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上溢油的回收及处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概述了海洋中石油污染的状况及处理海上溢油的主要方法,介绍了各种不同的吸油剂,对二种废塑料制备的吸油剂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节能》2021,40(6):74-77
在海上油田的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会发生井涌或井喷、船舶碰撞和直升机坠落、平台溢油、管道溢油及地质性溢油等事故的风险。文章对海上油田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溢油事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分析了海上溢油的处理措施,以期为海上油田的溢油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结合A厂消除提升管、沉降器、油气线结焦的工程实践及行业内多种类型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反应器、沉降器、大油气线结焦及防治经验,认为进料雾化及油剂混合极其重要,后部结焦是由前部引发的,进料喷嘴雾化效果不佳和进料段油剂混合不足导致反应不充分是提升管、沉降器、大油气线结焦的根源.进料雾化、混合效果差,部分油气不能与催化剂接触并扩...  相似文献   

4.
赵文芳 《中外能源》2007,12(3):102-105
海上石油设施是海洋环境污染的重要危险源。叙述了防止溢油事故发生、降低溢油危害可采取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包括提高海洋石油设施的安全技术水平;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管理和维护;完善溢油应急计划和组织系统;溢油轨迹监控和溢油处理等。  相似文献   

5.
朱晓培 《能源》2011,(8):69-71
在中国表现一向低调的康菲石油,因渤海溢油事件被推向了台前。它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又有着怎样的发展基因?  相似文献   

6.
对二郎坝水电站发电机推力油槽溢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通过对上导瓦架增开6个回油孔、加装冷却器上盖、加大呼吸器管径和增加凝油隔板等措施,大大改善了推力油槽内油运行环境,改造之后的机组运行中再未发生溢油问题,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7.
李广茹  安伟 《能源与环境》2011,(1):14-15,33
在海上溢油应急反应中,溢油污染数学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预测海面油膜的漂移轨迹和性质变化,为溢油应急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保障。三维水动力模型、溢油漂移模型、溢油风化模型与可视化技术的结合,能够将海面油膜的变化过程实时、动态地显示出来,更加有助于溢油应急的指挥决策。  相似文献   

8.
采用合适的动力吸振器对汽车动力总成的弯曲共振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动力总成工况复杂,吸振器选择不合理反而可能适得其反。通过对动力总成吸振器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动力总成吸振器的温度特性和激励特性,并应用于动力吸振器设计,成功解决了某车型由于动力总成弯曲共振导致的车内振动噪声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管道排沙系统持续高效排沙,利用RNGκ-ε双方程紊流模型对吸泥头附近区域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建立吸泥头区域水力特性分析计算模型,揭示不同吸泥头形式及布置方式下的流场分布规律,寻求高排沙效率的吸泥头形式。结果表明,保持吸泥头与排沙管道的连接口贴近泥面,有利于吸泥头下方高流速区的塑造;吸泥头高度一定,存在一个适宜的吸泥头口径使得其吸泥效果最佳;选择合理的吸泥头形式,减小排沙管道流速或增大吸泥头离地距离,吸泥头仍可保持较高的吸泥效率。研究结果为管道排沙系统在水库清淤工程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针对多自由度动态吸振器作用于多维耦合双层隔振系统上的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给出了系统的量纲为1参数控制方程和系统力传递率表达式.基于此,研究了吸振器固有频率比、耗散系数、安装距离、安装跨度、质量比和转动惯量比对吸振器吸振特性(系统力传递率)的影响;并结合对系统模态能量分布情况的分析,阐明了吸振器的吸振机理以及最优参数取得条件;最后,结合内燃动车动力包这一工程对象,给出了其散热器子系统充当双层隔振系统吸振器用于提高系统在发动机停机工况的隔振性能应用实例.研究结果对于双层隔振系统多自由度吸振器参数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