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其系统构成具有多样性,其在矿产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实现对矿产企业生产全过程、各环节的精准控制。矿产企业生产需要落实安全性,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囊括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调度系统等多项系统类型,不同系统类型之间的作用具有差异性,但其共同致力于矿产企业的安全生产。文章就矿产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在其安全生产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以强调各矿产企业对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的重视,进而不断落实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应用,以此促进企业生产安全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目前玉石洼铁矿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了其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并根据玉石洼铁矿生产实际提供提出了改善其生产状况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建立起轧钢生产均衡度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以后,以安阳钢铁公司中型轧钢厂的生产数据为基础,讨论了轧钢生产均衡度对其工序能耗的影响。我国轧钢生产均衡度很低。就生产组织工作而言,为了节能,不仅要使轧钢生产的工作点移向“经济区”,而且还要尽量提高轧钢生产的“均衡度”。  相似文献   

4.
刘杨发 《烧结球团》1996,21(6):56-58
本文介绍了萍钢1号球团竖炉由生产褐铁矿球团改为生产磁铁矿球团针对其竖炉炉型和生产以参数不合理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5.
10 kV变电所是煤矿生产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良好的稳定性可以有效提升其生产效率。因此,本文基于10 kV变电所的相关内容,对其设计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其目的就保证10 kV变电所运行的稳定性,以此保证煤矿的生产效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类型划分作为矿井开采生产方案确定与技术实施的重要基础,对其安全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以某铜矿矿井生产开采为例,对其水文地质类型划分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轴承钢管是轴承钢二火成材产品,作为轴承套圈用钢,其生产有其特殊性和严格要求。由于国家整体冶炼水平及生产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轴承套圈加工技术的发展,轴承钢管在质量,生产成本,材料利用率等方面优势不明显,其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基于轴承钢的生产现状,讨论轴承钢管生产存在问题,探索了轴承钢管今后的发展思路,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型旋转机械运行状态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效益,为防止相关生产事故出现,本文针对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其理论基础,以提高其智能化、自动化为预期目标,详谈其在金属冶炼中的有效作用,以降低因设备故障造成的生产中断,以期降低企业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高炉操作必须以原料为基础。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只有抓好精料,高炉才能实现高效率生产——高产、优质、低耗、长寿,而是高炉操作制度必须根据其所使用的原料条件来确定。高炉操作制度能适应其原料特性时则可以达到正常生产或实现高效率生产。反之则不仅不能高效率生产甚至连正常生产都难达到。对不同的原料条件选择适宜的操作制度必须经过反复试验与生产实践。走许多弯路,生产受损失常常是不可避免的。武钢烧结矿粒度偏小,粉末较多,矿石碱金属含量高,高炉碱负荷较高,每吨铁约7公斤。通过反  相似文献   

10.
自三钢双膛石灰窑投产以来,其生产的高活性石灰为炼钢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与国内同类型石灰窑类似,其屡次发生煤气围管堵塞现象,在此,本文介绍了应对双膛石灰窑煤气环管堵塞的生产与技术实践。  相似文献   

11.
钼在不锈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朴 《中国钼业》2004,28(5):3-10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不锈钢的发展状况,重点介绍了钼在不锈钢中的重要作用,含钼不锈钢的性能特点和主要用途。根据粗略估算结果,目前我国不锈钢工业生产中钼的年消耗量在300t左右,估计不超过500t。展望未来的发展,钼在我国不锈钢生产中的使用量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将流化床技术应用于铁合金冶炼生产中,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回转窑技术的难题。采用流化床技术可直接进行粉矿预处理,不再需要造球或压块等烧结工艺,同时,通过与直流矿热炉技术相结合,可有效利用能源和低品位粉矿,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河北敬业集团HRB400盘卷生产初期存在通条性差、力学性能不稳定、出现贝氏体异常组织、冷弯不合的问题,通过调整熔炼成分、风机开启顺序、风冷辊道速度等措施,盘卷的通条力学性能最大相差由149 MPa下降到11 MPa,未发现贝氏体异常组织,盘条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阎伟 《炼钢》1996,12(1):40-43
预溶型连铸保护渣是目前国际上用于连铸的一种先进的保护渣,我国尚无此生产线。为填补空白,我们在消化、吸收国内外技术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了经济可行的生产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5.
烧结过程用兰炭作为燃料替代焦粉的生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烧结矿成本,永通公司烧结车间进行了用兰炭做为燃料替代部分焦粉的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兰炭替代30%的焦粉时对烧结过程的影响不大,通过采取控制燃料粒度、提高料层厚度、提高点火温度、兰炭焦粉分别配加等措施,完全能满足炼铁对烧结矿产质量的要求,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炉炼铁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中国高炉炼铁技术进步迅速,生产技术指标不断改善.论述了当前中国高炉炼铁在精料、喷煤等方面的技术进步;提出了急需注意的高炉无序建设等问题,以及高炉生产技术上需要改进的薄弱环节;同时就继续加强节能、精料、长寿和清洁生产等热点问题进行探讨.进一步明确了中国高炉炼铁技术进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对1987年前桃江锰矿历年工亡事故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人为因素是造成工亡的主要原因,并且工亡与工人年龄、工龄有关,从时间上分析,工亡发生在星期六、星期日与星期一的机率较大。这与工人安全知识和安全生产经验的多少以及对待安全生产的态度有关。桃江锰矿在找出工亡原因的基础上加强了全面质量管理,强化了安全教育,制定了安全生产对策,取得了工亡为零的良好效果。工伤直接经济损失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8.
无头轧制是一项发展中的新型轧制技术,其优势是没有轧件之间的时间间隔,作业率高、轧制过程稳定、工艺设备事故少,备件消耗低,产品质量好。重点介绍了该技术的开发过程、在板带和棒线材生产线上的各种工艺方式以及金属连接技术,并对无头轧制技术推广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石钢公司转炉炼钢厂煤气磁氧分析仪故障频发的原因是设备老化问题。提出采用半导体激光分析仪,利用激光能量被气体分子“选频”吸收形成吸收光谱的原理,测量被测气体浓度,判断煤气回收条件,指导炼钢生产。项目运行半年来,分析仪未出现故障,煤气回收时间较改造前延长了40S,提高了煤气回收量,经济效益可观,同时减轻了维护、检修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20.
《粉末冶金学》2013,56(23):157-168
Abstract

The dispersion-strengthening of carbonyl iron by alumina and zirconia has been found to be sensitive to particle morphology. This has been studied by optical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in samples representing each stage of various production sequences.

In the case of alloys that had been sintered at 1350°C and then forged and cold rolled, alumina had a greater room-temperature-strengthening effect than did zirconia; whereas for alloys sintered at the same temperature but tested in the extruded condition there was no such difference. Furthermore, sintering at 1200°C followed by forging and cold rolling produced a similar degree of dispersion-strengthening for each of the two dispersoids. These observations are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the variation of particle morphology with production history.

Tensile properties were also determined in the range 20–600°C for alloys that had been sintered at 1350°C and extruded. The dispersion-strengthening effect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in a manner tha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re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of these allo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