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瑞 《包装工程》2019,40(6):62-67
目的研究传统旗袍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从传统旗袍的文化及特征入手阐述旗袍元素在现代包装中的设计体现;对传统旗袍的图案元素、色彩元素、造型元素进行分类研究,分别归纳出应用于现代包装中的设计方法;以"糖人神"的包装设计为例,将传统旗袍元素融入包装设计,探讨传统旗袍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结论将传统旗袍元素创造性地应用于现代包装设计中,不仅丰富了现代包装设计的文化内涵与视觉审美表现,也促进了传统旗袍文化元素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族旅游产品的包装策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碧茹 《包装工程》2010,31(2):107-109,123
分析了地方民族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传统与时尚统一化、个性化、品牌化、方便化的包装设计原则,阐述了打造民族品牌及整合民族视觉元素和现代包装设计理念的设计战略,并以此来增强民族旅游产品的内涵和文化底蕴,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间女红视觉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纪向宏 《包装工程》2014,35(22):5-8
目的研究民间女红视觉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典型实例的剖析,分析了民间女红视觉要素中的材质、图形、色彩等如何应用于包装设计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包装设计中民间女红视觉要素的应用原则。结论民间女红视觉元素在现代包装中的应用,不仅为民间女红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更为广大的设计者提供了一条探讨现代包装设计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论竹包装传统文化国际化的视觉传达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立维 《包装学报》2011,3(1):72-76
汉民族竹文化传统属性根深蒂固。竹是汉民族人品、道德、修养、情操、风格和气节最常用喻体,竹包装是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质朴生活、勤俭节约、不事奢华观念的体现。在传统的包装文化美学思想里,竹包装材质的选择和设计理念融合了设计美学、艺术心理学、认知科学以及文字学的研究成果,人们可以很轻松地制造受众易于接受的竹包装视觉和心理认同的审美意象。包装研究不能只限于包装用材本身,而应超越材料,生成并传达出中国地方性竹包装文化的国际化取向,通过原生态竹包装凸显传统文化视觉元素,彰显原生态竹包装民族文化的国际化视觉传达新思维。采用民族文化图案纹饰、民族文化字体、民族文化色彩的视觉传达设计,以实现传统竹包装文化视觉传达设计国际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红”元素在现代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冬 《包装工程》2011,32(14):147-150
通过分析"中国红"的色彩含义和文化内涵,并结合几个典型实例论述了"中国红"这一传统色彩元素在现代商品包装设计的应用中体现的视觉心理效应,感观心理效应,情感诉求以及民族情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论证色彩与效应在包装设计的相互关系,进而分析了"中国红"的传达功能在商品包装设计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深影响着商品包装设计的发展,来探讨传统色彩文化在现代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蕲春中医药文化包装视觉设计进行研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传承发展,探讨如何通过视觉设计使中医药更具现代性审美,以吸引现代人的兴趣,从而激发公众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和认同。通过对视觉元素、符号和图形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结合当代设计审美和技术手段,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大众审美相融合,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包装视觉设计形象,以提升中医药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民族文化是我国人民智慧与创造力的表现,以其独特的形式衍变成了特殊的设计元素。随着我国中成药的发展,其在国际上的品牌地位和民族形象也愈发重要,而如何更好的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合到药品包装中成为设计者们关注的问题。方法 本文从中成药包装设计的现状出发,结合优秀独特的中成药包装案例进行研究;基于传统纹样、色彩、文字、绘画四个层面分析了民族文化元素在中成药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应用。中药本身具有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包装中的民族文化的融合设计有利于中药的国际化推广,也有利于中国民族文化的延续。结论 通过分析民族文化元素在中成药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明确了包装中多层面的民族元素构思,有利于巩固中成药的品牌营销力,更好突出中成药的民族化特色,推动其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于楠 《包装工程》2018,39(20):323-327
目的 分析巴蜀文化在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中的审美价值。方法 根据巴蜀文化的风格和特点,从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的角度对巴蜀文化要素进行提取分析。结论 在旅游纪念品的包装设计中,必须突出纪念品的特色与个性,将巴蜀文化充分彰显出来。要兼顾本土特色,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趋势,加强对地方传统习俗、居住环境、民间装饰和民族图案的研究。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结合巴蜀本土文化,基于文化元素内涵来实现产品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国际的融合,在现代和传统、东西方之间,找到发展本土包装设计的途径,使具有巴蜀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在世界设计舞台中大放异彩。唯有在发展中主动传承传统文化,才能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旅游纪念品包装。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通过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探讨了作为文化现象的商品包装在设计中体现出的时代感和民族性,特别是一些传统产品的包装设计,还不同程度地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民族情.这样的设计,实现了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意识的融合,顺应了现代人回归自然、回归民族的传统愿望.  相似文献   

10.
岭南文化在广州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王娟 《包装工程》2015,36(4):121-124
目的通过对岭南文化元素的题材、内涵、形式的发掘和研究,为纪念品包装设计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分析了岭南文化的内涵、特点,以及广州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的现状和文化定位,结合典型实例从传统材料、传统造型、传统图形和传统色彩等方面论述了岭南文化的思想内涵和视觉语言在广州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结论深入旅游景区,充分体会岭南的生活风俗和文化表征,挖掘纪念品及其包装的文化属性和视觉语言,才能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设计形式,有效地表达民族情感。  相似文献   

11.
马宏儒  郑林禄 《包装工程》2021,42(24):321-326, 332
目的 畲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依靠本民族的服饰纹样、日常用品的图形符号、民俗民歌等方式来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很多畲族元素符号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探究畲族元素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既是对畲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又与新时代接轨,促进现代文创产业的发展。方法 通过对具有畲族特色的文化元素进行梳理,运用元素重构、图案再生等现代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对具有畲族特色的文化元素进行内部解读和重组,并将其应用到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结论 通过对畲族元素的文化内涵与美学特征深入挖掘和梳理,借助相关美学理论和现代艺术设计手法,将畲族传统文化要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提出畲族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策略与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地域文化的贵州旅游商品包装设计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聂森 《包装工程》2012,33(16):1-4
分析了贵州特色旅游商品包装存在着缺乏地域特色、文化传承、品牌优势等系列问题。从包装形体造型结构、图形图案、色彩运用方面,论述了贵州旅游商品包装设计应赋予地方特色,传承乡土文化,彰显本土民族风情,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如何设计具有贵州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包装,以此传播贵州民族文化,推动贵州旅游商品的发展,提升传统民族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3.
庞鲜  曾婧 《包装工程》2020,41(14):332-338
目的研究广西壮族文化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方法,为家具设计提供新思路,也为壮族文化提供新的传承途径。方法分析广西壮族及其文化元素概况,将壮族文化元素从自然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等方面进行归纳分类。从纹样类型、色彩特点、工艺特色等方面深入分析壮族文化元素的艺术特征。挖掘壮族文化元素中图案纹样、色彩、造型、结构、工艺、材料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运用方法。结论通过运用绣球、烟袋、铜鼓、梯田等广西壮族文化元素与现代家具设计相融合的方式,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进行椅子、书柜、边柜、凳子等多件家具的设计实践,展示壮族文化元素与家具的色彩、造型、工艺等相结合的设计方法,为家具设计提供新思路,同时传承与弘扬广西壮族文化。  相似文献   

14.
薛娟  桑艺郡 《包装工程》2019,40(6):51-55
目的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历史与文化也在不断地延续,随之形成了日积月累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探究并非只是对历史的再次重演,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探究为现在以及将来的室内设计发展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借鉴。方法以传承壮族文化为目标,继承传统元素为根本,将中华民族文化弘扬作为基础,提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结合现代化的设计理论和设计原理,以全新的态度和高端的眼光重新看待室内设计。量化艺术设计的尺度,努力寻找更加多元化的方法,将壮族传统元素与现代化室内设计理论融合,提升壮族传统元素在现代化室内设计中的地位。总结出既能表达当代室内设计特点又蕴涵丰富壮族传统文化内涵的设计理论和应用方法,并且不断完善该理论和方法,实现壮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结论对自己国家的民族文化加以合理的运用与保护,在室内设计的相关研究运用过程中能够将壮族传统文化元素加以有效利用,然后创造出更高水平的、带有地域性、传统性和文化性的室内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5.
牛加明 《包装工程》2012,33(2):112-115
详细描述了佛山城市规划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清末茶叶盒的包装设计及制造工艺,分析其设计中体现的民族特征、传统文化特征等,研究其对现代包装设计带来的积极有益的启示。探究民族文化、传统文化资源等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价值,促使包装设计在发掘、借鉴民族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6.
张海彬  黎嘉珺  张海琳 《包装工程》2022,43(24):221-226
目的 以壮族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分析包装设计与地方性知识的互动过程,探究地方性知识在包装设计中的文化价值、应用方式及融入机制。方法 以“地方性知识”理论为视角和基础,对接包装设计要素构建壮族文化元素的地方性知识体系,运用设计人类学的深描法及隐喻抽取技术(ZMET)对壮族文化元素的民族基因、文化迷思、设计符号进行解读和阐释,探寻壮族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挖掘和转化路径。结果 得出壮族文化元素基于地方性知识的身份,并运用于包装设计的定位、风格及特色之中,增强消费者的文化想象和体验。结论 从地方性知识视角出发,包装设计能够进一步实现民族文化自觉和差异化发展,从形式与内容、文化与体验层面促进包装设计的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7.
辽宁锡伯族民俗文化产品创新设计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孟昕  李秋实 《包装工程》2017,38(4):28-32
目的以民俗文化产品的创新设计为手段继承并发展锡伯族民俗文化。方法分析锡伯族民俗文化的特点及视觉艺术特征,在产品的传统继承、设计理念与设计形式的创新、设计元素提炼与设计渠道的建立等方面对锡伯族民俗文化产品创新设计进行深入探析。结论锡伯族民俗文化产品创新设计是以现代设计理念和视觉元素诠释民俗文化的特点与多维度的转变方式,是辽宁民俗文化发展的时代体现,为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了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8.
周梅婷 《包装工程》2017,38(18):32-35
目的旨在提出基于区域民俗旅游会展的广告创意设计的有效形式和方法。方法以杨柳青民俗文化旅游节为例,将传统手工艺等民俗元素与现代观念、技术并置,结合民俗旅游会展的独特广告宣传价值,对区域民俗旅游会展的广告形式的创意设计进行分析。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包括整合区域民俗旅游会展的品牌形象、民族文化的深度介入、传统手工艺符号的合理运用、旅游观念改变广告方式、户外新媒体和传统手工艺的互动等广告创意设计建议,继而也为传统手工艺等民俗文化的在当下的发展给出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凌秋月 《包装工程》2022,43(10):319-325
目的 用文创设计来开发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在传承中保护海南黎族传统民俗文化。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与个案比较研究,对黎族传统的物质、社会、口承和精神四大类民俗进行梳理、分析与提炼,对黎锦、黎族银饰等日常用品进行民俗文化的分析、提取和转换,探讨黎族传统民俗在文创设计和文化IP打造中的开发和创新设计途径。结论 黎族传统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富于民族特色和本土特色,结合新兴设计技术手段和文化IP理论探究,对其进行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是打造民族民俗特色文创产品的重要途径。通过IP打造和文创产品设计,不仅可以提升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而且可以促进本土旅游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对传承和弘扬黎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康媚 《包装工程》2020,41(8):290-292
目的探究民族服饰图案在包装设计中的主要应用方向,总结在这一方向指引下的具体应用策略。方法探寻民族服饰图案特点并总结其在色彩、造型、工艺方面对包装设计的启示与借鉴,确定其应用于包装设计中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接着从各个不同形式的民族图案特点出发,分析其中的几种代表性民族服饰图案元素在茶叶包装、旅游纪念品包装、土特产包装等领域的具体融合路径,并由此总结出未来民族服饰图案在融合、延伸上的注意事项,提出与时代接轨的目标与方向。结论民族服饰图案作为我国文化艺术的精髓,在色彩、图案、工艺上体现出了独特的应用价值与潜力,给当前的包装设计提供了民族性、时尚性、文化性的借鉴方向,满足了包装设计领域的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