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产品包装中的字体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继侠 《包装工程》2011,32(18):111-113,127
分析了品牌文化内涵中的字体设计、品牌名称中的字体设计、品牌标志中的字体设计,指出字体设计与产品品牌塑造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论述了产品包装中字体设计的分类,进而分析了产品包装中品牌性、宣传性、说明性字体的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品包装中字体设计的表现手法:字体造型构成法、字体图形化表现法、字体意境化表现法等。以此通过产品包装中的字体设计方法探索并试图达到产品品牌的文化内涵提升。  相似文献   

2.
李帅  石鑫 《包装工程》2019,40(18):85-89
目的 探索以北部湾地域文化为核心的南珠产品包装及品牌形象的设计方法及设计理念,塑造南珠产品品牌形象,提升南珠产品品牌知名度,促进南珠产业发展。方法 通过分析南珠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南珠产品包装及其品牌形象与南珠产品优良品质存在巨大差距的现实,深入分析北部湾地域文化对于南珠品牌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南珠产品的品牌塑造应在以地域文化为核心的基础上,通过其产品包装的智巧性与绿色设计来传达品牌形象,并从色彩、图形、文字、材质及形态等5个方面深入讨论北部湾地域文化在南珠产品包装及品牌形象中的文化延伸。结论 以北部湾地域文化为核心的南珠产品包装及品牌形象设计能够凸显地域文化特色,赋予南珠产品品牌以行业识别特征与品牌差异特性,加强南珠产业与北部湾地域文化的双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周静 《中国包装》2021,(2):38-40
文创产品包装设计汲取和应用文化元素,能够从视觉和心理两方面去打动消费者,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地域红色文化具有更加特殊的含义,运用于文创包装设计中,能够极大地提升包装的精神内涵与艺术价值。笔者通过对南梁地域红色文化资源的分析与整理,提出红色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应用原则和策略,力求在包装设计中延续和凸显南梁红色文化中的生命力和革命精神,试图建立红色文化在地方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范式。  相似文献   

4.
各个地区的中国红色文化具有各自的价值和作用,如中国延安文化、井冈山文化等,反映了当地红色文化的特点。新文科建设是中国高等院校促进专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新文科背景下如何将红色文化与包装印刷设计相结合是亟待关注的问题。以红色文化元素在产品包装印刷设计中的应用为切入点,分析新文科背景下包装印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策略。产品包装设计与红色文化的紧密结合,促进了红色文化的弘扬,也是产品包装创新和文化价值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耿彦昊  戴子婧  张志贤 《包装工程》2023,44(16):265-271
目的 基于叙事设计与文化自信背景,运用包装作为信息载体,探究视觉叙事在“红色”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进而寻找提升红色文化相关产品竞争力的包装设计策略。方法 结合用户调研、文化传播理论及案例分析等,从品牌方、用户以及文化传播3个角度分析叙事视角融入“红色”包装的必要性,进而对视觉叙事介入“红色”包装应遵循的设计指导原则和创新策略进行探讨。结果 依照包装叙事逻辑,从“信”“达”“雅”3方面得出“红色”包装设计的原则要求,从“内容层”“表现层”“交互层”3维度提出“红色”包装可行性设计策略。结论 视觉叙事理论对“红色”包装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叙事要素联结、叙事媒介升维和叙事传达流动,以优化“红色”包装叙事效果,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力。红色文化相关产品包装应深化叙事性表达,以拓宽未来创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红色文化元素应用于包装设计的方法,使其更好地继承与发扬。对红色包装产品的现状进行分析,明晰了红色文化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多元设计、授权设计、规范设计、智能设计4种设计对策,并以"安源红"酒包装为例进行设计实践,以期为相关的设计从业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区域文创产品的创新与品牌推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喻蕾 《包装工程》2017,38(6):38-41
目的在视觉设计中加入区域文化符号与表现语言,结合国际性的流行视觉设计元素进行深度创新,探索将区域品牌文化推广出国门走向世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方法对湖南长沙"中国红瓷器"本土特色文化品牌的区域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与品牌推广进行分析,剖析区域文化竞争特征与品牌涵义及品牌推广方法。结论文创产品的区域性、可比性、创新性和交流性,对于表达区域文化内涵和推广区域文创品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李莉 《包装工程》2020,40(22):292-296
目的 经济的发展促使旅游行业不断发展,旅游产品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形式同样开始了创新的尝试,因此亟需探索地域文化元素多方面融入旅游产品包装设计的策略。方法 通过聚焦旅游产品,从旅游产品包装设计的新方向和新要求着手,同时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依据人文、审美、创新等方面的应用思路,分别以人文特色、城市文化和民族文化为落脚点,深入总结和挖掘有效的应用路径,探究地域文化元素在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创新融合方式。结论 将地域文化的代表性元素融入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以地域文化为基础,不断深入发掘,能够让旅游产品包装更具文化性和特殊性,丰富其形式与内涵,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旅游产品的包装档次,拓展旅游产品的现有市场,推动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周艳  向诗文 《包装工程》2021,42(8):334-339
目的 探析传统纹样在产品包装设计中展现的视觉装饰效果及民族文化情感的创新应用.方法 以市场需求、消费者审美理念为依托,通过传统纹样承载的文化理念、情感意寓所带给产品包装设计的装饰效果、民族文化意寓及表现手法,结合案例分别从传统纹样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目的、应用方式及应用手法3个角度分析,将传统纹样的民族性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进行商业价值探求,以适用当代设计需求.结论 产品包装设计的目的是促进产品销售,现代产品包装设计从实用的功能主义逐渐转向了满足消费者心理的情感需求设计,意味着产品包装设计在兼顾商品保护、信息展示等基础功能之外,还需深化产品的文化价值.传统纹样的融入赋予了产品包装新的视觉表现形式和民族情感共鸣,与消费者建立情感与文化的认同以促进产品销售.  相似文献   

10.
从过度装饰下的产品包装看日本包装创意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玮  吴智慧 《包装工程》2015,36(24):8-11,24
目的研究产品包装艺术创新的原则及方法。方法以日本现代包装设计理念为基础,通过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包装材料、包装结构、包装技术及包装理念的创新手法,以及产品包装艺术创意中产品包装设计与装饰艺术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得出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过度装饰"导致产品包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误导消费等。结论通过借鉴日本包装设计的成功案例,在产品包装过程中提供一些创新手法,使其能够吸引消费者眼球、传达产品的理念、产生品牌识别效应、延续民族文化、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资源等,从而为我国包装产品的开发和包装设计的创新寻找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1.
竹筷系列产品品牌包装的设计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丽  于晓慧  林佳妮  潘荣 《包装工程》2015,36(12):123-126
目的研究竹筷系列产品品牌包装的设计策略,以及在其影响下的包装形象应用。方法以企业品牌为核心,对品牌文化加以提炼,通过分析竹筷系列产品的特点与市场信息,结合具体案例,对包装设计的方向及应用进行探讨。结论品牌文化与品牌包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品牌文化对于包装应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文化内涵是竹筷系列产品品牌包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李莉 《包装工程》2013,34(14):81-84
探讨了闻喜“卫嫂花馍”的包装设计特点,即基于产品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和地域文化特征,挖掘河东文化中的视觉设计要素,并形成产品系列化包装设计。进而分析了其包装设计在传达品牌承诺、联结品牌与消费者、放大产品特点、扩大本产品与同类产品的差距、彰显企业文化与气质等方面对品牌塑造的功用。  相似文献   

13.
尚震  孙丽丽 《包装工程》2016,37(18):182-184
目的提高黑龙江地域品牌的文化底蕴,丰富其品牌内涵。方法着眼于包装视觉设计、包装容器造型设计、包装材料选择三个方面,论述黑龙江地域文化资源在包装设计中的艺术转化途径。结论设计应凸显本土地域文化的特质,提升产品品牌文化内涵,促进黑龙江本土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冷益虎 《包装工程》2023,44(8):384-390
目的 对未来湖湘农产包装设计的发展和创新路径提出建议。方法 湖湘地区农产品类型丰富,但包装设计存在诸如定位模糊、文化属性不明确、设计观念陈旧、设计材料过度等问题。以当地具有丝路内涵的文化元素为切入点,从传统制作工艺智慧中汲取创意灵感,选取因地制宜的天然包装材料和造型结构进行设计,以解决包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导入“丝路文化”理念可以彰显地域文化符号,对提升农产品的品牌特性,促进国内外市场销售,以及弘扬中国文化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结论 近年来,在新丝路经济建设和国家注重农产品创新设计政策的大好形势下,以“丝路文化”为内涵的湖湘农产品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间立足和发展,以及独具地域性文化特征、科学合理的产品包装,是提升湖湘农产品品牌形象以及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许金友 《包装工程》2019,40(4):104-110
目的研究多元文化和多元消费时代背景下,衢州"一村一品"包装设计的策略和设计方法,更好实现其品牌价值和经济效益。方法分析"一村一品"包装设计的现状、价值和意义以及与民族化包装的关系,明确二者之间密切的关联性、互补性和必要性。对民族化视觉元素表现、民族化包装结构设计、民族化材料应用、民族化时尚设计表现等策略和方法进行案例分析,阐述"一村一品"包装的品牌性、文化性、民族性、艺术性、市场性、现代性在民族化包装设计上的理论应用和实践探索,以此指导"一村一品"包装创新设计与应用推广。结论民族化包装创新设计是构建"一村一品"品牌的重要手段,民族性文化特征结合现代包装设计理念是其主要表现趋势,是传承乡村文明,提升乡村形象,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陈晓坚  袁佳琦 《包装工程》2021,42(2):223-227
目的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竞争力。基于品牌战略的思考,以明心陈皮包装设计为契机,探讨在品牌策略指导下整合包装设计的解决方案,借助合理的包装形式提升产品附加值。方法在品牌策略的指导下,从整合设计理念出发,以理论结合实践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通过对明心陈皮品牌的实地调研以及包装设计,探讨整合包装设计理念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系。结论在品牌策略下,整合包装设计将是一种颠覆性和创新性的设计,将品牌策略下整合的包装设计理念导入包装设计中,让设计师从大局的角度考虑问题,塑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包装产品,借助合理的包装形式提升产品附加值,塑造全新的品牌形象,带动品牌整体升级。  相似文献   

17.
张瑞坤  张浩 《包装工程》2024,(6):236-242, 262
目的 企业的品牌形象塑造很大程度离不开包装设计的作用,一款好的包装设计,不仅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还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研究结合笔者代表西安美术学院对实践项目“乡村振兴农文旅创新行动”的参与,把地域文化因素融入农产品,给它们带来了更强烈的品牌差异化和丰富的品牌附加值;挖掘各种商品背后所蕴涵的地方文化,把它们融合到农特产品包装设计之中。方法 通过参与乡村振兴农文旅创新行动,对勉县农产品包装从地域文化价值、图形元素、包装形式、材质等角度对其进行改进,从而推动勉县当地农产品品牌的发展,为未来农产品的发展奠定基础。结论 通过对农产品在地文化的解读与重构将当地的地域特征和人文名胜赋予商品的内涵之中,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对乡村农特产品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南珠化妆品包装设计中海洋文化符号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帅  周作好 《包装工程》2020,41(8):280-285
目的研究南珠化妆品包装设计中海洋文化符号构建的方法、技巧及应用事项。方法以海洋文化符号构建为主线,分析南珠产业发展、品牌形象建设及产品包装设计现状,从与文章研究课题紧密相关的水元素与珍珠中提取并将其转化为适用于本文研究内容的海洋文化视觉符号,并从色彩关系、图样纹饰、文字形态、内包装容器、外包装结构等五个方面深入探讨海洋文化在南珠化妆品包装中的视觉符号构建方式及文化延伸策略,使其符合南珠化妆品品牌定位及目标消费群体属性。结论研究探索海洋文化在南珠化妆品包装设计中的符号构建可赋予南珠化妆品品牌身份识别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品牌形象,为南珠及相关产品在包装设计及未来的品牌形象策划与研究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郭蕊蕊  姜媛媛  周艳 《包装工程》2023,44(24):522-527
目的 围绕乡村振兴开展农产品包装设计,研究交互式智能包装在农产品包装上的创新应用。方法 针对农产品,以交互式智能包装设计为研究重点。首先,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对农产品包装设计的现状进行梳理,综述交互式智能包装的概念、特征、设计方法与原则;其次,利用案例法重点分析交互式智能包装在食品包装上的运用;最后,结合农产品包装设计的现状问题,为今后农产品应用交互式智能包装设计提出对策性的方法与设计方案。结果 交互式智能包装设计中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满足了消费者对农产品在包装上的形式和功能以外的新诉求。借由交互式智能包装设计的科技性、互动性、传播性和创新性,让消费者和产品之间建立起了紧密联系,从而赋能农产品的价值提升。结论 交互式智能包装设计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一条好的路径。将交互式智能包装应用到农产品包装设计中,旨在更好地满足用户交互体验需求,从而更好地传播乡村品牌文化,提升特色农产品市场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