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印染》1977,(6)
由于染纤维素纤维的常用染料不溶于氯化的有机溶剂中,和纤维素纤维在此有机溶剂中很少膨润,因此有关纤维素纤维溶剂染色的报道很少。在某些阶段需要用水或适当的极性溶剂以溶解染料和促进纤维的膨润。 最早的实验报道(英国《染色家协会会志》,1957,73,№1,23;1958,74,№3,183),介绍用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染纤维素纤维的溶剂染色时,溶剂内含有少量的水。后来的报道(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1973,5,№.3,60),介绍用直接染料染棉时应用溶剂二甲基甲酰胺(DMF)和DMF、全氯乙烯、1,2-二乙氧基乙醇的混合溶剂。最近报道(英国《染色家协会会志》,1974,90,№.3,111),介绍用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染棉时应用乳化系统,它含有染料、乳化剂、水、甘油和全氯乙烯。  相似文献   

2.
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目前都采用阳离子染料。染料和用磺酸基(阴离子基团)作为染色席位的纤维之间发生离子交换反应,才使后者得以着色。此过程有两个显著的特点:①染料扩散的温度敏感性,即用阳离子染料染聚丙烯腈纤维的过程对温度极其敏感,它的扩散活化能为60—80千卡/克分子,相当于酸性染料染羊毛或活性染料  相似文献   

3.
牛奶蛋白纤维是一种在结构中含有牛奶蛋白质氨基酸大分子的线型高分子,各类染料(如酸性、中性、直接、活性、阳离子染料等)均能上染.主要研究了阳离子染料对牛奶蛋白纤维的染色性能,讨论了染浴pH值、温度、时间以及电解质(NaCl)对阳离子染料上染百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阳离子染料对牛奶蛋白纤维染色日寸,染浴pH值为5~6、染色温度90℃左右、染色时间为60 min比较好;电解质起缓染作用,染色后的皂洗牢度在3级或3级以上.  相似文献   

4.
新型可染色聚丙烯纤维自聚丙烯纤维问世以来,人们对其染色和印花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当时曾开发了镍添加剂等提供纤维染座的新型化合物,但限于这些新型化合物的成本和制成的聚丙烯纤维的染色性能等问题,聚丙烯纤维的染色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当然用于其上的染料也没有结果.1997年初在欧洲聚烯烃纺织品协会(EATP)举行的报告会上,比利时的CENTEXBEL实验室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聚丙烯纤维染色用的新添加剂-Chromatex,它能用来解决聚丙烯纤维的可染性问题,且具有优良的经济性和生态安全性.Chromatex被添加到预干燥的聚丙烯…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酸性催化条件下用羟甲基化活性染料染色的纤维素纤维织物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介绍对赛璐玢薄膜进行的染色:(1)在无整理剂条件下,用羟甲基化染料染色;(2)在有整理剂条件下,用羟甲基化染料染色;(3)先用羟甲基化染料染色再用整理剂处理。对这三种被染物褪色速率曲线检查结果表明,被染物褪色属于1级反应,即染料在被染物上以单分子或很小积聚物的形式存在。这三种被染物的特征褪色曲线表明,日晒牢度随纤维素被染物上的染料浓度增加而降低,这与在纤维上形成染料纤维键时纤维素结构变形有关,与染料在最容易到达的地方局部积聚有关,其结果促使空气和水份进入纤维。  相似文献   

6.
真丝用活性染料染色由于具有优良的色牢度而受到重视。乙基砜硫酸酯染料及其乙烯飒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活性染料,用于真丝染色湿牢度好,色泽鲜艳。通常在采用弱碱浴或中性浴染色中,需用大量的盐促染。而本文要介绍的一种新染色法,其优点是染色均匀,色光重演性好,并不需要加盐促染。具有α-澳代丙烯酸胺基和氟氯嘧啶基的活性染料,由于固着率高和湿牢度好已被推荐用于真丝染色。这些染料显示双官能性,能分别与纤维中两个分开的亲核试剂发生反应,但当两个反应位置非常接近时就会产生空间阻碍,两个席位的反应就不太可能完全。然而,具…  相似文献   

7.
杨新玮 《丝绸》1997,(11):51-54
一、酸性染料的发展传统酸性染料是指含有酸性基团的水溶性染料,而且所含酸性基团绝大多数是以磺酸钠盐形式存在于染料分子上,仅有个别品种是以羧酸钠盐形式存在。早期的这类染料都是在酸性条件下染色,故通称酸性染料。随着酸性染料的发展,以及纺织纤维染色中对染料的不同要求,除最早的酸性染料(染浴PH=2-4,故称强酸性染料)以外,又发展了弱酸性染料(染浴pH=4-5或pH=6-7),可以在弱酸性或中性浴中染色,继而又发展了1:2型金属络合染料,它们也适于在弱酸性或中性浴中染色,国内称之为中性染料。国外仍然把1:2型金属络合…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染色所碰到的困难,是众所周知的。简言之,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是由于高结晶度,缺少氨键的位置或者是缺乏与染色分子的静电作用。因此,一般总是把克服困难的方法立足于引入上染的位置。例如:通过共混或者把其它高聚物接技到聚丙烯上,也可以加入低分子量的添加剂或金属络合物。另一种途径是用化学反应来使聚丙烯纤维改性,以便提供染料附着的位置。这些化学改性有聚丙烯的氯化、硝化和氯磺酰化。最近,作者曾报道了有关氯化聚丙烯在染色方面的工作。 Song等人用溴水将聚丙烯溴化,然后用阳离子染料染色。经过溴化以后,红外吸收  相似文献   

9.
1 引 言   1 9世纪 60年代 ,纺织工业中丙纶纤维的染色主要有如下三种方法 :( a)镍改性的丙纶纤维用金属络合分散染料染色 ;( b)含氮聚合物改性的丙纶纤维用酸性染料染色 ;( c)纺丝前丙纶熔体颜料着色。第一种方法要求分散染料能与镍原子形成螯合键。纺丝前加入丙纶中的有机镍化合物浓度为0 .5 %~ 2 .0 %。它具有两个作用 :( a)使纤维具有可染性 ,( b)提高纤维的耐光降解牢度。第二种方法可应用现有用于羊毛和聚酰胺纤维染色的阴离子染料、设备和工艺。这种方法主要是找到一种合适的含有碱性氮原子的聚合物。丙纶本体中含氮添加剂的浓…  相似文献   

10.
原液染色丝     
翟明 《丝绸》1983,(11)
化学纤维工业的迅速发展,有色纤维的生产技术也日益受到重视,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化学纤维原液着色,一般是将着色剂或色母粒直接掺入纺丝原液中熔融后进行纺丝,纺出来的丝带有各种颜色,用这种工艺制成的色丝称原液染色丝。聚丙烯纤维(丙纶)由于分子结构上没有极性基团,所以对于一般染料没有亲和性,难于上色。目前丙纶丝生产中有80%以上是采用原液染色工艺的,色织后无需再染色。聚丙烯纺前着色和织物染色相比,具有缩短工艺流程、降低成本、色泽均  相似文献   

11.
还原染料隐色酸对未改性丙纶织物染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飞  侯丛 《印染》1999,25(12):8-9
用还用染料隐色酸对未改性丙纶织物进行染色,对染溶PH值,染色温度,染料浓度及盐对染色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聚丙烯(丙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保暖性好、回潮率低、抗霉变、耐化学腐蚀等优点,但存在染色性差的缺点。为解决这一问题,针对分散染料染可染丙纶的染色性能及染料极性对其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可染丙纶可以用分散染料在120~130℃下进行高温高压染色。同时染料的极性、分子量的大小对它的染色牢度有一定的影响,极性小或分子量大的分散染料对可染丙纶的提升力好。  相似文献   

13.
涤纶织物的染色,通常采用高温高压法、热熔法或载体法。但不论用什么方法,都要达到染料分子渗入到纤维分子内部去的要求,而依据纤维的吸湿性与染料的单位含量,又直接影响上染率的多少。如果使入染纤维维持一定湿度和染料量,并施加饱和蒸气加温以及长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兰纳素毛用活性染料染色机理是染料共价键与纤维染色席位的着染,固着率高(约95.85%);提升力,亲和力,色重演性,毛尖毛根的遮盖性优于其它毛用染料(例如弱酸染料、山道仑MF染料,兰纳脱染料等等)。该染料用于丝光防缩毛纱染色后的成品染色牢度,其干湿摩擦牢度、皂洗牢度、  相似文献   

15.
涤/棉混纺织物染色加工,一般都是以分散性染料染涤纶纤维,染棉(或粘胶)纤维则用直接、活性、硫化、纳夫妥,还原等染料。染色方式有连续和间歇两种,前者主要是热熔染色,适于大批量生产,即以分散/还原或分散/活性染料,通过浸轧、热熔及汽蒸等工序,使两类染料分别固着在两种纤维上;后者主要是高温高压染涤纶纤维,然后,在常压下用上述染棉的染料套染,是二浴法生产,工艺繁复,劳动强度大,产量低。我厂染涤/棉绸原来用后一种方式,先用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涤纶纤维,而后水  相似文献   

16.
通常都是用分散染料染疏水纤维,碱性染料染腈纶以及用酸性染料染羊毛、尼龙和蚕丝。本文涉及一种借助于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使分散染料、溶剂染料和一些颜料对蚕丝、羊毛和尼龙染色的方法。同样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也可以有利地用于阳离子染料对各种纤维的染色。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在一个染料分子中含有一种药物的单药物抗菌活性偶氮染料、在一个染料分子中含有两种不同药物的双药物抗菌活性偶氮染料和在一个偶氮基两侧各带一个活性墓的金属络合抗菌活性偶氮染料;测定了这些染料染棉和羊毛的染色性能和对19种常见霉菌和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做了用这些染料染棉布的防霉、抗细菌的实际应用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18.
有关改进丙纶染色性技术报导很多,许多改性丙纶可用酸性、碱性或分散性染料染色,性能优良。然而由于经济上的原因,除熔体着色之外,至今尚未有可染改性技术为工业界所普遍接受。本研究通过共混的方法,把具有染色功能的高分子,引入成纤的聚丙烯中去,制取了若干种具有基体一微纤结构的可染丙纶,廉价地提供染色,并能用现有的染色方法两相进行染色,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纤维染色,如果染得不匀,染出的纤维就会发花而造成染色疵病。聚酯或聚酯混纺织物应用分散染料染色,在热溶染色过程中由于染料泳移而会造成染色不匀的疵病。为防止这种情况,在染液中加入助剂,使染料缓慢地与纤维接触或与染料成“桥”把染料“拉住”,那末染料泳移现象将大大减小而使染色得以均匀。 据国外资料介绍,具有非离子型乙烯基化合物以及少量离子型乙烯基化合物的高分子共聚物能作为污染物的凝聚剂。根据上述情况,我们设想乙烯基非离子型化合物(如  相似文献   

20.
丙纶染色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姚敏  许海育 《印染》1997,23(12):35-37
聚丙烯纤维(丙纶)自50年代问世以来,其难以染色的性能曾阻碍了它的发展,因而一直是纤维制造商和染色工作者关心的课题。但丙纶的特殊性能和近年来细旦丙纶的开发使它在服装领域崭露头角,有力地推动丙纶的发展,促进对丙纶染色的研究。在今后若干年里,丙纶的染整加工将成为染色工作者十分关心和致力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