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针对目前Internet中的响应流和非响应流带宽分配不均衡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ED分组丢弃历史的算法,该算法可以发现高速率的数据流并对其到达分组按概率作优先丢弃,以避免这些流对带宽的过度占用,多个仿真实验从不同的角度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整数小波提出一种用于自然景物图像去噪的快速递推广义交叉验证(FR-GCV)算法,首先对图像做整数小波变换(IWT),计算小波图像中小波系数的分布概率,然后利用整数递推,降低了GCV函数计算复杂度。最后通过小波系数下采样和阈值上界限定进一步降低了算法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FR-GCV算法对自然景物图像去噪耗时比GCV算法降低了90%以上。FR-GCV算法能够快速求取去噪最优阈值,在静止图像去噪领域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兵  叶栋  丁炜 《通信学报》2003,24(5):121-128
分析了呼叫接纳控制算法研究的现状,提出一种适应自相似业务流量模型的呼叫接纳控制算法,在接纳判决过程中引入概率接纳机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在自相似业务流量模型下相对于传统呼叫接纳控制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描述了一种适用于区分服务网络的新的RED改进算法协作可调整RED算法(CARED)。算法的思想是基于令牌桶标记器的标记概率建立业务实际速率与承诺速率间的定量关系,并以这个关系动态调整下游节点中CARED的丢包概率。为了实现CARED,文章还提出了一种标记概率的计算方法基于包数的滑动窗口测量算法(NSWM)。文中通过详实的仿真实验证明了定量关系的正确性,同时验证了CARED算法不仅为区分服务提供了有效的拥塞控制功能,也保障了区分服务的不同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5.
关艳峰  胡爱群 《通信学报》2007,28(10):23-31
通过分析IEEE 802.16关于VoIP(voice over IP)的传输规范和服务质量保证机制,指出了区分VoIP的优先级和VoIP要求弹性QoS的性质对VoIP接纳控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提出了VoIP接纳控制的弹性准则和优先级准则。在运用有效带宽理论确定了VoIP传输所需最小带宽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优先级的弹性接纳控制算法,并以概率强度因子对算法进行了优化。该算法能够根据剩余资源动态地调整接纳强度和策略,对不同优先级的VoIP表现出不同的接纳特性,资源紧张时合理限制低优先级VoIP的接纳。为评价算法性能,通过Markov模型对建议算法的拒绝率进行分析,并在PMP(point-to-multipoint)模式下与新呼叫限制算法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在表现出更高接纳能力的同时具有更低的新连接阻塞率和切换连接掉线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低信噪比的目标检测问题,采用基于粒子滤波器和Bayes似然比的联合检测跟踪的算法,以对数似然比作为目标检测判决的准则,利用粒子滤波器获得状态的后验证分布,推导出了门限、信噪比与检测跟踪概率关系式,同时得到了自适应门限,较好地控制了虚警概率。  相似文献   

7.
吴秋丽  李太君 《通信技术》2010,43(6):198-200,203
为满足不同业务对服务质量的不同要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流媒体业务的呼叫接纳控制算法。算法的思想是通过移动站和基站的协作和反馈控制,以剩余带宽和业务类型为依据进行接纳概率设计;通过互相协作的反馈控制,移动站可以获取系统的剩余可用带宽等级,依此调整业务的呼叫请求速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输出变化较平滑、稳定,在呼叫阻塞概率、切换呼叫丢弃概率和带宽利用率方面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收益率的IEEE 802.16自适应概率接纳控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纳控制(AC)在宽带无线接入(BWA)服务质量(QoS)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无线城域网IEEE 802.16复杂的QoS定义,该文提出了统一的基于收益率的自适应概率接纳控制算法UAC和简化计算的改进算法EUAC,并给出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算法可以根据当前的资源和负载自适应地改变接纳策略,对不同收益率的业务流表现出明显且合理的区分。自适应算法还具有明显的吞吐量和收益优势,在保持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合理地控制低收益率流,避免已接纳的高收益率流降级。  相似文献   

9.
 光网络中的路由和波长分配 (RWA)算法是NP难问题. 目前的解决方案大多是基于启发式算法或图论的,其计算复杂度往往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加呈指数增长,而且链路阻塞概率建模也十分困难.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关键链路”预测机制的RWA算法,并综合考虑跳数和空闲波长数的因素,不仅通过链路层面,而且也从网络层面来解决RWA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算法可以实现很好的流量负载均衡和低的阻塞率,具有较小的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10.
张建  关键  刘宁波  宋杰 《信号处理》2010,26(4):492-496
为了对强海杂波中的固定微弱目标进行检测,论文提出了基于EMD和盒维数的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EMD方法在时域内提取海杂波的低频分量,并计算低频分量的盒维数,然后利用盒维数对固定微弱目标进行检测。与仅基于盒维数的微弱目标检测算法相比,该算法扩大了固定目标对海杂波盒维数的影响,明显提高了对固定微弱目标的检测概率。   相似文献   

11.
基于缓存的语音/数据呼叫无线接入控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线网络中语音/ 数据的呼叫接入控制算法(DTQ-VBR算法),设置资源预留的双重门限及呼叫缓存,兼顾数据业务的VBR特性,动态改变其服务带宽,并利用三维马氏链对其进行性能分析。大量的仿真实验表明,与DTR-Q、 DTBR算法相比,该文算法的平均信道利用率、呼叫强拆率及阻塞率等性能具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均匀业务模型的基础上,根据LEO卫星通信系统自身特点,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呼叫接入控制策略,这种策略能在非均匀业务下较好地工作,此时系统新呼叫阻塞率和切换呼叫失败率能达到更好的平衡。在分析随机接入(RANDOM)算法和预留保护信道(GC)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并给出了相应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3.
Distributed call admission control in mobile/wireless networks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The major focus of this paper is distributed call admission control in mobile/wireless networks, the purpose of which is to limit the call handoff dropping probability in loss systems or the cell overload probability in lossless systems. Handoff dropping or cell overload are consequences of conges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Our call admission control algorithm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number of calls in adjacent cells, in addition to the number of calls in the cell where a new call request is made, in order to make a call admission decision. This is done by every base station in a distributed manner without the involvement of the network call processor. The admission condition is simple enough that the admission decision can be made in real time. Furthermore, we show that our distributed call admission control scheme limits the handoff dropping or the cell overload probability to a predefined level almost independent of load conditions. This is an important requirement of future wireless/mobile networks with quality-of-service (QoS) provisioning  相似文献   

14.
HSDPA(高速下行链路数据包接入)为WCDMA的增强演化版本犤1犦。提出了基于HSDPA系统中的一种自适应准入控制方案。这里给出的两个性能指标是新呼叫拒绝率(newcallblockingratio)和切换拒绝率(handoffcallblockingratio)。仿真性能的比较对象是固定预留资源分配比例的准入控制方案。仿真结果显示,自适应准入控制方案保证了一定的切换拒绝率,同时降低了新呼叫拒绝率。  相似文献   

15.
A dynamic tri‐threshold call admission control scheme has been developed. This scheme supports voice, data, and multimedia services and it complies with the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cheme is evaluated under varying handover rates. The QoS performance–including channel utilization, call dropping probability, and blocking probability–is investigat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veloped scheme is found to be encouraging.  相似文献   

16.
郑智华 《通信技术》2009,42(6):168-170
文章研究QoS优化下WCDMA系统的上行接入控制算法。从QoS分层结构,可度量参数出发,结合新用户呼叫到达率和用户切换到达率,提出WCDMA上行信号呼叫接入控制算法,考虑和平衡新接入用户阻塞率和已接入用户中断率。通过满足不同业务需要的QoS优化策略来控制上行允许接入用户,从而保证系统有稳定的通信质量。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文中给出算法使系统阻塞率和掉话率下降,系统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频段频谱共存的情况下,针对动静态频谱资源相结合的接入策略和接纳控制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支持动静态频谱资源相结合的非随机接入机制,利用排队论建立了相应的马尔可夫转移模型,定义了联合接纳控制因子,根据用户的需求不同设定了不同的控制因子门限值.启动接纳控制算法,以相应的概率来接纳新的呼叫请求.仿真结果表明,启动接纳控制算法后,用户的阻塞率、强制中断概率、联合接纳控制因子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无线频谱资源的缺乏以及用户的移动性使无线网络的服务质量的供给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为了满足服务质量的需要,该文提出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一种模糊呼叫允许控制方案。它自动搜寻基站中保护信道数量的最优值,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并保证服务质量的供给。对提出的模糊方案和一种动态信道预留方案进行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方案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方案的呼叫阻止率、切换掉线率和信道利用率等性能参数都优于自适应方案。  相似文献   

19.
汪永明  杨子晨  黄载禄 《电子学报》1998,26(10):28-32,95
输入为同峰值速率突发信源的突发级损失系统是ATM网络资源分配和呼叫允许控制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排队模型,本文给出了一种计算该排队系统的时间拥塞率和信元丢失率的快速算法,并且该算法具有递推特性,计算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够达到实时运算,而且其精度很高,足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在CDMA系统中基于多小区负荷因子增长估计的上行接纳控制算法。在新呼叫到达时,不仅考虑接纳小区的负荷因子增长,同时考虑相邻小区的负荷因子增长,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相邻小区负荷因子增长估计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多小区负荷因子增长估计的接纳控制算法比基于单小区的接纳控制算法能更有效地提高判决精度,降低错误接纳概率和中断概率,保证已连接用户的QoS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