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杨霞 《现代制造》2012,(32):22-22
CiA(CAN in Automation)协会发布了针对可配置网络元件的CANopen设备协议CiA4561.0版本,可配置网络元件包括CAN桥及CAN开关。桥连接两个CAN段,而开关则可连接两个以上的CAN段,以此通过支持CANopen的CAN插口可实现对CAN信息的传输率、转送以及过滤的配置。CANopen端口执行CIA456协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速CAN总线称重仪表,该仪表集成了CANopen协议,以及仪表与传感器通信的内部CAN协议。文中对称重仪表CAN接口电路、CANopen应用协议及内部CAN协议设计的关键点进行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3.
针对交流伺服驱动器智能化与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基于CAN总线的应用层协议CANopen的特点以及重点内容,采用DSP处理器TMS320F2812为核心芯片设计了交流伺服驱动器的控制系统,并提出了利用CANopen协议设计伺服驱动器的现场总线接口的方法;在CCS环境下采用模块化编程的思想设计了位置伺服系统以及符合DS301通信子协议的CANopen协议栈,构建了CANopen伺服驱动从站节点。  相似文献   

4.
基于CANopen的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正卿  王坚  郭崇滨  赵阳 《仪表技术》2011,(1):47-48,56
针对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和控制性能的要求,文章设计并实现了基于CANopen协议的机器人控制系统。首先介绍了控制器局域网络(CAN)的高层协议CANopen,以PCC(Programmable Computer Controller)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用CANopen来实现PCC和伺服驱动器之间的通信;文章着重介绍了CANopen的通信方式、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及软件系统的设计实现。在实践应用中,该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交流式电传动车辆由于拥有体积小,质量轻、效率高、基本免维护、调速范围广等优点,逐渐被采用。主要对电驱动控制网络进行分析,根据传动特点,对电驱动系统的主要电路:主回路和制动系统电路进行设计;基于CAN总线对电驱动控制网络进行结构设计,系统遵循CAN2.0B协议;对系统的通讯网络协议进行分析设计,选用遵循J1939的通讯协议对励磁控制器和逆变器的协议设置和应答进行分析;根据车辆行驶控制流程,对通讯周期进行分析;基于实验室模拟电传动系统,基于监控状态显示、逻辑系统测试、电机特性等对系统进行测试。结果可知:电驱动控制网络应遵循CAN2.0B协议,系统中设计两条CAN总线;选用遵循J1939的通讯协议,满足通信网络对实时性要求;监控状态显示总线状态运行正常,各信号传输稳定,满足要求;逻辑测试和发电机特性测试结果表明整车控制系统CAN网络通讯正常,验证了通信协议与控制逻辑的合理性、正确性和有效性,为此类车辆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由于低速磁悬浮列车的广阔应用前景,对低速磁悬浮列车进行了介绍,并针对低速磁悬浮列车的通信要求提出了CAN总线。对CAN总线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全面介绍,根据列车的特点引入了CAN的高层协议CANopen。通过对CANopen协议的剖析,说明此协议在低速磁悬浮列车上应用的优势。最后以低速磁悬浮列车空压系统中的风源子系统为例,对基于CANopen协议的列车通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针对伺服驱动器的多机应用要求实时性高、数据量大等特点,提出了基于CANopen总线协议的解决方案,采用了以F28M35H52C为主控制器的伺服驱动器硬件平台,着重分析并实现了CANopen协议中的协议结构、数据格式以及DS-301和DS-402子协议,使用台达CANopen主站设备与伺服驱动器建立CANopen网络实验环境。实验结果表明CANopen协议在伺服驱动器中可成功实现伺服驱动器的多机控制。  相似文献   

8.
为了协调三自由度直流电机之间的工作,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ARM和Modbus协议的控制系统,以LPC1766为控制核心,设计了包括电源电路、电机驱动电路、霍尔传感器测速电路以及串口通信电路等的嵌入式硬件平台,采用Modbus协议和通信主站触摸屏交换数据,实现了对三自由度直流电机的调速控制。实际证明,该系统人机界面友好,运行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9.
运动控制单元是电动公铁两用牵引车控制系统的核心,控制系统主控制器采用CANopen协议进行数据通讯,为实现公铁两用牵引车的运动控制提供了可靠性高、实时性强的状态获取和命令下发通道。分析公铁两用牵引车机械结构及主要参数;设计牵引车运动控制CAN总线网络,完成CANopen协议初始化设置;分析牵引车的运动速度和转向角度,得出牵引车运动控制理论计算公式,为牵引车的运动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测试结果表明,CANopen协议正常通讯,实现了公铁两用牵引车所需的运动状态。牵引车的运动速度误差和转向角度误差均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保证了公铁两用牵引车的运动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地铁门控系统的应用实例,分析了采用PLC作为门控制器实现对地铁门控制的逻辑原理,并对基于CAN的高层协议CANopen和采用CANopen的列车通信网络进行了简单介绍,设计了PLC门控器作为CANopen列车通信网络从节点的方案,实现了通过网络对地铁门进行操作控制和状态监控、故障诊断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CANBUS技术在智能装载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CAN总线技术在智能装载机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基于CANopen协议,说明了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其网络拓扑结构,并介绍了CANBUS通信软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随着CAN总线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作为基于CAN总线的应用层协议CANopen,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实时性,逐渐成为了具有主导地位的协议标准之一.本文对CANopen协议的核心内容进行了相应分析,并实现了该协议在高空作业车控制器系统的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以施耐德自动化产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TSX Micro系列PLC,Lexium05系列伺服驱动器,BSH电机和一些自动化平台,阐述了现场总线CANopen在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这种独特的CANopen总线来控制多轴伺服系统,最后详细描述了点到点运行模式,说明了如何完成定位功能.在实践应用中,该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CANopen协议及在电机系统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控制器局域网络(CAN)在国内的总体应用层次较低,没有和国际标准的CAN高层协议接轨的问题,对CAN高层协议CANopen进行了阐述,对CANopen主从站节点的功能与设置进行了研究.结合实际的混合动力多电机系统试验台,构建了CANopen主从站节点,实现了基于CANopen协议的多电机系统实时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适用于多数工业自动化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多轴步进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系统由PC机、CAN收发器、CAN控制器、单片机、步进电机及其驱动器等部分组成。系统由PC机通过CAN总线向各轴步进电机控制器发送控制命令,实现多轴步进电机的同步运动控制。将各轴步进电机安装在采摘机械手上进行机械手运动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6.
基于CANopen协议从节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Nopen作为一种开放的、标准化的CAN总线应用层协议,在国内外各种机电系统与仪表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详细阐述并分析了CANopen的协议结构、对象字典和通信对象,研究了国外的典型CANopen协议栈的结构与特点,提出了进行CANopen协议规范的通信接口开发的有效方案,并给出了CanFestival在微控制器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变电站的信息和数据共享以及采用可靠、实用、高效的网络和协议,可以优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提高变电站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本文以CANopen协议为基础研究其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由于CAN协议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协议,它只定义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有些复杂的应用问题需要一个基于CAN总线的应用层协议来实现。本文应用CANopen协议解决诸如CAN数据帧一次只能传8个字节,CAN只提供非确认的数据传输服务等缺点,有效的降低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的负荷,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使得整个变电站系统内部设备之间实现可靠且实时的通信,从而为变电站的无人值班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文中设计了一种通用型机器人夹持器。整套系统主要包括夹持器本体、步进电机、STM32微控器、TB6560步进电机驱动芯片以及作为反馈的行程传感器。TB6560芯片集成了可选细分数的细分驱动,能有效减小步进电机振荡。同时STM32中使用了梯形加速算法以及PI闭环控制,进一步提高夹持器精度。设计了通用的CAN总线协议,上位机可以通过CAN总线指令控制夹持器运行。设计并制作实物,经过测试得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变电站的信息和数据共享以及采用可靠、实用、高效的网络和协议,可以优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提高变电站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本文以CANopen协议为基础研究其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由于CAN协议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协议,它只定义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有些复杂的应用问题需要一个基于CAN总线的应用层协议来实现.本文应用CANopen协议解决诸如CAN数据帧一次只能传8个字节,CAN只提供非确认的数据传输服务等缺点,有效的降低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的负荷,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使得整个变电站系统内部设备之间实现可靠且实时的通信,从而为变电站的无人值班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伺服驱动技术通过精准的驱动效果和智能化运动控制实现机器的高效自动化,在包括定位检测、测量、搬运等技术领域应用非常广泛。采用Memobus RTU通讯协议和Yasukawa伺服驱动器及其电机,构建形成具有单通道通信控制的多轴伺服驱动技术方案。在Mir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2平台上以C#语言编程,设计指令动态链接库,开发操作多轴伺服驱动运动平台的上位机。实现平台在数据采集、监控、动作路径规划、精确定位以及连续自动运行等的功能。项目实施后的运行结果表明,主从站设备通信稳定、直观、可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