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激光打孔用声光调Q阶跃脉冲Nd:YAG激光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质量激光打孔的应用要求,设计了一种高峰值功率脉冲激光器。采用声光器件对脉冲Nd:YAG激光进行了腔内调制,提高了激光脉冲的峰值功率。给出了激光器的结构、脉冲调Q的时序。获得了脉宽200ns的激光脉冲列,脉冲列的重复频率为(5~50)kHz,脉冲能量为30~80mJ,脉冲峰值功率为400kW,输出激光束的光束质量为3mm·mrad,并对飞机发动机燃烧室用1.5mm厚镍基高温合金进行打孔实验,获得了再铸层薄和微裂纹少的微孔。  相似文献   

2.
LD泵浦Nd~(3+)∶YAG晶体被动调Q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影响Cr4+∶YAG被动调Q激光输出特性的因素;构造了端面泵浦的实验结构,对Cr4+∶YAG被动调Q的Nd3+∶YAG激光器进行了实验,得到了泵浦电流、腔长和输出镜透过率对脉冲激光输出功率和脉冲重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输出功率和脉冲重复率均随泵浦电流的增大而增大,随腔长的增大而减小;对确定的谐振腔结构,存在一最佳输出镜透过率,使得激光器输出功率最大,且输出脉冲重复率的变化范围最小.  相似文献   

3.
在Nd:YAG激光器被动调Q的基础之上加宽泵浦灯脉冲宽度,使其达到毫秒数量级,研究此时的脉冲能量、脉冲宽度、脉冲个数等的脉冲输出激光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长脉冲激光器的脉冲峰值功率不高,但是平均功率远远大于普通脉冲激光器.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调Q输出激光脉冲的对称性和重复频率的稳定性,采用LD泵浦的Nd:YAG晶体作为激光工作物质,声光Q开关作为主动调Q,Cr4+:YAG饱和吸收体作为被动调Q开关,搭建了主被动双调Q1064nm激光器,比较了声光调Q和双调Q输出脉冲波形,结果表明,在同一谐振腔内,利用两次单调Q获得了较对称的脉冲,在特定的重复频率和泵浦电流下,输出脉冲的频率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5.
采用两台大功率光纤输出半导体激光器端面泵浦两块Nd∶ GdVO4晶体,以声光Q开关作为腔内调制元件,用对称结构双晶体串接平行平面谐振腔.在注入泵浦功率为66 W,重复频率为100 kHz时,获得10 W的大功率准连续1.34 μm激光输出,斜率效率为18.3%,脉冲宽度为96 ns,激光输出光束发散角约为衍射极限的2倍.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在连续闪光灯抽运的Nd:YAG激光器中应用电光调Q技术,实现了重复频率1~5kHz的窄脉冲激光输出,脉冲宽度14~15ns,为连续、准连续抽运的Nd:YAG激光器提供一种新的调Q技术.  相似文献   

7.
对声光调Q LD侧面泵浦Nd∶YLF激光器的输出特性进行实验分析。在不同输出镜透过率和重复频率条件下,分析激光器的平均输出功率和脉冲宽度等输出特性的影响,通过实验对比分析,对激光器的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激光器输出峰值功率。最终在激光输出镜透过率为15%、声光Q开关重复频率为1kHz、LD泵浦电流为19.5A时,获得激光器最大峰值功率为45.2kW,最小脉宽为81.92ns。  相似文献   

8.
主动调Q掺铥双包层光纤激光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790 nm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泵浦源、声光调制器作为Q开关,将4 m长掺铥双包层D型光纤作为增益光纤,在入纤功率9.17 W、调制频率50 kHz时,获得激光器最大输出功率为1.26 W.调制频率为30 kHz时,获得单脉冲能量40μJ的脉冲激光.激光器在30~50 kHz工作时可以获得稳定的脉冲输出.讨论了在阈值入纤功率附近形成1/2、1/3调制频率脉冲及在较大泵浦功率时形成多脉冲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一台可实现脉冲和连续两种工作模式的全光纤激光器.激光器采用主振荡功率放大结构,种子激光器使用直接调制的单模半导体激光器,其输出波长为1 550 nm,光纤放大器包括两级预放大器和一级主放大器.用于脉冲激光输出时,在重复频率50 kHz、泵浦功率4 W时,获得脉冲宽度1.7 ns、峰值功率5.1 kW的单模脉冲激光输出.用于连续激光输出时,获得平均功率为0.5 W的调制信号.该激光器能同时满足脉冲和相位两种测距功能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长度为15mm的c切Nd:GdVO_4作为自拉曼晶体,Cr:YAG作为饱和吸收体,曲率半径为300mm的后腔镜进行了激光二极管(LD)抽运的被动调Q自拉曼激光器实验研究,分析了抽运功率和腔镜曲率对输出功率,脉冲能量以及脉冲宽度的影响。在6.28W的输入泵浦功率下获得了716m W的1176nm激光输出,从LD到拉曼光的转换效率达到11.4%,这是目前公开报道的LD泵浦被动调Q Nd:GdVO_4/Cr:YAG自拉曼激光器最高的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11.
对潜通信系统中的光发信装置的研究设计是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根据对潜通信系统对大功率激光器的性能要求 ,介绍了满足要求的 Nd:YAG脉冲调 Q激光器的设计原理。重点说明了 Nd:YAG脉冲调 Q激光器中的泵浦系统的实现过程 ,并给出了具体的主电路和重复频率控制电路。  相似文献   

12.
透过率对Nd∶YVO_4/Cr~(4+)∶YAG激光器被动调Q锁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输出镜透过率和Cr4+∶YAG晶体的初始透过率对Nd:YVO4/Cr4+∶YAG激光器被动调Q锁模的影响,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输出镜透过率较低时,调Q脉冲宽度增加,调Q脉冲包络中包含的锁模脉冲个数增加,相应的脉冲包络所包含的能量增加。输出的锁模激光的功率减小;当Cr4+∶YAG晶体的初始透过率较高时,调Q锁模脉冲激光的调Q包络宽度变大,调Q脉冲包络中包含的锁模脉冲个数增加。在大功率泵浦时,锁模深度明显加深。  相似文献   

13.
文章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输出镜透过率和Cr^4+:YAG晶体的初始透过率对Nd:YVO4/Cr^4+:YAG激光器被动调Q锁模的影响,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输出镜透过率较低时,调Q脉冲宽度增加,调Q脉冲包络中包含的锁模脉冲个数增加,相应的脉冲包络所包含的能量增加。输出的锁模激光的功率减小;当Cr^4+:YAG晶体的初始透过率较高时,调Q锁模脉冲激光的调Q包络宽度变大,调Q脉冲包络中包含的锁模脉冲个数增加。在大功率泵浦时,锁模深度明显加深。  相似文献   

14.
针对提高连续激光二极管抽运Nd:YVO4/Cr4+:YAG被动调Q激光器输出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Nd:YVO4相对于Nd:YAG,具有受激辐射截面很大的特点,因此有利于连续运转,但是泵浦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储能低,不利于被动调Q运转。基于被动调Q速率方程,分析了可饱和吸收体内光束截面积对输出特性的影响,提出了在谐振腔内加入扩束镜的新方法。放在谐振腔中的扩束镜让饱和吸收体内的光子数密度增大,因而可以提高被动调Q激光器输出特性。在Nd:YVO4/Cr4+:YAG被动调Q激光器试验中用倍率3的扩束镜,将峰值功率提高了一个量级以上,单脉冲能量提高了两倍以上。该方法也可以应用在其他被动调Q激光器中,以便提高激光输出特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优化设计的平凸型热稳腔,进行了连续Nd:YAG激光器的声光主动锁模实验研究。在4.0kW单灯连续泵浦和200MHz重复频率下,得到了18W的脉宽为100ps的高功率CW(连续)锁模超短脉冲激光输出。  相似文献   

16.
飞秒Cr4 :forsterite激光器可工作在 1 1 8~ 1 30 6 μm区域 ,广泛应用于光通信、生物医学和激光光谱学等领域 .本文介绍了四镜折叠腔的设计、像散补偿以及自锁模的实现 ,报道了自锁模飞秒Cr4 :forsterite激光器的运转特性 .在吸收泵浦功率 8 0 4W时 ,获得了 36fs、 2 80mW的功率输出 ,中心波长 1 2 46nm .  相似文献   

17.
对高电力二级管Nd:YAG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和偏光特性进行图表分析.介绍了平行-评判共振器的结构,讨论了根据偏光方向的热焦点和热弹性产生的热效果问题.在原有的输出功率下,能保持稳定的激光输出的最佳共振条件,同时对非对称构成的高电力Nd:YAG激光共振器在理论上预测的光共振条件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A new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imaging system used for detecting and locating the petroleum pollu-tants is presented. A unique feature of the system wa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a frequency-tripled Nd:YAG pulse laser and an image intensified CCD camera as imaging detector. The delay time of the system and the exposure time of the CCD are controlled by a delay generator. Petroleum pollutants on various backgrounds had been de-tected and located by this system. This imaging technique provides a useful noninvasive approach for the detection of petroleum pollutants, which can be used in remote sens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