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进气歧管内的气流对于发动机性能和排放有着主要影响,因此进气歧管的良好设计对发动机的性能至关重要。本文中,进气歧管的压力波采用AVL-Boost软件,研究某3缸发动机在瞬态条件下进气歧管内部气流的特性,同时借用三维CFD软件做进一步了解,以获得优化的进气歧管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某缸内直喷发动机进气歧管CFD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气歧管控制着发动机各缸的进气,尤其对于多缸发动机,进气控制对发动机各循环变动的影响非常大。对于四缸以下发动机的进气歧管采用稳态CFD分析完全满足优化设计要求,但对于四缸以上发动机需要采用瞬态CFD分析方法更为合适。进气歧管是发动机最关键进气系统部件之一,其核心功能是为发动机各缸提供充足均匀的混合气,是影响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电喷系统主要传感器和执行器均安装在进气歧管上,导致进气歧管结构复杂和高成本。计算机模拟可以降低开发成本,文中用三维CFD软件对某缸内直喷发动机进气歧管进行了稳态流动分析,通过CFD分析基本可以确定进气歧管结构要求,指导实际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3.
针对微型面包车的工作特点及其对发动机性能的需求,通过优化设计发动机进气歧管,实现发动机最大扭矩点前移、中低速扭矩明显提高的性能优化目标;优化进气歧管设计的方法是:首先由BOOST仿真软件搭建发动机工作过程的一维模型,经过优化计算确定最佳的进气歧管关键参数;然后建立进气歧管内核三维模型,并根据内核的CFD流场分析结果优化内核,以降低进气阻力、提高进气均匀性;完成壳体设计,制作进气歧管快速样件,在基础发动机上试验,考核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更加准确预测发动机进气噪声,发展了采用瞬态边界计算进气歧管流场的方法,并联合声学软件进行声场预测。从一维仿真模型获得可靠的压力和速度边界用于流场计算;采用大涡模拟(LES)和分离涡模拟(DES)两种求解算法模拟歧管内的流场;通过声学有限元方法计算进气口辐射的气动噪声。LES和DES两种方法的流场结果对比表明,DES结果与LES非常接近,同时耗时更少;声场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本文预测方法的准确性;模拟结果和压力边界频谱图的对比分析使空滤器和进气歧管设计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在发动机的开发过程中,需要评估其进气歧管结构是否能够满足进气均匀性的评价标准。利用CFD软件,通过对某发动机进气歧管进行稳态分析,计算得到各缸的质量流量、流量系数及流量系数差异性。结果表明:该发动机进气歧管的流量系数差异性在评价标准范围内,满足进气歧管进气均匀性要求。在发动机进气歧管开发过程中,CFD分析可以大大减少产品开发周期、降低试验和人工成本。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升发动机动力性能和热效率,采用正向设计研发流程,对可变进气歧管进行设计开发,同时进行相关的热力学性能验证。正向设计开发可变进气歧管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机舱布置、概念方案设计、布局3D设计、详细图纸设计、CAE模拟分析、零部件试制、发动机性能验证。通过各个正向环节严谨的设计开发标准流程,保证开发出高效性能的可变进气歧管产品。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中低速较低油耗和较高扭矩输出,用AMESim软件对某小型涡轮增压汽油机进行了一维热力学过程仿真。在对仿真模型标定后,对所研究发动机的全负荷性能进行了优化。对进气歧管长度、气门正时对扭矩、充气效率和油耗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为克服高速和低速之间的矛盾,对采用可变气门正时策略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利用进气谐振效应合理地匹配进气歧管长度并对气门正时优化后,发动机中低速端扭矩和燃油消耗率都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8.
应用一维发动机热力学模拟软件对一款1.1升发动机的选气系统进行仿真计算,设计了满足配车要求的发动机进气歧管,确定其结构并制造手工样件,通过试验验证计算结果,从而确定了进气歧管的长度、直径等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9.
《机械》2015,(7)
利用三维CFD软件模拟某柴油机进气歧管废气均匀性。利用一维性能软件计算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的边界条件,提供给三维分析作为输入。在三维软件中计算得到各个气缸的EGR率和EGR率差异性。由于初始方案进气歧管不满足评价标准,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再次对其进行CFD分析。结果表明:初始方案进气歧管废气均匀性差,优化方案进气歧管废气均匀性好;在柴油机进气歧管开发过程中,运用模拟分析可以评价其结构的好坏,选择合适的结构,减少了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10.
在汽车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三维型腔设计方案确定的基础上,进行了塑料进气歧管的结构设计和焊接设计,并对进气歧管进行了CAE分析;计算结果显示,进气歧管在爆破压力、振动应力方面能满足强度要求,所设计的进气歧管满足最初的设计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某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为分析对象,模拟得出各进气支管的质量流量、流量系数及它们的偏差,并且得到其压力分布图和流动迹线分布图,根据这些结果可评价进气歧管性能的好坏。在发动机进气歧管开发过程中,利用CFD分析可大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试验和人工成本。  相似文献   

12.
进气歧管质量的好坏对汽车发动机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文章根据进气歧管的型腔结构特点,基于三维造型软件设计了4种方案的进气歧管的3维型腔造型,利用CFD流体分析软件对进气歧管的内气道进行流场的模拟分析,深入研究气道内部的流速和压力的分布及局部的压力损失。分析结果显示方案4进气歧管四缸的进气一致性较好,进气歧管内部流场稳定,无明显压力急剧损失区域,无气流壁面分离现象,所设计的进气歧管能满足最初的设计目标要求,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合理设计进气系统,利用气体的动态效应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改善发动机的性能.以某款高速汽油发动机为原型重新设计进气歧管,建立了一维性能仿真模型进行标定,利用析因实验确定优化的方向,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采用遗传优化算法设计外特性时不同工况时对应的最佳进气歧管长度.优化结果表明:采用发动机可变长度进气歧管后,充气效率...  相似文献   

14.
进气谐振器是根据赫姆霍兹进气谐振原理设计,可以有效利用气流动态效应,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改善换气过程和动力性能。对某款高速汽油发动机建立一维性能仿真模型,分析进气系统中发动机并联谐振器结构参数对充气效率的影响,并计算谐振器结构参数的充气效率灵敏度。结果表明谐振器中谐振腔体积参数的灵敏度最高,对于充气效率改善更为明显,谐振器管径和体积的灵敏度随着转速变化而显著变化;谐振进气系统的不同参数的配合可以使发动机的充气效率、谐振强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直列六缸发动机广泛使用于前置后驱的汽车中,具有顺畅的动力输出性能,且平衡性突出。进气歧管的气道结构对发动机各缸进气量和整体的进气均匀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直接影响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性能。利用GTPOWER软件和STAR-CCM+软件对某直列六缸汽油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该进气歧管的进气不均匀性及压力损失进行了分析,通过CFD仿真计算展现进气歧管气道内部流场分布,得到了在某一工况下各个气道歧管的流速图和压力图,得出其结构上的不足,并对气道结构进行优化,从而降低进气压力损失并且保证了各缸进气均匀性。  相似文献   

16.
在塑料进气歧管的设计开发过程中,需要评估其是否能够承受怠速进气负压、增压压力和发动机回火产生的较大爆发压力。利用FEA软件,通过对进气歧管进行爆破仿真分析,确定进气歧管可承受的最大爆破压力范围和应力分布情况,对进气歧管的设计可靠性提供了明确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17.
郑恒郁 《中国机械》2014,(12):120-121
电控发动机采用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来检测进气量的称为D型喷射系统,一般安装于节气门与发动机进气门之间。是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大小检测出歧管内绝对压力的变化,间接的检测出进气量, PCM依据此信号电压的大小,控制基本喷油量的大小。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C)比赛规则,对LD450单缸机进气系统进行了改进设计,以增加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并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应用GT-POWER软件对发动机进行了模拟仿真,确定了进气系统改进设计方案;在采用新设计方案的前提条件下,仿真分析了进气歧管长度和稳压腔容积对发动机动力性的影响,确定了进气歧管长度、稳压腔容积参数;最后通过CFX软件对进气系统进行三维流体模拟分析,得到了进气系统稳压腔最佳收缩角度。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进气系统具有较大的充气效率,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19.
汽油机进气歧管数值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宏苗  刘震涛  孙正  黄瑞 《机电工程》2013,(11):1340-1344
针对两种数值计算方法(四口全通、三闭一通)影响进气歧管的流场特性和进气均匀性计算结果的问题,分别采用这两种数值计算方法对某四缸汽油机的两款进气歧管进行了CFD计算,分析了两种数值方法获得的进气阻力和进气均匀性计算结果。同时,建立了相应的发动机试验白架,通过分析两款进气歧管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及运行平稳性的试验数据来验证数值计算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四口全通”和“三三闭一通”这两种数值计算方法获得的进气阻力变化趋势一致,两者都适用于进气阻力仿真分析;两种数值计算方法的进气均匀性计算结果差异很大;“三闭一通”数值计算方法更加适用于进气歧管进气均匀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张寒蕾 《机电一体化》2009,15(5):98-101
以DA462进气歧管产品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例,通过改进进气歧管产品设计过程中影响零件性能的几个关键参数,从而使进气歧管乃至其所配发动机整体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涉及的问题包括气道形状的优化设计、充量系数、发动机总扭矩等,以供今后开发和改进同类型的歧管系列产品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