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温氧化皮的问题探讨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锅炉运行时间的延长,在锅炉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管道内部会逐渐生成氧化皮,氧化皮剥落会堵塞管道引起局部过热,导致过热器、再热器爆管;同时剥落的氧化皮被带入汽轮机,引起固粒侵蚀导致损伤汽轮机叶片,污染水汽品质.因此采取有效手段在运行中加强对锅炉受热面温度的控制,抑制氧化皮生成和剥落,以及在检修中消除氧化皮的影响,对机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机组氧化皮的产生与防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伊敏发电厂过热器、再热器氧化皮产生的原因,分析了氧化皮的生成机理和剥离机理,以及氧化皮剥离对机组运行的危害性,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锅炉运行时间的延长,在锅炉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管道内部会逐渐生成氧化皮,氧化皮剥落会堵塞管道引起局部过热,导致过热器、再热器爆管;同时剥落的氧化皮被带入汽轮机,引起固粒侵蚀导致损伤汽轮机叶片,污染水汽品质。因此采取有效手段在运行中加强对锅炉受热面温度的控制,抑制氧化皮生成和剥落,以及在检修中消除氧化皮的影响,对机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机组蒸汽参数的提高,加剧了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等部件的金属氧化。以电站锅炉过热器、再热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氧化皮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蒸汽氧化性的强弱取决于P(H2)/P(H2O)的比值,氧化皮由双层结构组成,氧化皮的形成受运行温度、运行时间、化学成分、组织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某电厂超超临界机组过/再热器材料TP347H钢、Super304H钢(喷丸)为研究对象,分析机组在不同负荷、不同给水加氧量的条件下蒸汽中的H2含量,从H2含量与氧化皮生成的相关性,判断给水加氧与氧化皮生长的关系;对过热器氧化皮进行厚度、金相、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给水加氧对氧化皮的生长无直接影响;在设计壁温下,机组负荷对氧化皮生长影响较小,而不锈钢的种类对氧化皮生长影响较大;采用喷丸处理的Super304H钢不易生成高温氧化皮,适用于超(超)临界机组过/再热器。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管束内易产生氧化皮并剥落、堆积,造成管壁超温爆管。通过对潮州电厂600MW机组超临界锅炉爆管的分析,介绍了氧化皮生成的机理、影响氧化皮剥落的因素以及氧化皮剥落对机组的危害等相关问题,并根据潮州电厂的治理经验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苏猛业  金万里 《电力建设》2012,33(11):49-53
目前,超(超)临界参数机组的锅炉受热面管氧化皮生成、脱落是一个业内公认的难题,当机组在最大负荷(即最高温度)下运行,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和蒸汽温度设计值的增大,这一问题更加明显。分析了锅炉受热面管氧化皮产生、脱落原因及其安全隐患,阐述了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参数机组不同管材锅炉受热面的氧化状况,对比了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前、后受热面管氧化皮情况,提出了锅炉受热面管氧化皮的监控与综合治理技术措施,可为超(超)临界机组锅炉氧化皮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给水加氧处理是否影响过热器和再热器氧化皮的脱落这一争议问题,本文依据实验室试验数据、现场调研结果,对多个争论的焦点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过热蒸汽中的氧与钢发生反应,产生的Fe_2O_3能够促进奥氏体钢氧化皮的集中脱落,所以给水加氧处理是影响过热器和再热器氧化皮脱落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锅炉实际运行和相关研究表明,奥氏体不锈钢锅炉管内氧化皮的脱落存在以下规律: (1)氧化皮剥离仅限于外层. (2)在锅炉降温过程中氧化皮易于发生剥落,特别是在接近350℃时剥落明显. (3)在较高温度下剥落的氧化皮为片状,在较低温度下剥落的氧化皮为粉状. (4)在锅炉升温过程中200~300℃时也会发生氧化皮剥落,但剥离量比降温过程少.  相似文献   

10.
针对锅炉高温受热面内氧化皮形成和脱落,以及在管道和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沉积问题,对给水氧化性处理机理、受热面氧化控制和预防脱落、优化给水加氧控制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1036 MW机组氧化皮预控方式及注意事项.实践表明:锅炉受热面氧化皮产生、脱落和聚积得到了有效控制,确保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1.
同步发电机再同步的模糊控制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力系统中,当同步发电机由于失磁、过负荷及遭受小干扰或大干扰时可能会使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并造成失步而切机,从而使系统有较大的功率缺额和经济损失。为此,寻求一种较好的再同步控制措施具有很大的实际价值。该文基于多机电力系统再同步附加断续控制原理,提出了用模糊控制器来实现这种控制策略。通过数字仿真验证了其优越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闪电的甚高频辐射特征,自行研制了闪电甚高频辐射脉冲探测和定位系统,并将其用于对地闪的280MHz辐射电场进行了观测。研究了4次地闪的甚高频辐射波形及其特征,得出地闪在该频段的辐射可分为3类,孤立脉冲、连续脉冲和多个孤立脉冲,进一步分析给出了这三类辐射脉冲信号在闪电的不同阶段发生的频数和所占的比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闪的预击穿过程中孤立脉冲电场波形所占的比例最大,而在梯级先导过程中连续脉冲电场波形所占的比例最大,预击穿过程中的多个孤立脉冲数大于梯级先导中的多个孤立脉冲数,最后对这种现象的产生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此现象是由于梯级先导的电磁辐射比预击穿过程强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中,我们提出了满足一定初始条件的Maxwell方程解的表达式,从而给出了Maxwell方程解的存在性的一种证法。  相似文献   

14.
发电机灭磁失败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近期某发电厂发生的灭磁开关烧毁事故,介绍了由以断口灭磁开关(FMK)和ZnO非线性电阻构成的灭磁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其灭磁失败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减轻灭磁开关灭弧负担,保证灭磁成功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电力电缆故障查找的难点 ,分析了多点大泄漏电流对电力电缆高阻故障的探测、定位等方面影响以及探查此类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中国春小麦细胞核置换到小麦属和山羊草属不同细胞质的同核异质稳定核质杂种为材料,研究了异源细胞质对普通小麦花粉育性及小孢子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小麦中国春的花粉育性不同程度地受到多种异源细胞质的明显影响,其小孢子败育主要发生在四分体时期.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Ferroelectric ceramics with chemical formula (1-x)Pb(In0.5Nb0.5)O3-(x)PbTiO3 and (1-x)Pb(In0.5Nb0.5)O3-(x)PbTiO3 with 20%mol of BT (x = 0.0, 0.1, 0.2 and 0.3) were prepared via the wolframite method. The relaxor behavior was analyzed from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and thermal expansion measurements.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were measured at frequencies between 100 Hz and 100 kHz whereas the thermal expansion was measure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between ?145°C and 500°C. It is found that the addition of BT effects the relaxor behavior of PIN-PT system. The broad and diffused dielectric constant maxima and essentially no change in Burns temperature were measured and thus suggesting the glassy polarization and relaxor behavior in the PIN-PT-BT compositions.  相似文献   

18.
配电线路无通道保护的实现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利用单端电气量的快速配电线路无通道保护新原理,该原理作为一个独立模块嵌入MiCOM P140系列继电器中予以实现;描绘了实现方案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大量的实时仿真系统(RTDS)的结果显示:新方案能有效加速过电流保护对不对称故障的响应速度,能正确区分区内故障和区外故障,实现了配电网无通道保护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通过求得一个特殊的投影算子,给出了在实反对称矩阵类中矩阵反问题的最小二乘解的一般形式,提供了求矩阵反问题的最小二乘解逼近解的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20.
Lyapunov指数在转子剩余寿命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相空间重构方法,通过计算裂纹转子推动响应的实测时间序列数据的最大Lyapunov指数,研究转子剩余寿命的可预报性问题,给出了其原可预报时间尺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自适应人工神经元网络的转子剩余寿命预报方法,并用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