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改进的波形复杂度算法在核爆炸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验证了传统的波形复杂度对于核爆地震信号分类的有效性。提出了两种时域改进算法,使识别率有了小幅度的提高。将传统的时域波形复杂度推广到时频联合域,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时傅立叶变换的波形复杂度计算框架。在对所提算法框架进行简化处理后,借助于Fisher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实现了地震波信号的特征提取。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分类性能优于现有的波形复杂度的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2.
根据核爆和雷电电磁脉冲信号非平稳、非线性特点,对NMEP和LEMP信号进行了多重分形分析,计算了二者的多重分形广义维数 和广义维数的变化率,通过分析发现,广义维数的变化率更能反映核爆和雷电的不同产生机理,并且和广义维数相比,以广义维数的变化率作为特征,对NEMP和LEMP的识别率更高,更稳定,可以对核爆和雷电电磁脉冲进行有效的识别。  相似文献   

3.
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内人防结构顶板核爆荷载的合理确定是目前人防结构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在对实际工程的调查基础上,研究了双层地下室的试验模型,进行了空气冲击波在地下室模型内传播的爆炸试验,分析了作用在双层地下室底层结构顶板的爆炸压力分布特性,并得出多层地下室的底层顶板核爆荷载一般要小于单层地下室顶板核爆荷载设计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电磁环境下桥丝式电火工品安全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新龙  王建龙  张磊 《包装工程》2011,32(23):122-125
采用等效天线负载法计算了电磁环境下桥丝式电火工品中的辐射感应电流,结合具体算例模拟了核爆电磁脉冲和微波武器作用下桥丝中感应电流的热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核爆电磁脉冲不易造成桥丝火工品的意外发火,但高功率微波武器的连续作用,会导致桥丝式电火工品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火。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近区核爆电磁脉冲(NEMP)与闪电电磁脉冲(LEMP)的识别问题,提出一种500 km内的时域自动识别算法,并详细介绍了关键环节的具体实现过程。对于多站接收到的同源电磁脉冲(EMP)信号,通过场强阈值触发和波形相关运算结合,确定各条波形时域分析的起始点;根据1000 km处各站直达波和反射波的时差估算电离层高度,以此高度计算时域分析的截止点。定义4个特征参数来表征该段时间范围内的波形特征,并通过对大量的LEMP样本进行统计,得到各个特征参数的分布特性,结合实测NEMP波形的特征参数,制定一套NEMP自动识别算法。实测数据验证结果显示,该算法可有效排除99%以上的LEMP干扰,并有效识别近区范围内的NEMP波形。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核爆载荷的模拟试验与数值计算方法,通过在密闭爆坑内均匀布置导爆索,利用小药量导爆索爆炸形成均匀的内爆炸压力载荷(平面波)模拟远距爆炸的核爆冲击波载荷,测量了爆坑底面对称布置的4个测点的压力载荷,分析了其载荷特征,并在考虑装药后燃烧效应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试验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试验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良好,冲击波峰值超压偏差在10%以内,准静态压力峰值最大偏差5.7%;密闭爆坑内小当量U型导爆索爆炸下各测点压力载荷呈现较好的一致性,且能有效形成平面长脉宽冲击载荷,与核爆载荷特性相近。  相似文献   

7.
根据核爆和雷电电磁脉冲信号非平稳、非线性特点,采用Hilbert-Huang变换(HHT)方法对NEMP和LEMP信号进行了时频分析,发现二者Hilbert谱中的能量集中于一定的时间和频率范围内。基于以上分析和发现,本文提出基于Hilbert谱区域能量比特征,采用最近邻法则对二者进行了识别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Hilbert谱中适当选择两个区域,以所选区域的区域能量比作为特征对核爆和雷电电磁脉冲信号进行识别,平均识别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8.
功能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杰 《功能材料》1992,23(6):321-327
功能复合材料在抗激光、抗核爆、吸波、隐身以及其它的光、电、磁等性能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本文重点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功能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9.
大气核爆炸次声波远距离传播和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金来  谢照华 《声学技术》1997,16(3):99-101
大气核爆炸次声波远距离传播和监测谢金来(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北京·100080)谢照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北京·100080)1引言次声监测已被联合国列入全面核禁试条约的国际监测系统。次声波远距离传播和实时检测是众所周知和公认的一种非常...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层建筑下部大多建造附建人防地下室,上部结构与人防地下室的连接比较牢固。核爆冲击波作用下,高层建筑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形、破坏甚至倒塌。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对附建于其下的人防地下室产生较大的倾覆作用,进而导致地下室发生较大的倾覆反应并丧失其防护功能。该文研究的重点是高层建筑附建人防地下室的倾覆问题。该问题涉及结构-基础-土的相互作用,需考虑材料非线性、接触非线性、材料性能的应变率相关性及土体体积压缩硬化等特征。介绍作者近年来在这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主要有:利用动力有限元软件LS-DYNA分析了核爆冲击波作用下混凝土空心砌块墙的动力响应,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和基于MARC平台开发的钢筋混凝土杆系纤维模型、土的修正D-P模型和桩土相互作用弹簧模型子程序,建立上部结构-地下室-土(桩)系统整体计算模型,对核爆冲击波作用下高层建筑附建人防地下室的倾覆进行了数值计算。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核爆冲击波作用下,天然地基高层剪力墙结构附建人防地下室的最大转角可能大于3°―5°,甚至完全倾覆,进而丧失其战时防护功能;桩基础可显著降低高层剪力墙结构附建人防地下室的倾覆反应,可作为高层建筑附建人防地下室抗倾覆的措施。在满足正常设计要求基础上,桩长、桩距和桩径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对地下室的倾覆反应影响不大,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1.
详细介绍了核爆聚变电站的基本概念、组成、发展简史;提出了解决核爆炸实施安全、烧氘型核装置设计、核燃料生产回收等一系列问题的技术途径;对电站的技术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并比较了各种作为人类未来能源核能方案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已公布了许多用于核电厂的人因工程学标准或导则,但用于核电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导则则尚未见到。经过全面调研,作者草拟了《人因工程学用于核电厂建设项目的实施导则(初稿)》。文章扼要论述了该导则的主要思想和内容,强调应将人因工程学渗透进核电建设全过程,阐明编制并实施“人因工程学应用大纲”的方法及各阶段实施要点,说明应当在各级工作组织中设置人因工程学专业小组或人因工程师负责有关具体工作等  相似文献   

13.
《工程爆破》2022,(3):6-10
长沙矿冶研究院和武钢大冶铁矿、本钢南芬露天铁矿合作进行了深孔内含水炸药爆速和相对爆压的测试研究。测试结果表明,运用改进的探针法—数字爆速仪和电气石压电晶体传感器- 瞬态波形记录仪两种方法,可为改善破碎质量和大规模干扰降震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4.
长沙矿冶研究院和武钢大冶铁矿、本钢南芬露天铁矿合作进行了深孔内含水炸药爆速和相对爆压的测试研究。测试结果表明,运用改进的探针法—数字爆速仪和电气石压电晶体传感器- 瞬态波形记录仪两种方法,可为改善破碎质量和大规模干扰降震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Nuclear demagnetiz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methods of cooling an appreciable amount of matter to the lowest temperatures. The principle of nuclear demagnetization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adiabatic demagnetization of a paramagnetic salt; however,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ractic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nuclear demagnetization refrigeration used in experiments at millikelvin and much lower temperatures. After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methods, typ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refrigerants are described from the view point of experiments. The heat switch and thermometry used in nuclear demagnetization experiment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Fight against illicit trafficking of nuclear material relies on the possibility to detect nuclear material concealed in vehicles, people or cargo containers. This is done by equipping and training law enforcement and security staff in border stations or other points of access to strategic places and critical infrastructures with radiation detection equipment.The design, development, testing and evaluation of these instruments ideally require the use of real nuclear material to assess, verify and certify their detection performance. Availability of special nuclear material may be an issue, especially for industry, since only few specialized laboratories are licensed for such material.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se and describe the possibility to use suitable surrogates that may replace the use of real nuclear material in testing the detection capabilities of instruments used in nuclear security.  相似文献   

17.
关于爆破和爆炸的世纪思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天瑞 《爆破》1999,16(4):1-6
本文回顾了20世纪爆破漏斗原理的扩展和异化过程,指出20世纪是爆破与爆炸工艺协同发展的世纪,预测了21世纪中内部药包和大抵抗线药包技术将在山河改造中发挥作用,可能出现高效缔合键能炸药和核炸药和平利用,爆破同时伴生产品的产业也将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国外正在研究的第四代核武器关键能源之一核同质异能素的概况。简述了核同质异能素的能量和威力、应用前景,以及核同质异能素的发展原理和所产生的核辐射及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大口径金属管道为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金属管道在局部外接触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应力波对其的效应。根据管道应力波传播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管壁中应力波产生、发展和传播的过程及应力波形特点;比较了管道发生破坏前后应力状态的变化;阐述了管壁各观测点切向、径向与轴向应力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escribes a fully programmable, VME based, eight channel, arbitrary waveform generator, specially adequate for the control of operation of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 diagnostics of nuclear physics experiments. Each channel is built around an 1 Mega-sample-per-second, 12 bit,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and it is provided with 8 kWords of FIFO memory allowing operation in a free running mode. The main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this module are described. Methods for assessing its performance are discussed and the test results are presented. Application of this multiple waveform generator on the operation of two diagnostics of the tokamak ISTTOK is refer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