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高效萃取剂LIX841是一种高效的铜萃取剂,结构为2-羟基-5-壬基苯乙酮肟,实验通过壬基酚与乙酸酐,80℃合成中间产物壬基酚乙酸酯,经分离提取,所得中间产物溶于四氯乙烯并在120℃下持续1.5h重排反应得壬基苯乙酮,所得产物在85℃与盐酸羟胺溶液混溶反应2h,得终产物2-羟基-5-壬基苯乙酮。  相似文献   

2.
以亚硫酸氢钠、环氧氯丙烷、磷酸钠和月挂酸为原料合成7月桂酸-2-羟基-3-丙磺酸钠,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物摩尔比等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成目标产物的最佳方案为:亚硫酸氢钠与环氧氯丙烷的摩尔比为1.15:1,环氧氟丙烷滴加到亚硫酸氢钠溶液中,85℃下滴加2 h,反应1.5 h,合成中间产物3-氯-2-羟基丙磺酸钠;3-氯-2-羟基丙磺酸钠加入到磷酸钠溶液中,55℃下反应4 h,合成中间产物2,3-环氧丙磺酸钠;2,3-环氧丙磺酸钠溶液滴加到月桂酸中,90℃下滴加0.5 h,反应2.5 h,合成月桂酸-2-羟基-3-丙磺酸钠,此时产率达85.2%,通过红外光谱时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以2,6 二氯吡啶为起始原料,首先合成了2,6 二甲氧基吡啶,而后经过-20~-40℃下吡啶环的溴化反应,合成了中间产物2,6 二甲氧基 3 溴吡啶,收率为74 8%;进而,在-78℃条件下利用Ph2PCl作为亲电试剂进行亲电取代反应制备了中间产物2,6 二甲氧基 3 溴 4 二苯基膦吡啶,收率为77 4%;最后,利用0℃下三价膦的氧化反应合成了2,6 二甲氧基 3 溴 4 二苯基氧膦吡啶及150℃下吡啶环的偶合反应,合成出了目标产物2,2′,6,6′ 四甲氧基 4,4′ 二(二苯基氧膦) 3,3′ 联吡啶,收率分别为95 3%和62 5%,整个合成过程的总收率为27 8%。在合成过程中采用氢谱、碳谱等核磁共振方法鉴定了一些重要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4.
以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盐酸盐、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产物N-3 -氯-2-羟丙基-N,N-二甲基十二烷基氯化铵.中间产物再和N-乙烯基咪唑(Ⅵ)发生季铵化反应,合成了一种可聚合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目标产物乙烯基咪唑双季铵盐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工艺条件为:n(Ⅵ):n(中间产物)=1.2∶1,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2 h,在此条件下,目标产物的产率达到81.2%.并利用IR,MS和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采用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和十八烷基二甲基叔胺分别与盐酸、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备得中间产物N-(3-氯-2-羟基)丙基-N,N-二甲基十六烷基氯化铵和N-(3-氯-2-羟基)丙基-N,N-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2种中间产物在碳酸钠催化下先后与乙二胺反应生成一种含长亲水链非对称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16-X-18)。采用IR和~1H NMR对中间体和产物进行表征,采用电导率法研究了所制备的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非对称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Krafft点低于0℃,cmc在25℃时为2.935×10~(-5)mol/L,反离子结合度随温度的上升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为高效分离提纯1,4-丁二醇脱水产物中的3-丁烯-1-醇,本文设计了一种间歇精馏工艺。针对体系组成和性质将其切割为轻组分、中间组分和重组分三部分,并基于Aspen Batch Distillation模块,对间歇精馏过程进行建模,通过均匀设计的思路对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实验与模拟结果比较表明,Aspen Batch Distillation模块可以较好地模拟1,4-丁二醇脱水产物的间歇精馏过程。通过均匀设计对操作参数进行优化,所得的轻组分回流比、中间组分回流比、塔釜温度、轻组分接收器结束条件和中间组分接收器结束条件分别为14.91、17.00、180℃、73.81℃、117.69℃。采用优化后的操作参数,间歇精馏过程可以得到纯度为95.1%、单程收率为73.2%的3-丁烯-1-醇,比优化之前分别提高了1.9%和11.3%。研究结果为1,4-丁二醇脱水制备3-丁烯-1-醇的工业化实施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7.
优化了克里唑替尼的合成路线,以3-羟基-5-溴-2-硝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Mitsunobu反应后,通过酯化引入吡啶环结构,再经过氨基保护作用,发生Suzuki偶联反应得到终产物。以中间产物3为对象,讨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对得率的影响;从单因素考虑,分别在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13 h、结晶pH 5.5时得率最高,经测定中间产物得率为89.3%。  相似文献   

8.
以草酸二乙酯为起始原料、不分离中间产物的连续工艺合成磺胺甲基异噁唑中间体5甲基异噁唑-3-甲酰胺(以下简称酰胺),产品质量和收率与缩合剂种类、溶剂、环合温度、氨解蒸醇过程关系极大。国内在这些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亦取得一定的进展,收率从最初的42%提高到70%。1988年捷克专利报道不分离中间产物合成酰胺,30~35℃克莱森缩合、35~40℃环合,先蒸醇后氨水氨解,收率63.7%。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棕榈酸为主要原料,经磺化、皂化、酯化合成了棕榈酸-2-羟基-3-磺酸钠丙酯,对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考察,确定了中间产物3-氯-2-羟基丙磺酸钠的最佳合成条件为:环氧氯丙烷与亚硫酸氢钠物质的量比为0.87∶1,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3.5 h,产物的转化率为80.4%;棕榈酸钠的最佳合成条件为:棕榈酸与氢氧化钠物质的量比为1∶1,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4.5 h,产物的转化率为83%;目的产物棕榈酸-2-羟基-3-磺酸钠丙酯的最佳合成条件为:3-氯-2-羟基丙磺酸钠与棕榈酸钠物质的量比为1.1∶1,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6.5 h,产物的转化率为86.82%。经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产物为目的产物,通过测定其溶液的表面张力、乳化性等,表明该产物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和较好的乳化性、起泡性等。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微波促进下N-对甲苯基乙酰胺与取代苯乙酸经酰化和环化反应合成2,6-二甲基-3-芳基-4(1H)-喹啉酮化合物的方法,反应时间短,产物收率高,操作简便。在微波辐射下,以BF3·Et2O为催化剂,N-对甲苯基乙酰胺与取代苯乙酸发生酰化,80℃下反应15 min,以85.7%~91.3%的收率得到中间产物N-[4-甲基-2-(2-芳基乙酰基)苯基]乙酰胺;中间产物在叔丁醇钠/叔丁醇存在下进行环化,微波辐射下回流反应20 min,得到目标产物2,6-二甲基-3-芳基-4(1H)-喹啉酮,收率89.2%~94.3%。用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证了目标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以乙酰丙酮(ACA)、环氧氯丙烷(ECH)为原料,通过氯代烃的亲核取代及环氧的水解开环反应合成了5,6-二羟基-2-己酮(DH0),讨论了合成DHO的适宜条件及分离提纯的方法,并采用订-IR、NMR、HRMS等方法对DHO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CA与ECH的最佳反应温度为60℃,中间产物5,6-环氧-2-己酮(EHO)收率达37.1%;EHO水解开环反应最佳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8h,DHO收率可达69.5%,且中间产物5-(乙酰氧基)-6-羟基-2-己酮经碱水解也可以得到DHO;分离与提纯采用制备液相色谱法可得到DHO产物,纯度达95.96%,并得到FT—IR、NMR、HRMS方法的证实,该产物可作为水性聚氨酯交联扩链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及中间产物的乙醇衍生物进行分析,实现了MDI及中间产物的测定。色谱条件: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分离,以水-甲醇(体积比40∶60)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2mL·min-1,检测波长:245nm,柱温30℃,中间产物和MDI衍生物的线性较好(r均在0.999以上)。该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简便且快速。  相似文献   

13.
三唑磷的光解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晓清  石利利  单正军  孔德洋 《农药》2008,47(4):279-281
以氙灯与太阳光为光源,研究了三唑磷的光解特性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太阳光下,三唑磷在水溶液中的光解半衰期约为19 d,氙灯下25℃时为6.56 h,35℃时为3.65 h.氙灯下,三唑磷在石油醚、甲苯和丙酮3种介质中的光解速率次序为石油醚>甲苯>丙酮.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确定了三唑磷的光解中间产物分别为1-苯基-3-羟基-1,2,4-三唑和O,O-二乙基硫代磷酸,同时该产物能较快地进一步光解.  相似文献   

14.
对油页岩在不同终温热解所得半焦进行溶剂萃取,得到了热解中间产物(热解沥青)和终产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热解沥青和页岩油的组成,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了热解沥青的裂解产物,并与热解页岩油进行对比,研究了油页岩热解沥青的反应特性.结果表明,油页岩热解沥青在最快产油阶段生成最多且稳定存在,375℃时收率最大;375~400℃时热解产油速率最大,热解沥青收率下降,表明热解沥青在高温下不稳定,有机质生成中间产物后便转化成终产物.随热解温度升高,热解沥青中轻质组分含量增加.杂原子化合物最先从有机质上断裂进入中间产物,而热解油中烯烃化合物大部分来自有机质直接裂解,来自热解沥青裂解的较少.热解温度升高,热解沥青的裂解产物中烯烃含量增加,且热解沥青中芳香烃的长侧链易通过裂解变短.  相似文献   

15.
王莉  贾绘如  周拥华  王小莉 《广州化工》2013,(10):141-142,164
以四氢苯酐(THPA)为原料合成丁烷四羧酸(BTCA),生成的中间产物4,5-二羟基-1,2环己烷二羧酸。因为产品丁烷四羧酸及中间产物4,5-二羟基-1,2环己烷二羧酸均带有酸性,因此无法用经典酸碱滴定法进行测定。为了确定中间产物生成情况,需对中间产物进行分析。建立了高碘酸钠氧化法对中间产物4,5-二羟基-1,2环己烷二羧酸进行分析的方法,分析过程简单快捷,为反应工艺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
以仲丁胺和氰酸钾为原料,在85℃下反应2h制得仲丁脲;仲丁脲与乙酰乙酸甲酯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78℃缩合脱水24h得到3-(3-仲丁基)脲-2-丁烯酸甲酯;再与甲醇钠在68℃下环合2h得3-仲丁基-6-甲基脲嘧啶钠盐。用稀盐酸将3-仲丁基-6-甲基脲嘧啶钠盐酸化后得3-仲丁基-6-甲基脲嘧啶,之后与液溴在85℃下反应1h后得目标产品3-仲丁基-6-甲基-5-溴脲嘧啶,总产率为50.52%。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用熔点、红外、核磁以及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确认。  相似文献   

17.
采用混合二甲苯和CO为原料、粉状无水AlCl3为催化剂,利用羰基化中间产物δ-络合物易发生结构重排的特点合成3,5-二甲基苯甲醛.在反应温度0℃,CO压力1.0 MPa,反应时间12 h, n(AlCl3):n(混合二甲苯)=1.0:4.0的较佳工艺条件下,合成出来的产物经水解、干燥、减压蒸馏可以得到3,5-二甲基苯甲醛,产率≥98.0%.  相似文献   

18.
L-蛋氨酸经过甲基化、水解和脱水关环3步"一锅法"反应得到中间体L-α-氨基-γ-丁内酯盐酸盐,收率69.0%.再与33.7%的溴化氢乙酸溶液在耐压瓶中于70℃反应9h,得到目标化合物,收率86.2%.用核磁共振氢谱和比旋光度分析对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还探讨了目标化合物在室温下的不稳定性及其转化机理.  相似文献   

19.
以4,4,-二溴联苯为原料经硝化、闭环、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2,7-二溴-N-辛基咔唑(3)。4,4,-二溴联苯与发烟硝酸按n(4,4,-二溴联苯)︰n(HNO3)=1.0︰4.0,在75 ℃下进行硝化,反应5 h,得到了2-硝基-4,4,-二溴联苯(1),收率97%;中间产物1与三苯基膦按n(2-硝基-4,4,-二溴联苯)︰n(三苯基膦)=1.0︰3.0,在无水无氧条件下,闭环得到了2,7-二溴咔唑(2),收率68%;在碱性条件下,中间产物2与1-溴辛烷按n(2,7-二溴咔唑)︰n(1-溴辛烷)=1.0︰1.5,N-烷基化反应合成最终产物,收率85%。产物结构经IR、元素分析和1H NMR确证。  相似文献   

20.
以天然产物棕榈酸、N,N-二甲基-1,3-丙二胺为原料通过酰胺化反应合成中间产物棕榈酰胺丙基二甲基叔胺,再与氯乙酸钠反应合成了两性表面活性剂——棕榈酰胺丙基甜菜碱(PAPB),并考察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反应物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和4A分子筛等因素对合成中间产物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合成产物及其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得到的酰胺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10 h、n(N,N-二甲基-1,3-丙二胺): n(棕榈酸)=1.05:1,KOH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5%,在该条件下,棕榈酸的转化率可达92.41%;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12×10-4 mol•L-1,γCMC为31.63 mN•m-1,对苯的增溶性能为X=4980mL/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