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研究了微量碱土金属镁、钙、锶、钡与PMBP-TBP形成萃合物,其摩尔比为Sr:PMBP:TBb=1:2:2。在pH8.O时用PMBP-TBP协同萃取Sr(Ⅱ),用盐酸反萃后由ICP-AES法测定。该方法使锶的检出限达到10 ̄(-4)μg/ml,应用于样品分析中,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战凯  董贞俭 《稀有金属》1990,14(6):413-416
本文研究了胺醇类萃取剂TAB-194在HCl、H_2SO_4、HNO_3三种体系中萃取铼的性能、萃取机理和萃合物的组成以及反萃取情况,并通过红外光谱研究了萃合物的成键情况,为TAB-194萃取铼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些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切片石蜡为溶剂,TBP为萃取剂,研究了NH4SCN-HNO3介质中镧系元素的萃取行为。考察了TBP、NH4SCN浓度、温度对萃取分离的影响,测出了萃合物组成和萃取反应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4.
古国榜  杜冰 《化工冶金》1997,18(2):115-118
对MNA-TBP从盐酸介质中萃取Ir(Ⅳ)作了研究。结果表明:MNA-TBP对Ir(Ⅳ)萃取有协同效应。当MNA和TBP在正辛烷中的浓度各为0.45mol/L,待萃液中HCl总浓度为4mol/L,铱浓度为173.13μg/ml,相比为1时,协萃系数R为2.33,协萃合物的组成为(MNAH)^+.IrCl6^2-.(HTBP)^+。  相似文献   

5.
HPMBP和DAM协同萃取Ln~(3 )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研究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HPMBP)和二安替吡啉甲烷(DAM)的氯仿溶液从硝酸介质中对Ln3+(Ln=La,Pr,Nd,Gd)的协同萃取,测定了其半萃取pH值,结果分别为4.38(La3+)、3.97(Pr3+)、3.92(Nd3+)和3.82(Gd3+)。通过斜率法确定了协萃合物的组成为La(PMBP)3(DAM),并合成了固态萃合物。  相似文献   

6.
《国外锡工业》1998,26(3):33-36
用TBP作萃取剂研究了从含Ag,Cu,Sb,As,Sn,Fe,Pb的氯化浸出液中萃取Sn。分离Sn的最佳萃取条件为:25%TBP-10%1- 醇-65%煤油(体积%)。用HCl作反萃取剂,采用四步反萃,达到〉80%的Sn回收率。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用3,3′-己烷基撑-双-(1-苯基-4-乙酯基-吡唑酮)的氯仿溶液从硝酸介质中萃取结。用斜率法、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热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了萃合物中锆与萃取剂之比为1∶2,萃合物的组成为ZrA_2,萃取反应为阳离子交换配位机理。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用3,3'-己烷基撑-双-(1-苯基-4-乙酯基-5-吡唑酮)的氯仿溶液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锆,用斜率法、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热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了萃合物中锆与萃取剂之比为1:2,萃合物的组成为ZrA2,萃取反应为阳离子交换-配位机理。  相似文献   

9.
在盐酸-硫氰酸铵混合体系中,用石油亚砜(PSO)对锆、铪进行了萃取机理研究。用斜率法测得萃合物组成分别为ZrO(SCN)Cl(PSO)_2和HfO(SCN)Cl(PSO)_2。用饱和萃取法得到了萃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进一步证实了萃合物的形成。同时还探索了锆、铪的萃取分离条件。在较低酸度下,控制适当的条件可使其分离。  相似文献   

10.
肟类萃取洁霉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万钢  于淑秋 《化工冶金》1994,15(4):330-335
本文首次将肟类萃取剂用于洁霉素的萃取,研究了其萃取规律。在中性及弱碱性条件下,所选用的氧肟-84、酮肟-85及N510三种肟类均可有效地萃取洁霉素,且在酸性条件下容易反萃,无论氧肢还是酮肟均按溶剂化历程萃取洁霉素,前者形成L.S型萃合物,后者形成L.2S型萃取合物(L-洁霉素,S-肟类萃取剂)。  相似文献   

11.
N1923盐萃取V(Ⅳ)的机理及其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曾平  王桂清 《稀有金属》1995,19(3):191-195
用等摩尔系列法,饱和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探讨了溶液pH,(RNH3)2SO4和温度对萃取的影响,并研究了水相、有机相的可见吸收光谱以及萃合物的IR谱,得到萃合物的组成,讨论了萃取机理,认为萃便物可能呈现单齿化合物形式。  相似文献   

12.
t-BAMBP萃取铷、铯反应机理及热力学函数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t-BAMBP(简称ROH)从碱性水相中萃取铷、铯的机理。以斜率法、饱和法测定萃合物组成为MOR·3ROH(M表示Rb ̄+、Cs ̄+)。ROH萃取铷、铯为阳离子交换机理,萃取方程式为+2(ROH)_2(MOR·3ROH)。由温度效应按lgD-T ̄(-1)的直线斜率,求得萃取热焓△H,由△H和表观萃取平衡常数K便可计算自由能△G和熵变△S。萃取铷、铯的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13.
董贞俭  战凯 《稀有金属》1995,19(4):248-251
报道了胺类萃取剂TAB-194于盐酸中萃取T1(Ⅲ)的性能,考察了各种条件对萃的影响,用斜率法、饱和容量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为R3NHT1Cl4,利用红外光谱证实了在酸性条件下TAB-194萃取T1(Ⅲ)为离子缔合机理,并提出了在酸性条件下的萃取反应方程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胺类与中性给体或受体试剂组合,在 V、W、Mo、Re 萃取及分离中出现的“协同”与“反协同”效应,讨论了混合溶剂的萃取行为与萃取历程的关系。中性给体试剂对低浓度胺类从酸性介质中萃钒的协同作用主要是提高了胺-钒萃合物在脂肪族碳氢化合物中的溶解度;中性给体试剂对伯胺从碱性介质中萃铼的协萃作用主要是它的给体基团与高铼酸间的氢键缔合作用;含有活性氢原子有机试剂如醇类及氯仿对叔胺溶剂化萃钨的协同作用主要是为叔胺提供了活性氢,增强了萃合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氯化三烷基甲铵萃取V(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用氯化三烷基甲铵从硫酸介质中萃取V(Ⅳ)的机理。实验表明萃合物的组成与溶液中氯离子浓度有关,当其总浓度小于0.20M时,生成的萃合物主要是(R3MeN)2(VOOH)SO4Cl,萃取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为3.45x10-2;当其总浓度大于0.20M时,生成的萃合物则以(R3MeN)4(VOOH)2(SO)4Cl2为主。  相似文献   

16.
钍与稀土的固-液萃取分离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切片石蜡为溶剂,TBP为萃取剂,在NH4SCNHNO3介质中考察了高温下钍与稀土的萃取行为。斜率比法表明钍萃合物的组成为Th(SCN)4·2TBP,测出了钍萃取反应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参数。研究了钍与稀土相互分离的条件。用于矿样中钍与稀土分离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P204—C5—7氧肟酸协同萃取Ge^4+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从硫酸介质中用二-(2-乙基已基)-磷酸(P204)与C5-7氧肟酸协同萃取Ge^4+的机理,经斜率法确定了其萃取Ge^4+的机理和萃合物的组成,基于红外光谱的研究,探讨了协萃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胺类萃取刑TAB-194于盐酸中萃取T1(Ⅲ)的性能,考察了各种条件对萃取的影响,用斜率法、饱和容量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为R_3NHTlCl_4,利用红外光谱证实了在酸性条件下TAB-194萃取Tl(Ⅲ)为离子缔合机理,并提出了在酸性条件下的萃取反应方程式。  相似文献   

19.
N7301萃取铼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N730 1从盐酸体系中萃取铼的性能 ,考察了影响萃取平衡的主要因素 ,并应用饱和法和斜率法确定萃合物的组成为R3 NHReO4 。其萃取机理经紫外 -可见光谱证实为离子缔合萃取体系的阴离子交换反应  相似文献   

20.
谢新辉  张红 《云南冶金》1999,28(5):54-57
研究了1,9-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4基)壬二酮-「1,9」(BPMPND,H2A)与三辛基氧膦(TOPO)或三苯基氧膦(TPPO)的氯仿溶液从硝酸介质中对铕(Ⅲ)的协同萃取行为。用萃取法制得了固态协萃合物,并对其组成和IR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