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斯达造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达),是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之一。斯达公司结合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三改一加强”)实施企业信息化,取得了显著成效。斯达公司的一整套信息化做法和实践经验,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称其为“斯达模式”,国家经贸委誉之为“斯达经验”,关于“斯达模式”的培训目前正在大规模推行,“斯达模式”得到了空前关注。“斯达模式”的可借鉴意义在哪儿?茌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是依葫芦画瓢照搬“斯达模式”,还是适度改进符合自己需要?广大企业到底如何看待和评价“斯达模式”? 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CIS)于2002年5月-7月专门进行了一次针对企业的问卷调查,有效样本100份,被调查者以行政管理为主,占了53%,另外包括技术11%,研发10%,供销、生产和财务各3%,人力资源2%,其他15%。总的来看,中高层领导占了80%。  相似文献   

2.
公司背景黑龙江斯达造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达)是以黑龙江造纸厂为基础,在1997年4月组建的多元投资的合资企业。总资产5.3亿元人民币,员工2300人,浆纸综合生产能力8万吨,主要产品是以精制牛皮纸为主导系列的牛皮工业技术用纸,产品在国内市场覆盖率63.1%。2000年销售收入2.86亿元,利税6735万元(其中利润4035万元),七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是全国轻工百强企业,全国造纸行业企业管理信息化排头兵。  相似文献   

3.
经验推广     
比超:“斯达模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模式? 董鹰:“斯达模式”是通过“三改一加强”,引入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重塑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以信息化改造国有传统产业,成功帮助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理念、组织保障方法、资源配置方案。“斯达模式”实质是以数据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手段,把握“两  相似文献   

4.
《电子商务世界》2003,(11):74-75
在国内的企业信息化圈子里,“斯达模式”作为一个经典成功案例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黑龙江斯达造纸有限公司把信息化运用于传统的造纸业和传统国有企业的改造,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新路子,并获得了巨大收益。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在发展速度惊人的IT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观念、新理论层出不穷,企业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在技术应用和管理模式上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国外,看看国外一流的纸业集团是如何依靠先进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的,  相似文献   

5.
用户感言     
“斯达模式”的可贵之处在于,企业从客观实际出发,把信息化运用于传统产业的改造,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企业管理的新路子,即通过产权制度、内部机制、组织结构等一系列配套改革,为运用信息技术加强企业管理创造了条件,同时又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反作用于企业的改革,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和提升。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实施“斯达模式”是一个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过程,是企业管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斯达模式”的创新体现了信息化手段与企业管理的融合,解决了管理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周刊》2002,(23):76-79
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人总体的看法大致可以归纳为“值得学(斯达的确有长于自己之处)、可以学(这些长处可被推广)、需要改(结合各自的实际)、部分改(调整的工作量不是很大)”。从理念上看,“斯达模式”有非常广泛的借鉴意义;从操作层面上看,企业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加以改进。在这样的一种“考核”之下,“斯达模式”总体上应该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  相似文献   

7.
2001年,斯达造纸遇到了其诞生五年来最严寒的冬天,由于国家对木材的限制开发带来的吨纸成本回升至2500元,同时入世导致的国外产品价格的下降不得不使斯达调低其售价(平均降价524元/吨,影响总收入达2400万元)。面对这些不利因素,斯达仍然实现了2.5亿元的销售收入及4107万元利润,同比增长1.8%。  相似文献   

8.
作为斯达模式的主要创造者,斯达公司总经理董鹰认为,信息化要成功一定得走定制之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斯达造纸等99家“全国轻工业企业信息化先进单位”和纪家栋、陶保健等58名“信息化优秀领导”以及蒋伟华、罗小东、杨永恒、李昌松等78名“信息化科技人才”的陆续登台亮相,10月26日上午,杭州致远大酒店的大会议室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在斯达和龙涤两家企业成功实施信息化后,积极总结经验推广斯达和龙涤模式,取得一定成效,已经在60家大中型重点企业进行了信息化试点。哈飞、龙涤、电机厂等企业已经应用CAD、ERP和CIMS等系统,在产品设计、生产经营、企业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哈尔滨啤酒集团投资近600万元进行工艺流程再造软件的开发和网络建设。东北轻合金等企业实施了财务、供销、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信息系统;哈尔滨水泥厂、哈尔滨光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红集团、红光锅炉集团、哈药材公司等企业也完成了ERP系统的集成运行。目前,哈市有4万余户企业…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在信息化引领变革的时代.浪尖上的搏击者已属于那些掌握计算机与经济管理知识的两栖人才。正如黑龙江斯达造纸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IO董鹰说过的一句话:“现在经济学家已经很少出面预测经济趋势了.因为掌握数据资源和数据处理能力的人是信息化式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2.
《电子商务世界》2001,(9):49-50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了一次新的工业革命--制造业信息化.以制造业信息化为标志的科学管理,才称得上是管理现代化.特别是大型企业在大量的资源投入中,每天要产生几万个数据和信息,形成几百个报表,各级管理人员在这个数据信息的海洋中漂泊,犹如一只小船,根本不能有效的驾驭这些数据、信息和繁杂的报表.没有企业信息化,只能停留在经验管理上.管理信息系统覆盖了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所有领域,使传统制造业从工业社会的专业化社会生产向信息社会的专业化、信息化社会生产发展.几年来,黑龙江斯达造纸有限公司正是通过企业全面信息化达到了管理现代化,使公司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直处于困境包围中的黑龙江造纸厂(斯达公司前身,简称“黑纸”),生产经营举步为艰。1993、1994两年就累计亏损3667万元,外欠8000万元,还存在较大的潜亏。1996年,47岁的董鹰临危受命,就任黑龙江造纸厂厂长,接过来这样一个“烂摊子”。 危机得以舒缓 虽然导致亏损的原因很多,如进口冲击、产品过剩、上游产品涨价、企业装备陈旧等,但更重要的是,黑纸管理机制陈旧、手段落后,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凭借早年在黑纸的基层工作经验、日后多次深入制浆造纸企业和其它先进管理企业参观调研,董鹰对ERP和CIMS工程理论和制造业信息化有着较深刻的理解,再加上20多年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对他管理好这家处于困境的工厂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希望并且确信有更多的海尔、更多的联想以及更多的斯达能够涌现。我们鼓励那些已经从信息化中获得效益的企业,也期待后来者能够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15.
斯达公司的前身黑龙江造纸厂,由于地处偏僻、人才匮乏、机制不活、观念落后、管理粗放,以及冗员过多、社会负担沉重等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诸多弊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相似文献   

16.
我在学习斯达经验的过程中,忽然意识到一个严重问题: ——中国一些企业搞信息化,大的路子,是不是搞反了? 人们说到企业信息化,最容易想到的,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应用”、“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些提法到底怎么样?越想越觉得可疑:一切从信息技术出发,说不定正是企业信息化走进死胡同的原因呢。 一般情况企业搞信息化顺序往往是:技术-管理-机制-体制。 也许正确的企业信息化顺序应当是:体制-机制-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软件世界》2002,(7):82-85
导致软件学院出现风光之后的尴尬的原因是什么呢?记者从采访中发现,为了塑造高层次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中国软件企业、教育界之间和软件学子之间的握手还面临着许多现实的考验。  相似文献   

18.
2003年,SARS对所有的企业都是一个考验,考验了一个企业的危机处理能力,也考验了一个企业的“体质”健康程度。处在快速发展中的富基旋风公司经受住了考验。通过及时调整前进的步伐,放慢市场拓展速度,加强项目管理,完善服务体系,富基更加专注,更加  相似文献   

19.
MES是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的关键一环,本文介绍了目前造纸企业面临的问题,接着着重阐述了MES系统的设计,开发以及使用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的多层封装数据访问模式,有效地降低了和其它模块的耦合程度.  相似文献   

20.
<正>物联网的世界一定离不开传感器,而MEMS传感器则是这其中更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物联网产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近几年来中国涌现出一大批从事于MEMS传感器的设计企业。成立于2013年8月29日的苏州能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三位创始人均来自中科院苏州纳米研究所,专注于微纳传感器、微机电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