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进化博弈的观点,提出一种资源共享型P2P网络博弈激励模型。对P2P网络进行描述,并对节点的行为进行量化分析,建立节点资源访问的概率模型,给出共享型P2P网络中的个体模拟动态方程。在随机博弈收益矩阵的基础上,通过调整相关参数引导P2P网络向动态平衡的状态演化。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面向网格计算、协同工作等特定P2P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超节点的P2P混合网络模型。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网络中的节点进行聚类,从而得到分组虚拟子网,由各子网内的超节点负责临近节点的加入与注销。该模型既克服P2P集中模型伸缩性不强,分散性P2P模型发送消息量大等缺点,又可以灵活地组织对等节点进行网格计算或组内协同工作等分布式应用。文章最后使用仿真实验表明K-means算法在网络节点聚类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点对点技术(peer-to-peer,简称P2P)又称对等互联网络技术,是一种网络新技术,依赖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而不是把依赖都聚集在较少的几台服务器上。P2P是一种分布式网络,网络的参与者共享他们所拥有的一部分硬件资源,这些共享资源需要由网络提供服务和内容,能被其它对等节点(Peer)直接访问而无需经过中间实体。JXTA是Sun旨在建立P2P通用技术基础的计划,定义了一组P2P协议。本文详细介绍基于JXTA的P2P应用开发。  相似文献   

4.
P2P网络的匿名性和动态性带来了许多安全问题,传统的信任管理模型并不能很好地适应P2P网络环境,动态信任模型是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对现有P2P环境中的信任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消费节点对服务节点的信任,针对节点间的信息交换活动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信用评估模型,评估服务提供者在信息交换过程中的信用度变化过程;并引入风险机制,分析了P2P网络中节点间进行信息交换的风险。实验证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抗信用炒作和抗周期性欺骗。  相似文献   

5.
鲁强  陈明 《计算机应用》2008,28(1):29-32
对于P2P语义覆盖网络,语义信息的维护和智能路径的选择是实现的难点。根据小世界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节点分类划分的P2P语义路由模型。通过建立节点本体来描述节点的网络结构和节点下的内容项,在此基础上创建了路由消息格式和节点分类划分的方法,然后创建了支持内容语义查询的节点内相关性内容查询算法和节点间消息路由算法。通过实验对比,该语义路由模型能够提高P2P系统下的内容查找速度并且能够显著降低占用的网络带宽。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P2P网络信任模型的计算复杂度以及信任的不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于P2P网络的信任模型。该模型借鉴人类心理认知习惯中优先采纳直接经验进行判断的思想来评估节点信任度,进而降低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同时减少获取虚假推荐信息的风险。在此基础上,应用传统云模型中表征不确定性的两个参数——熵和超熵,引入奖励因子和惩罚因子分别对善意节点实施奖励和对恶意节点实施惩罚。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抵御网络中策略型恶意节点的欺骗行为,有效辨识出以小概率作恶的复杂恶意节点。  相似文献   

7.
P2P流媒体网络中普遍存在一些关键节点,关键节点对网络的安全和通信性能起着重要作用,识别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尤为重要,而传统方法对于大规模网络的关键节点识别时间开销很大,无法保证实时性。提出P2P流媒体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识别算法,结合混合模式的网络结构特点,采用分区域的计算模型解决网络规模过大造成的巨大时间开销问题,根据节点的贡献度和传播能力差异定量化描述节点的重要性程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快速获得节点重要性排序,有效识别P2P流媒体网络中的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8.
李玲娟  姬同亮  王汝传 《计算机应用》2006,26(12):2900-2902
以改善P2P网络的安全性能为目标,介绍了基于关键节点的混合式P2P结构和基于信誉的信任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该信任机制的混合式P2P模型,描述了该模型的工作机制。利用该模型可以在两个对等实体之间建立高效、可靠的信任关系,有效防止恶意攻击,提高P2P网络的效率和安全。  相似文献   

9.
由于P2P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随机性以及网络节点的高动态性等特点,使得网络节点之间的交流和服务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信任模型作为一种解决网络安全隐患的方案,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本文从基于超级节点、基于推荐、基于反馈和基于博弈论这四个方面系统总结和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最具有代表性的P2P网络信任模型,详细阐述了这四类模型的特征,并指出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尽管P2P网络信任模型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尚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本文最后结合当前研究热点和难点展望了P2P网络信任模型在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宋应森  刘方爱 《微机发展》2011,(10):103-107
由于P2P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无线网络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提出了基于无线网络的移动P2P网络。文中通过分析移动P2P网络的特点和已有的网络模型,结合校园网络环境的特点,设计出基于校园环境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并对模型的资源查找进行详细的描述。模型被划分成三层结构,底层的网络采用改进后的Kelips路由算法通信,该算法的路由复杂度是一个常数,有效减少资源查找时间,保证节点维护状态信息的实时性和正确性;由超级节点组成的中间层,实行分布式管理,采取泛洪搜索算法来通信;顶层是一些域内中心节点,负责连接外网和解决网络的安全问题。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好地减少资源查找时间,即使大量节点失效,也可以快速检测到节点间关系变化并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一种时域上的P2P信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的P2P信任是根据节点间交易成功和失败的次数来合成的,该值是个累积量,而实际的信任值是时变量。提出了一种新的P2P时域信任模型,对于局部信任,通过对每个时间段合成一个信任,然后根据时间段的新近赋予不同的加权合成局部信任;对于全局信任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发起节点会越来越重视自身对目标节点的信任评价,而其它节点的推荐值会得以削弱。该模型刻画了信任的动态性,能够有效地防止不良节点的信任短期积聚以及依靠其它节点共谋等恶意行为。  相似文献   

12.
一种减少网间P2P流量的Peer选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合理引导对等网络(P2P)的流量,减少关键位置的带宽占用,该文以常用P2P软件BitTorrent(BT)为例,提出一种基于片段融合度的peer选择算法,使得在BT下载效率降低很少的同时,减少了BT流量。通过建模与分析,证明该算法可以大大减少P2P的网间流量。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一簇多超级节点的混合P2P网络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级节点为其他节点提供各种服务,包括信息的收集与检索、数据传送及穿越NAT等,但P2P系统的高动态性为设计一个有超级节点的混合P2P网络带来困难。该文设计一种均衡、健壮、具有自适应能力的混合P2P网络模型,研究超级节点的负载均衡、健壮性及自我调整策略,提出新策略以解决超级节点失效时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孙名松  张潇依  姚亮 《计算机工程》2009,35(18):105-107
针对P2P流媒体系统现有节点选择方法仅在请求节点执行且功能单一的问题,提出超级节点和请求节点双端协作的节点选择机制。在超级节点端,根据路由相似的思想提出面向网络拓扑聚集性的候选节点选择算法。在请求节点端,综合考虑系统动态性与异构性,提出基于枚举的服务节点选择算法,保证流服务质量,融入动态冗余思想以提高健壮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能更好地改进系统的网络拓扑聚集性,提高流服务质量和健壮性。  相似文献   

15.
没有集中控制的P2P网络中的任一端点既是服务者又是使用者,在电信业务中采用P2P技术,结合P2P优势的同时需要考虑业务部署的可管理性和可运维性。将管理元数据抽象出来的分层可控的P2P业务模型给出了一种应用的方式,并通过彩铃业务提供了一种实现。  相似文献   

16.
孟宪福  李莉 《计算机工程》2009,35(16):148-150
改进P2P网络下基于信任模型的数字版权管理(DRM)模型,提出一种P2P网络下基于友元节点的DRM模型。继承Sharnir的k阶门限分发私钥份额方法,使用友元节点来存放私钥份额,避免由于使用信任模型所带来的计算复杂度和网络通信量较大的问题。分析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信任模型的DRM模型相比,该模型能减少节点间的消息通信量,计算效率和实用性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P2P文件共享系统中的分组信誉驱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唐  彭舰 《计算机应用》2010,30(7):1789-1793
在P2P文件共享系统中,常会出现许多有策略的欺骗行为,而现有的信任模型并不能完全消除交易的风险。综合局部信任机制和全局信任机制,根据节点间相关的共享记录数据提出一种新的信誉计算方法,并进一步提出受信誉驱动的分组组织管理和节点搜索算法。仿真结果证明该信誉驱动机制能搜索到信誉值高的节点作为交易对象,并能有效降低系统面对合谋恶意节点和具有交易策略的恶意节点攻击时的交易风险。  相似文献   

18.
P2P应用中一种多层NAT穿透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泽阳  徐武平 《计算机应用》2011,31(7):1980-1983
在说明多层NAT各种穿越模型结构的基础上,剖析了多层NAT打孔穿越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根据网络环境适当选取节点作为超级节点,为需要通信的两个节点指定超级节点辅助它们通信的设计思想。然后介绍了具体方案:包括超级节点的动态选取规则, P2P拓扑结构图向拓扑结构表的转换,借助于节点拓扑结构表实现P2P系统任意层次的NAT穿越。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多层NAT穿透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分布式协同设计中的共享信息快速检索以及多副本同步,提出了基于对等网结构的信息共享系统,给出了该信息共享系统的节点模型、管理策略及信息检索模型,提出了一种结合分布式哈希表和聚类的检索方法,保证了用户能够在协同设计系统中快速地精确检索和“盲目”检索,实现了系统的用户透明。为了保证分布式多副本同步,提出“对等锁”作为一致性维护方法。该文给出了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法,并给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