削加工颤振智能监控的研究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切削加工颤振智能监控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的互操作性,在分析IEEE 1451标准传感器的定义和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利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分别从静态用例建模、动态顺序描述和系统部署3个层面构建了一系列面向网络化测控的通用型智能传感器系统模型,搭建了一款可用于在线检测绝缘子污秽状况的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相对于从传感器原型开始开发,该方法减少了60%以上的开发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利用UML统一建模方法可以有效描述基于IEEE 1451标准的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的简化模型,为后续研制及优化高性能的智能传感器提供理论参考和模型基础。建立的传感器模型具有通用性和可扩展性,能关联不同的物理接口;结合实际需求,可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快速扩展构建所需的网络化智能传感器,能实现传感器的"即插即用"和实现良好的网络互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集团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项目的案例,对拥有多个下属分公司(分厂)的集团型企业如何有效进行信息化建设做了初步分析,总结出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为原则,以自主开发系统与引进成品软件相结合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经验模式。  相似文献   

19.
电力企业智能招聘系统对电力企业招贤纳才,提高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卷积神经网络作用于智能招聘系统原始图像,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图像进行识别,同时对招聘系统的用户管理模块、信息检索模块、求职管理模块以及安全验证模块进行了设计与实现。将深度学习的经典算法卷积神经网络应用于智能招聘系统中使得智能招聘系统的安全性、智能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对智能招聘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