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ò��ȶ��Ծ�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川东是天然气生产的主战场,气田(气井)类型多,整装气田多,由于近几年川东勘探有新突破,新气田也较多。对于不同气田(气井)如何进行科学、合理配产和预测,对新气田又如何在较短的试生产阶段弄清气藏(气井)产能,从而使气田早日投放正规开发,是现场技术人员考虑的主要问题,为了对气田(气井)进行科学合理配产和预测,常规做法是要进行专门的产能测试,求出产能方程。这对于新气田来说,在试采阶段既要进行不稳定试井又要  相似文献   

2.
从1991年开始,来自加拿大天然气资源委员会(CGPC)的志愿者对加拿大的未发现天然气资源进行了评价。报告发表于1997年和2001年。2001年的CGPC报告评价了加拿大所有确定的和一些概念性的勘探区带,并综合了约29000个已发现气藏和气田的数据。在107个确定勘探区带的分析中主要使用了1998年底的数据。CGPC评估天然气地质储量没有使用经济限制。根据已发现气藏中天然气地质储量与可销售气之比对标称可销售气进行了估计。实际上将只能获得部分估计标称可销售气,主要是由于对勘探准入的限制和许多聚集规模太小的缘故。 大部分区带都用Petrimes程序评估。hrps-RobertS评估是在发现了很多油气藏的区带上做的,这些区带发现的油气藏太多,以至于不能使用Petrimes程序。hrps-RobertS评估要进行已发现气藏样品的经济截断校正。试验了进行这类校正的几种方法,显示了结果并与Petrimes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除了已确定区带的评估以外,还用Petrimes主观方法评价了12个未寻找发现的概念区带。另外又识别、讨论并排序了65个概念区带,没有作出定量评估。概念区带没有包含标称可销售气,因为这些区带失败的风险太高。 讨论了非常规气,包括煤层甲烷、天然气水合物、致密气和页岩气,但用于演示这些资源商业化生产的先导试验项目还没有在标称可销售气方面获得成功。 加拿大的常规气资源包括340万亿立方英尺已发现气藏和气田天然气地质储量和252万亿立方英尺未发现天然气地质储量。剩余标称可销售气包括已发现气藏和气田的96万亿立方英尺气和138万亿立方英尺未发现标称可销售气。西加拿大沉积盆地拥有61%的剩余标称可销售气。该区域未来的发现将主要是在小于2.5万亿立方英尺可销售气的气藏,并需要提高勘探钻井水平以获取这一未发现资源。 CGPC开发了一种用于评估未发现天然气潜力的实用的地质聚焦方法,该方法为未来的勘探和开发规划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建立在逐个区带基础上的同行评价评估既提供了详细的区带信息又提供了评价新勘探结果及其对整个潜力影响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按照天然气系统,天然气多源成因和多世代大地构造三重概念,对全球59个已发现大气田的盆地进行了综合分类,并在此基础上统计了不同盆地类型的大气田数量和储量分布,对比分析表明:(1)充分的源岩和有效的圈闭-保存条件是形成大气田的两个关键因素;(2)煤型气的大气田意义接近或超过了油型气;(3)中生代是寻找大气田的最佳盆地世代;(4)晚古生代的大气田以高储量比例为特征;(5)新生代发育了类型众多的含气盆地,所找到的大气田为数也不少,但规模偏小;(6)早古生代盆地因保存状态不佳,寻找大气田较困难;(7)我国含气盆地有不少世代属于大气田分布类型,虽然源岩条件较差,但找到一般规模的大气田似不成问题。  相似文献   

4.
地震属性组合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利用常规叠后地震资料提取的地震属性很多,在进行属性综合分析时会遇到很多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叠后地震属性综合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多属性交会图分析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对众多属性进行筛选;利用统计类比方法把优选的属性信息综合到一张图中;利用统计类比的结果进行油气聚集有利区带和不利区带预测。生成统计类比图的过程分为4步:在确定了控制点(通常为井点)基准区的基础上,①利用多属性交会图分析技术对基准区内的属性进行优选;②选择基准点,计算基准点的属性基准值;③按基准值的大小对属性进行分类;④将分类后的平面图相加,得到统计类比图。统计类比图给出了整个研究区中每一基准点与控制点相似属性的个数,因为控制点一般选为油气井位或干井位,因此,可利用统计类比图进行有利区带和不利区带的预测。在某一地区利用地震属性组合分析方法进行了有利区带预测,预测结果与钻井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生物气藏构造平缓、地层压实作用小、孔隙度大、埋藏浅、累计厚度大等独特的地质特点,决定了第四系生物气藏具有独特的地表地形、地球物理和地面化探异常。据此,针对该地区浅层生物气进行了遥感、物化探综合处理解释和预测。通过与台南、涩北1号等气田对比分析,提出了三湖气藏与重力负异常高度吻合、低幅度构造及化探甲烷高值异常的分布特征认识;并综合各种资料预测了台吉乃尔—驼峰山—盐湖北西西向、台南—涩北1号—涩北2号近东西向、达布逊湖东南北向3个进一步勘探的有利区带,涩聂湖北、达布逊湖区及西部2个较有利区带,以及涩北2号气田东、盐湖气田西和台南气田东3个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规叠后地震资料可提取多种地震属性,而在进行属性综合分析时会遇到很多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叠后地震属性综合分析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利用多属性交会图分析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对众多属性进行筛选;利用统计类比方法把优选的属性信息综合到一张图中;利用统计类比的结果进行油气聚集有利区带和不利区带预测。在确定了控制点(通常为井点)基准区的基础上,按以下4个步骤生成统计类比图:①利用多属性交会图分析技术对基准区内的属性进行优选;②选择基准点,计算基准点的属性基准值;③按基准值的大小对属性进行分类;④将分类后的平面图相加,得到统计类比图。统计类比图给出了整个研究区中每一基准点与控制点相似属性的个数,因为控制点一般选为油气井位或干井位,因此,可利用统计类比图进行有利区带和不利区带的预测。在某一地区利用地震属性组合分析方法进行了有利区带预测,预测结果与钻井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7.
苏里格气田优质储层控制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苏里格气田是我国发现的第一个世界级储量的大气田,该气田的气藏分布严格受储层的控制。储层具有埋藏深度大(超过4000 m)、深埋时间长(距今150 Ma以上)、成岩演化程度高(晚成岩B-C阶段)、物性较好(是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最好的储集层)的特点。为此,对该气田优质储层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认为,优质储层的分布主要受沉积环境(石英含量、碎屑粒度)、异常高压、古地形、成岩作用、裂缝发育程度等因素的控制:石英含量大于90%、特别是大于95%时,储层孔隙度、渗透率明显变好;成岩作用的差异性使得中粗粒砂岩的物性较好,而中细粒砂岩物性较差;异常高压对优质储层的发育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裂缝对储层物性有着较大的改善作用;砂岩中绿泥石含量和孔隙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绿泥石含量可以作为指示优质储层发育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һ������ѹ�Ѿ������ݼ�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建立了一种新型压裂井产量递减模型(修正Weng旋回模型),该模型具有Main模型、Weng旋回模型和Arps模型的综合特征,可以对压裂井进行早期和晚期产量递减分析预测,从在新场气田的实际应用来看,该模型是一种很好的进行压裂井产量递减分析预测的模型。  相似文献   

9.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侏罗系烃源岩生烃史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曹烈  徐殿桂  黄川 《天然气工业》2005,25(12):22-24
运用盆地模拟技术研究上三叠统及侏罗系各烃源岩层生烃特点、成烃贡献。在川西坳陷生气量计算方法上,利用BASIMS 4.5盆地模拟软件,定量化研究了川西8个构造区带的烃源岩生烃史。研究认为,主力烃源岩是上三叠统,其生烃高峰从中侏罗世起到晚侏罗世,结合川西致密化特点确定了油气成藏期,重塑了不同区带对应于生烃高峰时期的生气量和古构造。勘探实践证实:已发现气田基本都在燕山中晚期(生烃高峰)形成的这些古隆起带上。  相似文献   

10.
KOMPAK(地质综合评价)系统是从现有的物探(地震,重力,磁法等),化探,钻井地质,试油及岩性分析等多种地质信息入手,综合分析各各地质信息特征,提取有效信息,建立起多参数统计分析的数学模型,进而利用模型预测油气藏及其特性在数,综合评价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1.
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地区是珠江口盆地最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域之一,如何在现有勘探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勘探领域,对珠江口盆地东部天然气勘探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结合地震、测井、钻井、古生物等资料,分析表明该区的沉积特征主要受控于特殊的古地理位置——陆架坡折带,通过多种研究方法,确定出21 Ma陆架坡折带的分布范围,总结了其与油气藏的关系.21 Ma陆架坡折线呈弧形向海盆方向分布,大致与番禺低隆起和白云凹陷的分界线平行,西侧为近东西向,向东则逐渐向北东方向延伸.陆架坡折带对隐蔽油气藏的成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该区主要存在3种与陆架坡折带发育有关的油气藏类型,即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天然气地质理论的发展与勘探发现相辅相成。“十一五”以来,中国天然气地质理论取得多方面重大进展,主要体现在7个方面,具体包括基础地质理论研究进展2项:①高演化煤系源岩、原油裂解气、生物气3类天然气生成机理得到深化,分别形成煤系源岩裂解生气模式、腐泥型有机质全过程生烃模式、生物气接力生气模式;②原油裂解气与干酪根裂解气、聚集型原油裂解气与分散型原油裂解气、有机成因气与无机成因气、煤型气与油型气等多种类型天然气成因鉴别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大气田成藏地质理论进展5项:①创新提出了古老碳酸盐岩“五古控藏”成藏理论;②发展深化了克拉通盆地、前陆盆地及裂谷盆地致密砂岩气成藏理论;③建立了超深弱变形区“三微输导、近源富集、持续保存”成藏模式;④发展完善了以生烃断槽为基本单元的断陷盆地火山岩气藏成藏理论;⑤系统深化了海域高温超压和深水天然气成藏理论。天然气地质理论的进展推动了多项勘探新发现,古老碳酸盐岩成藏理论引领了中国单体储量规模最大的气田四川盆地安岳大气田的勘探;前陆冲断带致密砂岩气成藏新认识在库车形成中国首个超深层万亿立方米大气田;超深层礁滩气藏成藏理论指导了中国埋藏最深的生物礁气田元坝气田的勘探;海域成藏理论指导了中国南海海域自营区最大气田东方13-2气田以及深水勘探领域陵水17-2千亿立方米大气田的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13.
XF区位于莺歌海盆地中北部底辟带上,近期在其中深层(上中新统黄流组)勘探中相继发现了XF13-1、XF13-2大型岩性+构造复合型气田。为弄清中深层天然气主力产层的物源方向,以指导气田下一步的勘探部署,根据碎屑组分特征、重矿物组合特征,结合沉积相分析,综合判断该区黄流组一段的主要物源方向为:XF13-1气田西部、XF 13-2气田、XF 29-1构造西部的海底扇水道砂源于西部昆嵩隆起物源区;而XF 13-1气田东部、XF 29-1构造东部以及XF 1-1气田的浅海滩坝砂主要源于东部海南岛隆起物源区。结论认为:物源体系影响了该区沉积体系的空间布局和储层品质,受此影响,相对高渗储层主要分布在源于西部昆嵩隆起物源区的海底扇水道砂岩体中,水道砂岩体储层规模大(单层厚度大多超过10m,最大单层厚度可达91.2m,分布广,延伸至XF1-1底辟构造西侧,并具有多期次发育的特征),储集性能良好,构成了XF13-1、XF13-2气田主力储层;水道砂岩体也是该区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主攻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4.
苏里格气田属典型低压、低渗、低产的“三低”气田,总体上看储层物性较差,常规水平井开发效率较低,中低产井占绝大多数。为了提高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单井产量,提高开发效率,降低综合开发成本,针对苏里格气田多套气藏发育的地质特点,开展了分支水平井钻完井技术研究及现场试验。文中从施工难点、井身结构、侧钻技术、完井方式等方面介绍了苏里格气田首口双分支水平井——T7-14-18H井的钻完井关键技术及现场试验,该井成功实现了水平井段裸眼完井+分段压裂增产改造,初步探索出了一套符合苏里格气田开发需要的分支水平井钻完井配套技术,为低渗透油气田经济高效开发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地球化学场除具有时间、空间要素,还具有环境约束条件特征,因此,其函数表达式应为Gij=Fij(X,Y,Z,T,C)。油气化探地球化学场是成烃物质油气地球化学场动态演化阶段中因油气勘探需要而在特殊时期设定的,通过油气化探地球化学场分析,研究化探指标物质量(质量、数量)在不同区域空间上的变化,进而为油气勘探服务;油气化探地球化学场因研究内容、目的、目标以及研究方法、手段、范围的不同可划分为多种不同类型地球化学场;微观和宏观、区域和局部、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理念应始终贯穿于油气化探地球化学场研究,油气化探地球化学场的客观分析和研究可为油气化探的勘探应用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惠州26?6构造在中生界古潜山及古近系获得油气勘探重大突破,是该盆地古潜山及恩平组—文昌组凝析气勘探的首个规模发现。为进一步指导浅水富油区天然气勘探,应用天然气生成及分子碳同位素动力学技术,对惠州26?6油气田三级层序格架下的有效气源岩层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惠州26洼文昌组六段(文六段)+五段(文五段)半深湖—深湖亚相烃源岩为惠州26?6油气田古潜山储层提供大量天然气,文五段半深湖—深湖亚相烃源岩为文昌组—恩平组储层提供一定量天然气,文昌组四段(文四段)半深湖—深湖亚相烃源岩为文昌组—恩平组提供少量天然气,上文昌组(文三段)和恩平组烃源岩基本不提供天然气;该气田属于阶段性累积聚气,成藏时间较晚,有效充注成藏期在10~0 Ma之间,目前仍处于有效充注阶段。这一新认识对于珠江口盆地富油区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在深水钻完井方面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海油围绕国家深水开发战略,积极参与南海油气风险勘探开发,在南中国海珠江口盆地M区块M深水气田完成水深1 350~1 500 m的深水气井9口,初步形成了高精度出砂预测、深水防砂设计、压裂充填工艺及流动安全保障措施等完井关键技术。结合南海M深水气田完井作业实践,对深水完井作业中的可能风险点和现场应对技术措施进行总结和梳理,为后续项目设计和作业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四川盆地天然气“立体勘探”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一个天然气田的全面开发,应该加大“立体勘探”力度,对气田的新老气藏、气层、可能储层等进行系统认真地分析研究,优选立项并展开作业。通过四川盆地“立体勘探”实践,发现了许多产气层系和层段,资源储备明显增加。在气田内纵向上寻找新的接替层系或层段,重新认识四川盆地“立体勘探”,其基本经验就在于增强地质认识,以科研项目作支撑,技术配套适应勘探新需求,把握好勘探基本原则。“立体勘探”的新选向研讨.有助于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9.
湖北松滋油气田天然气微生物勘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松滋油气田是一个新发现的油气田,尽快揭示其天然气的富集规律及勘探方向尤为重要。油气微生物勘探成本低廉、简便快速、多解性小,可能适用于该油气田。通过对所取得的1 354个样品进行的天然气微生物数量及活性分析,并结合其他资料(样品湿度、岩性、颜色等),获得了松滋油气田天然气微生物异常值,并进一步绘制了天然气微生物异常分布图。通过综合分析,不仅天然气微生物勘探结果与已完钻井的含气情况相符,而且对研究区内的正钻井(S4井)也成功地进行了快速评价;最后,对研究区内4个异常区进行了分级排队:东部异常区为最有利富集区,南部异常区为有利富集区,可以将勘探方向逐步向南转移。这一实践成果充分展示了天然气微生物勘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但由于地层时代早、经历构造运动次数多,大型气田勘探难度增大。自1964年发现威远震旦系大型气田后,历经49年的艰苦探索,于2013年在磨溪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发现了中国迄今为止单个规模最大的整装特大型气田——安岳气田,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 404×108 m3,且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气藏的三级储量之和超过万亿立方米。天然气组分、轻烃、储层沥青丰度等证据均表明这些天然气主要为原油裂解型干气,甲烷含量为82.65%~97.35%,乙烷含量为0.01%~0.29%;低氮(0.44%~6.13%)、低氦(0.01%~0.06%),中—低含硫化氢为主(0.62~61.11g/m3)。气藏压力由震旦系的常压(压力系数为1.07~1.13)逐渐增高至寒武系龙王庙组的高压(压力系数为1.53~1.70),气藏温度137.5~163.0℃;气藏圈闭类型包括构造型、构造-地层和构造-岩性复合型。桐湾期大型继承性稳定古隆起、大面积分布的古老烃源岩、大面积孔洞型优质储层、大型古油藏裂解及良好保存条件的有效配置造就了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的规模富集。根据古油藏原油裂解之前的古构造格局、沥青丰度及现今气藏分布特点,将裂解气藏聚集类型划分为聚集型、半聚半散型和分散型3类。上述认识对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勘探领域的拓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