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便于在ARM平台构建嵌入式实时Linux操作系统,设计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实时化Linux方案.采用ARMXScale系列中的PXA270作为硬件平台,利用Xenomai实时化方案改造标准Linux内核,构建基于Xenomai的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并设计实验测试系统用户态程序与内核态程序的实时性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基于...  相似文献   

2.
赵志强  陈曾汉  刘翔宇 《测控技术》2006,25(4):74-76,88
论述了用RTLinux3.1和LabVIEW7.1建立基于LinuX的实时应用方案.研究了最适合应用在工业测控领域中的硬实时Linux系统的典型代表RTLinux的实现原理.最后将该方案运用在一套工业测控系统中,通过运行证明,系统满足了实时性和稳定性的要求,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工业控制领域对测控系统提出的将测控分散到现场,完成复杂的测控任务,实现远程监控的要求,给出了一种应用于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线的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测控系统以Hynix公司生产的以ARM720T为内核的32位RISC微处理器HMS30C7202为核心,运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本测控系统设计完成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EtherCAT协议的过程中,针对传统Linux系统难以满足工业以太网实时性的问题,探索出一种构建具有实时网络的嵌入式Linux系统的方法。采用基于AT91RM9200 ARM9和DM9161网络PHY芯片的硬件平台,利用Xenomai实现嵌入式Linux内核的硬实时性。在此基础上,利用RTnet构建具有实时网络的嵌入式Linux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网络实时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研究基于以太网的实时工业现场总线方面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故障诊断系统的工作特点,提出一种基于ARM9系列微处理器及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该方案在虚拟机下安装的Linux系统中利用交叉编译工具链及busybox制作嵌入式Linux内核及根文件系统镜像,以Qt/Embedded为应用程序框架设计了一套简单易用的系统软件,并成功地移植到S3C2440A开发板上.分析了小波变换的特性及应用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系统,运用Mallat分解与重构算法对振动信号进行多分辨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故障诊断的精度.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体积小,易携带,界面友好,诊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KGDB的工作原理,讨论了KGDB在ARM Linux嵌入式系统上的实现,并以三星S3C2410处理器为例,给出了使用KGDB在ARM Linux上调试内核及模块的方法.该方法可移植性强,为在ARM Linux上从事内核及驱动程序开发的人员提供了源码级调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嵌入式Linux的现状,并结合开发的实际系统分析了利用Atmel公司的具有ARM7内核的微控制器AT91SAM7X256上实现分布式测控系统的主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基于ARM的卫星定位接收机的实现;北斗二代卫星定位接收机作为一种高实时性嵌入式系统应用,在操作系统使用上,利用RTAI(Real Time Application Interface)对嵌入式Linux内核进行实时性扩展,组成双内核系统,再整合实时任务的应用模块一起实施于基于ARM9处理器的接收机硬件平台;通过实验验证,其满足新一代卫星定位接收机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嵌入式Linux2.6的实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了国内外嵌入式Linux实时技术的基础上,根据Linux2.6内核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特点,采用直接修改Linux内核的方式,从中断线程化、自旋锁可抢占、优化O(1)调度算法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种针对Linux 2.6的实时优化方案.该方案的提出使得Linux2.6的实时性能在内核可抢占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扩充了Linux在嵌入式领域的实时应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ARM的卫星定位接收机的软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基于ARM的卫星定位接收机的实现;北斗二代卫星定位接收机作为一种高实时性嵌入式系统应用,在操作系统使用上,利用RTAI(Real Time ApplicationInterface)对嵌入式Linux内核进行实时性扩展,组成双内核系统,再整合实时任务的应用模块一起实施于基于ARM9处理器的接收机硬件平台;通过实验验证,其满足了新一代卫星定位接收机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了国内外嵌入式Linux实时技术的基础上,根据Linux 2.6内核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特点,采用直接修改Linux内核的方式,从中断线程化、自旋锁可抢占、优化O(1)调度算法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种针对Linux 2.6的实时优化方案。该方案的提出使得Linux2.6的实时性能在内核可抢占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扩充了Linux在嵌入式领域的实时应用。  相似文献   

12.
唐红梅  郑刚 《微机发展》2007,17(2):85-88
随着Linux操作系统的成功,改进Linux的设计和性能,使其应用于实时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考虑到Linux目前的时钟粒度仍然粗糙,它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内核的实时性能,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Linux操作系统下时钟系统的改进机制,找出修改时钟系统提高实时性的具体方法。实验结果显示,所作改进以不大的代价有效地提高了Linux的实时性能。  相似文献   

13.
Linux抢占式内核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随着Linux操作系统的成功应用,尤其是在嵌入式实时应用领域,Linux实时性能的提高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系统核心的可抢占性是决定系统实时性能的一个重要条件,而Linux的核心是不可抢占的,通过将Linux的内核改造为可抢占式内核,可缩短系统的响应延时,提高Linux的实时性.分析了几种实现抢占式内核的方法,介绍了一种实现Linux可抢占式内核的方法,并对其实现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4.
高鑫  陆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41(20):102-104,205
标准Linux对实时应用提供了有限的支持。为了改进Linux的实时性能,详细分析了目前Linux实时化的主要技术方法和研究进展,通过从内核抢占机制、中断控制、细化时钟粒度及实时调度策略几方面深入研究,实现了一种Linux内核实时方案。实验结果显示,所做改进以不大的代价有效地提高了Linux的实时性能。同时指出了方案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该文针对当前工业控制领域网络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出了一种应用于测控系统的基于Linux的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案。利用Linux自身提供的条件编译系统,初步解决了Linux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面临的一些问题。并利用实时应用接口(RTAI)来增强Linux的实时性,引入实时硬件抽象层结构(RTHAL),利用Linux的内核模块机制提供实时服务和完成实时任务,解决了LinuX实时性不足的问题。通过数据采集程序的实现给出了在RTAI-Linux环境下开发实时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Linux的嵌入式工业测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针对当前工业控制领域网络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出了一种应用于测控系统的基于Linux的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案。利用Linux自身提供的条件编译系统,初步解决了Linux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面临的一些问题。并利用实时应用接口(RTAI)来增强Linux的实时性,引入实时硬件抽象层结构(RTHAL),利用Linux的内核模块机制提供实时服务和完成实时任务,解决了Linux实时性不足的问题。通过数据采集程序的实现给出了在RTAI-Linux环境下开发实时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Linux可抢占内核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Linux原有的内核是不可抢占的,这使得Linux不能很好地支持响应速度要求高的实时应用。利用Linux对SMP多处理器系统的支持,可以方便地将Linux内核改造为完全可抢占的。分析了Linux可抢占内核的实现原理,并对两种可抢占内核的实现方案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突破Linux内核在实时应用方面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增加Linux内核的可抢占性、细化时钟粒度和调度算法上。该文从时钟精度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目前流行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在实时性方面的改进方法,分析了MontaVista Linux采用的高精度定时器HRT机制的原理、HRT对Linux内核的改造方法及其在ARM平台上的实现方法等。  相似文献   

19.
提高嵌入式Linux时钟精度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突破Linux内核在实时应用方面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增加Linux内核的可抢占性、细化时钟粒度和调度算法上。该文从时钟精度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目前流行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在实时性方面的改进方法,分析了Monta Vista Linux采用的高精度定时器HRT机制的原理、HRT对Linux内核的改造方法及其在ARM平台上的实现方法等。  相似文献   

20.
邵雄凯  唐华 《计算机工程》2006,32(13):185-186,189
分析了Linux启动部分的工作原理和机制,以及计算机硬件加密卡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修改内核源代码,结合计算机硬件加密卡,实施基于策略的强制访问控制,实现了一个基于Linux2.6.x内核的主机身份验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