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岭隧道岩溶地质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气长输管道山岭隧道穿越经常会遇到岩溶地质情况,岩溶地质的处理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隧道施工的安全。通过对川气东送管道工程在鄂西山地岩溶发育地区的山岭隧道穿越设计和施工情况进行分析介绍,对隧道岩溶地质的处理措施和适用方式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初步形成了一套处理隧道岩溶地质问题的措施和方法,为油气长输管道用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油气长输管道在穿越江河水域和山岭地区已经越来越多地采用隧道穿越方式。通过四川某地的山岭隧道穿越的锚喷设计,采用类比法和理论解析法相结合,对隧道设计和施工中采用锚喷支护技术进行了探讨,为油气长输管道用隧道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长输管道施工中 ,隧道穿越工程是经常遇到的。特别是西气东输管道 ,在山区以及黄土高坡地段多处采用隧道穿越。如何解决隧道中所遇到的技术难题 ,在关山隧道穿越施工中 ,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也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经验。关山隧道是兰—成输油管道工程中一个最大的隧道穿越工程。穿越施工地点海拔为 2 5 0 0m ,管线穿越长度 1478m ,管径为 5 0 8× 9 5。隧道的断面尺寸为宽×高 =2 5m× 3m。关山隧道穿越的施工条件 :①隧道穿越长度较长 ,隧道内通风不良 ,采光差 ;②隧道内施工作业面狭窄 ,且地面高差大 ,不平整 ,施工设备难以进入 ,管线…  相似文献   

4.
盾构法隧道掘进中盾尾密封涌水涌砂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盾构法隧道穿越工程中,盾尾密封是保证盾构掘进隧道与掘进面完全隔离的关键性控制部位,一旦密封损坏,将会造成盾尾涌水涌砂,给掘进施工造成困难,甚至直接影响到人员、设备的安全。文章分析了以往盾构掘进中盾尾密封涌水涌砂的原因,针对地层松散、流动性强、强透水、高水压等情况,成功地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盾尾密封安装与施工技术。该技术在黄石长江盾构掘进中应用.有效地解决了盾尾密封涌水涌砂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规避建设水下钻爆隧道的风险,有必要对已建成水下钻爆隧道的成功经验及施工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总结。介绍了水下钻爆隧道安全有效埋深应考虑的因素及东江水下钻爆隧道的合理、安全、经济的埋置深度;根据东江穿越工程的地质条件,确定了东江水下隧道的穿越形式;对水下钻爆隧道设计中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防水、监控量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等重要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分析,对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及塌方、涌水、涌泥等地质灾害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可为国内当前在建和待建长输管道工程的水下钻爆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TSP203地质超前预报系统在中卫黄河隧道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SP203系统是新一代地质超前预报系统,由瑞士Amberg测量技术公司研发。TSP203系统可以对隧道掌子面前方100~250m的围岩情况进行准确预报,为隧道安全快速施工提供指导。以西气东输中卫黄河隧道施工中的TSP203系统应用及效果为例,具体阐述了TSP203系统的基本原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解释结果和围岩实际开挖情况对比分析,确保了中卫黄河隧道的顺利贯通。对石油天然气管道采用隧道方式穿越大江大河和含水丰富的山体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从长输管道穿越工程发展经验看,穿越技术已经从传统的裸露、管沟埋设等方式向定向钻、隧道等方式发展。长输管道穿越有必要根据现场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选择施工技术、确定穿越方案并签订穿越协议。英国长输管道穿越协议涵盖了穿越工程实施方案、程序、基本要求及后续额外工程有关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从协议内  相似文献   

8.
长输管道的河流穿越设计和施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油气长输管道河流穿越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各种穿越设计、施工方法,对沟埋、定向钻、隧道等穿越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介绍了各种施工方法及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并提出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总结了近几年出现并得到应用的穿越新技术、新工艺,对今后其他管道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西气东输二线锦江隧道顶管施工工作井的止水设计方案、施工过程中出现涌水现象的原因及处理方案.该工程采用了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钻孔压浆的方法作为复杂地层条件下的止水方案,取得了满意效果,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比较长输油气管道的定向钻、沟埋和隧道等河流穿越技术的优缺点,可以选择出最适合的油气管道穿越技术,也同时分析各个技术的施工适用范围,对于施工中常出现的技术问题也予以解答,旨在相关施工团队可以借鉴施工方法,从而对油气管道的穿越技术进行更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对于各种特殊原因造成的某些废弃的油气管道隧道,必须采取环保、安全、可靠的封堵方法进行处理,避免产生次生灾害。针对不同地质和水文条件下的隧道,可采用混凝土封堵墙、注浆堵水、挂网锚喷混凝土、局部钢支架加固等方法进行有效封堵。通过对四川某地一条天然气管道隧道进行封堵设计和施工情况分析介绍,研究探讨了隧道封堵的处理措施和适用方式。目前,该隧道封堵效果良好,为管道隧道的封堵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南海W油田转注井堵塞问题,提出了先有机解堵,再无机解堵"段塞解堵"的解堵增注思路,研制了解堵增注液体系,并对该体系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对无机堵塞物和有机堵塞物均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腐蚀性小,在78℃ ×24 h对油管钢的腐蚀速度为0.9026 g/(m2·h);配伍性好;具有较好的铁离子稳定能力和降压助排...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注聚井堵塞形成的过程,进行了堵塞物产生原因分析,利用长填砂管模拟了堵塞的动态过程。分析认为,聚合物配制过程中产生的鱼眼、注入水中钙镁离子引起聚合物分子桥接以及聚合物在孔隙中的吸附滞留是注聚井堵塞的主要原因。长填砂管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聚合物注入过程中,聚合物/注入水、砂粒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大直径胶团,在注聚端造成严重堵塞;在采出端的堵塞主要来自聚合物在孔隙中的吸附滞留,堵塞程度相对较弱。通过注聚井堵塞动态变化的研究,为注聚井解堵工艺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用平板模型的流动试验方法,研究了二次孔道封堵的最佳时机、最佳位置、最佳用量和最佳工艺。从最佳封堵时机研究得到油井刚见水时是最佳封堵时机,说明水道一形成,立即进行封堵,可减少注入水的无效循环,也可减少二次孔道的形成;从最佳封堵位置研究得到在靠近注水井的位置是最佳封堵位置,说明封堵越靠近注水井,对流线影响越大,波及系数越大,原油采收率越高;从最佳封堵用量研究得到堵剂用量越大,将高渗透带封堵得越彻底,波及系数越大,原油采收率越高。考虑到经济效益,有一个最适宜的堵剂用量,为高渗透带孔隙体积的15%;从最佳封堵工艺  相似文献   

15.
在油田开采中后期所采用的稳油控水技术中,以深部调剖调驱技术为主,而注入设备对措施效果影响较大,为保证调剖调驱技术的顺利开展,研发了地面智能注入系统。该系统不但对聚合物的剪切小,而且可以有效地控制调堵剂的注入排量和压力,保证了调堵剂有效地进入高吸水层;同时该系统可以自动记录施工参数,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施工现场操作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工艺的精确性。现场试验证明,地面智能注入系统可以满足大剂量调剖调驱和长时间施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油藏在高温开采过程中遇到的油井出水及注蒸汽井汽窜问题,利用无机可酸蚀材料对有机类堵剂进行了改性,经无机改性的有机类堵剂在120 ℃温度下恒温处理3个月以上为不水解、不破胶、黏稠固体。室内堵剂实验评价表明,其岩心封堵率达99.63%,酸蚀率为22.43%。该研究为封堵高温油井出水及解决注气井气窜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水泥浆封堵炮眼工艺风险性大、作业周期长、作业成本高及油层污染严重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复合树脂类炮眼封堵剂FD-1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该炮眼封堵剂由于加入了一定量的油溶性树脂和纤维,可在油中分散或溶解,因此对油层的污染较小;封堵剂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封口剂配合使用固结体的抗压强度可达16 MPa;具有较长的凝固时间,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在井筒内凝固和留塞,施工安全;岩心流动实验表明,对不同人造岩心的封堵率均大于95%,油相渗透率恢复值超过50%。现场试验证明,可以满足油井炮眼和大孔道封堵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常规分层注水管柱带压作业下钻不能有效封堵油管,起钻前常规油管堵塞器因不能通过封隔器、配水器等小孔径工具封堵油管导致的投送不到位等问题,设计了带压作业分层注水工艺管柱,并研发出配套工具。该管柱既解决了带压下钻油管封堵问题,又能为再次带压作业封堵油管提供便利条件,解决了过封隔器、配水器等小孔径工具(准46 mm)封堵常规油管(准62 mm)的问题,实现了全程带压作业。现场应用表明,带压作业分层注水工艺管柱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施工费用,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9.
绥中36-1油田堵水稳油技术数值模拟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保证渤海绥中36-1油田的稳产,针对油田开发过程中暴露出注入水单层单向突进的矛盾,在注水井优化注水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油井堵水效果研究。方案设计时考虑三种堵水方式:封堵防砂段、封堵高含水小层和层内堵水;考虑封堵三个不同含水级别的油层段:含水分别大于90%、80%、70%。油井堵水后减少无效水循环,提高注入水利用率,减少平台污水处理量,实现了节能减排,同时为中低含水井提液生产创造了产液空间。研究认为堵水越精细,限液生产造成的油量损失越少,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油田采收率。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高含水油井堵水后降水增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河南油田聚合物驱地层堵塞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南油田注聚区面临的地层堵塞问题,进行了污水及污水配制聚合物的长岩心注入性试验,分析了影响聚合物注入性的各个因素及堵塞机理。结果表明:由于水质不合格造成了河南油田注聚区块污水对岩心的伤害;影响堵塞程度的主要因素有注入速度、岩石渗透率及聚合物浓度;注入速度一定时,岩石渗透率越小,注入浓度越高,吸附滞留量越大,堵塞也越严重;且在一定注入速度范围内,速度对渗透率大的岩心影响较小,而对于渗透率小的岩心,随注入速度的增加,吸附滞留量增大,堵塞在深部并随注聚过程的深入而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