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前,电信网络和基础设施的信息安全需求强烈,业界越来越广泛地采用密码技术进行信息安全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简称《密码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信息系统密码应用提出了规范化要求和密评的规定,因此基础电信企业需要提高密码应用水平并对建设和运维的信息系统实施密评。从标准制定、人才培养、平台研发、能力建设和技术研究等方面给出了后续开展密码应用及密评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信息安全领域,有很多IT企业在默默做着将密码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应用的工作,尤其是在更为普遍的商用和民用领域,作为信息安全领域中的龙头企业,有着15年历史的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这样的企业之一,他们对我国的密码学研究以及密码应用的体会和看法将更具有现实和借鉴意义。我国密码研究还处于厚积薄发的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技术不断呈现,如云计算、物联网等,在企业享受着新技术带来的便捷快速的同时,企业的信息化安全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通过研究建立一套适合本公司的信息化安全标准和管理体系,保护公司核心知识产权,保障公司业务战略的实现,已成为公司信息化安全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作者实践,在分析企业信息安全存在的风险和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基于信息安全管理国际标准ISO27001,提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框架,论述企业建设信息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密码技术作为一种有效且可行的保护信息安全的办法,可使用户在一种潜在不安全的环境中保证通信的安全,介绍现代密码的三种体制及在网络信息加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卫士通商用密码产品与安全服务成软博会亮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5月30日至6月2日,2012第十六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在京举行。国家信息安全产业领军企业暨四川省优秀骨干企业——卫士通公司,随成都代表团一起亮相此次盛会,展出了商用密码产品与安全服务,成为软博会亮点之一。在本次展会上,卫士通重点展示了信息安全领域内以商用密码技术为核心的开发应用成果,推荐了当前热点产品"安全云存储系统"、"一KEY通综合安全防护解  相似文献   

6.
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技术基础的技术学科,卫士通公司作为日前国内最主要的密码厂商之一,同时也是在分级保护,等级保护领域主要的安全方案提供商以及安全产品提供商,谈谈密码技术在内网安全保护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1.引言随着计算机、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密码技术保障信息的机密、真实、完整和不可否认性,作为网络安全的基础和核心,应用范围也在日益扩大。密码产品作为信息安全产品或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安全产品能否发挥价值,甚至关系到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因此,对密码产品的测评认证具有重大意义,既有利于厂商研制、生产密码产品规划化、标准化,也有利于用户找到适合自己需求、安全性有保障的产品。  相似文献   

8.
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专业从事信息安全的股份制企业。十余年的技术人才积淀以及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打造了在信息安全领域"国家队"的品牌。2008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成为第一家中国的信息安全上市公司。目前,公司正在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形成从芯片、产品到系统和应用的信息安全完整产业链,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9.
2009年8月19同至21日,由国家密码局主办的《全国商用密码成果展》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召开。联想网御携首款通过国家密码管理局认证的SJJ0805 SSL VPN安全网关及首款自主研发的商密新品亮相此次展会,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SSL VPN产品属于涉及密码技术的信息安全产品,其协议规范性和算法安全性都很重要,直接关系着国家信息安全保密,SSL VPN产品已经被纳入到国家密码管理局的管理范畴中。  相似文献   

10.
业界动态     
赵泽良司长莅临安恒信息参观调研近日,工业与信息化部信息安全协调司赵泽良司长一行来到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参观调研。赵司长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国内信息安全企业经营发展状况,了解信息安全行业的新技术、产品、服务和应用的发展趋势,交流研讨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安恒信息作为国内信息安全行业的领先代表企业,  相似文献   

11.
在互联网及信息化的发展大背景下,数据信息的价值越来越高。为了有效保障信息安全,合理设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措施,有效利用后量子密码体制提高安全等级保护的有效性势在必行。在信息安全保障过程中,密码体制属于非常关键核心的技术手段,在合理应用后量子密码体制等手段的基础上,计算机系统当中的信息安全能够得到有效保障。鉴于此,文章从后量子密码体制的基本内容入手进行分析,结合密码体制在等级保护应用过程中的实际落实需求,针对性提出行之有效的后量子密码体制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2.
伴随全球化经济快速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也日渐加强.而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又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对企业进行合理的信息安全规划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企业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对企业信息安全建设风险进行了概述,结合企业相应的网络环境,分析出一套网络环境下企业信息安全规划方案并对企业信息安全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建设中对互联网接入模式、防火墙访问控制、身份系统认证、入侵检测、网络设备服务器及网络安全人员安全意识教育等多方面进行了考虑,提高了企业内部数据及资料的安全性,为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企业依据提出的企业信息安全整体方案架设了TDA预警系统,有效解决了该企业信息化建设推进过程中信息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整个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政务安全、企业单位的商业秘密及公民隐私的客观需要,使得商用密码的科研及其产品的使用在社会各领域迅速推开,有力地保障并促进了信息安全及信息化的快速发展。1996年7月开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了我国发展商用密码的问题,并做出了在我国大力发展商用密码和加强对商用密码管王罩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4.
北京明朝万达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内网安全产品和数据保密产品厂商,作为一个专业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单位,明朝万达致力于内网和数据安全产品的开发,解决国家政府、军队和企业面,瞄的信息安全问题,尤其是政府、军队和企业的内网安全管理、信息保密和数字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公司自成立以来,持续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实现了网络资源共享的同时,信息安全受到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黑客等人为的攻击威胁。信息安全主要包括数据完整性、可控性、可靠性、保密性以及可用性五个方面,密码技术是实现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文章将对现在的密码技术及加密手段进行分析,了解它们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2006年在西班牙召开的ISO/IECJTC1/SC27T作组会议上重点讨论的ISMS标准族、密码技术标准、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等热点问题,分析了国际信息安全标准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提出了一些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可信计算在我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随着我国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要,密码的作用也就越来越突出。充分发挥好密码在信息安全中的核心保障作用,推动商用密码深入发展和更广泛应用,支持我国可信计算产业的健康发展,从国家层面构建可信计算密码应用技术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龙晋婧 《通讯世界》2014,(4):120-121
信息安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并且其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企业要保持健康可持续性发展,信息安全是基本的保证之一。随着网络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业泄密事件的发生,信息安全问题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企业管理者也逐渐走出以往的误区,信息安全建设成了企业首要任务,一些企业纷纷加入到这个日益庞大的队伍中来。所以,在不久的将来,信息安全将更多的被企业所关注,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安全行列中来,这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步骤之一。本文根据企业面临的信息安全发展及建设问题,从信息安全技术上和安全管理上提出解决安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认可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理清了工作思路,制定了推动方案并形成新的工作机制。今天,信息安全产品认证管理委员会的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认可工作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局面的取得,得益于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的有利领导,得益于公安部、安全部、信息产业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同。在这里,我谨代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向支持这一工作的各个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20.
<正>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基本制度,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纲领性指南。等级保护制度的指导思想是按照系统重要程度和实际安全需求,合理投入,分级保护,从而有效提高我国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的整体水平,保障信息系统安全,最终促进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信息安全产品作为信息系统的核心构件之一,其安全性直接影响了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尤其是2013年以来,棱镜门、RSA丑闻相继曝光,信息安全产品的安全可信测评,尤其是应用于三级及以上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产品的安全可信测评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根据信息系统安全建设需求,对信息安全产品实施分等级测评,能够有效保证测评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同时节省测评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最终推动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和信息系统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