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涡轮搅拌桨混合过程三维非等温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工搅拌装置内的流体流动伴随着显著的传热过程, 由于搅拌流动的复杂性以及温度的分布难以测量, 采用试验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 采用标准κ-ξ紊流模型, 分析了非稳态非等温情况下, 涡轮搅拌桨混合过程中搅拌槽中流体的三维紊流流场和温度场的分布。结果表明, 桨叶旋转时, 在叶轮区产生高速射流, 径向射流在流动过程中夹带着周围流体撞击到槽壁后, 径向排出并分成两部分, 在叶轮上下两侧附近形成了两个循环涡流。随着桨叶搅拌时间的增加, 搅拌槽内流体温度逐渐趋于均匀, 但在六叶轮斜上区出现6 个低温区。桨叶所产生的能量绝大部分都消耗在桨叶附近的排出流区。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高径比为7.5的充气搅拌反应器中结构因素和操作因素对矿浆悬浮和能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充气和搅拌都对悬浮状态有交互影响,以叶轮接近底部、充气和搅拌所产生的流体循环方向一致时耗能最低,悬浮效果最好.从节省能源的角度看,微生物氧化硫化矿时矿浆在反应器内的均匀悬浮是不必要的,只要稍高于临界悬浮即可,提高叶轮转速也有利于空气中氧的溶解.用高径比为7.5的充气搅拌反应器进行了黄铁矿的微生物氧化处理,质量分数为10%黄铁矿矿浆,氧化120 h,充气量95.5 L/min*m2,这种悬浮状态的微生物氧化率相当于机械搅拌反应器氧化率的94.7%.耗能约120 kW*h/t.  相似文献   

3.
浮选过程中搅拌调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调浆是浮选过程中影响后续分选段作业效率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二折叶桨式叶轮、四折叶开启式涡轮、四直叶开启式涡轮以及推进式叶轮等搅拌叶轮及其与导流筒、挡板的组合进行功率准数(Np)及混合时间数(Nθ)等特性参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径流式叶轮相对轴流式叶轮,Np较大,能耗较高,而Nθ较小,更容易快速混合;导流筒可以节省能耗,加快...  相似文献   

4.
结合喷射吸气和搅拌吸气的特点,设计一种喷射-搅拌自吸气浮选装置.为研究该装置的气泡生成能力及气泡尺度分布,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叶轮转速、吸气量及起泡剂(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浓度的变化对气泡尺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吸气量随叶轮转速增加而增大,因此该装置有能力产生足量气泡;气泡Sauter直径(d_(32))随药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小气泡数量增多,大气泡数量减少,气泡尺度范围变窄;超过临界兼并浓度0.089mmol/L时,d_(32)保持不变,气泡尺度分布更加均匀.叶轮转速和吸气量共同影响d_(32)和气泡尺度分布;d_(32)随叶轮转速及吸气量变化时存在最小值临界交点,即n=610r/min,q=4.08L/min,d_(32)=0.45mm.d_(32)随吸气量增加而呈线性增大,在小于临界转速时,随叶轮转速增加而减小,超过临界转速时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5.
自制了一种新的以搅拌糟叶轮为电极的电浮选装置,用于印染废水脱色。讨论了各种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可使浓度为200PPm的染料溶液脱色率达99%以上。该法的优点是简单、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高径比为 7.5的充气搅拌反应器中结构因素和操作因素对矿浆悬浮和能耗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充气和搅拌都对悬浮状态有交互影响 ,以叶轮接近底部、充气和搅拌所产生的流体循环方向一致时耗能最低 ,悬浮效果最好 .从节省能源的角度看 ,微生物氧化硫化矿时矿浆在反应器内的均匀悬浮是不必要的 ,只要稍高于临界悬浮即可 ,提高叶轮转速也有利于空气中氧的溶解 .用高径比为 7.5的充气搅拌反应器进行了黄铁矿的微生物氧化处理 ,质量分数为 1 0 %黄铁矿矿浆 ,氧化 1 2 0 h,充气量 95 .5 L/min· m2 ,这种悬浮状态的微生物氧化率相当于机械搅拌反应器氧化率的 94.7% .耗能约 1 2 0 k W· h/t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柱面网壳拼装施工方法-旋转提升施工法,文中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施工原理;结合一个具体工程,运用施工力学分析方法跟踪分析施工全过程的结构内力、变位和提升力;分析了提升过程中结构转动的加速度对内力的影响;对提升中不同步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并阐述了旋转提升施工法实施中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带导流筒搅拌槽中循环流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带导流筒搅拌槽内循环流量的影响因素 ,优化搅拌桨型式 .方法 在直径为 0 .5 m和0 .8m的带导流筒的搅拌槽内 ,采用热示踪热响应法系统考察了搅拌桨型、叶轮雷诺数、导流筒直径和离底距离、静液位高度、列管设置及其流通面积对循环流量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 优选出新的能产生更大循环流量的搅拌桨型式 ,得出各结构参数对循环流量准数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9.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G4-73型离心风机三维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有限体积法,利用Fluent软件对G4-73型离心风机内部流场进行了全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蜗壳内的低能流体区沿轴向朝流动方向推进;叶轮内的静压和动压在叶片吸力面靠近叶轮进口处最低,叶轮流道中动压等值线呈"凸"型分布,在叶片压力面靠近叶轮出口处静压和动压达到最大值,且叶轮出口相对总压损失集中在吸力面和前盘侧。  相似文献   

10.
水泥土搅拌法加固大罐基础是利用粉体喷射搅拌法桩装结构加固大面积地基的具体应用,它可以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沉降量,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在实践中要做到6点:1)调整好钻机;2)控制好柱的分布位置与搅拌轴的垂直度;3)测量好高程;4)控制好桩顶、柱底高程;5)选择好固化剂;6)控制好搅拌速度和掺加量。  相似文献   

11.
初沉污泥水解酸化对A~2/O工艺强化除磷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挥发性脂肪酸(VFA)是生物除磷过程中的关键物质,增加进水中的VFA可以强化生物除磷效果.提高脂肪酸含量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对初沉污泥进行水解和酸化,通过对比中试试验和实际污水厂的运行结果,详细讨论了初沉污泥水解对进入生化反应系统的进水水质及ρ(VFA)、ρ(C):ρ(P)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沉污泥水解酸化可以改善进水水质,ρ(BOD5)、ρ(CODcr)、ρ(TP)、ρ(sP)、ρ(SS)相对污水厂初沉出水分别提高61.1%、36.5%、36.1%、17.36%和52.0%,可生物化性指标也相应地提高了20.40%.初沉出水VFA有显著提高,平均值由进水的12增加到56,提高了3.7倍,为后续强化生物脱氮除磷创造了理想的条件.通过初沉污泥水解实现的污泥水解技术,可用于现有污水处理厂为实现生物脱氮除磷目标而实施的升级改造,解决进水中碳源不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为强化三维电极生物膜(3DBER)工艺深度脱氮除磷性能,提高污水厂尾水质量,将硫磺和海绵铁作为混合填料,构建硫铁复合填料三维电极生物膜(3DBER-S-Fe)脱氮除磷工艺;在不同ρ( C)/ρ( N)、I和水力停留时间( HRT)运行条件下,探究工艺深度脱氮除磷效果.分别从反应器填料和阴极上取生物膜,通过Miseq高通量测序,构建细菌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结果表明:在运行条件为ρ(C)/ρ(N)=2、I=150 mA和HRT=4 h时,3DBER-S-Fe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5.59%和97.43%;适当增加ρ( C)/ρ( N)、I和HRT均能不同程度提高系统脱氮除磷效率.在填料和阴极上丰度最大的均为具有硫自养反硝化功能的Thiobacillus,分别占40.62%和44.75%;具有氢自养反硝化功能的Rhodocyclaceae在阴极的分布明显多于填料.因此,3DBER-S-Fe具有较高的脱氮性能主要是硫自养反硝化和氢自养反硝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且氢自养反硝化过程主要发生在阴极.  相似文献   

13.
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工艺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防治水体的富营养化,今后新建的城市污水厂应优先考虑选用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分析了A2/O工艺、CASE工艺、MSBR工艺、OCO工艺和卡鲁塞尔(Carrousel)氧化沟工艺的除磷脱氮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对这几种工艺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4.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activated sludge systems,sludge settleability,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processes were investigated by changing temperature variation patterns using 4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 (SB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o matter temperature changes in the range of 15-22 ℃ (decrease or increase) gradually or sharply,it has little effect 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processes.But when temperature decreases to 12 ℃,biochemical reactions will be inhibitted obviously.At least 1 sludge retention time (SRT) is needed for nitrification adapt to new temperature envirionment,and more time is necessary for phosphorus removal process.When temperature increases from 12 ℃ to 22 ℃ sharply,nitrification process deteriorates seriously,but phosphorus removal process shows no change.In addition,sludge settleability deteriorates when temperature changes sharply (decrease or increase),but the reasons are different.Under temperature decrease condition,it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increase of accumulated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Under temperature increase condition,the loosing sludge flocs’ configuration is the main reason.It should be pointed out that the filamentous bacteria content during the entire experiment keeps almost constant,and the sludge settleability variations are the reflection of the change of sludg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5.
改良A^2/O工艺在城市污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石家庄市桥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采用的改良A^2/O工艺的3种不同工况;并结合该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和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论述。运行结果表明:改良A^2/O处理效果稳定,除磷脱氮效果明显,适宜应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经过二级处理,出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三级处理后可作为中水回用。’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研究滨岸缓冲带对面源污染物的净化机制,建立了农田、乔草带、滨水植物带、湿生草本带4个代表性试验小区,重点分析了其对氮、磷营养元素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农田是湖泊、水库等水体的重要的非点源污染源;乔草混合带对总氮(TN)及总磷(TP)有良好的净化作用,去除率分别为35.2%和32.6%.挺水植物对TN的去除效果非常显著,其质量浓度削减率达到88.9%,但是对TP表现为释放状态;草本过滤带具有较好的TN、TP净化效果,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为37.4%和49.8%.过滤带内植被条件和入流污染物浓度是造成过滤带对TN净化效果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强化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脱氮除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强化序批式活性污泥(SBR)工艺进行废水处理,实验考察了各阶段运行时间、碳氮比等对化学需氧量、氮磷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强化SBR工艺最佳运行方式为:进水搅拌1 h,曝气5 h,停曝搅拌2 h,沉淀2 h,一个工艺周期为10 h,碳氮比为18.当进水总磷为10 mg/L-1,氨氮为100 mg/L-1时,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85%及78%;与普通SBR工艺相比,强化SBR工艺的氨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提高约13%及12%.结果表明,强化SBR工艺在进水搅拌阶段使磷得到了充分释放;在停曝搅拌阶段混合液得到了充分的反硝化,提高了脱氮效果,同时由于抑制了聚磷菌释放磷而提高了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氧化沟从城市污水中去除氮和磷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氧化沟作为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已被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氧化沟工艺对氮和磷的去除效率较低。在该研究中通过调节曝气转刷的充氧能力,使氧化沟内形成好氧和缺氧段,总氮去除率越过90%。为了提高氧化沟的除磷效率,在氧化沟系统内加入厌氧池,使总磷去除提高了20%左右。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氧化沟工艺从城市污水中去除氮和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磷作为生命有机体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在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污水厂排放标准日趋严格,铁盐作为化学除磷药剂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中.尽管目前已对化学辅助生物除磷和侧流磷回收等创新改进工艺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污水体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污水厂的除磷效率及磷资源回收仍面临诸多挑战.综述铁盐辅助生物除磷工艺...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污水厂频繁发生的污泥膨胀问题,提出一种能在低氧条件下利用丝状菌的形态和生理特性进行污水处理的节能高效的"低氧丝状菌微膨胀"新方法.采用SBR反应器,通过好氧-缺氧的运行方式,研究了在微膨胀状态下,DO含量和有机负荷率对污泥沉降性的影响及氮、磷和COD的去除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负荷率和DO含量各自在特定的范围内影响污泥沉降性,当有机负荷率大于0.25d-1时,单靠降低DO含量已经不能维持污泥微膨胀状态.低氧微膨胀不会恶化系统的硝化效果,由氮的物料平衡发现,每周期通过同步硝化反硝化可以去除掉20%的氮.低氧曝气前期能够出现释磷现象,系统内可以富集聚磷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