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建  姜钧普 《马钢技术》1998,(1):3-7,12
采用均匀设计的试验方法对某炼钢厂的钢包喂丝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试验条件下,较低的喂丝速度和较大的喂丝量有利于喂丝后钢水中钙的回收率ηCa的提高;喂丝量和钢水温度对连铸中间包内钢水的总钙含量Σ[Ca]TD具有正面影响,喂丝后钢水的停留时间和喂丝前钢水的含硫量对η[Ca]TD则有负面影响。研究还给出了连铸中间包内钢水中总钙含量η[Ca]TD的的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2.
钢包喂Ca-Si线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建  姜钧普  周国平  姚如松 《钢铁》1998,33(7):14-17
采用均匀设计的试验设计方法对天津钢管公司炼钢厂钢包喂线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表明,试验条件下,较低的喂线速度和较大的喂线量有利于喂线后钢水中钙的回收率ηCa的提高,钢中锰和铝的存在有利于ηCa的提高;喂线量和钢水温度对连铸中间包内钢水的总钙含量∑(Ca)TD具有正面影响,喂线后钢水的停留时间和喂线前钢水的硫含量对∑(Ca)TD具有负面影响,研究还给出了连铸中间包内钢水中总钙含量的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3.
柳钢电炉炼钢厂1994年起方地坯连铸的钢水进行喂Si-Ca合金芯线处理,处理后,钢水流动性明显好转,因钢水粘造成的结瘤率由6%下降于1.8%,既提高了连铸机生产效率,又改善了钢材性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采用硅钙钡合金总线处理连铸钢水的工艺技术及效果的研究,取得了较为合理的工艺参数,并获得良好的冶金效果,为马钢二钢厂全连铸生产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炉外精炼手段,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通过电转炉控制终点碳、LF炉低氧白渣、VD后喂线顺序、喂线量精准控制,实现了钢水连浇过程无水口结瘤现象,避免了钢水流动性不好造成的连铸断浇。  相似文献   

6.
采用灰色联联度分析方法了某炼钢厂喂丝工艺参数中影响喂丝后钢中钙的回收率以及连铸中间包中钢水含钙水平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喂丝工艺参数和钢水条件,  相似文献   

7.
钢水中间包冶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鸣 《江苏冶金》1995,(6):9-12,15
中间包冶金技术是随着连铸、炉外精炼技术发展而兴起的一门综合性技术。中间包冶金有利于准确控制钢水成份和温度,并能严格控制钢水纯净度,促进钢水成份和温度更加均匀,对保证铸坯质量和连铸工艺稳定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治金工艺,开发中间包冶金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钢液净化技术 为减少夹杂,净化钢液,提高钢质,采取了下列对策。 1.1 合理控制钢流  相似文献   

8.
连铸钢水喂硅钙芯线工艺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昌烈  陈来祥 《炼钢》1992,8(5):14-21
本文阐述在转炉35t 钢包中喂硅钙芯线处理连铸钢水的试验情况,并着重对喂线工艺和喂线效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脱氧、脱硫、改善钢水浇注性能,提高钢质均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天铁热轧连铸钢水增氮量过高的现象,通过对连铸浇注过程进行分析探讨,找出了连铸工序钢水增氮量过高的原因.通过对连铸工序生产工艺、设备、耐材等方面进行改进,解决了钢水增氮量过大的问题,将连铸工序钢水增氮控制在5× 10-6以内,满足了高级别钢种对钢水质量的要求,为今后开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针对鞍钢股份有限公炼钢总厂四工区连铸生产铝镇静钢钙处理钢水口堵塞问题,采取了氧化性顶渣改质、控制顶渣干稀程度以及控制钙处理钢水的钙含量和喂线速度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连铸因絮流断浇的次数从平均每月1次降低到3个月1次。  相似文献   

11.
水平连铸结晶器的结构特点是什么?水平连铸结晶器铜套钢水入口初生态坯壳形成处受到中间包内钢水静压力的作用,而且由于拉坯的振荡动作引起此处形成剧烈的漩涡运动,因而热传导主要集中在铜套的前端,在距分离环200mm长度内,热传导量占了结晶器总传热量70~80...  相似文献   

12.
以低碳钢种Q235B、250 mm×1 600 mm铸坯为研究对象,在某钢厂采用连铸结晶器振动喂钢带技术,往连铸结晶器钢水中喂送低碳钢带。研究了连铸结晶器振动喂钢带对铸坯的组织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连铸结晶器振动喂钢带技术,连铸坯中心疏松与宏观偏析分散且有所减轻,可改善其宏观组织结构质量,降低轴向区域化学非均质性,以及提高厚轧板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和连铸比的迅速提高,钢水炉外处理已日益采用,在“炼钢——炉外处理——连铸”三位一体的生产技术中,炉外处理起着桥梁作用,成为整个工序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安钢第一炼钢厂在6t转炉上开发采用了12t钢包喂硅钙芯线(下称喂线)工艺,同时推广应用了钢包吹氩等相关的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对提高连铸生产率也起到了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骆忠汉 《炼钢》1997,13(4):57-58,60
武钢二炼钢提高钢包底吹氩吹成率的实践1前言武钢二炼钢厂是一个转炉全连铸炼钢厂,要求100%的钢水经过炉外精炼后再进行连铸烧钢,以保证浇铸顺利和铸坯质量。目前有78%的钢水是通过吹氩处理后再连铸浇钢的。与顶吹氩相比,底吹氩具有吹氩量大,有利于夹杂物的富...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电炉—钢包精炼炉—连铸”工艺中电炉钢水的脱碳量,氧化期终点碳的控制、出钢过程中硅—铝—铁加入量对LF炉钢水全氧含量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LF炉的渣量和碱度、精炼时间、终点脱氧制度等操作对LF炉精炼后钢水全氧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冯远超  刘学刚 《柳钢科技》2007,(F09):225-231
通过对攀钢全连铸投产前板坯连铸钢水过程温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建立了全连铸条件下钢水过程温度控制制度,并根据现场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了优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稀土元素的性质及稀土在钢水中脱氧、脱硫及夹杂物变性处理的作用机理,着重介绍了结晶器喂稀土丝工艺及相关的稀土丝加入量、喂丝速度、喂丝位置的确定方法。比较认为,双侧喂丝工艺比单侧喂丝工艺铸坯中稀土元素分布更加均匀。介绍了结晶器喂稀土丝技术对连铸保护渣的影响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高强焊丝用钢自开发以来,为了保证钢水中较高的含Ti量,采用添加Al的方式,以Al保护Ti不被氧化,使得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增加,降低了钢水的可浇性,造成连铸工序连浇率低,生产成本高.通过对炼钢、精炼、连铸工艺的不断优化,合理安排钢水节奏,提高了钢水可浇性,进而提高了连铸连浇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使高强焊丝用钢生产批次连浇炉数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本介绍了涟钢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工艺流程、设备参数和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同时简要介绍连铸连轧生产线对钢水、钢水供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特殊钢厂在1#连铸系统中采用20tEAF-LF-连铸工艺生产20#管坯钢,通过合理控制吹氩工艺、调整炉渣碱度、采用Si—Ca线处理钢水、控制钢水过热度、调整拉速、合理控制二次配水,确定了最佳工艺方案,提高了钢水收得率,解决了铸坯裂纹问题,保证了连铸生产工艺顺行和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