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郭磊 《建筑节能》2011,39(6):47-50
农村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产生了农村社会独特的心理特点。这一特点在我国目前国情下阻碍了农村居民对绿色节能建筑的正确理解,也影响了人们对建筑形式的选择,使我国绿色节能建筑虽然在经济上适合农村社会,但在农村的推广相对城市而言严重滞后。探讨了这一系列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介绍了日本推广乡村节能建筑的经验,及采纳其经验在我国农村推广绿色建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内涵特征和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未来方向,以期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和推广,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绿色建筑的规模化推广,从绿色建筑的推广现状入手,通过构建基于体制机制的分析框架,对各利益相关方进行了重点分析,探讨了责任划分的基本原则,并分析了不同阶段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以列表的形式分析了我国现有的绿色建筑推广政策,分析结果表明,推广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市场运行机制不合理、各利益相关方责任归属不明晰是造成各方没有积极性的主要原因;进而从政策、市场两方面探讨促进推广的举措,体制机制的革新有必要采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从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出发,研究其推广过程中的内在动力和外在配套机制,分析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历程及现状,以及江苏省绿色建筑推广机制、绿色建筑发展的不足及解决措施,其发展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参考借鉴,可为绿色建筑在全国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和我国绿色建筑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和推广,最终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应对经济快速发展条件下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压力,主管部门在建筑领域提出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要求,以指导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绿色建筑正是满足这些要求的新型建筑。当前我国正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绿色建筑在农村地区将大有用武之地。本文试对北京市平谷区将军关新村进行实证研究来探讨绿色建筑向农村推广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绿色建筑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是目前在我国的推广仍存在困难.介绍了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房地产开发商、政府和消费者在绿色建筑推广过程中的策略和选择.在基于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制度设计应注重系统初始状态的识别、绿色建筑推广制度应分阶段进行等建议,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制度措施.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农村建筑高效率利用能源资源,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为农民提供了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为绿色建筑在农村的推广走出了一条新路,堪称中国农村绿色节能省地型建筑的创新典范。该乡也因此获得了第一届“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专家认为,山川乡在村庄规划中充分考虑自然、文化、环境的因素,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新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广泛使用太阳能,绿色能源使用普及率高;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快速再生材料毛竹用于建筑材料,这些创举对中国农村推进智能便捷、节能生态和绿色环保建筑具有典型意义,本期特编此文,希望对我国新农村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影响绿色建筑推广的因素:来自建筑业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研究在我国推广绿色建筑的影响因素,通过文献研究总结了24个影响绿色建筑推广的因子,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5个关键因素:绿色建筑的成本、绿色建筑的识别、绿色建筑的政策体制、社会的绿色需求环境、绿色建筑的专业机构及管理。进一步分析显示,绿色建筑的成本对绿色建筑推广的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0.
浅析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书明  李伟清  马容 《山西建筑》2010,36(14):13-14
通过分析当代人对绿色建筑的需求及绿色建筑的定义、内涵,论述了国内绿色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趋势,以期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推广,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林敏 《山西建筑》2009,35(21):7-8
在理解和谐社会和绿色建筑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农村发展绿色建筑的原因及其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绿色建筑发展的相关措施,以此推动绿色建筑在我国农村的发展,从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储海燕 《江苏建筑》2014,(4):102-105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能源和资源问题的日益严重,发展绿色建筑,倡导建筑节能成为建筑业发展的新的方向和重点。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与江苏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绿色建筑相关技术体系的建立和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经济激励机制有密切关系。发展绿色建筑除了靠政府推动,技术部门的研究,更离不开市场机制的作用,因此,对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经济激励机制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文章从江苏省现有的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经济激励机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目前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文献分析法,从经济、技术、社会、管理和政策 5 个维度,提取 20 个推广绿色农房建设的阻碍因素,运用DEMATEL-ISM 模型技术,对阻碍因素间的作用关系进行系统化、层次化分析,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探究推广绿色农房建设的阻碍因素。研究发现,政府重视不足、法律法规不完善、财政补贴不足、传统社会规范及自我管理是推广绿色农房建设的关键阻碍因素。关键阻碍要素借助中间层要素的传递作用影响直接层要素而形成了主导性阻碍路径,应在制定推广绿色农房建设策略时予以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4.
夏孝维  荆玉明  李强 《山西建筑》2009,35(10):163-164
文章阐述了绿色建材的概念和主要特点,简要分析了我国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态势和现状,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发展和推广绿色建筑材料的重要性,从而推广绿色建材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江苏沿海农村地区,以生态节能为目标,综合采用活动遮阳百叶窗、种植屋面、双通道烟囱、保温墙体材料、太阳能利用、沼气系统、地冷空调等节能技术,给出了一套适合该地区农村住宅的节能设计方案,并对各项节能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围护结构进行了节能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住宅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具有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泰州)科学发展观展示馆项目为例,从暖通空调设计师的视角,介绍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节能与能源利用和室内环境质量方面的各项细则要求。以绿色建筑三星级为目标,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运用了地埋管地源热泵、变频调速、新风热回收、置换通风、多元通风等多项实用的节能技术,探讨了绿色建筑技术在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的广东省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的规划建设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意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美丽中国的关键一环。通过对乡村政策的梳理,整体分析了国家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政策演进的脉络和要求,从广东省的层面剖析了乡村规划建设政策推进的全过程,重点分析了从乡村规划编制到乡村振兴实施路径的实践探索。提出,广东省的乡村建设实践在村庄规划编制、乡村特色挖掘与塑造,以及共建共享共治机制等方面都有重要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广的新农村“组合抱团”规划建设、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建设、以“道”兴村的模式。同时指出,未来乡村振兴应该结合文化、产业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总结,实现真正的城乡融合和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8.
以"科技、山水、人文"完美融合为规划特点的苏州高新区科技大厦,是苏州高新区重要的创新科研公共建筑。该项目获得江苏省第十五届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江苏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建筑结构工程一等奖、江苏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建筑智能化工程一等奖和江苏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三等奖和全国百项建筑智能化经典项目。  相似文献   

19.
马莉 《山西建筑》2014,(31):214-216
通过对典型的夏热冬冷地区——苏中地区的农村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得出了该地区民用建筑能耗现状,并结合当地实情,提出了合理的建筑节能措施,以供同类型地区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以冀东地区的农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方向是建造绿色、节能农宅的新理念,主要研究方法是在冀东地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宅,进行专门的实地调研,主要调研内容包括冀东地区农宅的建造规模、建造设施、农宅设计造型、能源利用这几个方面,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在学习和调查绿色农宅理念的主要技能和技术基础上,针对冀东地区农宅建造需要,提出合理的农宅设计技巧,主要从村镇选址方法、节地技术、建筑院落设计、平面布局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为冀东地区和我国其他农宅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