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前国内焙烧炉烘炉大多数采用六室运行360小时烘炉曲线。本文从筑炉用耐火材料以及性能要求,焙烧炉烘炉工艺、过程控制等方面对八室运行240小时烘炉曲线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38室敞开式焙烧炉烘炉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空炉烘炉的方案,把烘炉和试生产分成两步走,烘炉可以提前进行,试生产又可缩短升温时间。敞开式环式焙烧炉,用煤气空炉烘炉,安全可靠。升温速度不超过10°C/h时,对炉体不会有任何影响。在填充料和生阳极不足或缺乏时,设备运转不正常时,该法显示出操作简便、容易掌握、时间短、还不受季节影响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砌筑过程中受雨水浸湿后的敞开式阳极焙烧炉,给出启动烘炉前必须采取的特殊处理方法。经实践证明,此方法能够消除可能造成的焙烧炉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4.
魏剑峰 《轻金属》2012,(12):42-45
某厂36室焙烧炉,通过天然气加热炉室火道墙,间接性地将生阳极制品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以改善阳极的理化性能,来生产铝用炭素阳极。在生产初期,炉面测控组件全部是金属件,孔径很大,炉面环境温度很高,经测试炉面散热大,能源消耗较多。为此,通过对焙烧炉炉体表面散热情况的研究,对炉面测控组件进行了改造,采用高铝质耐火材料制作炉面测控组件,并改变观察孔的孔径,减少炉面测控组件的散热,进而降低其表面温度,增加测控组件的保温效果,以降低炉体表面散热,使焙烧炉天然气消耗降低,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刘克非 《轻金属》1996,(8):19-23
概述气态悬浮焙烧炉烘炉前应具备的条件及烘炉曲线的确定;重点论述气态悬浮焙烧炉烘炉过程的操作要领;分析比较理论的与实际的烘炉内线;得出结论:为使气态悬浮焙烧炉烘炉成功,必须确保烘炉燃料供应,严格按烘炉曲线烘炉,确保连续烘炉,严格记录烘炉过程和采取越冬防冻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气态悬浮焙烧炉(GSC)首次烘炉的烘炉曲线制定原则、烘炉的步骤,并提出了GSC首次烘炉提高内衬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廷江 《轻金属》1995,(2):29-32,57
指出了缩短40t保持炉烘炉时间的意义。根据保持炉内补砌体随温度变化产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提示了烘炉曲线的实际作用,结合40t保持炉使用实际,提出了内衬砌体破损的几个原因。分析烘炉的实质意义是预热、指出生产之初带铝液支行仍是烘炉的继续。通过类似工艺对比,确定几个烘炉阶段的时间,进而推荐一个30小时的烘炉曲线,比国外58天烘炉时间少28天。  相似文献   

8.
《轻金属》2015,(12)
带盖环式焙烧炉系统移动的时间是以焙烧曲线(τ)÷系统组成的炉室数(M)确定的,而制定焙烧曲线时主要依据是被焙烧制品面向纵火道墙的尺寸规格、材质、密度、结构来确定,决定焙烧炉产能的2个主要因素是焙烧曲线"τ"和每个加热系统组成的炉室数"M"。本文介绍用多炉室组成系统的焙烧工艺来保证在每一个炉室中焙烧的制品是合格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阳极焙烧炉及重油燃烧装置的结构与功能 ,总结了焙烧炉砖及公差留缝经验及烘炉时对砌体中雨水的特殊处理 ,并提出保证焙烧炉质量的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10.
罗忠臣  冀惠芳 《轻金属》1995,(11):44-47
针对包头铝厂碳素分厂生产预焙阳极碳块所用焙烧设备存在总理;即煤气质量不好,设备盍状况不良,操作方法当等,造成焙烧炉运行炉室的温度普遍滞后于焙烧升温曲线、保温炉室的保温达不到工工艺要求、碳块中的按发份不能正常排出、得不到充分燃烧利用、既浪费了燃烧,又给干法净化系统带来麻烦等不良后果,提出优化焙烧炉生产工艺条件、充分利用挥发份、改善炉子运行状况,提高焙烧炉炉温;提高产品技术攻关措施,使焙烧炉的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钢锹类金属制件热成型炉的加热质量,减少能量消耗,将原有煤气加热成型炉改进为天然气加热,同时将挂接式输送链传送改造成辊底传送。结果表明,加热制度设计合理,对工件加热均匀,燃料消耗仅为原来50%左右,同时采用废烟气能量回收装置可将大部分废热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2.
苏艳珍  程卫人 《轧钢》1999,(1):50-52
介绍了中钢公司高速线材厂步进炉的技术性能和特点,由于制定了合理的工艺制度,并采用新型材料,先进液压电气系统和炉头端墙结构等,加热炉基本实现了高效率、高炉龄、低消耗、低烧损。  相似文献   

13.
敞开式环型焙烧炉的综合测试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对敞开式环型焙烧炉进行了综合性的测试分析 ,测定了火道中的烟气成分 ,以及火道和阳极的升温曲线 ,估算了焙烧炉的热平衡。指出促使焙烧时热耗增大的主要原因是预热段空气的严重渗漏以及排烟温度的过高。测试分析的结果还显示 ,沥青挥发分若不能及时从阳极逸出到火道中燃烧将严重影响阳极的焙烧质量。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敞开式阳极焙烧炉热工过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用于预测焙烧炉的热力行为是满意的。同时对不同的操作参数进行了模拟优化,结果表明,火焰循环时间的降低将导致能耗的增加,而降低空气渗漏和进气量会极大地降低能耗。该模型对于焙烧炉的设计运行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燃煤式热处理燃料炉的燃烧过程、空燃比、炉内压力、炉内温度、装炉量等因素的控制,并借助于计算机辅助控制以及加强炉壁绝热和设置二次通风口等措施来降低能量损耗,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6.
李一鸣 《铸造工程》2014,38(6):37-39
介绍了中频感应电炉炉衬材料的选用要求,分析了打结工艺、熔炼温度、熔炼材质、熔炼操作、熔渣侵蚀等对炉衬寿命的影响.通过选用适合的炉衬材料,执行严格的筑炉烘烤操作工艺,制定合理的熔炼工艺,采用新型辅助材料,以延长炉衬使用寿命,实现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17.
井玉安  朱开元 《轧钢》2014,31(1):1-4
介绍了一种新型带钢连续还原退火炉,其适用于热轧带钢的还原除鳞和冷轧带钢的退火处理。该连续还原退火炉由加热还原段炉体、冷却段炉体和炉体间连接通道组成。加热还原段炉体及冷却段炉体均呈“回”字型结构,带钢在炉膛内回转走行,弯曲曲率小,不易跑偏。该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储料能力强、建设成本低、产品表面质量高,并且能同时满足金属带钢的还原除鳞和退火处理,和传统的退火炉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田”字型双级双向热底冷盖熔铝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一种与地方铝厂技术水平,生产规模,产品结构相适应原新型铝炉。该炉是将中,小型企业无法操作使用的巨型熔铝炉分解成两组双级,双向炉,采用冷炉盖,热底连体结构,与普通单炉相比可减少16个散热面;采用炉料预热罩强制烟气循环预热炉可节省40%以上。  相似文献   

19.
石康才  孙一凡 《热处理》2006,21(2):39-42,46
以三种连续式气体渗碳炉自动生产线为典型,分别介绍了底部装料、底部出料技术及其在推盘炉生产线上的应用,具有料盘升降及侧出料装置的保温室及其在全自动压淬生产线上的应用,环形气体渗碳炉及特点。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连续式气体渗碳炉的能耗降低,产品质量提高,操作环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