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本钢-铁厂烧结生产所存在的问题,利用歪头山磁铁精矿,在试验室扫二元正交设计进行了探索性试验,探讨了本钢-铁厂稳定烧结矿强度,降低烧结矿FeO含量的合理工艺及操作制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本钢首次采用转炉-精炼-连铸-热连轧工艺生产09CuPTiRE耐候钢的主要工艺及产品达到的质量指标,并针对各技术难点提出解决措施及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钢高炉灰由于采用闭路循环,锌富集严重。为了确定本钢高炉灰脱锌工艺,技术人员对回转窑工艺与转底炉工艺进行了技术考察和交流,重点是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工艺成熟度、生产主要参数、产品、脱锌率、投资等经济技术指标,经过技术分析最终确定本钢脱锌工艺。  相似文献   

4.
扬维 《辽宁冶金》1995,(6):43-47
本文针对本钢冷轧厂引进的我国第一条酸洗-轧机联合机组,从设备组成、自动控制水平与工艺过程做了较全面的论述,这表明我国的轧钢工业已上了一新的台阶,而且践证明这一新工艺的引进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本钢一铁厂在两座高炉上采用西门子T-M集散控制系统,其特点是一套OS上位监视操作系统分别对两座高炉的AS子系统进行监视操作控制,既节药投资又合理利用计算机资源,成功实现了炼铁系统的集中监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本钢一铁厂在两座高炉上采用西门子T-M集散控制系统,其特点是一套OS上位监视操作系统分别对两座高炉的AS子系统进行监视操作控制.既节约投资,又合理利用计算机资源,成功实现了炼铁系统的集中监控。  相似文献   

7.
通过本钢半工艺硅钢的生产,回顾了1700mm热连轧机生产半工艺硅钢的实践和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半工艺硅钢的实践,并对两种工艺生产半工艺硅钢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本钢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半工艺硅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冯云 《本钢技术》2009,(6):12-15
根据本钢1880热连轧厂短流程设备和工艺条件,对花纹板的生产工艺和数学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提供了花纹辊槽尺寸公差和刻辊工艺改进方法,确定了合理的工艺轧制参数,制定了花纹板的工艺操作方案。实践证明,在本钢BSP线自主开发生产花纹板,解决了花纹板生产中存在的如纹高不足、板形不良等问题,形成了具有本钢特色的花纹板生产工艺制度,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吴林辉 《本钢技术》2009,(2):29-31,38
通过对本钢PSA变压吸附氢气提纯技术的介绍,分析了五塔三均变压吸附的特点,分析了本钢PSA制氢工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富士Lenic-G系列传动装置恒张力开卷控制系统的浅析本钢连轧厂田雄飞我厂引进的热轧薄带钢横切机组是日本东研机械制造所设计制造的。为了提高板材质量,在开卷工艺过程中,采用了恒张力开卷。实现恒张力控制的传动系统是富士公司Lenic-G系列带励磁控制的逻...  相似文献   

11.
对21 mm X70管线钢的控轧控冷工艺进行了试验分析,表明合理控制精轧温度、终轧温度和终冷温度可以得到组织细化和性能良好的针状铁素体管线钢板.  相似文献   

12.
根据高强度管线钢发展趋势,参考API SPEC 5L-2007《管线钢管规范》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天然气输送管道X100钢级螺旋缝埋弧焊管用热轧板卷技术条件》要求,邯钢公司制定了X100管线钢热轧卷板生产试制的技术要求。通过化学成分、冶炼、控轧控冷工艺设计,邯钢公司试制生产的X100管线钢在2250热连轧生产线热轧卷板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低温韧性,金相组织检验为"板条贝氏体+粒状贝氏体"组织,产品的各项力学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尹雨群  余伟  姜金星  林鹏飞 《钢铁》2013,48(5):46-50
 为了分析高强度管线钢在热加工过程中的工艺性能差异,用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X70、X80和X100管线钢在400~800℃时的屈服应力。结果表明:高级别管线钢的高温屈服强度受温度、化学成分导致的材料相变特性差异、固溶强化和沉淀强化的影响。高强度管线钢终轧及预矫直时,屈服强度及变形抗力增加不是制约生产的因素,而钢板厚度规格对矫直力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加热温度对管线钢第二相粒子固溶及晶粒长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秀亮 《钢铁钒钛》2002,23(2):11-13
高韧性管线钢主要用于制造石油和天然气输送管 ,这类钢采用控轧控冷工艺生产 ,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文中对X6 0管线钢中第二相粒子随加热温度升高在钢中的固溶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 ,测试了奥氏体晶粒粗化温度并对控轧控冷工艺中加热温度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南钢3 500 mm炉卷轧机生产线的装备特点,研究管线钢X70的生产工艺,控制关键工序点。研究出轧件温度与轧制工序的变化曲线,轧制压下率、轧制力与轧制道次的变化曲线,生产出组织均匀、性能稳定的高质量X70针状铁素体管线用钢板。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稀土对变形奥氏体晶粒的影响,建立了稀土管线钢的轧制模型,实验验证表明,模型可以精确预测稀土管线钢轧制过程中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行为.研究发现,稀土改变了X80管线钢的奥氏体变形行为,原有的TMCP工艺不适合稀土管线钢.对于稀土管线钢而言,通过适当的调整轧制工艺,稀土的微合金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相变之前的奥氏体组织明显细化.  相似文献   

17.
济钢第三炼钢厂新建成且装备先进的中厚板生产线,应用控轧控冷工艺进行了X60钢板的试制。试制结果表明,对于经铌、钒、钛微合金化处理的X60钢板而言,单是控轧工艺难以保证钢板的强度余量;而控轧控冷工艺可使钢板的强度余量大幅度改善,综合性能优异,这与对应的带状组织轻微、晶粒较细小且具有一定体积分数的贝氏体组织有关。  相似文献   

18.
控制轧制工艺对中厚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在单机架中厚板厂管线钢生产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控扎控冷工艺的优缺点,指出实施再结晶区控轧控冷工艺的主要现场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验室φ350 mm 4辊轧机对V-Nb-Wi微合金化X100管线钢(%:0.057C、1.84Mn、0.25Mo)进行控轧控冷试验。结果表明,在1 100℃始轧,800~900℃终轧,100~400℃终冷温度下,X100钢的组织为针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下贝氏体。降低终轧温度可细化组织,提高钢的强度;降低终冷温度可提高钢的强度,但使钢的韧性降低。X100管线钢的最佳轧制工艺为终轧温度850℃,终冷温度200℃。  相似文献   

20.
王体胜  柏娟  布和 《天津冶金》2011,(6):10-12,60
介绍了天铁热轧1750 mm机组管线钢X60的开发过程,通过控制加热温度、道次变形量、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等工艺参数,成功生产出了质量X60管线钢,经检验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预定目标,表明了天铁热轧已经具备生产高等级管线钢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