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一般增长模型拟合了2020年1月15日?2月15日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累计确诊人数,及2020年1月23日?2月15日的全国累计疑似人数和全国累计密切接触人数,模型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数据吻合。根据一般模型得出的方程形式,分3个阶段拟合了确诊人数,发现确诊人数在经历了初期(2020年1月15日?1月27日)的无障碍指数增长,中期(2020年1月27日?2月6日)的次指数增长后,已在2020年2月6日进入了次线性增长阶段。拟合结果适时反映了疫情防控工作的进展,同时为疫情的发展趋势提供预测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病毒动力学传染机制,构建了考虑不同时期防控措施影响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阶段式传播模型.依据空间上的严重性将全国划分为三类疫情区,对各疫情区传染人数进行了阶段式模拟.结合上述模拟结果,进一步量化评估了各疫情区所采取的如武汉交通管制、对口支援湖北和小区封闭式管理等措施对抑制病毒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阶段式传播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各疫情区不同时期传染人数的变化特征,政府采取的交通管制和小区封闭式管理等防控措施大幅减少了传染人数,感染人数呈现出大幅下降的趋势,有效抑制了COVID-19的大规模扩散.  相似文献   

3.
潜伏机制下网络病毒传播SEIQRS模型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新型潜伏病毒传播特性,研究潜伏机制下的网络病毒传播模型及其稳定性,为潜伏型病毒扩散机理及防御策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首先,从新型网络病毒的潜伏特点入手,分析处于潜伏状态的网络节点存在的三种转化模式,提出了潜伏机制下的网络病毒传播模型;其次,运用劳斯稳定判据,论证了网络病毒传播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求解系统的基本再生数R_0;最后,给出了潜伏状态下三种转移参数对系统稳定性影响的仿真验证.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当R_0≤1时,网络在无病毒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当R_01时,网络在感染源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通过调整优化潜伏状态下三种转移概率,可以减小系统基本再生数R_0,使网络维持在无病毒健康状态.增大潜伏状态到易感状态转移概率θ,减小潜伏状态到感染状态转移概率γ和增大潜伏状态到免疫状态转移概率b,可以将潜伏病毒入侵的网络控制稳定在无病毒平衡点,从而维护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4.
考虑复杂人流网络的统计特征和SI传播模型,该文基于实证数据构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湖北省和4个省传播和扩散的P-SI模型。基于实证数据的研究分析表明,P-SI模型能够根据各省感染COVID-19情况拟合每天新增感染人数的变化趋势。此外,P-SI模型能够根据4省2020年1月23日前的感染情况预测2020年1月24日后的每天新增感染人数。该模型有助于理解COVID-19的传播特性,为阻断传播源,遏制疫情扩散,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传染病早期的传播过程中,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对遏制其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而有效再生数是对防控措施效果评价的关键参数之一。由于没有全部患者的症状出现时间,难以直接使用已有方法对有效再生数进行估计。该文基于蒙特卡洛方法提出了一种依据少量患者的症状出现时间对有效再生数进行估计的模型,并根据模型计算得到的有效再生数对中国内地及海外国家的防控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在2020年1月20日出台按甲级传染病进行防控措施的两周内,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得到了有效遏制。原来疫情发展迅猛的韩国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遏制也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6.
根据武汉迁徙数据,该文通过统计分析2020年1月29日至2月9日全国50个城市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人数比率,估计了武汉市感染病毒的人员数量。研究发现湖北省内15个城市的患者确诊比率在均值和中位数上低于省外35个城市的均值和中位数。截至2月9日,利用湖北省内城市确诊比率的均值、中位数和最大值估计,武汉市感染病毒的人数分别是已经确诊人数的2.1倍、2倍和3.9倍。利用省外城市确诊比率的均值、中位数和最大值估计,武汉市感染人数分别是已经确诊人数的3.6倍、2.6倍和8.7倍。最后利用Bootstrap方法对省内外城市的均值和中位数做了稳健性估计。  相似文献   

7.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传播情况,考虑传染病死亡者因素,改进经典的SIR传染病模型。将人群分为未感染者、感染者、治愈者、感染死亡者四类,建立四类人群所占比例的微分方程组。以2020年1月23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数据作为初始值,采用改进的SIR模型方程和龙格库塔法模拟计算四类人群所占比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预测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规律,且将预测结果与实际时间节点感染者、治愈者、死亡者的人数进行比较。得出当治愈率和死亡率取值分别为0.042 386和0.022 778时,1月23日至2月2日的日接触率大于0.3,1月23日至2月22日的日接触率大于0.2且小于0.3;在日接触率取定值时,计算出感染者比例的最大值及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治愈者和死亡者比例的极限值;推导出新冠肺炎疫情不蔓延的条件,得出最有效的防控方法是降低日接触率。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SEIR模型基础上,引入了“隐形传播者”的概念,并利用2020年1月25日至2月22日的COVID-19疫情数据进行模型拟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利用拟合好的模型对2020年2月22日之后的演化情况进行仿真。结果显示,引入隐形传播者的SEIR模型在拟合和预测性能上有显著提升,降低了50%~70%的拟合误差;拟合系数表明,在疫情前期和后期携带病毒人群占潜伏者的比例分别为30%和5%,被确诊的概率由7%上升为40%,核酸检测技术趋于成熟;隐形传播者初期人数约为70 000,在国家有效管控下,目前控制在2 500名附近;预测3月中旬为“拐点”,4月底居民可恢复正常生活,最终累计确诊数在100 000左右。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我国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发展态势,以我国2020年1月3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日新增确诊病例为研究对象,利用描述统计分析其变动趋势,使用右侧递归上确界ADF类(SADF)检验方法检测是否存在"泡沫"行为。结果显示:在疫情初期,日新增确诊病例呈爆发式发展,2020年3月份后,疫情转入具有周期性的低水平波动状态;日新增确诊病例序列存在显著的"泡沫"行为,该序列存在长短不同的两种周期行为,长周期分别为12 d和8 d,短周期分别为2 d和1 d,进一步验证了该序列存在明显的波动周期。鉴于目前的疫情形势和泡沫周期演变规律,认为未来疫情可能会出现新的波动周期。  相似文献   

10.
建立和研究了具有潜伏细胞年龄结构,染病细胞年龄结构及分布时滞的病毒动力学模型。得到了每个模型的基本再生数,对3个模型通过建立适当的Lyapunov函数,证明了当基本再生数小于1时,无病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疾病消除。当基本再生数大于1时,正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疾病持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衡阳市历年火点及火源时空分布特征,以期布控森林火灾的防范力度.[方法]基于NOAA系列卫星数据,利用数据统计、Mann-Kandell趋势检验、反距离权重插值等方法,对衡阳市2010—2020年卫星监测火点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2010—2020年衡阳市火点呈显著下降趋势,2013—2014年...  相似文献   

12.
在疾病传播的现实网络中,每个个体与感染源接触而被感染的概率并不是一样,这与个体的体质、抵抗力及接触程度等因素有关。基于复杂网络上SIRS模型,提出了一个可变感染率的疾病传播模型。利用平均场原理,分析得到该传播模型的传染临界阈值主要与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可变感染函数有关。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Selenium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2020年2月4日?22日新浪微博“肺炎患者求助超话”中690例有效病例的分析,获得了新浪微博中真实求助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发现,求助患者97.6%来自于武汉,重点集中在武昌、硚口、汉阳等中心城区,与当地的医疗资源和人口密度成正比。微博求助病例主要分布在2020年2月4日?7日,随着医疗资源紧张程度的缓解,通过微博求助的病例明显减少。求助患者确诊日期主要分布在2020年1月16日?2月6日,与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病例分布情况基本一致。求助患者年龄分布中位数为60岁,明显高于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但与武汉市中心医院的数据基本吻合。该文研究结果说明,针对重大突发性传染病,微博等社交媒体除了在舆论传播上发挥作用,在流行病学分析上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社交媒体的实时性和广泛性,结合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等方法,有助于决策层快速掌握一线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4.
寄宿制学校是聚集性程度较高的场所之一.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寄宿制学校传染风险控制问题,设定五级可实行的防控措施及其对洗漱、外出、上课、就餐、回寝5个生活环节传染风险的影响程度,构建基于统计与概率判断的健康者-感染者(SI)传染模型.对14 d内无独立卫生间的4人寝室(公寓楼A)和有独立卫生间的6人寝室(公寓楼B)两种...  相似文献   

15.
非强制行政管理模式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它以现代法律制度为基础,以“社会本位”为人文精神,将行政机关的管理与行政相对人的配合较好的融合在一起。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行为关系形成了一种服务与合作的新型关系,提高了行政机关的执法效能,降低了执法成本,改善了执法机关的形象。由于这一新型行政管理模式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所以,除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之外,还要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以保障非强制行政管理健康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16.
该文针对网络节点的增减情况,研究网络病毒传播模型及其稳定性问题。考虑网络节点的新增和移除,构建了基于节点增减机制下的网络病毒传播模型,并运用Routh-Hurwitz稳定性判据定理,分析了模型的平衡点稳定性和基本再生数R0及其对病毒传播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改变增加节点数量以及易感状态、感染状态的节点移除率,研究3个参数对病毒传播过程的影响,并给出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网络节点的增减数量,能够控制病毒在网络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A feature extraction for latent fault detection and failure modes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board-level package subjected to vibration loadings is presented for 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 of electronics using adaptive spectrum kurtosis and kernel probability distance clustering. First, strain response data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is filtered by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 method based on maximum spectrum kurtosis(SK), and fault symptom vector is developed by computing and reconstructing the envelope spectrum. Second, nonlinear fault symptom data is mapped and clustered in sparse Hilbert space using Gaussian radial basis kernel probabilistic distance clustering method. Finally, the current state of board level package is estimated by computing the membership probability of its envelope spectru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ethod can detect and classify the latent failure mode of board level package effectively before it happened.  相似文献   

18.
同处东亚的中、日、韩等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的政府改革道路,以适应全球化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顺应世界行政体制改革大趋势,并满足不断提升政府能力及其有效性的需要.从改革路径选择来看,日、韩都是以立法为入径推动政府改革,而中国主要是以制定政策为入径对政府改革加以推进.除了作为历次政府改革重要内容的机构改革以外,规制改革在今天也成为三个国家政府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三个国家政府改革的成效与问题并存.未来的改革设计宜以公共行政全球化为思维基础和以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为重点,将民主价值与公共精神作为政府改革自觉的价值追求,以及必要地保持政府主导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