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平煤十矿采区底板回风下山巷道工程地质条件,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深部回风下山底板巷道变形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跨采前后底板巷道围岩应力场和位移场以及跨采期间巷道围岩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原岩应力高、围岩岩性差以及工作面采动影响,是采区回风下山巷道围岩变形失稳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跨采前巷道底板应力场呈"泡形"分布规律,巷道围岩最大应力集中系数为2~3;跨采后底板巷道围岩应力恢复到原岩应力。跨采期间底板巷道围岩移近量为底板巷道与跨采工作面水平距离L的单调递增函数。研究结论对于实现采煤工作面安全跨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煤矿安全》2013,(5):111-113
针对多次跨采软岩巷道支护技术难题,从地质和开采2个因素,分析了跨采巷道围岩变形的主要原因及动压影响条件下的变形规律,提出了以加固岩体、封闭围岩和高阻让压支护三者相结合的软岩巷道支护设计思路,现场围岩电磁波波速和巷道收敛变形监测表明:新设计方案实现了巷道再次跨采时围岩变形量控制在了可接受范围内,确保了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3.
针对深部近距离多重采动影响跨采底板煤巷围岩塑性大变形破坏特征,研究了深部近距离变间距跨采煤巷围岩变形破坏及巷道底臌影响因素;通过数值模拟对跨采底板煤巷层间临界煤岩柱及合理内错距离进行优化研究,掌握多重采动影响条件下跨采煤巷动显规律,及多元应力叠加条件下跨采巷道围岩应力场动态演化规律;结合巷道围岩性态、层间距差异等制定了适合多重采动影响跨采底板煤巷动态分段耦合控制技术,并进行了工程试验研究.应用表明:跨采巷道围岩应力集中程度减弱,分布更加趋于均匀化,运输巷围岩的破坏范围及破坏深度减少,分段动态支护方式在深部近距离跨采巷道支护领域具有重要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当煤层工作面推进方向与底板岩石大巷走向一致时,大巷围岩将长期受上部煤层回采时的采动影响.相对于其它跨采巷道,骑跨采巷道围岩的应力与变形相对较复杂.借助弹塑性理论,运用岩土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分析骑跨采巷道围岩的应力、变形、塑性区分布的一般特征.可为骑跨采动压巷道的修复及加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跨采巷道支护理论及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并揭示了跨采巷道围岩松动圈随采动影响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包括:(1)跨采巷道围岩松动圈的形状、过程、时间性特征,(2)跨采围岩松动圈增量及围岩碎胀变形增量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支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针对山东新矿集团某矿Ⅱ4运输上山所面临的深部近距离跨采巷道支护难题,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等方法,围绕深部近距离跨采过程中的围岩活动规律和巷道变形特征,研究Ⅱ4042综采工作面开采对Ⅱ4运输上山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详细研究近距离跨采巷道围岩变形规律,结合Ⅱ4运输上山地质采矿条件,研究提出了Ⅱ4运输上山合理围岩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并揭示了距采巷道围岩松动圈随采动影响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包括:1.跨采巷道围岩松动圈的形状,过程,时间性特征,2.跨采围岩松动圈增量及围岩碎胀变形增量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支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受跨采影响岩巷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场监测成果为依据 ,分析了在移动支承压力作用下 ,煤层底板岩巷围岩变形规律 ,影响跨采巷道围岩变形稳定的地质因素 ,以及锚网喷支护的适应性 ;指出围岩性质是影响跨采巷道稳定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了改善底板岩巷稳定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受跨采影响岩巷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现场监测成果为依据。分析了在移动支承压力作用下,煤层底板岩巷围岩变形规律,影响跨采巷道围岩变形稳定的地质因素.以及锚网喷支护的适应性;指出围岩性质是影响跨采巷道稳定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改善底板岩巷稳定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皖北煤电集团任楼煤矿为煤层群联合布置,采区轨道下山往往要经历上方工作面的多次跨采影响,造成跨采巷道围岩变形强烈、支护极为困难。针对任楼煤矿高埋深、近距离跨采巷道的变形与破坏原因,在增加原有支护强度的基础上采用结构补偿锚索措施,有效地保证锚网承载结构的稳定性,实现了巷道围岩整体承载,使得高强锚网技术的优点得以发挥,为该矿解决类似条件下跨采巷道的支护难题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基于跨采巷道变形剧烈、围岩难以控制的技术难点,结合淮北矿业集团杨庄煤矿WIII5110工作面跨采影响巷道的工程实践背景,分析了巷道破坏的原因,得出原有支护方式不足以承受跨采的剧烈影响,针对巷道工程地质特点,通过理论分析优化了巷道加固方案参数,采用高强度锚杆、锚索支护系统,运用锚网喷索+滞后注浆支护关键技术,对巷道进行了有效加固。工业性试验达到预期效果,巷道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73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38mm,经受跨采后巷道形状完好,保证了矿井的正常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2.
近距离采动影响巷道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近距离采动影响巷道,运用FLAC2D软件,对不同情况下的跨采巷道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初步探讨了近距离采动影响巷道围岩应力场的形成发展状况和传递分布特征,及考察方法的可行性和模型的可靠性,为确定合理的跨采方案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或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防止冲击地压发生造成所跨巷道大面积破坏,实现该综采面极近距离(0.4~9 m)跨大巷和过老巷开采安全,在分析跨大巷和过老巷围岩支承压力分布特点基础上,提出:1) 应根据受力阶段采取支护对策,对所跨大巷和过老巷进行加固设计;2) 采取煤层预注水,并提出了注水参数,防范冲击地压发生;3) 开采期间进行电磁辐射监测,对冲击地压危险区域采取爆破解危措施.结果表明,研究实施的深井冲击倾向工作面极近距离跨采围岩控制技术和过老巷处理技术,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超 《现代矿业》2016,32(9):45
以山西天地王坡煤业有限公司3209放顶煤工作面软岩临空巷道围岩失稳变形为背景,从围岩强度、地应力、岩体结构特征、地下水、岩层倾角、相邻工程、巷道形状、巷道跨度、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等10个因素考虑,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给出各影响因素权重值的总排序,为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骑跨采岩巷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淮北矿业股份公司桃园煤矿北六大巷为研究目标,分析了北六大巷在7246、8246工作面骑跨采影响下巷道围岩矿压显现特征。根据实测资料对巷道受采动影响的变形规律、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借助于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骑跨采动压巷道在煤层工作面回采时的稳定性特征,得到了巷道围岩应力及塑性区范围等。  相似文献   

16.
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分析了大采高工作面动压影响下巷道底板变形破坏特征,揭示了寺河矿动压影响巷道的底鼓机理.在数值模拟计算的基础上,提出采用高预应力加长锚固螺纹钢锚杆加固动压巷道底板的防治底鼓技术,并在典型巷道中进行工程应用.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在控制底鼓方面效果显著,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103采区总回风道受1031工作面回采时的采动影响,为了减轻巷道受采动影响破坏程度,采用“锚带网索喷+深浅孔注浆”的超前加固围岩治理技术,较好地控制了巷道破坏变形,保证了矿井西部采区正常通风。  相似文献   

18.
针对缓倾斜厚煤层回采巷道受采动影响大变形问题,选取枣泉煤矿140204工作面13、14采区胶带大巷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缓倾斜厚煤层回采巷道顶板水力压裂卸压技术。现场调查研究了二煤层临近工作面运输巷变形破坏特征与原因,分析了二煤层140204运输巷工程地质条件,并设计了回采巷道顶板水力压裂卸压对13、14采区胶带大巷护巷方案,提出了“顶板水力压裂卸压”回采巷道围岩控制稳定方法并付诸于实践,工程实践证明卸压效果良好,巷道围岩保持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9.
动压巷道锚注支护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锚注支护将锚杆和注浆加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锚注一体化.通过注浆将破碎围岩胶结成整体,改善围岩的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提高了围岩的强度,真正实现了围岩本身作为支护结构的一部分,大大提高了支护结构的承栽能力.本文采用大型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ANSYS,对动压巷道锚注支护前后围岩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锚注支护前后围岩的应力、位移及塑性区的变化情况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锚注支护显著提高了围岩的强度和承栽能力,有效的控制了动压巷道的损伤变形.  相似文献   

20.
在系统总结采矿工程与其他岩土工程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煤矿地下巷道的空间几何特征、围岩介质特征、采动影响特征和技术经济特征等4个层面,全面分析了大采深煤矿地下巷道的工程特性。重点论述了大采深地下巷道周围应力重新分布规律的特点和受回采工作采动影响的回采巷道的围岩变形发展变化过程,阐明了学科交叉与技术交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